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振大唐-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心里不由一动,这澄如和尚如此慷慨重义,看来不失为性情中人!他留连妓院或许有什么苦衷,也未可知。哎,鉴真东渡到至日本,深获东瀛上下君臣的尊敬,我若是在东瀛的统治阶层安插一二个举足轻重的棋子,再在东瀛民间支持土人起义,或营建一股势力,那么这东瀛弹丸之地还不任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嗯,回头得好好筹算一下,不过这眼前之人也绝不可错过,或许,他在东瀛这盘棋上,会有妙不可言的效果!毕竟在我大唐臣民的心中,东瀛并不值得大唐重视,更不值得大唐大费力气,绝不能单纯地从正面处理东瀛事务,只能让这巨恶未彰的蛇蝎之邦,轻悄悄地消融在我的大智慧之下!
我微微一笑,温颜说道:“澄如,你可知我是谁?”澄如闻言一怔,却感受到我语气中强大的气势,不觉睁目而视,面含惊疑地看向我。令狐潮十分机灵地轻声喝道:“澄如和尚,还不见过当今圣上!”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澄如和尚
更新时间:2009…10…9 17:22:25 本章字数:2142
澄如立时脸色一变,目光直直地看向我。虽然整个大唐的臣民都已经听闻,自己的君王正在南下巡察,但我若是没有凭证,一时之间澄如绝不会相信,堂堂一国之君会在区区两人的陪同下,出现在扬州的小巷里!
我们自不会携带皇帝的玉玺单独外出,颜真卿当即由怀中取出一份加盖了玉玺的诏书。这诏书乃是为了行走在外,以备不时之需所拟,上面写着:“着吏部侍郎颜真卿前往江南公干,沿途所有州府街门听候其调遣,全力襄助。钦此!”吏部侍郎是正四品上阶的品级,此次出京,为了便宜行事,我给颜真卿加了吏部侍郎的官位,而令狐潮则是吏部郎中的位子,属于正五品上阶。
澄如虽不知“江南公干”是做何事务,但对书法名家颜真卿却是久闻其名,遑论这诏书之上,盖有天下臣民皆知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澄如再不敢怀疑,连忙拜伏在地“隍声言道:“澄如惶恐无言,虽得万死而不敢辞!惟恳求陛下,怜罪僧恩师年迈,且兼有眼疾,不要惊动了他老人家!“言罢伏身叩首不已。
“和尚何必如此?朕观和尚绝非淫邪之流,其中或许大有曲折苦衷,若真是如此,和尚可细细道来,朕或可为和尚作主!”我连忙上前扶起澄如,同时出语问询道。我既然打算起用此人,引为在东瀛的内线,就该与他好好地沟通,何况他确实不像是歹人。
澄如闻言双眼一亮,目光灼灼,而后思量了一下,轻叹了一声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澄如乃是少年出家,十二岁即皈依我佛。按说,澄如既已皈依佛门就该了尘忘世。奈何心中时时牵魂萦梦地挂牵着曾是邻居的碧莲!”他提起碧莲,声音不觉轻柔起来。我可以猜想到,这个碧莲很可能就是“娇娃馆”里澄如迷恋的妓。
“十年前。澄如父母逝于一场疫病,划开始全凭碧莲家的接济照顾,澄如才得以芶全了性命!后来,十二岁的澄如为了得以活命,投入扬州大明寺剃发为僧。但却一直未曾忘却碧莲家的恩德。四年前。江南水满,田地欠收,碧莲家不堪忍受当时横征暴敛名目繁多的赋役,为了求得活路,碧莲家出卖土地而投靠扬州大明寺为佃客,年仅十四的碧莲也在无奈间,被卖入‘娇娃馆’成为艺妓。”澄如言语至此,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
我暗暗摇头,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随着太平时间的长久,均田于农民地土地越来越不足。赋役负担却日益深重。农民的经济力量也相对脆弱,稍遇一点天灾人祸。就难以生存下去,除非破产逃亡,或者被迫出卖土地,投靠豪强寺院充为佃客!
“其时,澄如已获当时的主持鉴真大师地垂青,列为他老人家座下八大弟子之一,念及旧日的恩德,澄如在利用身份的便利,照顾充为本寺佃客的碧莲家人之余,常常探望维护身在‘娇娃馆’的碧莲。却不料一来二去,罪僧与碧莲日久情生,终于把持不定做下了芶且之事!罪僧虽每每事后愧惭,但却每陷愈深,不能迷途而知返!近日罪僧思及恩师不日又将东渡,此去海上风险颇大,可谓是九死一生,更兼海路滔滔而传法之途遥遥,不知何时得归,能否得归,便更是觅闲偷空,往会碧莲!”澄如继续将自己地心曲娓娓道来。(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我知悉了其中地因果,心里一喜:这澄如和尚既是鉴真大师的八大弟子之一,今后在东瀛天皇臣民的心中,一定地位崇高超然,正是我用来整治东瀛的最佳人选之一!我不觉微微笑道:“怪不得,朕见和尚一路不只遮遮掩掩,而且还心神不属,原来是为了离别在即啊?!”
澄如却苦笑了一下,脸土一片讷讷甚至有一丝忸怩。我心中大奇,心念一转间,以往所看的电视剧情一闪而过,我试探地问道:“不会是碧莲怀了佛子了吧?!”澄如面上一红,再次伏身而拜:“陛下目光如炬明察秋毫,罪僧真是罪孽深重!罪僧愿受任何惩罚,只求陛下不要让恩师他老人家知道,他老人家这般身体,事务又这么繁忙,罪僧实在不能再给他老人家增事添烦了!”
我心里一动,好一个重情重义的和尚!我佯做思考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向忐忑不安的澄如说道:“鉴真大师既有八大弟子,这扬州必然也有留守弘法的门徒,和尚既然割舍不开碧莲,何不向鉴真大师言明不想随往东渡,恳求大师留在中土?”澄如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十多年前,东瀛圣武天皇遣荣睿和普照随遣唐使入唐招聘高僧前往东瀛传戒,而荣睿和普照在七年前才选定了恩师他老人家。”
澄如好似陷入了回忆,他悠悠地说道:“当时,恩师他老人家正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荣睿和普照至大明寺向恩师他老人家顶礼膜拜,具述来意道:‘佛法东流东瀛,有寺有僧,却没有传法受戒之人,希望大和尚东游兴化!,恩师他老人家听了二僧的陈述,觉得他们很有诚心,便答道:’我曾听说往昔南岳慧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为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听说东瀛长屋王崇敬佛法,造了千领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看来东瀛确是佛法兴隆地有缘之国啊。那么,我的法众当中,有谁肯应此远请,到东瀛国传授戒法地呢?,
堂上济济众僧,对于恩师他老人家地发问,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一时陷于冷场。恩师他老人家的八大弟子有祥彦、灵佑、道兴、道航、如海、澄如、德清、思托。祥彦、灵佑年岁渐长,恐经不过风浪;道兴地先祖殁于九十年前的白江之战,心里对东瀛颇有抵触;道航佛识虽通,但却不欲僭越三位师兄;如海、德清、思托以及罪僧其时佛法不精。是以八大弟子一时无语!”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漫说倭奴
更新时间:2009…10…9 17:22:38 本章字数:2020
我心中一动,他这个三师兄道兴倒也可点拨一下!不过’,东瀛事务我绝不能在明面上出现,以免泄露了根底!在内线方面我只能单方面操控澄如和尚即可。
只听澄如接着说道:“过了好一会儿,大师兄祥彦才打破沉默,禀告恩师道:‘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以此之故,众僧都默然无对!,恩师他老人家一听,不觉动气,大声叱道:’我等此去,是为了传播大法,何惜身命?你们大家不去,那我就自己去吧!,结果虽然罪僧等师兄弟们也都表示愿赴东瀛,恩师他老人家依然坚持亲往弘法!此后,虽四度东渡未竟,恩师他老人家却矢志未移,如今年已六十余,且双目有疾,身体有恙,罪僧如何忍心再刺激他老人家呢?”
待得澄如诉说完毕,我再次直接地问道:“那么,碧莲怎么办?她腹中的孩儿又如何安置?”澄如不由一怔,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曾是孤儿的澄如,一定对“孤寡”二字的冷凄别有一番感受!
澄如默然良久,凄然言道:“罪僧既已做了佛家三宝中的比丘,且一身冤孽罪过,怎敢再作妻儿之想?”他话虽如此,语气之中却大是云,奈痛苦。我前生曾是孤儿,今生也经过父死母丧的变故,对于澄如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我是深有体会的。
我当即令颜真卿、令狐潮暂且退到一边,然后我沉静地向澄如说道:“其实,朕可以使碧莲母子一世平安无忧,而朕更不会以此事来有扰鉴真大师清修的!”我之所以令颜真卿二人退至一边,也是本着尽量守密的原则行事。我的话语甫一落声,澄如惊喜莫名。而后强忍住情绪的激荡。求证似地再次望向我。
我轻轻地点了点头,澄如立即以头触地,心感万分地咽声说道:“罪僧蒙得陛下如此恩待,虽万死难报大恩,惟愿来世,可以为陛下当马做牛,以报陛下恩德之万一!”
我见火候渐到,便再次搀扶他起来,温颜地说道:“和尚不需如此。朕现在想问和尚一下问题:和尚以为这东瀛与我大唐的关系如何?”澄如和尚微微一怔,虽然在一时之间,他不知道我为何问出这个问题,但他仍然很仔细地想了想,然后才恭声说道:“东瀛自从大唐立国之初,就不曾间断朝拜往来,并时常派遣遣大唐使率团前来学习大唐地各种文化技能,可说是一个比较恭顺地小属国!”
我闻言苦笑了一下,单刀直入地问道:“朕来问你,道兴和尚的先祖为何殁于九十年前的白江!白江之战是怎么回事?”澄如张口结舌地看着我。不过思及三师兄道兴的先祖之死,他隐约之间微微感到自己的回答并不是全面。我轻叹了一声。要说服不知道后来所发生的中日事件的澄如,实在是难啊!但我作为一国之君,若是仅仅以私恩驱使澄如为我做事,日后他远在东瀛,只恐他心志不坚。多有变故。
“东瀛在前朝东汉年间就自称是中土的属国。不过那时它称为倭奴国。后来,它自认为国力鼎盛。么魔小丑竟然坐井观天地妄称天朝上国,强硬地不与靺鞨、百济平等外交,更平时常以想以百济、新罗为跳板,发展自己的势力!进而蚕食我大唐东北其后成为边境倭患,先朝白江之战即是明证!”皆因我大唐臣民无不以东瀛为小国寡民,弹丸之地,丝毫没有其可为敌地念头想法,所以我只能称它想发展势力,仅仅想蚕食东北而已。
即便我是如此说,澄如也意犹未全信,要知在唐初的白江战役虽则唐军亦有死伤,但唐军以少溃众,焚灭倭船数百余艘,使倭奴们方知我大唐兵锋之盛,胆战心惊之余,更凿数道所谓的天拆以挡唐军的前进锋芒,奈何倭奴在我大唐臣民心中实在不堪为敌,根本就没有一丝胜追击,聚而歼之的念头,而这一战对大唐将士臣民来说,虽是不足挂齿,史书上也只轻描淡写地几句简略之词而已,但对于倭奴来说,他们却终生难忘,致使它们国家九百余年在军事土,未敢对中土有任何异动!在平日里,倭奴们对我大唐百姓的态度是十分恭敬、谦卑的。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白江之战之前,倭奴虽心慕中土风物,但来朝为使者,却寥寥无几;白江之战之后”恍觉两国国力天壤之别的倭奴天皇,为缩短云泥一般的差距,不得不全方位地派员学习我大唐军务、政令、习俗、文化及各种技能,这才有了时常遣唐来访求学之事,而它的目地就是提升国力,再铸精强,以图霸称东北,独占一方!“我这一番话语一则言之凿凿,二则符合情理,最主要的是出自大唐一代帝王之口,说得澄如汗流浃背,面色苍白。
我轻叹了一声,打铁趁热地再次说道:“当然,倭奴国主应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地厉害人物,这等深沉的城府打算自不会显露人前,只有一俟他认为时机成熟,倭奴才会发出久蓄的一击!和尚当知汉朝王莽之事?!”汉朝王莽是一个心怀叵测的大奸人,他入朝理政之初,礼贤下士,谦逊知礼,被世人誉为一代人臣楷模,一时声望无两,但待得他自觉羽翼已丰之时,他却代汉自立,成为人们公认的一代国贼巨奸。我最后所提地典故,彻底地使澄如和尚心里地最后一丝游移完全消失。
澄如的脸上一片迷茫,默然良久,他再次问道:“但恩师他老人家此去东瀛颁戒,按说乃是弘扬佛法造福于民地好事啊?”
正文 第二百九十四章 除倭首步
更新时间:2009…10…9 17:22:49 本章字数:2055
我叹了口气说道:“和尚只知弘扬颁戒,却怎知其中的原委,望着不明所以的澄如和尚,我细细地解说道:“倭奴虽则坐井观天野心勃勃,但却实是未曾完全开化,只知崇尚武力,一力主张向外扩张,由此,倭奴国中的人们生活困苦苦不堪言。不过,这倭奴国倒是尊崇佛法,寺院享有免赋免役的特权!这样一来,不堪倭奴天皇横征暴敛的人们纷纷逃进寺院,或自戒为僧,或连人带产投靠寺院当僧祗户。
如此,寺院的势力不断扩展,倭奴天皇的利益则受到损害。倭奴国的朝廷急欲整顿教团,肃清僧尼伪滥的状况,但政令屡颁,收效却很小。因此,有人提议要向中国学习,严格受戒的条件和程序,进而使僧尼伪滥的情况杜根绝源。这个提议立刻得到朝廷的批准,这才派人赴我大唐招聘高僧前往传戒!“
对澄如和尚,我当然不能说明白,倭奴国之所以尊崇佛法,就是为了愚化万民,使其成为自己治国理政的工具,以缓和国内矛盾。现在倭奴国的“弓矢之习”(后世名传天下的武士道的最初基本雏形),就是融和了儒学、佛教禅宗和神道教的片面思想而形成的!
澄如和尚听得我言不由轻轻摇头,脸色沉重起来。我眼见火候已成,索性进一步说道:“此去倭奴国路途漫漫,风险重重,鉴真大师秉着弘法圣念而往,但彼国天皇及整个朝廷尊崇鉴真大师的目的,却是希望通过他把僧尼直接地控制起来。二者理念完全不同,久后必有矛盾,只不知结果如何!”这并不是我危言耸听,我所知道的史书上记载着:
鉴真甫至东瀛,即被天皇封办传灯大法师”之位。宣布“自今已后,授戒传律,一任和尚。”随后,又授予鉴真“大僧都”,规定东瀛僧徒非经其授戒不予承认!但不足半年,就因为我所说的这个矛盾,鉴真被天皇托词免去了大僧都之任,尊之为大和尚。从此,鉴真摆脱了纲统众僧、专事教化僧尼的行政之职。
澄如和尚至此长吐了口气,心里再无疑惑。他当即说道:“既是如此。罪僧立时拜见师父他老人家,劝阻东行之事!”我闻言心中一跳,真是矫枉过正啊,我费了这么多的唇舌,可不能枉动机心!
我连忙说道:“鉴真大师发愿东渡弘法。已是六载,即便身老眼恙,也矢志不移。如此仁心慈念,如何会为和尚的言词所打动?如果和尚此时进言阻行,只怕不但于事无补,和尚也会因此不得随行,甚至会被仗责还俗!虽然这么一来,和尚得伴妻子,鉴真大师身边却少了个得力地人!”
“陛下请勿如此再言。罪僧知错了!但罪僧该怎么做哪?难道要再仿五师兄的作为?”澄如和尚为难地说道。眼见我一付惑然的样子,澄如和尚连忙解释。原来,六年前。东南沿海海盗已然横行。毫不逊于现在。台州、温州、明州等海边都遭受其害,由此海路理塞。公私几乎断行。在此形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