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略-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托正欲带着众将领离去之时,只见城墙高处的一名军士大喊一声,用手指着远处。
“是……,是魏大人,那是魏大人……”。
片刻之后,很多人还是认出了那个模样。
没错,是魏申,他们口中的——魏大人。
连同之前的阿帖木尔,这两人绝对‘货真价实’,只是说不出话而已。
魏申在黄沙城的威望不亚于阿帖木尔,甚至在有的人看来:他更符合‘一城之主’的称号。
如今,魏申的出现,再次引起一阵骚动。
“大家不必担心,既是这样,我们就更不能开炮放箭,不能贸然出击,还是回去议议再说吧”。
托托见军中有些异样,他急忙再次说道:“大家想想看,林宗武怕我们向他们开炮,所以才搬出来阿帖木尔将军、魏大人,所以他们暂时是安全的”。
“哦,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众人不由点点头。
“还有,你们看,还有……”,城墙上再次骚动开来。
托托有些怒了,转过身来,刚欲大骂一句,却见城下那四个人的身影有些熟悉。
离的远了些,但从服饰、发须来看,还是能看的出来:他们正是阿罗特等四名‘高手’兼‘杀手’。
当然,这些人是真是假,就要区别对待了。
“这……”。
托托身后那名随从立刻上前一步,眼中满是怒火。
“还有……”,城墙上一名军士再次说道。
看完这里、再看哪里,众人都快忙不过来了。
托托细细望去,却见还有不少将领出现,这些皆是一些普通将领,在之前战事中所抓,作为承上启下的人物,对军士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大人,若这样下去,恐军心有变……”,一名将领向托托担心的说道。
托托一脸无奈:‘先,回去再说吧……’。
第546章 啪啪打脸(上)
“托托大人,林宗武他们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末将不才,愿领兵三千出城,与他们决一死战”。(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黄沙城中,托托好不容易将一些将领劝到议事大堂,本想通过‘议事’来拖延时间,却不成想还未坐定之际,就有人喊着要出城一战。
请战的这名将领是阿里脱木的属下,而阿里脱木是阿帖木尔一手提拔的,如今阿里脱木已死,但方才看到阿贴木尔,有人又不淡定了。
“三千兵马?诸位兄弟,你们知道黄沙城中这点家底:拢共就这一万的兵力,给你三千,若是再有人要三千兵马出城,本官就要带店小二上城墙喽”。
托托示意众人先入座,一副慢慢悠悠的样子:“诸位兄弟不要着急嘛,方才本官已经说过:我们着急,还有比我们更着急的。我们在城中有吃、有喝、有住,可是城外的林宗武他们呢?”。
话虽如此,却未必管用,那怕是圣人所言的句句真理,若是场合不对,或聆听者不对路子,说的再好屁用不顶。
更何况是托托这种‘说一句话,背后可能有十层意思’的人呢?
“那……,请托托大人准许:末将只需带兵一千出城迎战,誓死救出阿帖木尔将军”。
那名将领依旧不依不饶:“只需一千,如何?”。
“哎……”,托托一声长叹,语气中满是无奈与不解。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简直无语再解释。
怪就怪在:他到黄沙城是初来乍到,阿帖木尔又根基颇深。在并未真正得到多数将领的拥戴时,托托只能暂时接受这种无法‘一声令下’的窘态。
“托托大人,末将愿领五百敢死之士出城,救出魏大人、阿帖木尔将军”。
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等着托托的答复,谁知那边‘愿带兵一千出城’的请求还未得到准许,这边竟然冒出一位更厉害的;‘只要五百人,就敢出城’?
这名将领虽只是颠倒了阿帖木尔和魏申名字排序,但还是可以看得出来:他是魏申的心腹。
这就是目前的黄沙城,那怕是仅存的这点兵马,也是各有所属、各有所图,难以统一号令。
“还有谁?”。
沉默片刻,托托也坐不住了,他起身道:“还有谁愿意率兵出城?一千?五百?一百人的有没有?”。
此言一出,堂下一阵骚动,那两名请战的将领对视一眼,也不知该说什么。
武将的风格从来都有别于文官,这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情势危急之时,更是容易失去控制。稍有不慎,一个决定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兄弟们,有些话本官忍了很久,看来今日是有必要向你们推心置腹了”。
托托来回踱步,之后驻足言道:“不管怎么说,本官也是大汗所派,无论阿帖木尔将军也好,魏大人也好,那怕是阿里脱木将军也罢,他们是你们的将军,你们拥戴也是理所应当。但你们不要忘了:他们也是要听命大汗的”。
“唏嘘……”,堂下再次异动,却无人再多言。
众人心中再清楚不过:托托搬出大汗来,这是要摊牌的节奏。
“军士拥戴他们的将军这本无错,念及旧情也好,执行军令也好,如今的黄沙城,是本官说了算,本官的话就是军令,就是要你们服从的”。
托托继续道:“你们也知道,阿里脱木将军死后,本官也向大汗请示过,请再为黄沙城派一名守城将军来,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在新的守城将军到来之前,本官就是守城将军”。
这是托托的一句大实话,也是他最后的容忍度:若是再有人阳奉阴违或公然顶撞,也只能‘杀一儆百’了。
两军阵前对峙之时,先对自己的将领开刀,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情势所迫,实属无奈。
‘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对敌我双方都是一样的。
冲动归冲动,但毕竟都不是第一天出来混的,堂下众将领表面不为所动,心中也在暗暗盘算着:或许托托不可怕,但他身后是大汗,这是不容置疑的。
气氛渐渐能好些,这让托托心中暗暗窃喜:对这种有勇无谋之人,还得要靠——引导。
咳咳,托托觉得来了点守城将军的感觉,他缓缓落座,开始‘娓娓道来’。
“兄弟们,本官知道你们都很勇猛,但打仗打的是什么?是粮草、是军饷,是兵器、马匹,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林宗武从京城远道而来,所带粮饷不多,大多还要靠当地衙门设法筹措”。
托托开始为众人讲起‘兵法’来:“可是呢,眼下正是夏季,春播已过,秋收还未到,当地百姓也不富足,他们的粮食本就捉襟见肘。西沙城、东沙城虽被他们攻下,但城中存粮仅够几日”。
当初,鞑靼方面为防止西沙城、东沙城被大明军队夺走,两城存粮很少。
阿帖木尔和魏申经过商议,决定对这两座附属城池的粮饷严格控制:每日从黄沙城派兵向两城运送军需。
这个主意虽是阿帖木尔做守城将军时做出的,但实际出自魏申之手:此举不但可随时了解两城的军情动向,更能从另外一个角度降低西沙城、东沙城被‘攻城’的风险。
这个道理很简单:除了砖石砌的城墙外,两座城中所剩的只有兵马,等于是一座空城。攻下来它,虽可做地形依靠,但想补充供给,是不可能的。
若是西沙城、东沙城被围后,城中断粮的问题,魏申也做过部署:黄沙城、西沙城、东沙城,三城互为依靠,难以单独攻下其中一处,同时,各城中都有通向城外的密道,可以请援。
在某种意义而言,此举还能令城中将士孤注一掷、拼死相守:否则一旦被围,粮草供应不及时,就会出乱子。
凡事有利弊,然而实践证明魏申的做法有可行之处:仲逸与林宗武分别攻下西沙城、东沙城后,确实还要从之前的驻军大营运送粮草,并未从城中得到补给。
敌人并非庸人,有的时候,对手恰恰能折射出另一方的水平来:不管怎么说魏申自有他的一套。
只是这个魏大人万万没有想到:西沙城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攻下,而从密道前来报信的军士也被抓获。否则他三城相互的计划还是可以执行的。
正是应了那句话‘强中自有强中手’……
“兄弟们,这些肺腑之言望你们能懂得,这也是阿帖木尔将军、魏大人所希望看到的”。
托托觉得自己的口才相当了得,他自信道:“请大家相信我:只要‘坚守不出’,林宗武的大军必定会自乱阵脚,倒时我们可相机而动”。
一番苦口婆心之后,不少将领开始默默点头,那怕是一直在黄沙城的将领,心中也记住了八个字“坚守不出、相机而动”。
“报,城外有重要军情,要向托托大人禀报”,门外一阵急促的声音,传令军士请求面见托托。
“进”,托托不紧不慢的样子,心中却很快盘算道:“定是林宗武在城下又说了什么,激怒了城墙上的将士”。
在他意料之中:不管林宗武怎么说,本官就是坚守不出。
“托托大人,黄沙城东门外发现大明兵马正欲攻城,尘土太大,看不清兵力”。
那名军士着急道:“东门守军不足一千,请大人尽快定夺”。
“知道啦,本官自有决断,告诉东门的将士:坚守不出,原地待命”。
托托似乎看出:才平静下来的将领,又要蠢蠢欲动。他急忙让报信军士退下。
“这?……东门防守弱、兵力少,会不会?……”。
“连对方兵力多少都没看清?想必很多……”。
“怪不得林宗武在南门外大摆阵势,原来重点在东门啊……”。
将领们纷纷议论,但谁也不提要带兵出城之事。毕竟托托才说了这么多,多少要给点面子。
托托虽没有言语,但他内心其实是很满意的:这么大一个消息,将领们也能淡定了许多,足见方才的话——效果非常好……
“报,托托大人,西门方向发现大明兵马,配有火炮、投石器……”。
“报,北门方向发现大明兵马,好像要攻城……”。
片刻之后,前来报信的军士,简直没地儿站了……
第547章 啪啪打脸(中)
场面上的人、场面上的事儿,大多讲的就是个面子,可说到面子,就怕当场被‘啪啪’打脸。(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托托,这个黄沙城的‘管事人’,就被狠狠的打脸一次,一点情面都不给留。
“哼,你不是方才信誓旦旦的说‘林宗武没有粮饷、兵力有限,撑不了多久’吗?怎么黄沙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都有大明的兵马来攻城?”。
“还‘坚守不出、相机而动’?再‘相机’下去,林宗武的大军就打到城墙上了”。
“我们,是不是应该派兵出城了?那怕是试试看,也行?”。
……
堂下将领有话要说:那怕是心中默默的说一遍,也要表达对托托的不满。
最后一拨报信的军士终于是离去了,此刻屋中每个人都有一些害怕,害怕门外突然再传来一声:“报,有重要军情……”。
下坡容易上坡难,真是太难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一点威望来,才说过的话还没有‘冷却’,现实又推翻了托托的‘高论’。
“兄弟们,本官这里要恭喜各位啦”。
众目睽睽之下,托托竟语出惊人:“林宗武带一万的兵马在南门准备攻城,而其他三处城门也出现了大明的兵马,这说明他们着急啦”。
堂下将领愕然:……
托托继续道:“你们想想看,林宗武在东沙城、之前的驻军大营总共也就一万五千的兵力,此刻在南门外就聚集了一万兵马,他还要在东沙城留守五千人”。
他接下来要说的,所有人都能猜得出来,托托言下之意:“既是如此,他林宗武哪来多余的兵力攻城?还是从其他三处城门同时叫阵?”。
“难道,方才那些报信的军士看到的都是纸人吗?人家大明兵马明明就在东门、西门、北门出现了,兵力还不少,还有火炮、投石器……”。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话到了嘴边,方才准备带兵一千出城的将领还是这样说道:“托托大人,或许你说的对,但如今毕竟在城外发现了大明的兵马,我们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此言一出,堂下将领们再次开始交头接耳,不少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样的场面让托托有些心寒:这名将领的号召力,甚至都比他要强。
“若是自身内部矛盾无法化解,是否可以考虑借助第三方?”。
突然,托托心中暗暗道:“这些将领在本大人与阿帖木尔、魏申之间飘忽不定,是否可以让林宗武助我一臂之力呢?”。
据此,一个险恶的念头冒出……
“看来,诸位兄弟还是对本官的话不太认同,本官是坚持‘坚守不出、相机而动’的计划。这也难怪,毕竟城中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故”。
沉默了一会儿,托托不由叹口气道:“既是这样,就依你们,先派两位将军带兵出城,试试看?”。
这个‘试试看’,说的有多么的违心?
作为谋者,托托自知一个道理:两军开战前,若是向自己属下直接就说‘试试看’,这本身就没有多少底气,更自减三分士气。
都‘试试看’了?能会有多少把握呢?怎么能这样说呢?
凡事都有例外,情势所迫,托托也别无他法。
这么‘深奥’的道理,其他将领可没想那么多。
“末将愿往,请托托大人准许……”。
请战的,有一半以上的将领。剩余不说话的,是因为他们本是之前跟着托托一起来的黄沙城,这些人能看的出来:托托其实是不愿战的。
毫无疑问,站出来请战的这些人,无意再次打了托托的脸:你方才说的那些话,基本上我们都没听见去。
“好,好好好,勇气可嘉、勇气可嘉”。
托托环视众人片刻,最后将目光落在之前最先请战的两名将领身上。
“如今,城中兵力不足,城外又重兵围来,本将实在调不出更多的兵力”。
说起兵马,托托简直为难的不行:“思来想去,只能按照二位将军方才所请了”。
‘啊?’。
堂下那二人不由对视一眼:“这不就是我们方才分别说过的吗?一千的兵马、五百敢死之士?”。
尽管确是自己所说,但此刻‘如愿’后,这二人还是有些愕然:城外是多少兵力,我们又是多少?
常言‘冲动有风险、说话须谨慎’,当着这么多将领的面儿,又都是领兵打仗的主儿。
说出去的话,岂能反悔?否则,以后还如何在军中混下去?
有的时候,气势和威望,比性命还重要,不管敌我,军中皆是如此。
“末将领命”,两名将领齐声应道。
托托似笑非笑:“那么,你们二人愿意从那个城门出呢?”。
率兵一千者道:‘林宗武在南门,阿帖木尔将军和魏国大人等也在南门外,末将愿从南门出’。
率兵五百者道:“那末将就……北门吧,难道他们还会从北边来援兵吗?”。
呵呵,这话说的,谁人不知:就此处而言,越往南走,越对大明军队有利,越往北走、鞑靼越猖獗。
托托一字一句道:“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