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闲臣风流-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不满的就是科道这方最喜欢刷存在感的势力了。
言官本欲借此案发动对厂卫的进攻,如果能够给陈洪一个狠狠的教训,甚至能因为限制厂卫的势力,那可是文官政治前所未有的胜利。
可惜,人犯这一死,一切都是白搭。
科道便将怒火发泄到黄尚书头上,于是,弹劾折子又像雪片一样飞去内阁,参劾黄光升置《大明律》于不顾,专横、跋扈、违制。
搞得黄大司寇很是狼狈。
这个时候,徐阶已经重回内阁,他还能说什么呢?
老徐和袁炜经过这一场合作之后正处于蜜月期,自然是一通驳斥。另外一个大学士李春芳双拳难抵四手,保持了沉默。
折子送去司礼监之后,皇帝直接留中不发,来个不予理睬。
这下,科道更来劲了。
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下旨让朝臣公推内阁首辅一职。
经过一番折腾,众望所归的徐阶终于成为宰执天下的首魁,袁炜也顺次进位次辅之职。
同时,高拱也入内阁做了相爷,算是将内阁四位大学士补齐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子再次下诏,说内阁人手不足,准备再补两位阁老,让大家议一议。
明朝内阁的人数一般都在四到六人之间,没有一定之规。人数最少是在仁宗朝三杨开泰时代,只有三位阁老。
入阁为相可是明朝文官的最高政治理想,尤其是在内阁众相合议拟票的情况下,权柄比起以往却要大上许多。
一时间,有资格入阁的部院大臣,甚至有过巡抚一方履历上没有问题的侍郎们也动了心。
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各位大人幕僚活动的身影,纵横捭阖,利益交换,打击对手。
这其中,掌握着舆论的言官清流们自然在各方势力争取的目标。
经过这件事的冲击,科道们注意力得以分散,也再没兴趣去纠缠空明案。
这段时间,京城流言四起,一系列相关人等的名字被人津津乐道。很快,大家就排出了未来可能入阁的官员的名字。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落下,整个京城都被覆盖在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中。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中旬,再过得四十日就是春节。
这一日,周楠从西苑当值出来,也不忙着回家,先去了一家叫《竹里馆》的酒楼去见一位客人。
说是《竹里馆》其实,也就是后面的院子里种着一丛可怜巴巴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斑竹。但这里的厨师手艺非常好,据说以前在临清州的一位漕运官员家帮过厨子,做得一手浓油赤酱的鲁菜。
我们的周舍人平日里侍侯茹素的嘉靖天子,回到家里又是不喜荤腥的荀芳语,别说嘴里淡出鸟了,只怕连洪水猛兽也钻出来了。
今日无事,肚子里的谗虫儿再遏制不住,索性就到这里来犒赏一下自己。
刚进酒楼,厚棉布门帘儿一掀,就有热气扑面而来,肩头的雪花就融了,湿漉漉颇不舒服。
史文江忙走过来,接过他解下的大敞,笑道:“三赐先生来得可早了,客人还没有来,你我早早儿地在这里等着,未免太抬举人家了。”
周楠斜眼道:“文江,什么三赐先生,坊间笑谈你也拿来埋汰于我,再这样我要翻脸了。”
史文江在周楠面前随意惯了,继续调侃道:“周大人出入公主殿下的府如如无人之境,别说三赐,就算是三十赐也是有的。但凡你有用不着的东西,不妨送给我,宫中的用具那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周楠苦笑:“文江,这事……可不好乱说。你都是做官的人了,自有俸禄银子,怎么还问我要东西?天儿太冷,咱们还是见进雅间喝几杯酒暖和暖和身子。”
史文江:“好,咱们上楼去。”
前一阵子,周楠在徐阶那里提出想给自己的幕僚史文将谋个官职。
周楠现在是徐阶手下的得力干净,他说的话,徐阁老自然点头。就让补了史文江一个宛平县丞的官职,说是先过渡一下。待得过上两年,再调去中央部院。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奇怪,按照明朝的人事制度,县丞一般都由举人担任,史文江一个小秀才凭什么去做这个副县?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首先,县丞这个官职固然必须由举人担任,不过,国子监监生坐监期满,也可以外派。前一阵子徐阶运做此事的时候,先给了史文江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在那里走了一道程序。国子监的祭酒高拱虽然和徐阶是政敌,两人为了争首辅打得头破血流。这次虽然没能竞争到首魁,但还是如愿入阁了。在入阁之前,他和徐阶达成默契,我替你补史文江进国子监,拿到毕业政,你也别在老夫入阁的事情上设置障碍。
其次,别说宛平县丞,就算是正印知县,也没人想做。
明朝京城设了两个县,北面、西面归大兴县管;南面、东南则归宛平。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做恶附郭省城。
大兴、宛平两县附郭京城,简直就是十世恶人,恶贯满盈才遭此天谴。
京城中达官贵人实在太多,可说是扔一块石头出去就能打中一个皇亲国戚。四品多如狗,七品不如狗。
大兴还好一些,毕竟是经济发达地区。宛平就惨了些,位于郊区,且都是军事管理区,有大大小小十多个军营。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丰台大营,军人的数量比百姓还多,基本上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军地关系不好协调。
每次有官员接到去这两县上任的委任状,都是如丧考比。
好在史文江也知道自己去宛平是个过渡,现在也算是有官身走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表示非常满意。
他刚拿到官照,准备下月初一再去上任,今日依旧做周楠的师爷,算是站最后一班岗。
看到他满面得意的表情,周楠心中突然感慨:想当年我做衙役的时候,知县、县城是何等高不可攀啊,为了一个从七品的杂流官可说将所有力气的用上了。现在文江之因为我的一句话,就拿到了县丞的官位。可见,上面有人是何等重要。
在上楼后,二人就听到旁边有人正大声议论:“林兄,你猜这次朝廷会补哪两位大人入阁为相?”
听到这话,周楠和史文江停了一下,转头看去,却见是一桌正喝得耳酣眼热的读书人。
京城除了官多,就是读书人多,尤其是这一段时间。
现在是十一月中旬,会试在明年二月初九,距离现在只剩八十来日。早在秋初,就有各省的贡士们进京待考,有的人甚至在长期寓居京城,一住就是十年。
再加上等着秋闱的秀才们,三五千人总是有的。
那个被问到的林兄显然是这一众书生的首领,为人也有些见识,他板着手指道:“我朝自来就有非进士不得做官,非翰林不得为相的规矩。另外,入阁为相还得有一定品级,须得是部院大臣,至少也得是侍郎。”
又有书生道:“林兄这话人尽皆知,这不是废话吗?京城部院那么多,上上下下几十上百号人,鬼知道哪两位大人能入阁。”
林兄吃他的埋汰,心中不喜,感觉受了冒犯。冷笑道:“这是其一,第二,对与入阁之人在资质上也有要求。宰辅者,需精通政务,从中央都地方的事情都得门清。因此,必须有在地方任职的经历,必须有督抚一方的履历。如此,有入阁资格的人也不太多,掐指一算就能算出来。”
听他这么说,众人纷纷点头,道:“林兄说得是。”
见大家首肯,林兄更是得意,道:“你们都说张太岳张居正可以入阁,那是胡说。张白龟连个侍郎都不是,就算要擢拔,也得去做个侍郎过度一下,或者先去巡抚一方。算起来,这次能够入阁的不外是郭朴、黄光升、陈以勤、严讷、唐顺之五人,甚至赵贞吉都有可能。”
听这位林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中有提到自己个人命运巨大转折中所遇到的贵人唐顺之,周楠眼皮子一跳。
他和史文江相视一笑,便在小二的带领上进了雅间。
一进阁中,关上房门,外面的喧嚣瞬间就听不见了。
客人还没有到,也不忙布菜。
小儿就给周楠和史文江一人冲了一杯香片,又点了线香。
檀香氤氲而起,旁边花架子上一盆水仙正在怒放。
史文江见旁边再无他人,端起茶喝了一口,叹道:“这天儿真干燥啊,渴死我了。哈哈,想不到严大宗伯也有入阁的的可能,今日咱们要和他的幕僚见面,这不是巧了吗?”
是的,周楠他们今天就是要和礼部尚书严讷的手下见面说事。
第四百六十三章 瑞雪丰年话宰辅(二)
“这不可是巧了吗?”周楠笑了笑,道:“严大宗伯入阁这事我看颇难,估计老严也没有这个心思。”大宗伯就是礼部尚书的别称。
明朝对于六部尚书的别称个不相同,吏部尚书在六部排名第一,被称之为天官或者冢宰;兵部尚书被称之为大司马;户部尚书,人称大司农;刑部尚书,大司寇;工部尚书,大司空。
明朝之前,各朝都以皇室威望最高的王爷管理宗室,设宗正府,主官为大宗正。朱元璋为了限制宗室权力,将管理皇族的权力交给礼部仪制清吏司。因此,礼部尚书就被人称之为大宗伯。
史文江心中好奇,问:“入阁谁不想,有那个条件为什么不争取?”
周楠只是抚摩着下颌生出的短须不语。
古人三十蓄须,以为威严,他也到年龄了。再这么顶着光秃秃的下巴和上嘴唇,岂不是要被人笑话成宫里的太监。
“哎,我明白了,严尚书没有政绩,如果入阁未免人心不服。”史文江拍了一下额头。
周楠哈哈一笑:“文江你终于想明白这一点了。”
原来,礼部是徐阶的基本盘,里面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和心腹,绝对不允许别人染指。严讷去那里做尚书之后,死死被徐党压制,基本干不成什么事,日子过得憋屈。
直到徐阶被牵涉进空明案,在家待罪的时候,他才算是将部里的公务理顺。
这就是一个有些懦弱之人,又没有做过什么事情,入阁为相确实不太能令人心服。
史文文江虽然读书不成,可好歹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对于政治甚是热中。话匣子既然已经打开,就再收不住:“那么说来,子木你看黄光升如何?”周楠是天子近臣,选拔内阁辅臣的事情何等要紧,他必然有一手消息。
周楠摇头:“大司寇资历威望才干都够,不过,空明案办得有些过激,若是入阁,恐惹物议,再加上陈洪的反对,天子怕是也不想找这个麻烦。”
史文江兴奋起来:“如此一看,唐应德唐公应该能够入阁了。听说子木当初得过他的提携,又有宾主之谊,这可好了。”
周楠却摇头:“怕是不行。”
史文江吃惊:“怎么就不行了?”
周楠:“两个原因,一是年龄,二是身体。唐公今年五十有五年事已高,而且身体孱弱,上次写信给我的时候,已经有归隐田园之念。”
说到这里,他禁不住叹息一声。
老唐有严重的贫血,动不动就两眼发黑。他的坏血症经过饮食调理之后,虽然好了许多。但因为以前身体受损严重,已经不能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工作。
而且,唐顺之的性格比较刚直。内阁相爷讲究的是协理阴阳,遇事尽量调和,必要的时候还得背锅做百官的出气筒,这个位置确实不适合他。
史文将连声“可惜可惜”又道:“看来,另外两个内阁人选必然是郭朴和陈以勤。”
郭朴是现人吏部尚书,陈以勤则是侍读学士,掌翰林院。后进太常寺卿,高拱入阁之后,他又做了国子监祭酒。
周楠:“这种事情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搞不好半路还杀出几个程咬金呢!反正和咱们也没有任何关系,我也懒得打听。”
“也是。”史文江:“这是严尚书找你不知道又有什么事?”
周楠:“谁知道。”
正说着话,小二就领着一个中年书生进来。
那书生上前拱手:“见过周舍人,见过史大人。”又自我介绍说他是严讷的幕僚,姓王,可以全权代表大宗伯。
史文江这还是第一次被人称之为大人,心中欢喜,就吩咐小二布菜。
王师爷是个人情练达之人,口才了得,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和二人倒也说得来。
酒过三巡,周楠才问:“王先生,不知道严尚书派你过来又何吩咐,且说就是。若在下办得到,绝不推脱。”
能够被一个尚书求到门上,周楠相当的得意。
王师爷道:“事情是这样,大宗伯有个门生在山东青州府做知府。青州小麦极好,历来都会充做漕粮,甚至进献君父做为贡品。今年春季雨水少,地方上受了灾,歉收得厉害,青州知府就上奏折请朝廷开恩赈济。”
周楠作为中书科舍人,平日里不是随侍在嘉靖驾前就是在内阁西苑值房走动,这份折子恰好看过。他记性也好,就道:“我知道这事,朝廷不是批红了吗,减去青州今明两年两成赋税,这也算是皇恩浩荡。难不成,还想减免,这可不行啊!”
是的,如果站在普通人的地位上来看,赈济灾民,自然是要赋税全免,然后再拨点钱粮,将温暖直接送到百姓手里。
可是,治理一个国家却不能这么干。
中国古代灾害频发,大灾小害没一年落下过。如果都要赈济,国家财政也负担不过来。而且,更有地方官员会虚报天灾,或者小灾大报,为得就是从中央财政弄些资金建设地方。
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搏弈乃是常态,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个减免两成赋税的额度是户部和内阁经过计算得出的比例,恰好可以安置灾民稳定民心。如果再减免,那就是开了个坏头,朝廷也不可能允许的。
周楠:“再说了,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中书舍人,这种军国大事可没有资格过问。”
王师爷道:“周舍人却是误会了,我今日来此受了东翁所托,说得是另外一件事。”
周楠:“王先生请讲。”
王师爷:“山东青州知府又上了一道奏章,请将明年的食物赋税改为金银抵扣。这到折子递到内阁,却被首辅给驳回了,就连袁次辅也批示此法不可行。还请周舍人在二位阁老面前代为说项,青州几百万百姓皆感念你的恩情。”
他这一说,周楠立即明白那青州知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心中便断然拒绝。
连连笑道:“多谢大宗伯抬爱,周楠实在没有这个能力,还请另请高明吧,恕罪恕罪!”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变革的前夜(一)
官场中人,到了一定的高度,处理事情的方式和地方上已然大不相同,很多时候讲究的是一个体面。
有事,若是在县府一级,身为官员的幕僚替主家办事,说不定要和相干人等讨价还价,纠缠上半天。
见周楠很干脆的拒绝了,王师爷却不多说,就将话风一转,只同周、史二人说起风花雪月。
兴起,王师爷甚至还叫酒楼取来一把胡琴,一边拉一边高声吟唱:“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唱的正是周楠的作品。
周楠也来了兴致,提着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