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教父-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理,现在他们在纽约地区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五大家族也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现在垄断了d品的生产和流通渠道的卡利集团和麦德林集团才是美国的顶级帮派。因此谢廖沙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出自己的地盘,放手去让松采沃兄弟会做大做强。
谢廖沙目前的头等大事就是乌克兰的农业改革问题。现在中亚地区的官场被克格勃清理的干干净净,有一大批现成的职位空了出来。而在克里姆林宫内部,勃总的老部下们和新崛起的克格勃势力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就在上个月的23号新年假期之前,苏联驻古巴大使沃罗特尼科夫调任俄罗斯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连同他的前任索洛缅采夫一起进入了政治局。上层的斗争更加白热化,虽然谢廖沙不知这次斗争的最后的胜利者会是那一派,可是谢廖沙知道自己紧抱戈尔巴乔夫的大腿是没错的。
既然戈尔巴乔夫迫切的希望对农业生产实行改革,那么谢廖沙就抛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来迎合戈尔巴乔夫的这种心理。他现在已经推翻了当初在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的那一系列的构想,一个化肥厂能消耗多少天然气,而且乌克兰的土壤肥沃,对化肥的需求并不旺盛。
谢廖沙最后还是决定将这份报告交给了嘉能可集团内部的农业经济专家去操作,只有这样这份报告才更加专业也更佳具有可操作性。戈尔巴乔夫可是号称苏联国内的农业经济学家,谢廖沙相信这份报告一定会吸引住戈尔巴乔夫,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情。
最终这份报告经过长达半个月的整理之后终于呈送给了最高苏维埃戈尔巴乔夫书记的办公室。戈尔巴乔夫随后立即召见了谢廖沙来共同商讨这份报告。戈尔巴乔夫给谢廖沙的结论是,报告很好,只有一个问题,钱从那里来?
“书记!嘉能可公司希望以优惠的价格从地中海贸易公司手上获得天然气贸易的权利,他们愿意以特别贸易的方式提供这部分的资金!”谢廖沙小声地说道。
“你是说苏欧天然气管道贸易是吗?”戈尔巴乔夫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谢廖沙则感到有些紧张,从今年的一月一号开始苏联开始向法国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从这一天开始西欧就再也无法摆脱来自东方的能源枷锁了。这是一笔利润丰厚而又收益稳定的好买卖。苏联靠着天然气贸易合同,以后每年都可以得到大约10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这还是国与国之间的能源交易,如果是能源消费的终端价格恐怕就更加丰厚了。
“他们开出的是什么条件?”戈尔巴乔夫似乎有些心动,一年多以来地中海贸易公司和嘉能可公司的合作一直都很顺利。对方在艰难的时刻冒着巨大的风险为苏联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于情于理戈尔巴乔夫都觉得应该给予对方一定的回报,现在天然气管道已经修建好了,每年的供气量由苏联说了算,对方既然感兴趣戈尔巴乔夫也没什么理由去反对。
“嘉能可愿意支付和法国政府同样的价格,你也知道,我们在乌克兰地区进行农业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而且改革并不一定会立竿见影,很有可能会带来粮食供应的阵痛,我们反而更加离不开嘉能可公司的粮食贸易!”谢廖沙极力的劝说道,他迫切的想通过地中海贸易公司和嘉能可公司唱一出双黄,从而拿下这一笔大买卖。
“乌里扬诺夫同志,我不能向你保证这件事情一定能成功,但我还是会为你跟外贸部门争取一下天然气贸易权的问题!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内的粮食供应问题,我们不能总是消耗国家宝贵的外汇去购买粮食让这些西方国家掐住我们的脖子,我相信我们国家是有能力做到粮食自给自足的。乌里扬诺夫同志,你一直很有能力,我希望你能在农业部的职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戈尔巴乔夫说了一番激励的话,并没有向谢廖沙保证什么,这让谢廖沙感到有些失望。
离开了白宫之后,谢廖沙立刻跟马克·里奇通了电话,商量着天然气生意的事情。这段时间里,马克·里奇利用他在美国国内的人脉成功的将苏联的铝锭销售到了通用汽车公司,以及波音公司,为嘉能可找到了几个长期买家。不过这些铝锭需要在意大利重新冶炼加工一下,以蒙蔽美国政府的贸易制裁法案!随着铝业务的稳定,马克·里奇已经把关注点转移到了英国,正在布局那里的一笔大生意。
马克·里奇凭借自己在矿产和能源现货贸易上的多年经验,敏锐的发掘了英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最近英国的煤矿工人和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关于关闭煤矿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这就导致了英国国内的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到时候天然气的价格肯定也会水涨船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撒切尔夫人正在疯狂的甩卖英国的公用事业以削减政府的财政赤字,这正是抄底英国这些国有公用事业公司的好机会。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地方就是,如果英国煤矿工人罢工,撒切尔夫人会不会妥协,要知道1974年的工人罢工直接将希思政府赶下了台,这也是马克·里奇一直犹豫不决的地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罗波夫去世
1984年2月1日筹划许久的航空货运公司地中海空运终于开始运营了,首先开通的航线就是从莫斯科飞往伯尔尼的航线。这条航线的开通将极大的提高高尔基兄弟会内部资金运转的安全性。冬妮娅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三天之后,1984年2月4日。工人新村第三期开始开工建设了,这一次国民住宅银行将前两期已经完工的项目抵押给了苏联储蓄银行筹措来了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将会用来建设规模更大第三期住宅项目,以及配套的城市轨道交通,医院,学校,商场等项目,建成之后这里将成为莫斯科市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也是全苏联最为现代化的居住区。将彻底改变莫斯科南部地区落后衰败的局面。
就在谢廖沙一系列的计划都开始进入落地阶段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苏联。1984年2月9日,上任刚刚一年多的国家最高领袖,苏共总书记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溘然长逝。电视里播音员用沉痛的勇气宣布了这条消息,一切都发生的如此突然,事先连一点征兆都没有。
就在电视上播放了这条消息不久,一直忙着制定乌克兰改革方案的谢廖沙接到了最高苏维埃的通知,要求他立刻停下手上的一切工作,参加安德罗波夫同志治丧委员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谢廖沙得知这个消息心里虽然有一些伤感,但是他却知道最高领袖的治丧委员会不是谁都能加入的,这一切应该是戈尔巴乔夫为他争取来的,目的当然是安抚谢廖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在葬礼结束之后获得提拔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谢廖沙赶到了最高苏维埃所在地白宫之后就立刻被分派了任务,他被告知这几天都不能离开白宫,直到葬礼结束为止。在这段时间里,谢廖沙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临时召集起来的三百多名来自各大机关的文职人员为国内的各个共和国的一二把手,部门首长,外国使节,国外兄弟国家的元首们发送葬礼的邀请,这注定是一个枯燥,繁琐的工作,还容不得一丁点的错误。可是对于每一个官场中人来说,能够加入安德罗波夫书记的治丧委员会是多么大的荣誉啊!
虽然还没有宣布,但是作为治丧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已经可以确定就是安德罗波夫的继任者,苏联的下一任最高领导人。这个结果让谢廖沙感到有些意外,他一直以为安德罗波夫的继任者会是戈尔巴乔夫。可是仔细想一想谢廖沙也就明白了,如果按照年龄来论资排辈,戈尔巴乔夫是最不可能的那一个。
谢廖沙这几年也算是经历过不少事情,承担这项任务还算不上困哪。他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一次像谢廖沙这样加入治丧委员会负责具体事物的干部并不多,每一个都是各自所在部门的第一把手,算起来谢廖沙在这些人之中的职位最低,年纪最小。
安总的葬礼一共要举行四天,头三天是是位于莫斯科工人文化中心的遗体告别仪式。最后一天是红场上的悼念以及遗体安放仪式。在遗体告别仪式那天,谢廖沙一大早就赶到了莫斯科工人文化中心,此刻这里已经是松柏和玫瑰的海洋。文化中心之外的围墙边,有群众自发送来的花环和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得出来,虽然安总担任总书记的时间不长,但是群众们还是很爱戴他的。就是这一年来,安总狠狠地打击了国内的腐败分子,许多贪腐的官员被送进了监狱甚至被枪毙,狠狠地为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位可以媲美彼得大帝的雷厉风行的改革家,老百姓甚至将一种最便宜的伏特加亲切的称作安德罗波夫卡,以表达对这位领导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谢廖沙将红底黑边的袖标套在了自己的左臂上。作为一名苏共党员,谢廖沙可以佩戴这种颜色的袖标以示身份。在工人文化中心附近站岗的士兵们也大都佩戴着这种袖标。谢廖沙身着黑色的西服步入礼堂,一路上负责警戒的士兵不断的向谢廖沙敬军礼。谢廖沙点头回礼,此刻礼堂的内部已经被数不清的党旗和国旗所覆盖,谢廖沙将自己的名字签在了来客纪念簿上,随后就被领到了一处可以休息的地方,等候着轮到自己进去悼念的。
在休息处,谢廖沙见到了不少莫斯科官场上的熟人,但是认识他的人更多。大家都知道这里不是打交道建人脉的场合,彼此点一下头算是打了个招呼,随后就默默的等候着,等候着轮到自己进入主会场。
谢廖沙一直等到了上午十一点钟才走进了主会场,他站在这一批人的正中央,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几步上前,鞠躬致意,然后绕行遗体一周去见家属。由于安德罗波夫曾经离过婚,他的两人妻子都作为亲属来到了现场。谢廖沙和安总的家人握了握手,谢廖沙跟安总的两任妻子各说了一句上帝保佑,然后就匆匆的离开了这里。
三天之后,在红场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一辆炮车牵引着安总的遗体绕行在红场上,谢廖沙就站炮车之后在长长的队伍里。行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是新当选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同志。
契尔年科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他身材不高,不紧不慢的跟随在炮车后面。紧跟在他身后的就是戈尔巴乔夫,葛罗米柯等政治局委员们。随着炮车来到了列宁墓之后,士兵们抬起了安德罗波夫的灵柩沿着红色的地毯向前行进着。契尔年科,葛罗米柯,戈尔巴乔夫扶着灵柩缓缓地向前,来到了墓穴一边。此刻莫斯科市的所有船舶火车汽车笛声长鸣,红场的群众们纷纷低下头为安德罗波夫默哀。笛声过后,默哀仪式结束,安德罗波夫被安葬在了新圣女公墓,他的亲人上前和他做最后的告别。
安葬仪式结束之后,契尔年科作为总书记回到了列宁墓上方,苏维埃的武装力量所组成的仪仗队方阵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红场接受新任领导人的检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章 线人
莫斯科郊外,莫斯科第一看守所外的道路上。一群身着囚服的犯人正在清扫着道路两边的积雪。也许是怕他们反抗吧,他们的手上拿的都是纯木质的简易除雪工具,干起活来格外的费劲。
这批犯人从早上六点到现在已经干了快两个小时了,还一次都没有休息过。虽然现在的室外气温是零下十几度,可是切比雪夫的身上已经完全湿透了,他的鼻孔和口腔之中不停的喷着白气,嘴唇上方的胡须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碴儿。
自从切比雪夫答应了为克格勃做线人打入尼古拉犯罪集团内部之后,切比雪夫已经在此被关押将近一个月了,而他的罪名则是逃避兵役,案子现在还在审判阶段,这当然不是什么大罪,只是找个借口让切比雪夫回到莫斯科而已。在被送到这里之前巴拉尼科夫告诉他,一个月之后会安排人手协助他从这里逃走,今天就是约定好的日子了。可是扫雪的活马上就要干完了,来协助他的人还没有出现。
切比雪夫并不知道的是,此刻负责招募他的巴拉尼科夫已经陷入了麻烦之中。因为从克里姆林宫传来了最新的指示,要求克格勃暂时停止关于乌兹别克案件的调查,等候下一步的指示,至于具体的原因上面倒是没有说明。可是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这是因为安德罗波夫死了,新一届政府正在安抚官僚阶层。
巴拉尼科夫已经拿不到他想要的免罪协议了,没有这一纸免罪协议,切比雪夫的所有行动将来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现在切比雪夫已经顶着逃避兵役的罪名被送进了监狱之中,难道还能告诉他说一切都等到上面决定继续侦破再把他从监狱里弄出来吗?而且巴拉尼科夫无论如何也不想就这样把这个案子给挂起来,国家的损失还没有挽回,腐败分子们依旧占据着高位继续侵蚀着这个国家,克格勃有责任将他们一一清除出党的队伍。
所以一再纠结的巴拉尼科夫决定先斩后奏,独自协助切比雪夫将这个任务进行下去。此刻巴拉尼科夫的汽车就停靠在离这些犯人不远处的一栋废弃的农场仓库里。他用望远镜观察着犯人这边的一举一动,等候着最佳的时机。一套崭新的衣服和一个纸袋子放在他汽车的后座上,这是给切比雪夫逃跑的时候用的,里面有一些钱和一些伪造的证件。
巴拉尼科夫通过望远镜清楚的看到了远处的情景,公路上的积雪就快要清理完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再不动手,巴拉尼科夫会失信于切比雪夫,切比雪夫将背着虚假的罪名被送到别的监狱里去,这次打入尼古拉的犯罪组织难得的机会将会就此浪费。
没有时间再给巴拉尼科夫思考其中的得失了,巴拉尼科夫长叹一口气然后发动了汽车。车子开始慢慢的向莫斯科第一看守所行驶,巴拉尼科夫紧紧的握住了方向盘开始加速。
车子在距离看守所不远处的一个岔路上开始往下山的方向走,很快他就来到了这些犯人脚下的一条岔路上,巴拉尼科夫将车子停好之后,并没有熄火,他已经按照之前计划好的那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切比雪夫一直都在等待着巴拉尼科夫的接应,当汽车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的时候,切比雪夫的心就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假装正在打扫,一步一步的往路边走去,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下面。透过山坡上的松树林间的空隙,切比雪夫依稀看到了一辆轿车的轮廓。耳边还能隐隐的听到发动机轻微的震动声。
此时不跑等待何时?切比雪夫一咬牙一闭眼勇敢的跳下了斜坡,撒腿就往坡下冲去。
“不好啦,有人跑了!”
“快追!”
“所有人趴在地上不许动,不然我就开枪了!”
“站住,不准跑!”
“砰!砰!”
……
切比雪夫的的耳边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他不敢回头,连滚带爬的往下狂奔,一个不小心被树根绊倒在地,身体就不受控制的滚了下去。切比雪夫死死的护住头部,幸好地上的积雪很厚,切比雪夫才没有被撞的骨折。当他好不容易逃到了坡下的公路上的时候,一个人一把拉住了他,用力将他拖到了汽车里,然后一脚油门将切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