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皇帝-第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宛、大夏、月氏、康居、条支、安息、大秦,排列而行。

    而在尹列河以南。

    汉书所载的西域三十六国国名,也被一一点亮。

    高昌、姑师、车师、龟兹、休循……

    现在看来,在刘彻眼里,这些地名、国名甚至山川河流的名字,都有趣得紧!

    高昌与龟兹,完全就是高阳和鸠兹的通假字或者同义字。

    其他也或多或少的,在发言上接近‘穷桑’‘空桑’‘虞氏’。

    可能后人看了没什么印象,但在此时的汉人眼里,下意识的就会去将他们和高阳、鸠兹这些古国和古地名联系起来。

    就像后世的学生,第一次在课本上看到曾母暗沙一般。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自己是确信了几千年前有祖先抵达那里,并将之留给了子孙后代。

    而在两汉王朝认知的世界里,可有的是类似的记载。

    甚至还有更夸张的。

    刘彻的眼睛,从月氏人现在占据的阿姆河流域掠过。

    在汉书和史记里,这条中亚的河流,有个很熟悉的名字——妫水。

    翻开史书,你就会发现,在中国同样有一条妫水。

    有虞氏,就是发源自妫水。

    舜帝的父亲,就是妫姓。

    一个相同是巧合,两个相同是凑巧。

    那三个四个,无数个古代诸夏王国国名和地名甚至河流山川的名字,遍及到了那个汉人刚刚睁眼认识的世界。

    这还是巧合吗?

    “小猪啊小猪,好好看着哥哥,怎么完成你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野望吧!”刘彻将视线收回。

    他已知道,在现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血液和骨髓里,依然流淌着传续自先王的开拓和冒险精神。

    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被动或者主动的去征服世界。

    这样的先进经验和高超技术,刘彻当然要学习。

    而且还要认真学习,争取推陈出新,玩出更好的花样来。

    “来人,给朕在地图上加上大夏居于妫水的记载……”想了想,刘彻又道:“西王母在大秦,再把这个也朕加上去……”

    这样,不管希腊人马其顿人和罗马人信不信。

    反正刘彻和他的子孙后代应该是相信,西王母居住在大秦的神话。

    ………………………………

    翌日,刘彻亲自在宣室殿设宴款待,跟随薄世一起来到长安,朝觐他的外藩诸王。

    与两三年前相比。

    韩王萁准和真番王刘忠汉以及沧海君金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彻现在都还记得,当初,他还是皇子时,真番王刘忠汉与韩王萁准,带着一票小弟,来到长安,朝觐汉天子。

    那个时候,他们就像一群乡下来的土财主一样,浑身上下都土里土气,甚至还有人留着一些夷狄生活的印记。

    譬如文身,譬如在脸上涂得花里花俏的。

    但在现在,这些人与他们的贵族臣子们,都是华服宽袍,冠带齐整。

    许多人的腰间,都已经系上了宽大的绶带,绶带之上,装饰着黄金美玉。

    沧海君金信,甚至在自己的腰上的绶带上,装饰了一排的珍珠。

    这些都是产自黑水河里的宝贝,价值不菲。

    在长安,一颗就要十金。

    但金信一口气在自己腰上别上了数十颗。

    而且每一颗,都大如卵石,圆润有泽,是东珠中的极品。

    而韩王萁准,也不落下风。

    他穿着一件产自蜀郡,用着最好的蜀锦和最好的工人,编织出来的宽大朝服。

    冠琉之下的珠子,一颗颗亮闪闪的,全部是以白银铸造而成。

    这可比黄金贵多了!

    要知道,在中国,黄金虽然是上币,是硬通货,但白银更加珍贵。

    因为中国几乎不产白银!

    自战国至今,白银的价格就一直倍于黄金。

    更何况,他还在自己的脚上的步履上,镶嵌了整整一排的海珠,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壕’。

    而真番王刘忠汉,也不遑多让。

    比起韩王萁准和沧海君金信,他似乎更爱黄金。

    他配着一柄黄金铸造的长剑,手上也把玩着一个纯金铸造的玉龟器物,身上的朝服,更是用了金线。

    而他们的臣子,也是尽显‘壕’之一面。

    几乎所有人都穿着名贵的蜀锦,用着美玉和宝珠做饰品。

    与他们相比,哪怕是长安的列侯里最败家的纨绔子,在壕这一项上,也是大大不如!

    而包括这些国王和首领在内的贵族大臣,现在,人人都大腹便便。

    尤其是沧海君金信,几乎都成了一个大胖子。

    那腰围,连绶带都有些束缚不住了……

    刘彻看着这些家伙,微微抿了一口酒。

    今天的韩国、真番、濊人,就算汉朝拿着棒子往外赶,他们也会哭爹喊娘的要求留在中国,成为大汉臣妾。

    没有别的原因。

    仅仅因为利益两字。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汉室将势力和军队,延伸到安东全境,并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发达的社会制度以及文明后。

    这些过去茹毛饮血,过着半原始半奴隶生活的部族和王国,一夜之间,跑步进入封建帝国主义。

    这等于是开挂了。

    这也就罢了。

    毕竟,主义什么的,又不能当饭吃。

    问题的关键在于,汉室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命运。

    汉家的农业技术和耕作技术,全面领先了这些小国小族。

    那些在这些人过去眼里完全不可能跟神话的东西,在汉家手里变成现实。

    旁的不说,每年的黑水河捕捞,就是一场巨大的盛宴。

    汉家的楼船衙门,在一个夏天的捕获量,几乎相当于过去濊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捕获量。

    哪怕只是吃些下水和边角料,濊人的部族,也不会挨饿了。

    更何况,汉家还传授给他们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方法,并教导他们建立坚固的房屋和温暖的火室。

    使得他们远离了冬天的严寒和饥饿。

    而汉家商队的到来,则将他们过去完全用不上的皮毛、人参以及东珠等等,统统变成了财富。

    哪怕是下层的贫民,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过上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就别提上层的贵族了——哪怕是最没出息的那个,把祖传的东珠和皮毛收拾收拾,也足够他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韩国和真番国,也因为汉室的到来,受益匪浅。

    首先,先进工具和技术的传播,使得他们的土地产量大增,其次,安东境内旺盛的‘派遣奴工’需求,让他们的贵族和国王,一夜暴富。

    躺着也能数钱的日子,谁不想要?

    至于下面的泥腿子和奴隶的死活,他们这些老爷才懒得管呢!

    反正,以前这些泥腿子和奴隶,在他们国内,也是要****夜夜给老爷们劳作和服务的。

    现在,去帮助****爸爸建设美好安东,也属于正常。

    现在,每年数以万计的‘派遣奴工’,为真番和韩国甚至濊人,创造了数不清楚的利润。

    以至于贵族们,哪怕坐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也能吃的肠肥肚满。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的情况。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

    现在,整个安东都护府,除开刘明的朝鲜王国外,在实际上,每年汉室中央对安东地方的财政补贴,其实不过几千万。

    其中,大半是流向了军费和官僚维持。

    你要问为什么,开发安东的代价会如此廉价?

    答案就是看不见的手在幕后动作。

    在四年前,当安东还是一片蛮荒,处在汉家视界之外时。

    此地,文明程度最高的,也就是卫氏朝鲜的政权。

    当时,整个安东境内的民族和王国,都在半原始半奴隶制度的深渊中挣扎。

    当时,别说是下面的奴隶和平民了,就是贵族,也经常吃不饱。

    但汉室的到来,尤其是商队的到来,一下子就激活了当地的资源,使之变成了财富,并流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汉室的商品涌入,对当地的部族和王国,形成了一种倾销。

    本来,若是正常情况,倾销足以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

    物美价廉的汉家商品,将毁灭一切当地的经济社会结构。

    但问题是——他们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经济社会结构,又何谈摧毁呢?

    反而因为汉室的倾销和收购以及随后开发安东的投资,释放和盘活了,积蓄在这一地区无数年的资源。

    各部族和王国,得以将他们过去完全用不上的珍珠、美玉、皮毛、木材甚至是人力,变成了粮食、布帛、盐铁和黄金铜钱。

    这就好比,有一个人,居住在深山中,从不与外界打交道,但他家的地下,全是石油。

    然而,他却并不能靠着这些石油填饱肚子,常常要挨饿。

    但有一天,来自****的壕们来了。

    一张支票甩在脸上,无数的零,让他脱贫奔小康。

    现在,安东的这些部族与王国也是如此。

    从前,完全跟杂草与石头没有太大区别的人参、珍珠,都成为了财富。

    就是过去的奴隶,也变成了移动的财富。

    在汉室的今天,奴隶的成本,已经高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地步。

    一个男奴,最少需要两万钱。

    而在安东,雇佣一个‘派遣奴工’,一年也不过几百钱。

    不过是几石粟米的价格。

    用几石粟米,换一个劳动力。

    简直是太划算了!

    在中国内地,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美事!

    更别提,这些奴隶,从来不需要交算赋!

    因为他们是派遣工……

    所以,在安东,现在不仅仅官府大量雇佣,就是私人,如护濊军的军属,还有各个屯垦团,也是纷纷雇佣起廉价的‘派遣奴工’。

    而奴隶们却也对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

    虽然给汉朝爸爸做事,比较辛苦,比较累,还有危险。

    但是能吃饱肚子啊!

    所以,实际上,汉家在安东的统治,依靠的是生产力的先进和更加强大的体魄和消化能力制造出来的剪刀差。

    就像那些皮毛东珠和美玉、人参。

    在当地,除了皮毛可能还有点用,东珠和美玉还有人参,能有个什么用?

    但,汉人一到,它们就变成了财富。

    而且,汉室庞大的体魄和广阔的市场,足以消化掉对于当地人来说,根本卖不掉的东西。

    而反过来,因为汉室的人力成本远远高于安东各部族的人力成本(对这些部族和王国来说,人力成本约等于0),所以,汉室的官府和私人都对各国奴隶,充满兴趣。

    只要你肯买,我就一定肯卖。

    而‘派遣制度’能规避掉沉重的算赋,更是让人欢喜不已。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地的汉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数了,并且能创造财富,生产粮食。

    另外,淘金潮带来的人力资源和财富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室对安东地区的开发成本,并且进一步的提高了这些部族和王国对长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当地的爆发的财富和释放的资源,又进一步吸引了汉室商人前往。

    这样,在安东都护府的核心地带,就形成了今天,刘彻所见的景象。

    这些贵族,这些国王,几乎都是一夜暴富的。

    他们的钱来的太容易,生活过的太安逸。

    所以,自然,暴发户的气质,也是尽显无疑。

    各种攀比和炫富,层出不穷。

    他们甚至不把钱当钱看了。

    讲道理的话,其实,无论是濊人、真番还是韩国。

    都是汉朝养的猪。

    刘彻想宰的话,随时可以宰。

    将他们的财富和奴隶以及土地统统收归中央。

    他们甚至可能无法反抗了——你能指望现在在殿中这些大腹便便,穿金戴银,挥金如土的壕们再去打仗吗?

    不可能了!

    但……

    刘彻不想这么做。

    道理很简单。

    刘彻和汉室并不缺这几个钱,也不可能这么不讲吃相。

    更何况……

    “想从暴发户身上榨钱,还不简单?”

    “需要那么粗暴的办法吗?”

    假如站着就能赚到钱,又何必去做恶人,平白坏了自己的信誉和名声?

    这样想着,刘彻举起酒樽,对着坐在殿中左右的藩国国君和贵族大臣说道:“诸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之先,舜也,诸卿之先,或青阳,或金天,与朕之先,系出一源,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朕的宗室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四十一节 捕鲸业带来的变化

    汉家天子的开场白,让韩王萁准和真番王刘忠汉还有沧海君金信、扶余王高唐等人都是感动不已。

    纷纷俯首拜道:“方今幸甚,陛下嘉大惠于天下,遍及鸟兽,泽及草木,令臣等本夷狄远方不知王化之人,也能知冠带之义,明宗庙之重,臣等诚惶诚恐,安敢攀附陛下?唯愿永永为陛下臣妾,为汉羽翼而已……”

    当然,在心里面,大家伙都是很开心的。

    能与老刘家攀上关系,这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只是……

    可惜,除了韩王萁准,算是真的抱上了刘氏大腿——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朝鲜君刘明,将成为未来的朝鲜王后。

    其他人是挠破了脑袋,也没能抱上姓刘的的大腿。

    这,对于众人而言,真可谓是个遗憾!

    却听到天子继续道:“如今天下并为一家,海内归一,卿等即是朕之臣,亦为朕之宗族之脉也!”

    这种场面话和客套话,刘彻从来都是舍得说的——反正又不要钱,无非是浪费点口水。

    假如动动嘴皮子就能收买人心,捞取好处,那为何要去用武力呢?

    何况,现在,汉室对待安东,在实质上已经是看做本土了。

    那韩王、真番王、扶余王,就像当年的异姓诸侯王一般。

    这些地方的贵族和官员,也全部汉化。

    甚至有人的官话水平,连长安的朝臣,也是不及。

    刘彻举着酒樽,站起身来,缓步向前,继续道:“为崇先王之教,敬祖法宗,朕已决议,广关至太原,收有唐之国!”

    今天的太原和中都晋阳,都在当年的尧帝时的有虞氏部落的活动范围。

    这也算是刘彻误打误撞吧。

    收太原及晋阳为大关中的治下,迁代王刘登去彭城,最开始,刘彻只是想着扩大基本牌,创造出一个大关中经济圈。

    但在现在,却已经背上了为祖宗计的神圣外衣。

    天下人除了支持和好顶赞外,已经不可能有其他声音了。

    “陛下敬祖崇宗,臣等唯顿首而拜,为天下贺!”

    韩王萁准首先匍匐在地,其他人立刻紧急跟上,大拍马屁。

    虽然说,他们认的祖宗是东夷的少昊氏。

    但是,有虞、少昊、陶唐,都是系出一源的。

    向上追溯的话,都能追溯到轩辕氏。

    三王五帝本一家嘛。

    刘彻适时的露出一个悲伤的神情:“只是,唐夏之遗民,至今流落在外,朕深憾之!”

    “朕闻,西域有国,曰大夏,其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