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需要你做什么,每天你给我写一张静字的字帖,让我参禅的时候挂在墙上就行了。”
王旭一听,这要求很简单,大包大揽的说道:“没问题,别说一张字帖,就是十张百张也算不得什么。只不过,你在家参禅悟道,能渡过这次的劫难,让自己心性圆满吗?”
“这。。。”
法海一时语塞,心魔的力量比他想的还要强,因为他是高僧转世之身,心魔不但有这一世的,还有上一世的加强。
两世心魔积累起来,才会让他陷入双重魔障。
光凭打坐练气,能不能平息心魔很难说,法海的把握也不大。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人有六欲,眼、耳、鼻、舌、身、意,你遭遇的是什么劫难?”
王旭看出了法海的迟疑,于是又向后问道。
法海苦笑连连,开口道:“六欲劫,心意难,色难。”
“色难!”王旭暗道果然如此,这一世的法海长得像赵文卓,剧情也有点偏向于电影《青蛇》。
青蛇中,法海天生慧根,却不知情欲二字为何物,以至于陷入色难。
这里的法海,果然也是一样,真可谓是色戒色戒,有色不戒,红尘红尘,颠倒鬼神。
王旭对此一点也不意外,出家人讲四大皆空,佛修更看中悟性而不是根骨,一朝得悟即身成佛的大有人在。
法海两世下来都没近过女色,将女人视为洪水猛兽,修行业障,如今一报还一报果然不爽。
“你打算怎么办?”王旭心有威威,因为电影中的法海,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法海不知道王旭的想法,此时信心满满的说道:“我打算深入红尘,打磨心境,看看我的机缘与业障应在谁的身上。你不用为我担心,我天生慧根,道行高深,魑魅魍魉能奈我何。”
王旭:“。。。”
不知道是不是跟他待得久了,法海也染上了说大话的毛病。
也不对,王旭口出狂言可不是说大话,而是他有这个本事,根本玩不脱。
法海有什么,他连一根毛都没有,这话听得王旭嘴角直抽搐。
“你不信我?”法海看到王旭的样子,哪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信,你说什么我都信。”
王旭耸了耸肩,不置可否的说道。
法海沉默片刻,开口道:“不对,你不信,你好似知道些什么。”
说到这里,法海冥思苦想,突然恍然大悟道:“儒家有周易,能算古今未来,堪比我佛教的宿命通,道家的梅花术数,你是不是学会了周易,算到了我的劫难?”
王旭想学周易,可他的信刚送出去,什么时候能学还不知道呢。
不过,面对一脸喜色的法海,王旭想了一下,还是指点了两句:“学没学周易,暂且放在一边,你的事我确实知道一些。目前,杭州府内住着两只蛇妖,一白一青,白的叫白素贞,青的叫小青,要是我所料不差,你的劫难就应在她们两个身上。”
“蛇妖?”法海楞了一下,好似没听清一样。
王旭轻轻点头,沉声道:“对,是两只蛇妖,它们不是普通的蛇妖,而是受过观音菩萨的点化。说来也奇怪,你的劫难,居然会应在观音菩萨点化的蛇妖身上,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啊。”
“观音菩萨!”
法海脸色严肃了下来,一阵青,一阵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旭见了,问道:“怎么了?”
“观音菩萨,乃是佛圣不知所踪之后,教内推演之术的第一人。”
法海沉默片刻,又道:“我是地藏一脉,不瞒你说,在六道轮回计划之前,观音一脉才是佛教最强。现在,地藏一脉强势崛起,有些事,不像外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你是说,内斗?”
听到王旭的低语,法海闭上眼睛,轻轻点头。
第964章 法海入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四大皆空说着简单,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全本小说网,https://。)
佛门也非一片净土,佛圣、道圣、儒圣。龙圣,四人联手带着妖族妖圣,蛮族蛮圣打入虚空深处,亿万年来不知所踪。
没有了上面的龙圣,龙族四海各自为政,明面上尊东海为主,实际上各有算计。
佛教也是如此,身为大脑的佛圣不在了,只留下了四肢与主干,怎么也得分个三六九等吧。
归给佛教的资源就那么多,你多点我就少点,你强我就弱,我弱你就强,有凤首能做,谁愿意去当凤尾。
以前,佛教四大菩萨中,以观音菩萨为首,统筹佛门。
现在,地藏一脉强势崛起,新老霸主即将交接,哪有不流血的和平。
法海是地藏一脉,这一代的佛子,前世更是准菩萨境大能,前途不可限量。
他的劫难,居然应在了两个,被菩萨点化的蛇妖身上,这种巧合很值得玩味。
当然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不争怎么行。
龙族,儒家,道家,佛家,明面上兄友弟恭,暗地里捅刀子的也不少,都是些表面兄弟。
“如果真是这样,一但遭劫,恐怕要靠你点醒了。”
法海神态凝重,若有所指的说的。
“观音菩萨算计你,你背后的那位没什么表示?”
听到法海只提到他,不提地藏一脉,王旭眉头微皱。
法海微微摇头,开口道:“我地藏一脉,以前在四大菩萨中排名末尾,底蕴比之其他三脉差了不少。
而且地藏王菩萨,如今一心完善地府,接管轮回权限,根本无法离开地府。
没有地藏王撑腰,强者又不及对方一半,不装作没发生过又能如何,只有不撕破脸,才不会有更高层的力量插手,我才有一线生机啊。”
王旭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
白素贞这步棋,恐怕只是观音菩萨的随手落子,日后问起来,也能说是对法海佛心的考验。
法海自己破劫,不牵扯地藏一脉出来,为了面子,观音一脉的强者也很难下场,观音菩萨再出手的可能也不高。
毕竟,不管背地里如何,明面上,佛门四脉可是一团和气的,这种和气预示着四脉一家,料想观音菩萨也不敢破坏。
仔细分析一下,法海跟青白二蛇的关系,其实没那么简单,他们是相互成就,青白二蛇是法海的劫难,法海又何尝不是青白二蛇的劫难。
法海如果破局成功,心性圆满,日后便有成就菩萨境的可能。
反之,如果青白二蛇棋高一着,夺了法海身上的大气运,保不准观音一脉在未来,也能再添一位妖菩萨。
观音菩萨的算计,法海没有看透很正常,可地藏王就真的不知道吗。
或许,地藏王是知道的,只是装作不知道,双方早有默契。
王旭想来,地藏王故作不知,无非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等法海自己破局,走出自己的道。
第二个,如果法海走不出,那就用法海来成就二妖,眼下地藏一脉崛起已成定局,观音一脉即将黯然离场,法海就是地藏一脉给的甜枣。
这个想法很可怕,王旭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抬头看去,法海却宝相庄严,好似根本没想到一样。
早知道,法海有前世宿慧,也是见过大风浪的人,王旭能想到的他怎么想不到。
“党啊,派啊,我就讨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些表面兄弟,到事上,能靠住的一个没有。”
只是想想,王旭就觉得头大,这也是他既不结党营私,也不亲近那些皇子的原因。
整天勾心斗角的累不累,还是一个人最逍遥,生死看淡,不服就看,有仇当天就报了,这样才不负此生。
“小和尚,多的话就不说了,我这里有酒有肉,有地方住,有藏书看,你想做什么我支持你。实在不行,你就当几年缩头乌龟,这不丢人。”
说到这里,王旭从椅子上站起来,将法海也拉了起来,又道:“你看,等我起来了,我拉你一把,你不也就起来了嘛!”
法海笑着应是,实际上一句没听进去。
缩头乌龟哪是那么好当的,他不要面子啊。
王旭弱冠之年便能镇压五阶妖王,日后前途无量,法海也信他能拉自己一把。
可是信归信,那么办却是不能。
法海是哪种人,他是那种我们两个是朋友,如果有一天你富贵了,我落魄了,你开着奔驰从我身边走过,请不要降下车窗跟我说话,假装没看到我,直接开过去就行了,不然我会很尴尬的,他是这种人。
这种人天生骨头硬,弯不下腰,也不想弯腰,抱着大腿喊666的事,是不会发生在这种人身上的。
王旭多少也看出来了,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意思,改口道:“你行走江南,治水又治瘟,你看下面的情况如何?”
听王旭转口说起了灾情,法海果然来了精神,面色凝重的开口道:“很不好,瘟疫不同其他,最怕传染,虽然大雨倾盆之际,就有有识之士提前察觉到可能会有瘟疫,也有官员向上面奏请防灾防瘟,可面对瘟疫依然慌了手脚。
我游走江南,所过之地见得最多的,就是各种隔离区。
染上瘟疫的人不分青红皂白,都会被驱赶到隔离区中,关在里面自生自灭。
一些只是感冒发烧,咳嗽体弱的病人,也被当瘟疫处理了,冤死者不计其数。
更有地方乡绅,草芥人命,处理染瘟疫的办法一味的追求活埋,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嗷嗷待哺,只要出现染瘟疫的症状,一律都给坑杀了事,真是触目惊心啊!”
说到后面,法海心痛难耐,语气都带上了颤音。
王旭听的默默不语,他一直留在杭州府,最远也就是回了趟金山府,对乡下的事知道的不多。
没想到下面的情况,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莫非真是大吴王朝失德,老天逼着要改朝换代了?
王旭一边想着,一边安慰道:“瘟疫四起已有多日,算算时间,朝廷也该将医家的人放出来了。罢黜百家之后,医家中人多入太医院为官,还喊出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口号,势力不减反增,这些人不会坐视不管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汉代执行的国策,也是儒家作为正统的标志性事件。
此后,百家中的高人,兵家走边关,墨家入工部,法家入刑部,阴阳家入钦天监,纵横家入礼部,小说家入民间,其他流派也并入三教九流之内。
不客气的说,百家从未远去,只是藏了起来,披上了儒家的外衣。
不说别人,就是老师薛牧山告诉他,自己是法家的传承人,王旭其实不是儒士而是法徒,王旭也微微一笑,一点惊讶也没有。
所以,百家的力量根本不能小瞧,除了没出过至圣以外,当年都是跟儒、道、释打过擂台的。
尤其是法家跟兵家,曾经一度打的儒家岌岌可危,单对单拎出来,不去计算圣人层次,在春秋时代难分伯仲。
眼下,儒道释光芒万丈,看起无懈可击。
实际上,儒道释单对单的对上百家,没有任何一个敢言胜。
要不然,当年董仲舒的背后,也不会站着那么多佛道两家的高手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道释三分天下,何尝不是一个利益同盟。
只不过,儒家棋高一着,又把佛道两家踢出了权利中心,这才有了三分天下,一分在朝堂,两分在民间的说法。
远了不说,大吴太祖逐鹿天下时,遇到的最大对手李世民,可就是有佛道两家的支持。
李氏不但将道祖李耳奉为始祖,核心成员身边还有佛道高手保护,其中李世民身边的十八棍僧,更是随着征战闯下了赫赫威名。
最后,要不是儒家见情况不好,为了怕佛道两家入驻中央,全力支持大吴太祖,而大吴太祖又非常争气,笼络到了百家跟儒家的支持,于渭水河畔三败大唐,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局面了。
别看瘟疫事大,只要医家肯出面,料想镇压瘟疫并不难。
难得,是如何请医家出面,这就涉及到上层博弈了,毕竟春秋时代的医家,主张上医医国,下医医病,可不是无欲无求的大夫。
第965章 立书做传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物致知。
法海有自己的路要走,王旭能帮的不多,同样他也有自己的事要忙。
三字经已经放出去了,对外的影响很大,士林中人争相传阅,一时间江南纸贵。
王旭趁此机会,当然要奋勇直追,他已经开始整理朱程理学,为学派的建立埋下伏笔。
朱程理学,在现代中被批的一无是处,其中最大原因,在于朱熹提到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实际上朱熹很冤,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本意不是假清高,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或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朱熹认为,人的基本需求与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私欲,既是一种天理,需要在保存这种天理的同时,学会压制自己的欲望,对欲望的满足要有一个度,不可穷尽奢华。
当然了,思想没错,错的是人如果能压制自己的欲望,那他就不是人了。
朱熹提到了这个学说,可惜连他自己都做不到,又能指望谁去做到呢。
再往下来,朱熹还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天下万物必有其理,而通过追求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俗称的格物,才能达到认清真理的目的,也就是致知。
这个认知是好的,只是朱熹没有走向追求本质的道路,而是脑袋一抽,跟三从四德干上了。
导致朱熹中后期,成了大男子主义的旗帜性人物,满朝文武谁家要是死了男人,他都会给人家写信劝说家中女眷不要改嫁,并美名曰:以人伦风教为重。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为贤妻标准,女子不可抛头露面,虽然不都是他主张的,却也都是他所提倡的。
所以,朱熹的贡献不小,为儒家的正统性,皇朝的君权天授奠定了根基,也被后代的新时代所不容。
王旭有朱熹的前车之鉴,当然不会死盯着女人的小脚,他只是采纳了理学家一些好的理论,并融合阳明心学的一些观点,在格物致知的之后,又添加上了知行合一。
朱程理学的格物致知,有很多思想自己都无法执行,这样的思想全都是假大空的鸡汤,拿过来有什么用。
添加上知行合一,光说鸡汤就没用了,你说出来的话,你得自己能实践才行。
格物致知追求事物本质,再用知行合一来实践,有行有思,便是王旭所提倡的新学。
新学,新旧的新,表示这是新学说。
古代文学著作中,比如四书五经,讲述了很多大道理,却没用告诉人该怎么做。
就拿论语来说,孔子每日三省吾身,讲的是孔圣如何,而不是你。
王旭的新学中,不谈孔孟,儒家的经典已经有了,只谈你该怎么去做,并制造这个标准。
什么标准,王旭参考了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为儒家四志。”
而在儒家四志的基础上,王旭又写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