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教父-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给巴拉尼科夫传递情报。万一让对方误会自己逃跑的话,自己的哥哥怎么办?
“老大,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切比雪夫向哈桑哀求道。
“兄弟,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强迫你的,放心吧!到了国外你会过上好日子的,我是不会害你的!”哈桑继续苦劝道。
“那老大,我得给我哥哥打个电话!要不然我怕家里人担心!”切比雪夫请求道。
哈桑点了点头,他怕警方已经控制起来了切比雪夫的亲人,所以他只允许切比雪夫用公用电话去联络家里人,而且在电话里不准高速家里人自己去国外。切比雪夫答应了下来,他走进了电话亭,在帮中弟兄们的监视下,拨通了巴拉尼科夫交给他的电话。
“哥,是我!”电话一接通,切比雪夫就首先发言提醒着巴拉尼科夫,自己现在不是一个人。
“你在哪?”巴拉尼科夫用关心的语气问道。
“哥你什么也不要说,听我说。我要和朋友到国外去避避风头,你小心一点,什么也不要跟警察说!我会按时寄钱给你的!”切比雪夫隐晦的提醒着巴拉尼科夫哈桑对自己的安排。
“国外!去哪了?”巴拉尼科夫情不自禁地问道,他没想到自己的线人刚被送走,转眼就会去国外,看来这个组织还真是能力不小。
“不说了,哥!注意什么也不要和警察说,等到了那边我再联系你!”切比雪夫交代完了自己要说的事情,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哈桑都在一边听着,哈桑走过来在切比雪夫的背上拍了拍,安慰着切比雪夫,紧接着哈桑对他说道:“你现在就坐我安排的车去列宁格勒,我会安排船把你送到波兰去,等到了波兰再等着下一步的指示!这些钱你留着傍身”
切比雪夫接过哈桑迪过来的钱,他一看是三捆用皮筋捆好的美元,看样子一捆就是一万块,总共三万块。居然是三万美元!这比起足够一个莫斯科的家庭买房买车,还能不用工作过上好几年的清闲日子。没想到哈桑居然如此的大方!
“老大,这也太……太多了吧!”切比雪夫有些惊讶地说道。
“呵呵!这算什么呀!到了国外好好干,以后你每个月都能挣到这个数!”哈桑满不在乎的说道。
哈桑给完钱之后就坐着另外一辆车离开了,切别雪夫跟着其他的人坐上了汽车,离开莫斯科市。幸运的是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警察来搜查他们。汽车开了两天两夜才到了列宁格勒。切比雪夫被安排下来休息了一天,随后他的同伴为他办妥了伪造的海员证件。
“有一艘货船明天会出发,你的身份是船上的水手,船山有批货是发往波兰的,等到了波兰,你就下船,然后打这个电话,后面的事情那边的人自会安排!”切比雪夫的同伴一边为他解释着上船之后的事情,一边将证件交给他。
“我到底要去哪里?”切比雪夫疑惑的问道。
“我们不知道,只有到了波兰你才会知道自己会被送到什么地方去!”对方向他解释道。
等到了下午,切比雪夫被送到了列宁格勒的港口,他登上了一艘挪威籍的货轮,虽然货轮要第二天才会离港,但是船员们却要提前做准备。切比雪夫还是第一次出国,他的心理现在感到有些迷茫,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为克格勃继续服务还是在哈桑的队伍里好好的干下去。毕竟一个月三万美元的薪水,这样的好差事不是那里都找得到的。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哥哥还攥在克格勃的手里,切比雪夫的背后就是一阵阵的发凉,切比雪夫觉得就算哈桑再牛,只要被克格勃盯上了,那以后绝对讨不了好。不过哈桑的钱自己可以偷偷摸摸地留下来,不向巴拉尼科夫汇报,但是克格勃要自己哥哥的命这就没法跟他们做对了。
第二天上午,随着码头上汽笛声的轰鸣。货船终于离开了码头,驶向了波罗的海。两天之后,货船停靠在了波兰的港口格但斯克。切比雪夫拿着行李离开里货船,他按照出国之前伙伴们交给他的联系方式找到了自己的接头人。这些人约他在码头附近的咖啡馆里碰面。
切比雪夫在咖啡馆坐了大约半个小时,一个穿风衣的中年人坐在了他的对面,将一个纸袋子交给了他,然后对他说道:“外面有一辆车,他们会送你去华沙,两天之后有一架去意大利的航班会带你离开波兰,恭喜你我的朋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章 英国煤炭危机
谢廖沙和戈尔巴乔夫讨论过的天然气的事情一个多礼拜了还没有得到答复,这让谢廖沙着实有些不满。英国那边的局势现在完全都在按照马克·里奇的设想在前进着,就在几天前,撒切尔内阁的劳工大臣和英国煤矿工人协会的谈判再次破裂。在英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上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动力煤,炼焦煤等几个品种的煤炭价格开始上涨,要知道现在的英国煤炭依旧是支持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如果煤炭价格上涨,那么英国岛内的工业和物价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马克·里奇在年前开始做多英国市场上的煤炭远期合约,因为这是一笔可以预见的财富,现在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明白,政府和工会之间的分歧是不可弥合的。政府要求关闭大量的低效率煤矿是在砸英国煤矿工人的饭碗,而煤矿改革又是撒切尔夫人私有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原本国有的煤炭企业卖给私人,也只有那些盈利良好的煤矿才能够卖的出去,现在就看撒切尔内阁有多大的决心来推行这项政策了。
经过这些天来的分析,谢廖沙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在戈尔巴乔夫那里的话语权的机会,天然气的事情之所以一直悬而未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在戈尔巴乔夫那里的地位还不够巩固。看看雅科夫列夫,当初雅科夫列夫以加拿大大使的身份一手促成了戈尔巴乔夫和加拿大总理之间的友谊,极大地提升了戈尔巴乔夫在党内的地位。而自己仅仅依靠进口粮食的能力是无法达到雅科夫列夫的高度的,毕竟粮食进口的越多,就证明戈尔巴乔夫所主管的农业事务越糟糕。
为此谢廖沙打算和嘉能可一起去运作这一次的英国煤炭危机。苏联是个能源大国,乌克兰地区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谢廖沙已经盘算好了,把顿涅茨克地区的煤炭运送到英国去销售是十分有利可图的,而且一旦英国的煤炭工人真的开始罢工,那么稳定的煤炭供应就会成为撒切尔内阁和工会博弈的重要筹码。只要运作得当谢廖沙甚至可以促成撒切尔夫人和戈尔巴乔夫之间的合作,从而获得类似雅科夫列夫那样的信任,这样的话,自己插手天然气的事情就更有把握了。想到了这里,谢廖沙让嘉能可把最近英国的煤炭行业分析报告,连同一份自己所写的一些分析糅合在一起再一次前往“白宫”(最高苏维埃所在地)去拜访戈尔巴乔夫。
谢廖沙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了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两人在里面谈了将尽有四个小时的时间。谢廖沙把英国国内的煤炭工人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为戈尔巴乔夫从头到尾的分析了一遍,又拿出了嘉能可公司所推算出的未来几个月英国国内煤炭价格预测的报告。随后他对戈尔巴乔夫说道:“书记,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在制裁我们,连我们从法国购买的挖掘机都被怀疑是用于军事目的而被迫取消掉了。可是我们的天然气项目却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要知道我们的天然气管道和汽轮机核心组建可都是美国和日本生产的。西欧的这些国家宁可顶着美国的压力也要把这条能源动脉给建设下去,可见我们的能源优势是瓦解联合制裁最有利的武器。”
戈尔巴乔夫看了谢廖沙一眼,他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家伙居然还有这种国际视野。戈尔巴乔夫不介意给年轻人机会,只要对方能够干出成绩就行。于是他对谢廖沙说道:“不就是出口煤炭的事情吗?我批准了,等一会儿我给外经贸部和工业部门打个招呼就行了!”
“不,书记!我说的是和撒切尔内阁签订煤炭供应合同从而打破国际制裁的事情,很有可能需要您去英国和撒切尔夫人亲自去谈!”谢廖沙先是否认,随后抛出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计划。
“啊?谢廖沙同志,这种事情有可能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戈尔巴乔夫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能够亲自和英国首相会晤,打破美国制裁和封锁。这种诱惑力简直太大了,当初正是自己在加拿大的功绩,才有机会成为最近一次的总书记候选人之一,可惜最后因为年龄问题而失之交臂。按照惯例,失败者戈尔巴乔夫会在下一次党代会之后离开苏联的权力中心政治局,可是要是自己能够获得大多数党员代表的支持呢,契尔年科已经七十多岁了,自己才五十多岁,就算是耗也能等到他去世吧,到时候……
“戈尔巴乔夫书记,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以我国政府天然气贸易谈判代表的身份去一趟英国,以商谈天然气贸易的名义和英国政府谈谈煤炭供应的事情,不知道您的意见是?”谢廖沙恭敬的问道。
“没问题,谢廖沙!我立刻就让秘书为你安排,乌克兰煤炭出口的事情我也会尽快搞定的!你有任何的要求都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会嘱咐工业部,外交部和对外经贸部密切配合你的工作!我只有一个要求,务必将这件事情办成,这是一次难得的可以打破封锁和制裁的机会,在英国那边有确切的消息之前,要注意保密,防止美国人从中作梗,破坏我们的计划!”戈尔巴乔夫仔细的对谢廖沙叮嘱道。
“书记,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向您汇报,如果能够和英国政府谈妥的话我打算这一次依旧让地中海贸易公司和嘉能可具体的全权的负责对英国的煤炭和天然气贸易!您也清楚,有一家瑞士公司作为缓冲的屏障无论是对于英国政府本身还是对于我们的游说都会变得容易的多,毕竟美国人的压力就摆在那边,我们只要通过嘉能可事实上的打破封锁就可以了,而名义上的事情还是要留给英国人发挥的余地!”谢廖沙向戈尔巴乔夫解释道。戈尔巴乔夫赞同的点了点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章 北上
格罗兹尼市,位于老城区的旅馆周围,警察的警戒线早已将周围围了起来,虽然那一场激战已经过去了很多天了,可是旅馆周围的地面上依旧能够看到斑斑点点的血迹,警示着人们这里发生着一场血战。
车臣地区无小事,如果处理不当,这场恶劣的刑事案件很可能点燃本地人反叛的情绪,酿成更加棘手的风波。捷尔任斯基广场11号连夜派出了痕迹检测和现场检测专家赶赴格罗兹尼市,希望能够尽快的找出这起重大枪击事件的真相。
由于死者之中有一名是在本地颇有名望的异见分子,一时之间各种阴谋论风格的传言瞬间就传遍了全市。什么克格勃亲自动的手啦,什么政府的阴谋啦……几乎所有的谣言都将枪手说成是政府派来的人,为了平息风波,本地的内政局的警察已经开始全天都携带武器开始巡逻,现在在大街上就算是一堆人围在一起看别人打扑克也会遭到警察的盘问,整个格罗兹尼都被这起案件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经过痕迹专家们对现场细致而周密的排查,以及对于当天哪些幸存下来的知情人士的盘问,基本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那个被打死的车臣人是来这里和一个名叫尼古拉的地下金融犯罪组织洽谈生意的。至于枪手是谁,专家们虽然在对面的大楼楼顶上发现了一些枪手留下的痕迹,可是还是不足以辨别凶手是谁,只知道这个人枪法了的,肯定有从军,或者是从警的背景。
调查第一阶段的结果传回捷尔任斯基11号的时候,很快就引发了克格勃内部的讨论。一些参与过乌兹别克腐败窝案侦破工作的克格勃探员们提出,尼古拉的犯罪组织也曾经在乌兹别克的一些列案件之中出现过。这一下子在克格勃内部引发了极大的震惊,大家都惊讶于什么时候在国内居然出现了一个全国性的犯罪组织,从目前所发现的案件看来,莫斯科的帮派斗争,乌兹别克的腐败案,格罗兹尼的枪击案。这些案件的背后都牵扯到了一个名叫尼古拉的神秘人物,克格勃的探员们心中不禁要问一句,到底谁是尼古拉?
格罗兹尼市的调查还在继续,而差点被莫吉列维奇灭口的鲁比克则东躲西藏的跑到了沃罗涅日市暂时隐藏了起来。鲁比克虽然身上有伪造的证件可以骗过警察,但是他已经不敢回匈牙利了。既然莫吉列维奇没有能够干掉他,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知道,匈牙利那边必然已经等着他去自投罗网了。
沃罗涅日市一座工业城市,这里距离库尔斯克不远,松采沃兄弟会的势力很可能也已经蔓延到这座城市里了,为今之计似乎只有属于尼古拉的莫斯科才是鲁比克的安全之所。鲁比克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摧毁松采沃兄弟会的,只要松采沃兄弟会存在一天,匈牙利的黑帮就会继续追杀他一天,如果没有帮派作为自己的后盾,自己就是再厉害也绝度不是松采沃兄弟会的对手。
想通了这一点,鲁比克已经知道自己该去寻求谁的帮助了。去莫斯科,找尼古拉,说明自己为莫吉列维奇所做的一切事情,也许还能获得一线的生机。但是一想到尼古拉残忍的手段,鲁比克心里有不由得有些打退堂鼓。可是鲁比克在匈牙利还有亲人,他在入狱之前和前妻有一个女儿,案发后,鲁比克就把女儿送到了布达佩斯的乡下亲戚家。他原本打算赚笔钱就把女儿接回来的,可是这一次,不但钱没赚到,还惹了一身的麻烦。因此他必须回到布达佩斯,必须去莫斯科。
就在鲁比克快要把身上的钱花光的时候,路边电话亭子里的一则招工广告让鲁比克找到了前往莫斯科的办法。海报上写到莫斯科工人新城(没办法,规模太大啦,所以改成新城)三期的项目正在招募建筑工人,欢迎有志青年前往报名,待遇优厚。
鲁比克没有选择,他身上的钱已经不够继续赶路了,就连在沃罗涅日吃饭都不够了,如果不去找一份工作,鲁比克就只能去路边抢劫了。这样做如果被警察抓住揭穿了身份的话就全都完了。所以鲁比克向本地人问明了报名地址之后,就欣然前去报名了。
等到了报名处鲁比克才发现这里似乎没什么人,鲁比克不禁有些纳闷,难道这项工作很艰苦大家都不愿意来干吗?鲁比克虽然没有条件挑三拣四,可是他还是想问一问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在填写完报名表,做过体检之后,面试官只问了简单的几个问题就告诉他他已经被录用了。
“请问为什么来你们这里报名的人这么少,难道是因为工作比较辛苦吗?”鲁比克低声问道。
“同志,你可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的待遇很好。管吃管住,工资也比大部分单位高不少,每天只干八小时,到时间就下班!你也知道,现在没工作的年轻人都被送到阿富汗去打仗了,我们招聘一个工人可是非常的不容易,有人来我们还不好好的对待呀!”招聘的主管大概是怕鲁比克反悔,连忙夸奖着自家的单位有多好,还说薪水要是不满意可以再加点,等年底工程完工了还有完工奖励,就差没给鲁比克跪下了。搞得鲁比克心中一阵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