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略-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以为,将仲逸打入大牢后,此事就此了结,没想到:他今日还是来了。

    “仲大人,你我往日有仇?”。

    “没有”。

    “近日有冤?”。

    “亦没有”。

    仇鸾一脸惶恐:“那你,为何抓住我不放、往死里逼?”。

    见对方依旧不言语,仇鸾继续道:“我这里还有些银子,要多少?你说个数儿?”。

    看来,他还是没有明白。

    与这种人对话,是辩不出来了。

    不过,仲逸选择此时来见他,自不是为讲道理而来。

    “你可这‘廉耻’二字是怎么写?”。

    仲逸正色道:“向严士蕃贿送财物,谋大同总兵一职;向鞑靼军贿送财物,免攻大同;掠抢我大明百姓财物;将败报变为捷报。条条都是死罪”。

    仇鸾正欲张嘴,却被一双冷冷目光压下,他动动嘴,再次耷拉着脑袋。

    “革职,你不会真以为,就没事了吧?”。

    仲逸望着天际残阳,突然转身喝道:“要取你的性命,易如反掌”。

    “不,你凭什么杀我?圣上都要留我一条性命,你杀不了我”。

    仇鸾一脸崩溃,也顾不了那么多:“朝廷自有法度,没有三法司会审,没有圣上旨意,你……,休想……”。

    “够了”,仲逸反问道:“现在想起朝廷法度了?你贪生怕死、却掠夺民财,致使多少将士枉送性命?多少百姓惨遭蹂躏?那个时候,朝廷的法度那去了?”。

    若圣上真的想放过你,你现在会坐到这里吗?

    “有人给我讲一个盗墓贼的故事,现在我分享给你”。

    望着地上那堆软骨,仲逸如同一个说书人,娓娓道来。

    “在一个僻静小县城,来了一个新知县……后来有了盗墓贼……凶手就在这十人当中……有人屋中自燃……火苗蓝中带紫,其形似骷髅,又似无脸散发厉鬼……”

    仲逸刻意未将后半部分讲出,到此为止。

    “鬼火?你是说鬼火?”。

    仇鸾战战兢兢,言语慌乱:“可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残阳渐褪,天边一片红霞,小院如笼罩在一圈暗红之中。

    再细细看看,其形:果真如同一个火苗。

    不,是一片硕大的火海。

    做贼心虚之人,心中有鬼,这个鬼,可将自己吓死。

    见仇鸾不由四下张望起来,仲逸缓缓向前道:“你说,这个小院里,会不会突然自燃起来?那诡异的火苗……”。

    仇鸾一阵哆嗦:‘不会,这里不会有鬼火,我,我没有盗墓’。

    夜幕终于降临,家家户户陆续点上油灯,晚饭也要开始了。

    “你没有盗墓,但多少人因你而入土?”。

    仲逸起身而立,一反常态:“相信,用不了多久,锦衣卫的人会来查你阴谋不轨之事,三法司的人也会核实你贪墨之事,圣上也会维护朝廷法度,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末了,他意味深长道:‘当然,还有被你冤死的人:每个人,都会送你一团诡异的………………火苗’。

    “仲大人,你别说了,求你别说了”。

    仇鸾苦苦哀求:“帮我屋里点上灯,就是常用的那种灯,我不想死,不想死”。

    “不想死?”。

    仲逸嘴角微微一扬:“不想死,就再想想,你是如何向严士蕃贿送财物的?你与严氏还有什么勾当?”。

    “慢慢想去吧,若是你能将严氏的罪证指出来,让那些火苗去找他们,哼……”。

    不知何时,大门再次被闭上,仲逸也早已离去。

    小院依旧那般安静,仇鸾却六神无主、似有恍惚。

    不过,此刻,他脑海中一直在徘徊几个字:鬼火、不想死、严氏父子。

    ………………

    回到仲府,仲逸连水都顾不得喝一口。

    更衣、洗漱,洗的那叫一个舒服。

    鬼火自然不会有。

    不过,祛祛晦气,倒是真的。

    “想不到,咱们堂堂的翰林院六品侍读,竟如此胆小?”。

    仲姝已备好饭菜,见仲逸洗的白白净净,不由会心一笑。

    “师姐,不说这事,若不出意外,不久会传出这样一条消息来:仇鸾,忧惧而死”。

    仲逸叹道:‘他罪有应得,不过,若能将严氏供出,也算是我不虚此行了’。

    仲姝夹起一块肉片:“来张嘴,多吃点,说一天,还不累?”。

    仲逸轻轻一推,精神满满道:“有师姐在,我永远不觉累……”。

    咯咯咯,温暖小屋、静静月色,一片祥和。

    多么温馨的一桌晚饭。

    ……

    “有人在敲门?”。

    仲姝向外望去:“晚饭时候来府上,定是蠡县那些故交,总不至于是袁若筠吧?”。

    仲逸缓缓起身向门外走去,才走几步,便听出声音。

    师姐说的没错:是蠡县的故交………………樊文予与李序南。

    “二位兄弟,请进吧……”。

    “什么?你要去榆林府做同知?正五品,还一年”。

    刚进门,李序南便向仲逸说了这样一个消息。

    仲逸不解道:“是不是因为上次,那一千两银子的事?不是都解决了吗?”。

    一旁的樊文予,却没有这么大反应,干脆自己动手倒起茶水来。

    不用说,来的时候,李序南已将这个消息告知他。

    “哎呀,我说两位兄弟,你们不要大惊小怪,好不好?”。

    樊文予不以为然道:“知府衙门的同知,无定员、非标配。再说,你只是呆一年,西北虽风沙大,但毕竟六品升五品,一年后再回户部,你也就是五品郎中了”。

    樊文予指着仲逸:“我与李兄,都是五品了,你这个正六品的侍读,也要抓紧啦”。

    被樊文予这么一说,仲逸才缓过神来:“不不不,兄弟我对这个六品侍读,满意的不得了,愿紧紧跟在二位兄长之后”。

    哈哈哈……

    他们那里知道,仲逸心中的所想:却是另外一件事。

    当初外叔公就曾说过,严氏在榆林府插手煤矿,后来到了刑部大牢后,又遇到大理寺的倪庚辉,再次提到榆林府之事。

    上次面圣时,仲逸就曾向朱厚熜请旨:想到榆林府走走。说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情。

    同时,榆林府与鞑靼据毗邻,还能了解军情。

    朱厚熜没有当面准允,但也没有拒绝。

    李序南要去榆林府,正好可以帮上大忙。

    如今看来,一定是因为李序南在户部,那被人栽赃的一千两银子之事,以兵部郎中严磬、户部郎中赵谨,以及他们身后的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戎一昶的能量。

    要办成此事,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李序南由户部六品主事,升为知府衙门五品同知,或许正是为掩人耳目:毕竟,他是高升了,总没有人怀疑,是有人在故意整他吧?

    至于一年之后,李序南再回户部,还要当五品郎中,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榆林府远在西北,天高皇帝远,这一年的时间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李序南若办差出了什么差错。比如,他突然发生‘意外’………………被人暗杀。

    或许,这也正是严磬等人设法将李序南,调离京城的缘故吧?

    这种事,一般不会立即发生:想必,李序南刚去榆林府时,不会有什么障碍。但越到后面,就越不好说了。

    仲逸暗暗道:看来,我也要尽快安排西北之行了。

    “说了半天,李兄何时启程?”。

    如此一问,李序南一脸苦笑:“年后,年后就走”。

    樊文予再次打趣道:“年后好啊,正好赶上明日的朝廷盛宴”。

    盛宴?

    对啊,明日就是朝廷的………………盛宴了。

 第325章 盛宴

    春节前夕,喜庆连连,张灯结彩、灯笼高挂。/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屋外,寒风呼呼,屋内,暖意浓浓。

    对城中百姓而言,也不过是个寻常的日子,顶多忙于置办年货,或者几声祝福之言而已。

    不过,对朝廷文武来说,今日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朝廷的这次盛宴,远比除夕夜更热闹。

    与上次群臣上朝议事不同,此次对前来参加盛宴的文武百官,并未刻意按品阶划分,而是由各个衙门根据差事安排。

    如此一来,除必要留守与当值人外,大多人都可前来赴宴。

    不过,毕竟高低有别,最终能坐下来的,主要还是五品以上的。

    当然,像翰林院这样特殊的衙门,依旧区别对待:此次盛宴本就由礼部主持、翰林院协办,自然不能少他们的人。

    莫说仲逸为六品侍读,就连费思应这样的庶吉士都来了。

    君臣同宴,与主仆同宴并无本质差别,不过相比主人与仆人的简单一餐,朝廷盛宴则讲究更多。

    众人落座之后,司礼监黄锦与礼部尚书、侍郎,以及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再次核实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片刻之后,皇帝朱厚熜缓缓入殿。

    “皇上万岁、大明千秋万代……”。

    对朱厚熜而言,他自不会从头到尾呆在这里。

    不过,当此新春盛宴,几声祝福语,还是要说的。

    几杯祝福的酒,还是要喝的。

    三杯酒:一敬国泰民安、二敬风调雨顺,第三杯酒,自是要感谢文武百官,他们这一年的勤勉、辛劳。

    六部尚书、各衙门头头,自然要上前敬皇帝一杯祝福酒:龙体安康、万寿无疆之类。

    当然,这种场合,不会少了青词体的文章。

    但毕竟是佳节前的盛宴,而非斗诗大会,仅有一篇祝词。

    而且,只由一人诵读。

    皇帝之前并未提前告知。看来,是要让这些文武大臣,当场发挥了。

    作为风向标,明眼人都能看的出:能代表朝廷文武,在圣上面前,当场作一篇新春祝词,那是何等荣耀?

    朝中擅长此体者,不在少数。但论资排辈,当属内阁首辅、次辅的严嵩、徐阶等德高望重者。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最终上台的,却并非他们二人。

    当然,同样擅长此体,且有小阁老之称的严士蕃,也没有被挑中。

    袁炜,身为礼部侍郎,文采飞扬,有目共睹,他在青词方面的造诣,几乎无人不服。

    只是,当此盛宴,由他一人独享殊荣,还是别有一番看头。

    对袁炜来说,即便脱口而出,也不是什么难事。

    殿中文武目光齐聚。

    此刻,袁炜就是殿中仅次于朱厚熜之外,那个最为瞩目之人。

    “九州万民共欢庆,文数九、武数九,九九八十一,四海归一,天佑大明社稷,万寿无疆……”。

    出口成章,袁炜果真不负众望:圣上满意,群臣满意。

    盛宴正式开始。

    只是,没过多久,朱厚熜便移驾出殿,众臣欢送后,再次回到各自桌前。

    盛宴继续。

    皇帝走后,热闹才刚刚开始,大家少了些拘束,多了些玩笑。

    对在座各位来说,山珍海味倒是其次,能聚齐多人,才是关键所在。

    仅是袁炜方才的那篇佳作,就成了很多人口中的话题。

    “袁侍郎怕是要擢升礼部尚书了”。

    “严家父子,被圣上冷落很长时间了”。

    “徐阶大人与袁侍郎本属一派,若袁侍郎更晋一步,徐大人会不会……”。

    “别嘀咕了,王爷们、阁老们,过来敬酒了”。

    ……

    对仲逸来说,这些几乎与他无关:莫说进翰林院了,就是来京城也没几个年头。

    除昔日国子监同窗及部分翰林院同僚外,熟悉的人,恐怕也只有樊文予、李序南等人了。

    当然,说起袁炜,他自不会陌生。

    不过,袁炜早已被一群同僚争相敬酒,恐怕是轮不到他这个小小的六品翰林了。

    这种场合,最忌一人独坐不语,总得要找个说话的人。

    否则,会被视为另类,总感觉怪怪的。

    “仲兄,你说说看,等我这庶吉士考核过了,是继续京城去六部中做个六品主事好呢?还是到地方做个七品知县好?”。

    说话的是翰林院庶吉士费思应,翰林院一桌,又与仲逸是国子监的同窗,二人一直走的近。

    此处说这样的话,纯粹为找个话题。

    仲逸四下望望,压低声音道:“还早着呢,先做好你的庶吉士,有你礼部郎中的老爹,还担心什么?”。

    哼……

    费思应白了一眼:‘早着呢?你如今都是六品侍读,比我们这些人提前走多少捷径?站着说话腰不疼’。

    “费兄,咱两这交情,说这些干嘛?”。

    仲逸笑道:‘若是我的话,一定会去外地,做个知县’。

    费思应也太看得起自己了,翰林院是出人才的地方,但不是人人都是人才。

    “知县虽历练人,但若被派到偏远之地,天高皇帝远,怕是一辈子也回不到京城了”。

    费思应一脸苦笑:“熬上二十年,给你个知府,干不干?”。

    仲逸简直无语:“费兄,莫说知府,熬上二十年,给个知县,大把的人愿意干,你信不?”。

    “裕王千岁、严阁老、徐阁老”。

    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费思应急忙端起酒杯:“仲兄,快,愣着干什么?敬酒去啊”。

    圣上不在,这些人便代表朝廷前来慰问百官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机会尤为难得,平日要见这些王公宰辅,可不是这么容易。

    简直一窝蜂,无论到了那一桌,立刻会有人迎了上去、

    仲逸见费思应早已上去,他干脆给别人也让路,也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你是翰林院的仲侍读?我们见过面?”。

    裕王朱载垕吩咐随从招呼他人,他却发现了一旁举杯不前的仲逸。

    仲逸急忙上前回道:“裕王千岁,下官仲逸,去过裕王府两次”。

    “哦,那倒是王府的人招呼不周,回头本王好好管束管束”。

    朱载垕笑道:“仲侍读两次被朝廷委以重任,博野县之事,近二十名枉法者,终被伏法。与鞑靼谈判,大展我大明之威,果真年轻有为,下次来王府,好好讲讲”。

    仲逸谦道:‘下官能当面聆听千岁教诲,三生有幸’。

    二人随意寒暄几句,朱载垕向下一桌走去。

    片刻之后,周围再次迎了一群人上来。

    这或许就是翰林院优势之一,若没有侍读这个差事,一个小小的六品,要进王府,怕是没有这么简单。

    严嵩上了年纪,也就是做做样子,逢场作戏,也只能由严士蕃登场了。

    “仲大人,多日不见,你如今是春风得意,前途一片大好啊”。

    见到仲逸,严士蕃岂有不‘寒暄’一番的道理?

    仲逸与此人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恰逢盛宴,逢场作戏,场面上的事儿,还是要做的。

    “严侍郎说笑了,仲某遭小人暗算,先在宛平县与一个抚琴女子共处一室,后到刑部大牢,又惨遭恶人毒手”。

    仲逸望望四周,凑上前道:“你说,这些事儿,连我仲某都能看的出来?以圣上的英明睿智,能不知道吗?”。

    见严士蕃并不言语,仲逸继续道:“严侍郎神通广大,能否为仲某指点一二?若知道是谁干的,就将此人押入锦衣卫北镇抚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