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丞相保重-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听说自己的父亲要将小弟侯权入赘蜀王宫,很是不平。

    “父侯,你为何要将权弟许给夏宫涅?”

    侯深的大女儿侯昭姬最先站了出来,不过二八芳华,却是英姿飒爽。与寻常女子喜好珠宝首饰不同,侯深的两个女儿却是跟男子一样,喜好俊马兵器。

    侯深有些头疼,别人都在因为自己子嗣不和而头疼,可是侯深却因为自己子女太过团结而头疼。

    这六个子女联合在一起,往往侯深的命令,也曾多次被他们推翻。虽然事后证明,侯深的命令的确是错误的。

    “你们有什么疑惑?”

    “我等是有疑惑。”

    侯深的长子侯陶站了出来,他二十有五,长得威猛高大。

    “蜀王夏宫涅虽有贤名,可毕竟只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娃娃。她虽然是当今天子指定的继承人,可是大周的天下,说没就没了。父侯为了区区一个正统之名,就甘愿牺牲权弟的一生么?”

    侯深虽然建国,可仍然是大周之臣。侯陶此言,可谓大逆不道。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侯深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他本是叛旧主而自立,吞了自己主公的地盘而建立了如今的基业。对于所谓礼义廉耻,根本不屑一顾,更不会将所谓正统放在心上。

    “我答应这门亲事,不是因为夏宫涅,而是因为杨羡。”侯深站了起来,对着一干子女说道,“杨羡今年不过二十,便已经掌控一州之地,敢与桓武一争高下。试问你们六人,谁能及之?”

    六人脸上虽然都有不服气的表情,可是谁也没有说话。他们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可也不得不承认杨羡是比他们强。

    侯深见诸子不言,继续说道:“桓杨九世之仇,桓武视杨羡为心腹大患,甚至不惜赌上了梁国的国运,也要擒杀杨羡。可宝成关外一战,杨羡凭借五万兵力,旬月之间击溃了郑大七万大军,斩首两万。如此人物,生于当世,真是可敬可怖!”

    “父侯,你这是怕了杨羡,所以为了巴结他,才让权兄入赘给夏宫涅么?”

    侯深的小女儿侯月姬很是不满地说道。她今年不过十四,却得父兄喜爱,从小无法无天惯了,便是连侯深也敢顶撞。

    “我的确有点害怕!”

    侯月姬便是想要激自己的父亲,可侯深此言一出,诸子面色皆变。

    “当年杨忠建立蜀国的时候,我才是一个小小的校尉。你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不知道他的可怕。便是桓武,也只能仰其鼻息。如今的杨羡,却是青出于蓝。此等人物,若是此战不死,十年之内,天下必然大变。”

    “大变?桓武便是此战败了,仍然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对于我等有压倒性的优势。难道杨羡还真的能北出中原不成?”

    侯深二子侯志有些不屑地说道。他根本不相信,仅凭蜀国一州之力,能够战胜梁军。

    蜀道艰难,梁军便是守势,可只要在雍州边境堆上十余万兵马,便是耗也能耗死蜀军。

    “可是你们别忘了,杨羡才只有二十岁,桓武今年已经五十好几了。虽说他杨氏都短命,可桓武也未必熬得过他。若是桓武死了,他的几个儿子,还有谁是杨羡的对手?”

    吴主侯深小事上时常犯着糊涂,需要自己的子女提醒。可是在天下大势上,他却看得很准。他很是敏锐地嗅到了这天下间局势那细微的变化。

    “桓武为何如此急切地要进攻蜀国?不过是想要在他有生之年,为他的子嗣清除最大的障碍。因为他清楚,若是他故去,他的几个儿子,包括桓玢在内,没有人会是杨羡的对手。我们要坐看梁蜀两败俱伤,就必须在关键的时候帮杨羡一把。而借着联姻这个由头,便是最好的机会。”

    侯深一番话下来,他的六个子女已经折服。可是他们仍然有些不甘,说道:“可为什么是权弟,他明明是我们几个中最为聪慧的,将来也肯定有大出息。”

    侯深摇了摇头,说道:“我也没有办法。若是可以,我也想要直接与杨羡联姻。可杨羡身边已经有了两个女子。她们一个是叶东阳的女儿,背后的势力是东阳教。一个是景瓶儿,背后更是燕国景云。我若是将昭姬或者月姬嫁过去,难道让你们做杨羡的妾么?更可况,那两个女人,没有一个善茬,你们两个丫头也未必对付得了,怕是只会受气。”

    侯深的目光从两个女儿身上转到了六子侯权身上。侯权今年十六岁,长得却是英姿勃发,乃是少见的美男子。

    侯深将自己的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说道:“而夏宫涅却不同。权儿,你若是能够将之掌控在手掌之中,静下心来,好好谋划。只待杨羡一死,那蜀国便是你的了。”

    “儿子明白!若是得到蜀国,那么楚国便也是我等囊中之物。到时候,我侯家便能与桓氏隔江而立,二分天下。”

    侯权拱手而道,面目坚毅,话语之中展露出了巨大的野心。

    侯深有些欣慰地看着侯权,只有他,明白自己的心意。侯深转过身去,背对着一干子女。

    “还不急,蜀王不到十岁,这场大战更是胜负难知。吴蜀虽有联姻之名,却未必要有联姻之实。此刻还是先卖个人情给杨羡吧!”

 第二百四十七章 雄才大略

    蜀王宫。(全本小说网,https://。)

    杨羡风尘仆仆从前线赶回了弦城,便是因为得到了宫中的急诏,说是大王有要事相商。

    虽然知道夏宫涅一定没有什么正经事,可她是明发的谕旨,杨羡身为臣子,除非要造反,否则不能不回。

    可杨羡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从千里之外的周南郡赶回来,见到的却是夏宫涅一双闪着星星,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真的么?相父,是真的么?”

    夏宫涅握着自己的小拳拳,脸上满是小兴奋。

    杨羡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是真的?

    “大王说的是什么事情?”

    “相父要为我纳王夫的事情。”

    杨羡脸一黑,合着这货将自己千里迢迢招呼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可是在众人面前,杨羡也发作不得。

    “大王将来会是天下之主,作为储君,从各地王侯府中挑选良人是正理。吴主侯深六子侯权品貌双全,堪为大王佳偶。”

    “太好了!”夏宫涅几乎是从王座上跳了起来,欢呼雀跃,“有了王夫,我就离一个雄才伟略的大王更进了一步。”

    夏宫涅周围的内侍有些疑惑,找男人跟雄才伟略有什么关系?

    却见夏宫涅小跑了过来,拉着杨羡的手,脸上红扑扑的。

    “相父,你对我真好!”

    杨羡看向了夏宫涅,不禁有些好奇。

    “大王知道王夫是做什么的么?”

    “当然知道。”夏宫涅昂着头,咧着嘴,一脸相父你不要小瞧我的样子,“王夫,是一个大王身份的象征。而王夫的数量和美貌程度,更是一个大王能否称得上雄才伟略的重要标志。”

    “。。。。。。。”

    众人无语,杨羡问道。

    “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母上大人说的。”夏宫涅骄傲地翘着大拇指,“我的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都是后宫三千,佳丽如云,都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啊!”

    “这有什么伟大的?”

    “相父你想啊,寻常人能够娶这么多老婆么?越是有本事的人,娶的老婆才越多。母上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周江山才能连绵百年啊!”

    “。。。。。。。”

    杨羡竟无言以对,虽说谈及自己祖上那些不光彩的历史时,有所遮掩是应该的。可夏云桦这哪里是在遮掩,她根本就是颠倒黑白,简直就是在胡扯。

    杨羡还有些愣神,夏宫涅却是摇了摇杨羡的袖子,撒着娇。

    “相父,我的第一个王夫什么时候来啊!我已经等不及了。作为我的第一个王夫,我决定让他陪我的阿花玩一个月,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杨羡挥了挥手,看着正在自嗨的夏宫涅,将黄浩招呼了过来,轻声问道:“大王的阿花是什么?”

    黄浩脸上满是汗水,凑近了杨羡,心有余悸地说道:“是从凉州进贡的血齿斑月兽。那东西,长得跟座山一样,一顿都能够吃十头羊。”

    杨羡翻了翻白眼,不禁为侯深的儿子感到担忧。他轻轻地拍了拍夏宫涅的肩膀,亲切地说道:“大王,答应相父,要好好保护你的王夫哦!”

    “嗯!”夏宫涅用力地点了点头,“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毕竟是我的第一个王夫啊!”

    此刻的夏宫涅,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嗨之中,盘算着怎么招待侯权。

    “先让他陪阿花玩一个月,再让他和小骨头待一个月,大尾巴也好久没人陪了,然后做什么呢?我得好好想想。。。。。。。”

    杨羡不知道小骨头、大尾巴是什么,正如他不知道阿花是什么一样,不过他也不打算知道。

    杨羡出了宫门,蹇常侍从后叫住了他。黄浩知趣地退在了一旁,却见蹇常侍来到杨羡身边,躬身一礼。

    作为蜀王宫实际上的掌控者和夏宫涅的保护人,蹇常侍对于杨羡一直有着敌意。杨羡让夏宫涅成为了天下公认的大周储君,可这却完全偏离了当初夏云桦的预想。蹇常侍痛恨杨羡给夏宫涅带来了大祸,不过此时,他却也不得不和杨羡合作。

    不过,蹇常侍开口,却是没有说前方的军事,而是说起了宫闱之事。

    “丞相,大王的样子你也看到了。她已经不小了,有些事情该明白了。”

    男子二十行冠礼,算是成年。而女子更早,十四便算是成人了。这个世界,女子十四便能嫁人生子了。作为君王,夏宫涅的年纪,也可以算是不小了。

    蹇常侍所说的,自然是男女之事。

    “大王这个年纪了,也该慢慢让她熟悉了。丞相,我的意思是,在蜀中各大世家寻找年龄相配的男童,让他们进入宫中,先作为大王的陪侍。”

    以夏宫涅的年纪,其实根本不用这么着急。不过君王纳妃,从来都有着政治目的,乃是笼络手下人心的手段。

    蹇常侍如此,无疑是对杨羡的一手遮天不满,想早早为夏宫涅谋得一股忠于她的力量。

    “就按照蹇常侍的意思办吧!”

    杨羡没有反对,事实上他也没有必要反对,因为蹇常侍的要求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怎么让大王熟悉男女之事呢?”

    蹇常侍的要求已经满足,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是有些犯难了。夏宫涅毕竟是个小女孩,这种事情他也不好开口,让那些粗妇去教也有失体统。

    “往她的枕头底下塞小黄书啊!”

    “丞相说什么?”

    杨羡挠了挠头,改口道:“往她的枕头下塞春宫图啊!”

    蹇常侍眼睛一亮,似乎对于杨羡的主意很是满意。

    “对,就这么办!”

    看着蹇常侍心满意足远去的样子,黄浩有些担忧地说道:“会有这么顺利么?”

    “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黄氏虽然暂时没落,可因为黄浩,这股力量将来会越发强大。

    “丞相,大王此时玩性正盛。至于男女之事,她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至于招纳世家男子之事,奴婢在这里大胆说一句。丞相若是看谁不顺眼,让他们的儿子进宫就对了。”

    “大胆!”

    杨羡微微斥了一声,听不到一丝的怒意。黄浩却是将自己的头垂得更低了,告罪了一声。

    “奴婢知罪。”

 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出于蓝

    镐京。全本小说网https://。

    “末将轻敌冒进,以至于我军两万儿郎丧命在蜀军刀下,请主公治罪。”

    征西将军府中,郑大跪在了桓武座前,他的身后还跟着桓子陆与荣灿两将。

    东海莫都之乱被平定,桓武带着十万精锐从神都移军至镐京。在此之前,他已经得到了宝成关外七万梁军败退的消息。

    “主公,取小道袭取垒石山是我的主意,与郑大将军无关。以至于之后大营被蜀军攻破,我军两万将士丧命米仓道,狄生将军为杨羡所擒。一切罪责,都应该由我一人承担。”

    桓子陆在郑大身后,拱手而道。桓子陆为人磊落,主动将罪责都承担了下来。周围的桓氏子弟,都是使劲在给眼色,暗道桓子陆实在是太傻了。

    桓子陆虽是一军大将,可这么大的罪,他一个人也抗不下来。郑大是一军统帅,又是上将军,他愿意帮忙分担,那么最后桓子陆反而能够从轻发落。

    桓武静默不语,坐在桓彪的位置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桓玢跟在一旁,周围的桓氏子弟都在递眼色,暗道你出来说句好话啊!

    桓玢却是不言,任凭谁使眼色都当做没有看到。

    桓武的目光在这座大厅之中扫了一圈,刚才还在使眼色的一众桓氏子弟都垂下了头来。

    “桓子陆,你可知道以你的过失,该当何罪?”

    “死罪!”

    桓子陆面色没有一点变化,他不是不相信桓武不会杀他。事实上,桓武治家极严。多年来,因为犯下禁令而死的桓氏子弟早已经有一打了,桓武可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姓桓而手软过。

    可桓子陆生性忠直,并不会因此而推卸自己的罪责。那两万将士的性命,却是因为他而丧命。

    “主公,乃是末将无能,没有守住大营,才让杨羡有可趁之机。桓子陆只是奉末将之命,罪不至此。”

    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大开口说道。他将罪责揽下来,并不是因为畏惧、讨好桓氏。对于桓子陆这个年轻人,郑大的确是十分欣赏。

    “损失两万兵马,对于我来说,不是最为痛心的。”

    桓武站了起来,来回走动着。

    “损失了这两万兵马,我军还有五万、十万乃至于二十万。我也吃过败仗,还是不小的败仗。事实上,你们战败之后,收拢残军,稳定军心。一应部署,处理得很不错。”

    “主公!”

    桓子陆微微轻喃,言语有些激动。

    “自古以来,为将者能常胜者寥寥可数,而能守败,才是一个将领必须要学会的。太祖皇帝曾经败了多少次?可是最后一胜,却赢得了这八百年的大周江山。”

    桓武看向了一众桓氏子弟,声音低沉。

    “真正让我痛心的是,经过了宝成关外这一败,你们已经丧失了与杨羡作战的勇气。你们从前线退守镐京这么多时间了,除了桓子陆以外,你们其余人做了什么?一个个喝酒遛马,有的还宿在了青楼之中。”

    “属下知罪!”

    大厅之中,一众桓氏子弟听闻此言,面色大变,全部都跪了下来。

    “这么多年了,你们跟在这面梁字大旗之下,所向披靡,尝尽了胜利的滋味,赢得了无上的荣耀。那不是因为你们有多么大的本事,而只是因为你们姓桓。张锐、赵宫、楚遂、徐金、诸简和郑大将军,他们和无数的将士浴血奋战,才有了今日的大周江山,才有了我梁国。你们踩着无数人的肩膀获得了那份荣耀,可你们却让我太失望了。除了桓子陆之外,你们每人去领三十军杖,然后给我滚回神都,从小卒开始,重新给我做起。”

    “属下遵命!”

    这大厅之中,十几位桓氏子弟出身的将校,不管此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可是面色却都是恭敬惭愧之色。

    “守谦啊!让你看笑话了。我桓氏一门,不算旁支,也有五六千人。可是这天下还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