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铸新明-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国观一脸惶恐之色,再无半分首辅沉着冷静的模样。要是三饷取消,他都不知道这个首辅如何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八十九节 教崇祯用人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哈哈……万万不可……无需堪忧!这就是堂堂大明首辅之言,可笑可叹!

    居庙堂之高,上不能为君王分忧,中不能统帅群臣,下不能为黎民谋福祉,谈何首辅?”

    秦浩明霍然站起,指着薛国观哈哈大笑,不顾他阴鸷的眼神,状若癫狂。

    去他妈的!

    实在无法忍受,一国之首辅,竟然说出如此幼稚的话,连忧国忧民都做不到,他还有什么好客气?

    西北拥有耕田达几十万顷之多,区区一百万两白银分摊下去,一亩地不过毫厘而已,不足挂齿。

    八百里秦川沃野只需一个丰收,便可得钱粮无数,无需堪忧!

    这是什么话?是人话吗?

    心哀莫过于死,大抵如此。

    在秦浩明看来,其实天灾也好,建奴也罢,西北流贼也无妨,大明上下若是凝聚一心,这些不过土崩瓦狗而已!

    如今看来,即使歌舞升平一片,大明朝廷迟早也要被衮衮诸公断送。

    道不同不相为谋!跟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好虚与委蛇,平白玷污自己。

    崇祯目光复杂的盯着犹自癫狂的秦浩明,能感受到他愤怒和悲切,这是一种毫不做作的内心独白。

    回顾他为大明所做的一切,再看薛国观脸色泛白,一脸愤怒的神态,崇祯的心里百味陈杂。

    “皇上,微臣惶恐。这原本只是正常的朝廷决策,却无端遭此诘难,求皇上做主!”

    薛国观瞳孔血红,颤悠悠的离座跪地,悲愤的朝崇祯皇帝申诉。

    他实在想不清楚,和秦浩明平日无冤无仇,而且还多次释放善意,秦浩明这般是何意?

    “薛首辅暂且回去,待朕问清究竟?”

    崇祯温言劝慰。

    薛国观一脸木然站起身,行礼离去。他明白崇祯是在和稀泥,甚至可以说在拉偏架。

    可那又如何?大明朝廷以下犯上还少吗?

    充其量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可大可小,就看有没有靠山而已!

    “秦爱卿,你这暴烈性格,似乎不适合在官场,倒是在战场比较适合。”

    崇祯喟然而叹,摇摇头,目视南方,仿佛看到福建和广州两地,血光四溅,人头滚滚。

    “皇上,您委实不容易。”

    望着崇祯忧心忡忡的模样,千言万语涌在秦浩明心头,最终只是这短短几个字。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在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于煤山自缢前,留在衣服上的那份遗诏,或许是自己开始敬佩他的原因。

    其实,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他完全可以将辽东的军队调进关内,镇压西北叛军。但他没有,誓死捍卫国门,不允许外族的侵入。

    崇祯,在最后时刻,用生命诠释了大明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便一如当时的秦始皇,蒙恬率领的三十万最精锐的边军,始终防范着匈奴,不曾入关平叛。

    因为他们都知道,异族的大刀会让华夏亡国灭种,断绝文明。

    而叛贼,或者说起义军,只是兄弟阋墙,虽国位易手,但华夏文明仍在,国祚犹存。

    崇祯微微一笑,望着秦浩明刚毅的脸庞,心中再次充满君臣相宜的感觉。

    “现在薛首辅已离开,有什么牢骚,说来听听,为何如此失态?竟然不顾君前失仪?”

    秦浩明惨然一笑,意态萧索,望着园内葱葱郁郁的美景,狂闷得想大声嘶吼。

    大明朝堂到处是充斥着温提仁、刘宇亮、周廷儒、薛国观之流的首辅大臣,纵使崇祯再勤政,也改变不了灭亡的局面。

    不要说他,即使是自己知道历史大势,假使坐上皇位,如果不能清除这些人渣,怕也是难以改变结局。

    因为,除了能力之外,崇祯已经尽力了。

    “皇上,薛首辅私心太重,能力不足,不是首辅人选。更何况,他在给您下套,这才是微臣不能容忍之事。”

    秦浩明手抚双腿,坐在锦墩上,目视崇祯诚恳的说道。

    其实何止是薛国观不堪,接下来的起复的周廷儒、魏藻德等人,何不是都如此?

    这一方面说明崇祯识人不明,另一方是大明科举制度和坏境造成,因为这些首辅基本由状元担任。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崇祯看人有问题。

    其实,崇祯时期除了文人不行,而武人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年代。

    孙承宗的睿智、毛文龙的诡诈、曹文诏的威猛、左良玉的骁勇、卢象升的坚定、孙传庭的谋略,以及杨嗣昌的士为知己者死,筑成明末最后一道坚固的城墙。

    但非常可惜,崇祯都没有用好他们,包括投降建奴的祖大寿和洪承畴。

    微风拂面,园中静悄悄一片。

    崇祯轻按额头,心道此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多少年没有人敢在他面前直言,还是年轻有冲劲,竟然真敢在帝王面前畅所欲言?

    “一件事一件事来,薛首辅不行,那有谁入得了你的眼?”

    崇祯眼里闪过一丝戏谑,朝他问道。

    至于薛国观给他下套之事,以他的政治智慧自然明白,但却不得不入彀,两难啊!

    “微臣和朝臣很少接触,不知何人可为首辅?况且,如此大事必须圣心独裁为好。

    只是微臣认为,并不是学问高就可为首辅。

    在宣大边镇任职半年,微臣也有提拔了一些官员,对于用人有一些心得体会,请皇上雅正。”

    秦浩明毫无顾忌,在崇祯略有笑意的眼光注视下继续说道:“宋代司马光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微臣理解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有才破格任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德必须驭才,才必须从德。这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所在,不能舍本逐末。

    薛国观乃大明首辅,心无君王百姓,便是无德。

    西北虽有八百里秦川沃野,可是这几年陕西已经多年大旱,并且年景一年不如一年,地里的收成,实在无法支撑如此多的赋税。

    作为首辅,他不可能不知晓。

    但他竟然说区区一点旱灾又算得什么?哪天老天爷下点雨不就完了吗?

    何其荒谬?

    岂不闻,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剿匪的根本,还在于要让民众可以有活路。

    皇上可知,练饷的征收,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地里干旱,田地颗粒无收,请问如何纳饷?

    左右是死,何不从贼?”

    这是最后解除三饷的机会,秦浩明不敢有丝毫遮掩,故而该说的不该说一概言之。

    ps:感谢书友汉王张云大赏,铭感盛情,故土难离敬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九十节 朕不相信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听完秦浩明的话,作为帝王之尊,崇祯长叹一声,疲惫的靠在椅后,无尽心酸。

    朝中种种弊端,他不说洞若观火,但基本的大抵知悉。

    就说这首辅之争,哪一次不是闹得轰轰烈烈,最后以妥协平衡收场。

    作为他来讲,能力倒是求次,重要的是要能贯彻他的旨意,可偏偏总是不能如愿。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如今国家内外交患,皇上要用的是和您上下一心之人,而不是一味的妥协,和文官纠缠不清。

    更何况,朝廷上的大臣早已经不算大明臣子,和皇上早已离心离德。”

    阳光照耀着崇祯鬓角间丝丝白发,晃得秦浩明的心里更加难受。

    说实话,讲这两句话的时候,秦浩明的心里也相当矛盾。

    他明知崇祯未必听他的话,可能也没能力和魄力处理朝堂大臣关系。但想到崇祯的所作所为,又忍不住想指点一二。

    即位的崇祯,才仅仅是一位十七岁的少年。在执政的十七年风雨中,为了延续大明的国祚,始终兢兢业业。

    节俭自不必说,没有花费一分民脂民膏。

    主要还是勤政,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每天要工作七八个时辰以上,那可是后世十四至十六小时啊!

    但他很坚定,即使到了后期,知道自己的结局,却依然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直到最后,也没有放弃。

    十七年间,曾六次下罪己诏。

    终于,在黑夜的笼罩下,崇祯于神武门出,向煤山走去,离开了让他难以割舍的紫禁城。

    那时的煤山,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葱郁与秀丽,成为他最后的归宿。陪他走到最后的,只有一直忠心耿耿的司礼太监王承恩。

    他的离去,无声无息。

    仅留下那棵“罪槐”,几百年来默默地诉说着他的刚毅,他的无畏,他的不妥协。

    而朝中大臣知道李自成的闯王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他们也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

    反正咱有治理才能,熟悉政治,谁当皇帝没关系,还得用我吧?

    尤其以明朝最后一任首辅魏藻德最为典型,状元出身,在危难之际走马上任,崇祯对他寄予厚望,但他让皇帝很失望。

    城破前三天,崇祯问他有何对策,并说: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

    魏藻德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一声不吭。崇祯气疯了,一脚踢翻了龙椅。魏藻德还是保持着跪姿,屁股撅得老高,一声不吭。

    城破,崇祯自尽,魏藻德投降。

    李自成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殉死?

    这个无耻的人回答说:“方求效用,那敢死?”

    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指责其身为首辅而误国,魏藻德为自己辩解:“我本是书生一个,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祯无道,所以才亡了国。”

    刘宗敏听了大怒说:“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不到3年就做了宰相,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你竟诋毁他。”

    说罢,命人掌其嘴数十下。但打耳光,只是魏藻德噩运的开始。

    他被刘宗敏抓捕入狱,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然而刘宗敏绝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仅有几万两白银,继续用刑。

    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

    “秦爱卿此言何意?如何说朝中大臣和朕离心离德?切勿侍宠生骄,胡言乱语?”

    秦浩明的话太刺耳,崇祯黑着脸,不豫的问道。

    整个大明,也就是秦浩明敢讲这种话。也就是基于这段时间的了解,崇祯才没有大怒。

    “皇上,微臣从不诳语。要证明此事也非常简单,刚好薛国观不是要您负责皇亲国戚捐助吗?

    国家有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试验他们是否忠诚的最好方案。”

    秦浩明的眼神坦然对上崇祯皇帝,沉声回答。

    崇祯微闭着眼睛,细心的思考着。

    他是一个高傲的人,极为爱面子,一时间,难以抉择。

    “若是微臣所料不差,即使贵为天子,怕是皇上向大明的文武勋贵要求区区五十万两捐助,难于上青天。”

    话已经说到如此程度,秦浩明决心让崇祯见证现实,了解朝堂官员的丑恶嘴脸。

    或许,大明江山还可挽救?

    毕竟历史已经证明,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放下帝王之尊,去哀求大臣和勋贵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

    结果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崇祯发出捐款号召后,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到户部,热泪长流,捐出了自己毕生积攒的四百两银子。

    崇祯得知后,马上给他赏了一个锦衣千户之职。

    相比这个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就非常不堪了。

    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五百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

    崇祯的意思是以三万为上等,但没有一笔达到此数,最高一笔只二万。大多数不过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

    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一时间什么奇葩事都出来。

    有的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这一切都是在告诉崇祯,咱真的没钱,看你怎么着?

    在这次崇祯哀求权贵们捐款救国的运动中,总计募捐二十万两。

    劝京城权贵们捐款的同时,崇祯还同时让每一个大臣从自己故乡举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商。

    但只有南直隶和浙江各举一人,余省皆未及举也。

    崇祯明明知道这帮人贪污受贿,有的是钱,也曾屡屡以国家民族大义来晓喻他们。但权贵们就是不愿意放血,他虽贵为天子,却一点辙都没有。

    经过此事,令他彻底绝望。

    这是发生在三月十日,距离北京城陷落,崇祯自杀只有八天。

    “朕不相信朝臣会如此不堪?就依秦爱卿之言,试探一下也好。”

    秦浩明如此笃定的表态,反而激起崇祯的决心,若真如此,大明无救尔!

    “此事若真,求皇上答应微臣改革朝堂三件事。”

    秦浩明一脸沉重,缓缓说道。

    这将是自己为崇祯个人的皇位,所做的也是最后一次努力。(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九十一节 阴招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阳光透过宫后苑的花花草草,洒在御景庭,化为若有若无的光晕,美不胜收。

    崇祯却失神望着修长挺拔的秦浩明,不知他的自信从何而来?但是,不管如何,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崇祯还是能够深切感受到。

    “秦爱卿请尽管直言,希望朕做得到。”

    崇祯语气低缓,却没有说死。即使贵为帝王,他也受到许多束缚,并非万能。

    秦浩明拱拱手,不在客气说道;“第一,恳请皇上乾坤独断,把不是和您一条心的朝臣,或挪开、或废黜、或查抄。

    总之,要保证皇上旨意可以顺利实行。现在,不是和他们客气扯皮的时候。”

    民主有民主的好处,但专制也有它的便利性,特别是在战争时期。

    一个缺乏信任与共识的国家,势必一盘散沙。遇事谁也不肯担责任,谁都想把责任推给对方、一味指责对方,势必最后同归于尽,大家一起玩完。

    大明灭亡,浩劫来临,接踵而来的是数十年残酷的战争,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明末清初人口损失惨重,后来才有了“湖广填四川”,具体损失多少?从数千万到上亿,不同的统计,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的血泪悲剧。

    崇祯听完,脸色抽动,默不作声。

    秦浩明的话简直讲到他的心里,委实动人。但想到满朝文武勋贵,他的眼神瞬间黯淡。

    “第二,恳请皇上免除三饷征收。如今天下百姓已到家家悬斧之境地,怎可再增?”

    秦浩明不管不顾,径自说出自己的第二点请求。

    于他而言,最正确的方法已经给出来了,做不做得到,那是考验崇祯的时候。否则,大不了还是跟历史一样。

    “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