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得月坊门口除了有一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石碑,还有一个得月坊菜式的石碑,那上面就有佛跳墙。这东西要以石碑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后后人还能根据这个东西来考古,要不然那些纸质的资料一旦损失了,就找不到记载了。
佛跳墙以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互为融合。其原料有鸡鸭、羊时、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有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鱼高肚。也有鸽蛋、香菇、笋尖、竹蛏。
三十多种原料与辅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坛中。佛跳墙之煨器也很讲究,必须选用老酒坛,坛中有名酒与料调合的汁。
煨佛跳墙讲究储香保味,料装坛后先用荷叶密封坛口,然后加盖。煨佛跳墙之火种乃严格质纯无烟的炭火,旺火烧沸后用微火煨五六个小时而成。
煨成开坛,略略掀开荷叶,便有酒香扑鼻。此菜汤浓色褐,却厚而不腻。食时酒香与各种香气混合,香飘四座,烂而不腐,口味无穷。而且富含营养,乃是保健养身的最好补品。
“果然美味啊,自从跟着郎君后,吃过的东西都是美味。真害怕这一切都是梦,梦醒以后吃不到这么美味的东西后,那日子就痛苦了。”如烟吃了一小碗后感叹起来,其他几个妹子全部跟着附和起来,就连武顺也不例外。
“不愧是佛闻了也会跳墙的美味啊,这菜实在是美味极了。哎!这边的美味这么多,我总会想到长安那边的二妹和小妹,还有娘亲和忠叔他们。可惜路途太遥远了,他们想吃到这些东西很难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三十章 夜宴
(全本小说网,。)
“这个不难,这些东西有些以后我们可以做干的海制品,这样就可以捎往长安去,然后用水泡或者清洗过后就能吃。比如海带,鱿鱼,海参和虾等都可以,做出来的东西依然美味。”
“还有一些等广州府那边的水泥路修好以后,我们可以用冰块冷冻储存,然后让马车快速带往长安也一样。这种冷藏的东西一样能保持海鲜的新鲜和美味,只不过花费比较重而已。”
李好听后笑道,这些以后也会是广州府和泉州府等沿海区域的特产之一,必须要销往全大唐。自己的那个商场完全可以提供渠道,李好早就给这些东西想好了销路,怎么会把这些东西忘掉呢。
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早点把岭南道东边这些地方恢复平静,然后大力发展民生,再缓缓图岭南道西边的那片更蛮荒的地方。这些也是李好接下来要应对的事情,路还很遥远啊。
这泉州府还要经历一番暴风骤雨洗刷,才能完全进入太平时期。那么,就让自己先把这场暴风骤雨的序幕掀起来吧,就从明天的夜宴开始!从这泉州港的港口开始!掀起一场风暴!
在得月坊吃完饭后,一行人才往李好的府上而去。这块府邸是李好自己花钱从一个富商手里买下来的,中间没有经过任何潜规则之类的事情,就是正常的交易,李好让自己的学生出面买下来的住宅。
依山望海,很大的一座宅子。这原本是一个内地豪商的住宅,不过那家主人年纪大了,准备回老家,所以把这房子卖了。李好的学生过来的恰是时候,晚点就买不到了。这边的房子很紧俏,不怕没人买。
实际上李好要在泉州港找一个住处并不难,他那个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虽然借不到钱,但是用来找个地方落脚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李好反而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计较什么,也没必要,他本身不差钱!
跟着武顺她们一起从广州来的那些富商不少,很多还是自己组织船队过来的。这些人的消息比泉州府这边的人灵通的很,从韶州府到潭州的道路一打通,潭州岳州洪州的商人就纷纷顺着这条路跑到了广州府。
广州府本地的富商不是傻子,一看这情形就知道不太对,然后找相熟的人一问。原来这些富商都是冲着新任的岭南行军总管李好过来的,他们想看看能不能借钱给李好。
这个答案把广州府的商人都弄傻了,这年头不是大家和那些官员走一起的时候不都是掏钱维持关系的么,什么时候这些商人热衷于借钱给官员了?难道这是新式的行贿手段?
随后仔细打探的人传来消息,原来他们这的行军总管李好竟然就是大唐的财神爷。据说白手起家,不仅创下一份偌大的产业,还年纪轻轻就做了高官。这样的人怎么看都觉得前途无量,而且非常讲信用。
他从富商这边借钱后必定会定时带息还上,或者以同价的东西低价抵押,让借钱给他的富商都能大大的挣一把。所以吃过甜头的潭州府周围几个地方的商人,一听李好来这边任官,立即跑了过来瞧瞧,顺便看看有没借钱的机会。
结果刚来这边就碰上李好让武顺以自己的名义,在广州府这边征集富商筹钱。这些外州的商人一听,欣喜若狂,兴冲冲的跑过去。本来在广州府筹集的事情,结果到了后来,广州府这边的富商还没其他外地的商人提供的钱财多。
现在这些投了钱财的广州府的商人跟着过来,他们就是想看看李好怎么让那些舍得在他身上花钱的人挣钱,也想看看泉州府这边有没什么发财的机会,这些商人们从不缺乏走走闯闯的干劲。
“将军明天晚上在得月坊请大家吃晚饭,到时应该会商谈投资的事情。”跟着这些广州府商人一起过来的潭州,岳州和洪州的商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知道李好请他们酒宴的时候更是高兴。
他们跟李好几年前打过交道,知道李好什么性格和作风。李好请他们参加酒宴,那就是表示有业务给他们做了!而李好提供的业务从来都不会是不挣钱的业务,就算李好说的小玩意,也能让这些商人挣得钵满盆满。
对于这些商人们来说,李好就是他们的财神爷,他们信仰神还要信任李好。所以才会千里迢迢赶到广州府,然后又转道跑到泉州府来。上次的蜀地就是因为那边山路太不好走了,结果让那边的商人捡了个便宜,这次他们可不会了。
“诸位!今天晚上的宴会呢,是感谢大家的。前段时间泉州府刺史和广州府刺史以我的名义跟大家借点钱来用用,感谢大家的慷慨解囊,所以举办了这个夜宴来感谢大家。”
这次的宴会出席的人不止潭州那边过来的商人,还有广州府和一些泉州府的商人。李好这人就这样,信任他的,愿意帮助他的,他必会给予厚报。不帮他的,他只会当做没看见,而那种暗中作对的,那就不好意思了。
泉州府这边的商人不多,只有十来个,都是汉人,而且资本在泉州府并不算是最顶尖的序列。他们或许是因为李好的身份,或许是为了泉州府能太平,所以他们借钱了。广州府那边的商人也不多,他们是那种眼光比较厉害的人。
加上这些年看到潭州那边的商人如何在大唐混的风生水起,所以这些人也趁机跟着过来投资一把,这些人大部分是广州府那边商人中的佼佼者。眼光好,胆子大,有闯劲。
潭州,岳州还有洪州的商人就不用另外介绍了,都是老熟人。这次的宴席官方只有李好和泉州刺史来参加,广州刺史本来也要过来,不过他现在忙的不可开交,自然没办法过来。
“这次宴会呢,其实有不少人跟我算是熟人,我们几年前在洪州,岳州和潭州接触过。大家都知道我,所以不惜千里迢迢跑了过来,这里我要再次感谢一番大家的好意。”李好说这话的时候特意跟这几个地方的人打了下招呼,而他身边的郑刺史却一脸疑惑。
他不明白李好一个朝廷官员,怎么会跟这些地方的商人关系如此之好。郑刺史对于商人这个存在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毕竟这么多年来,重农抑商的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所有人。
“这次晚宴的东西好吃吧?”酒饱饭足后,李好开始跟这些人正式谈起了合作的事情,首先还得从自己的得月坊的酒席说起。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海鲜是好东西,但是他们要做出跟现在这样美味却很难。
而李好在他们眼中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无论是潭州的满庭湘还是岳州的全鱼宴,或者洪州的美食,原本他们觉得不怎么样的东西,过了李好的手后,就变成了无比鲜美的美食。
“李大人宴请的酒楼,无论哪里,美食都是绝对的一流。这得月坊的美食自然也是一绝。”
“这得月坊的海鲜确实美味,跟广州府那边的粤海楼的美味一样好吃。可惜这些海产想要运往内陆太难,要不然拿到其他地方去销售能好好的挣上一笔。”
海鲜能不好吃么?广州府和泉州府的商人还没觉得什么,但是潭州府的那些商人能看到商机啊。这东西只要稍稍推广下就好,他们在大唐有不少商场,完全可以走起量来。
他们把海产拉到内地去卖能挣钱,而内地的人也能吃到各式的海味,这大致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惜这个时候的运输太难,想要做这生意还差了点。
“呵呵,想要运往内陆也不是没有办法。这次叫大家过来有一个方面就是谈这海产的生意,运输和保存我可以提供办法,而泉州府和广州府两个地方提供海产,你们提供销售。”
李好笑着回道,这不过是个小生意而已。除了这些,这边修路的水泥砂石也是一个小生意,加上粮食运转。而这边的一些生意李好准备重新洗牌,只有这里的人才有资格经营,那些不合作的人,滚蛋去吧。
此外他还有几个大生意要做,这些生意真的很大。随即李好让人把一副不小的沙盘拿了出来,这个是整个岭南道的沙盘。李好为了把这个东西弄出来,花了不少积分从系统换出来,因为这东西完美的把现在岭南道的所有地形精准的体现出来。
跟这些商人借钱,李好自然要把钱的用处说了出来,这个就需要用到沙盘。沙盘中有几条白色的带子一样的东西,带子上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圆点,这个就是李好要做的事情。
“这是我准备做的事情,从泉州府这边修通一条水泥路通往广州府,再修一条通往洪州,然后沿着泉州沿海再修上一条。”李好拿着一根棍子指着沙盘跟所有的商人介绍起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三十一章 狂热
(全本小说网,。)
这个土楼和水泥路不是什么秘密,其实李好现在已经在做了。“这些圆点就是土楼,大家如果想看的话,到时可以跟我一起过去看看。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准备用这三条水泥路和土楼把泉州府分成两大块,然后再修几条环路把这三条路连接起来。”
沙盘上的地形被李好这么分了几次后,就剩几个小块了,这些商人虽然不懂军事,但是看着沙盘也能明白。
这样切割后,因为那些水泥路和环堡的作用,那些山越人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最后被挤在一个地方。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水泥路修好以后,往广州府或者洪州潭州也方便了不少。那种宽大的水泥马路跑马车可是要便捷不少,拉的东西也很多,这是一举多得的用途啊。
李好看了眼这些商人的反应后感觉很满意,他并不担心那些山越人知道这个消息,因为知道也没用。李好用的就是阳谋,光明正大的阳谋,那些山越人不想被压迫,就得和李好决战一场。
“跟大家借款呢,就是因为我要修这些路。虽然人力可以抓山越的俘虏,但是物资需要不少。我这边以泉州府和广州府的海产收入以及一些小生意为抵押款项,大家以为如何。”
“这个我们接了,李大人的生意就算亏本我们也做!”没等其他地方的人回话,潭州那边的商人已经带头响应起来。这个态一定要响应,还要响应的很热烈,因为李好从不会让帮他的人吃亏。
更何况这海产还有那些李好不怎么上眼的小生意肯定不会亏本,李好的意思很直接,以后这两府的海产生意就他们这些独门能做,其他人都没资格做,许可经验都得经过他同意。
而且李好也说的很清楚,这只是一部分。这一部分生意就是如此大的手笔,那剩下的生意可想而知了,这些商人能不热烈响应么?他们就希望李好一口气全不说了出来,然后让他们狂欢一把。
广州府和泉州府的商人还在思考中,他们还在为李好竟然动用力量修那么长几条水泥马路的事吃惊,心中全是震惊。广州府的那些水泥马路他们已经见过,结实,宽大,行走方便,这在他们眼里看起来应该花费不小才对。
但是李好似乎毫不在意的样子,显然他完全有能力把这事情干成。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人力免费,水泥和砂石现在的成本越来越低,修这样的路实际上花费的钱并不多。更重要的是,这路现在走的都是山越人占领区,也就是说修路占地不用花钱,直接占过去就是。
广州府和泉州府两地的商人更不知道,李好做这种工程也不是第一次了。从潭州到岳州到川蜀,这些地方都有他这样运营操作的方式。李好和他身边的人,对干这事情熟练的很。
他们不太清楚李好的作风,但是有人清楚。或许他们还要思考下李好说的海产还有一些小生意到底真能不能挣钱,而潭州府的那些商人已经奔着大手笔去了。
“呵呵,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我的作风了。海产这些原本的小生意只是一个开胃菜,我这边还有几笔大的生意要做,这几个生意就大家借的那些钱不够分量了。那些只能作为入门资格,大家想要跟着我走的话,可能还要投入更多进来。”
李好并没被这些人热情打断思绪,那些东西能挣多少钱,这个李好心中大致有个谱。而且这几年他的那些学生们也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给李好一份合理的分析报告出来也不难,所以李好能好好的安排着某些计划。
“我准备在广州府和泉州府两地择地兴建盐场,这是已经试制出来的食盐,大家可以看看品色。以后这两地方的盐场都是生产这种盐,而且每天至少产盐万石以上,能吃下多少,就看大家的能力了。”
李好这话一出,整个酒楼的人全部都吞了一口口水。日产万石,还是那种白如雪的细盐,这种盐在大唐一直都是属于上等盐,这得挣多少钱?
这个时候的盐大致有那么几种,精盐,粗盐,这是按品质来分。像李好拿出来的这种白如雪,细如粉的盐比他们见过的精盐还要好上一些。这种盐只要拿出来,肯定很受欢迎。
盐这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人每天的日子就离不开这东西。而且自古以来,再往后而去,盐这东西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多少朝代都在为盐这东西头痛,多少人为了这东西铤而走险。
一方面古代这个东西的产量不高,而且南来北往运输也不方便,而偏偏人每天还不能缺少这东西,所以导致食盐的走俏。也就唐初这段时间,盐场并不在官方控制之中,其他的年代,这盐都是官控的物质。
而李好现在说这两地方至少能保证日产万石的产量,这得多少钱?现场的商人都快算糊涂了。实际上李好说的万石还是低说了产量,真要用他提供的方式生产,两个地方加起来日产十万石也不在话下。
大手笔!果然是大手笔啊。这么一个大生意砸下来,现场的人全部安静了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