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罪名在今天看来完全是无厘头,甚至按照现在的观点,不任用王族和贵戚,反而大胆任用奴隶是很有魄力的举动。儒家的人也感觉这些罪名不足以支撑他们商纣王是暴君的观点,就开始挥动笔杆子编排他,什么比干、黄飞虎、酒池肉林这样的故事都给整了出来。

    实际上《韩非子》当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反倒是说明纣王是很贤明的,那里面记载说,费仲对纣王说:“西昌伯很贤明,百姓爱戴,诸侯归附,应该及早杀了他,以免后患。”纣王却认为仁义是君王用来勉励臣民的,不能杀,所以放过了西昌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后来的周文王趁着商朝内部斗争和跟四夷之间的战争扩充自己的实力,拉拢对被商纣王收拾过,对商纣王不满的诸侯,在商朝的主力东征东夷之时,突然从背后捅刀子,一举灭亡了商朝。纣王当时已经无兵可派,只能派奴隶上战场,最后在牧野被以周朝为首的诸侯联军击败,他还算是个比较有骨气的君主,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自杀。

    之后周朝养的那些御用文人就开始对周文王、周武王大肆吹捧,为了巩固周朝的江山,又将商纣王不断贬低,就形成了影视剧中的形象。周朝建立之后,商朝的一些遗老遗少一直不服他们,一直造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从背后捅刀子,实在是太龌龊了。

    众所周知的是,周朝建立之后,施行的是分封制。按照史书中的观点,这么做是为了拱卫周王朝的江山,帮助周朝控制大面积的国土,是有利于历史进步的。

    其实这完全扯淡,上面说过了,商朝不是周朝一家灭掉的,而是他们联合八百诸侯灭掉的,属于兄弟几个一起做买卖,既然是这样,成功了之后,胜利果实你肯定不能独享,只能将一些土地分封给他们。但是,周朝的统治者,又不放心这些外姓在外面封侯裂土,就又大封了一堆同姓为诸侯,将同姓和异性全都打乱,混合到一起,好让他们可以互相制衡,比如说,齐国和鲁国就是一个同姓,一个异性,将同姓封到异性边上,就可以监视异性,使得他们不敢对周王朝怀有二心。

    这才是周朝大举分封的目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自私的。

    这三位儒家的大臣苦口婆心的跟朱允炆说了半天,彻底打动了他的内心,让他将朱元璋临死之前的教导全都忘在了脑后,其实在朱允炆的内心里,他也认为他的皇爷爷是错的,自古以来的圣人先贤都反对分封,主张重用文臣治国,皇爷爷为什么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他很英明,但是他再英明能胜过所有的圣人先贤吗?朱允炆对此深表怀疑,霍的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环视了一下他的几位心腹,坚定的说道:“诸位爱卿说的对,朕决定采纳你们的建议,削藩。”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闻言立即跪倒在地,纳头便拜道:“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位爱卿快快平身吧。”朱允炆伸手虚扶他们三位一把,一脸虚心求教的表情说道:“只是朕要想削藩,应该先从何处入手呢?”

    这一下子,这三个大臣开始面面相觑了,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对方几眼后,还是齐泰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管先削谁,朝廷首先应该想办法加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有可能应对将来因为削藩而引发的不测之祸。不知道陛下还记不记得肃王发明的那个罐头?有了这个东西,大军就不愁粮草了,发动数十万众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臣还听说肃王搞出了一个叫鸟铳的火铳,可以一人操作,射到一百步以外,六十步之内可以穿甲。如果肃王将这些东西都贡献给朝廷,那朝廷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到时候就算陛下削藩,那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也不敢动弹了。”

    “这……”朱允炆开始犯难了,他还记得朱元璋临死之前告诫他的话,虽然他也很想要罐头和鸟铳,但他不得不考虑朱元璋临死之前的告诫,道:“皇爷爷临终之前告诫过朕,想要跟肃王要这两样东西不能来硬的,要拿东西来换。问题是,朕要拿什么东西来跟他换?”

    方孝孺一听这话心里就急了,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启奏陛下,陛下是君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肃王虽然是亲王,是皇叔,但也是臣子,陛下跟臣子要东西,岂能去换?如此一来,陛下的威仪何在?依臣看来,只要一纸诏书即可,肃王若是不从,那就是抗旨,是谋反,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削弱肃国。”

    朱允炆愣了一下,万万没想到这个方孝孺这么激进,一上来就想动为朝廷立有大功,实力强横的肃国,道:“这……十四叔对朕一直很尊重,又为朝廷立下大功,到达封国之后,也没有什么违法的行为,朕若削他的肃国,怕是没有理由吧。”

    方孝孺冷哼了一声,昂首挺胸,十分傲然地说道:“陛下难道忘了吗?肃王在封国内任用宦竖为官,让他们监视群臣,此乃亡国之像,也是与祖制相违背的,这不就是违法的行为吗?”

    相比于黄子澄和方孝孺,齐泰还是比较理智的。齐泰和另外两个人不同,另外两个人是朱允炆自己培养的心腹,跟他一样身怀儒家的理想,具有儒家的情怀。

    齐泰不一样,齐泰是朱元璋亲自提拔的人,和驸马梅殷一样,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临终托孤之人。朱元璋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叱咤风云了一辈子,看人最起码的眼光还是有的,他既然提拔齐泰做兵部尚书,那就说明齐泰是个很有谋略的人。

    齐泰认为依照目前的形势,朝廷不宜和肃王决裂,因为先帝临终之前曾经有名言,肃王兵马不可过兰州一步,这样一来,肃王造反的可能性就基本没有了,这个时候得罪肃国,不是聪明的做法,立即站出来反对道:“启禀皇上,臣以为皇上应该依照先帝临终之前的话来办。朝廷此时不宜和肃国闹僵,臣以为,朝廷可以派一个使者去肃国一趟,摸摸肃王的态度。如果他愿意将那两件利器无私的贡献给朝廷更好,如果不能,皇上就拿东西跟肃王来换。”

    “那朕该拿什么来跟肃王换呢?”朱允炆有点懵了,心里开始盘算着自己的家产,皇位是不可能的,割地吗?也很舍不得,土地这东西在古人心里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齐泰见新皇帝如此为难的样子,微微笑了一下,向前走了一步,一副嘚瑟的表情说道:“皇上忘了吗?肃王每年还要向朝廷交纳三百万石粮食呢,陛下可以以减免纳粮为条件去跟肃王换利器。”

    朱允炆微微地点了点头,目前他手里捏着的也就这点筹码了,相信没有朝廷的命令肃王也不敢偷工减料,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说道:“好是好。可是给他减免多少呢?一下子减免三百万石就太多了,这会让朝廷的运粮压力骤然增大的。”

    齐泰拱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头想了一番,才抬起头来看着朱允炆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最多减免一百万石。另外,请皇上派德高望重,能言善辩之士去做出使肃国的使者,能谈下来一石是一石,但是不能超过朝廷给的底线。”

    朱允炆皱着眉头想了一番,感觉齐泰的这个建议还行,只是派谁去呢?抬起头来,看了一遍这三个顾命大臣,一脸为难地说道:“齐爱卿言之有理,只是派谁去做这个使者合适呢?朕以为,这个使者最好是跟十四叔相熟的人,这样就不会让他感到紧张。”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面面相觑了一番,心里都在盘算着合适的人选,最后还是齐泰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据臣所知,朝中大臣与肃王相熟的人也就是武定侯郭英、曹国公李景隆和长兴侯耿炳文了,至于从肃王府过来的那些人,官职都太低,又做过肃王的随从,派他们去很不合适,有轻视肃王的意思。”

    方孝孺一听齐泰这话害怕朱允炆派郭英去,立即站出来,一脸严肃的断然否决道:“武定侯不合适,据臣所知,武定侯和宁妃与肃王的关系密切,派他过去,怕他会和肃王勾结在一起。”

    朱允炆边听边不住的微微点头,说心里话他也不放心郭英去,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和他的姐姐郭宁妃没少给肃王说好话,他们跟肃王的关系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派他去朱允炆很不放心,又看了看这三位大臣,试探性地问道:“派曹国公去怎么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八十章 想给我坐蜡?

    黄子澄听到这话,立即向前迈了一步,拱手道:“不可,曹国公乃国家大将,现在国家是多事之秋,朝中没有大将是不行的。还请陛下三思。”

    “额……”朱允炆觉得黄子澄说的也很有道理,派谁过去还真是件让人犯难的事情啊,无奈的说道:“那就只能请长兴侯再跑一趟了。诸位谁去替朕请这位老功臣出山?”

    看来也只能麻烦耿炳文了,这个人选是三个顾命大臣都能接受的,因此也没人反对。出使肃国这个主意是齐泰出的,既然是这样,那他肯定要负责到底,向朱允炆拱手道:“陛下,这个主意是臣出的,就让臣去请长兴侯吧。”

    朱允炆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齐爱卿了。”君臣几人又在谨身殿内讨论了一番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都散了。

    但是朱允炆还是将方孝孺留了下来,因为方孝孺这个人满肚子是学问,他最近读书有好几处不懂的地方,想要问问方孝孺,再加上他还想着跟方孝孺讨论周朝的新官职。

    不知道为什么,一跟方孝孺聊天,朱允炆就感觉十分高兴,真是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比让他跟自己的老婆睡觉都高兴。这大概就是两个人气味相投吧。

    出了皇宫之后,齐泰就径直回了家,第二天才来到了耿炳文的家里,出乎他的意料的是,老耿家怎么大白天的还关着门,这家人最喜欢热闹,一般情况下到了晚上还是灯火通明。虽然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但他有任务在身,无论如何都要硬着头皮闯了。

    齐泰在大门上敲了几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老管家出来开门。所谓宰相的门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跟了长兴侯耿炳文这么多年,京城里的达官显贵自然都是认得,见到齐泰后,十分恭敬地鞠了一个躬,道:“原来是齐大人,不知齐大人到此有何吩咐啊?”

    齐泰一脸疑惑地看了看这个老管家,有抬眼向院子里望了望,只见里面空空如也,也没什么动静,不禁忍不住问道:“长兴侯他老人家呢?”

    老管家的脸上顿时切换成一幅悲戚的样子,一脸惆怅的说道:“哎,我家老爷昨夜染了风寒病倒了,怕是不能见客。齐大人找他有事吗?要不小人进去给您再问问。”

    “病倒了?”齐泰的脸上顿时显示出一幅惊讶的表情,道:“我昨天见到他还好好的啊。”

    老管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睛里都渗出了泪花来,悲戚地说道:“谁说不是呢?我家老爷是武将出身,这身子骨一向是硬朗,可是这人啊,谁也怕上岁数。上了岁数说病就病,之前也没个征召。”

    “哦。长兴侯的确是年事已高,该好好休息了。”齐泰一脸怅然的说道,他这才想起来长兴侯已经六十多岁了,到了他这个年纪,得点病是很正常的,但是他有皇命在身,不可能就这么走了,十分为难的说道:“按理说长兴侯病成这个样子了,我不应该在打搅他老人家,可是我有圣旨在身,你看这……”

    老管家吓了一跳,立即闪出一条路来,弯着腰,恭恭敬敬地说道:“原来大人是奉了万岁爷的圣旨,那请大人赶紧进来吧,小人这就替你引荐我家老爷。”

    齐泰十分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尴尬地笑了一下,然后跟在老管家之后,笑道:“那就有劳了,有劳了。”

    老管家十分恭敬地弯着腰,一脸惶恐的说道:“齐大人说的哪里话,小人可是万万不敢当。齐大人里面请。”说着,就引着齐泰向耿炳文的卧房内走去。

    走到耿炳文的卧房门口时,一名中年模样的男人站了出来,见到齐泰后,脸上立即堆起了明显的微笑,道:“原来是齐大人,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齐泰认识这位中年男子,他就是耿炳文的长子耿璇,娶的老婆是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是朱允炆的姐夫,立即回礼道:“不敢当,驸马爷。下官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找长兴侯商量要事的,不想长兴侯病了。”

    耿璇听后一脸为难的样子,“嘶”地一声,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个,家父现在病重,恐怕是……”

    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得屋内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道:“是齐大人来了吗?皇上有什么吩咐?请进来说吧。”

    齐泰和耿璇对望了一眼,脸上浮现了一丝尴尬,还是走了进去。进屋子之后,之间耿炳文躺在病榻上,只穿了件睡衣,脸上也是无精打采的,早就没有了之前的那副神气,忙关切地问道:“长兴侯,您老人家身体如何?要不要紧啊?”

    耿炳文看了齐泰一眼,十分费力的抬起右手指了指屋子里的一个座位,示意齐泰坐下,道:“哎,人老了,不中用了。昨天晚上喝多了吹了会儿风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齐大人说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请问皇上对老夫有什么吩咐?”

    齐泰是兵部尚书,虽然地位要比耿炳文低很多,但是好歹也是朝廷大员,用不着卑躬屈膝,看到耿炳文的示意之后,径直地坐到了座位上,十分随意地说道:“是这样的。长兴侯应该知道肃王搞出了两个分别叫罐头和火绳枪的秘密武器吧。皇上对这两样东西很感兴趣,但是出于骨肉亲情不好意思直接张嘴去要,所以想请长兴侯跑一趟肃国充任使者,跟肃王谈判,以削减他每年为朝廷上缴的粮食为条件,跟他交换这两样利器。底线是一百万石。不知长兴侯……”

    “咳咳咳。”齐泰的话还没有说完,耿炳文就躺在床上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屋内的两名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小丫鬟立即跑过去给他捋顺胸口,然后又喂了他一杯水。

    耿炳文咕嘟咕嘟灌了好几口茶水,这才平复了病情,推开了一直给他按摩的小丫鬟,有气无力的说道:“既然皇上有命,老臣不敢不从,只是我这身子怕是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了,老夫已经是风烛残年,多活一天少活一天都无所谓了。只是怕是耽误了皇上的大事,那老臣就万死莫赎了。”

    齐泰坐在座位上,看着耿炳文的样子,像是真的病了,不过他也不敢全信,毕竟像他们这样的老油条装个病那简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准备,可以说是一秒入戏,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能说什么?对方不仅是年老功高的开国功臣,还是朱允炆的长辈,他既然口口声声的说自己病了,那我还能硬逼着他去接旨吗?以后还共不共事了,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既然长兴侯身体有恙,那下官就不好打扰了。下官这就回去禀明皇上,让他另择贤才吧。”

    说罢,站起身来,向长兴侯作了一揖,道:“长兴侯安心养病吧,下官这就告辞了。”

    耿炳文躺在床上,吃力的向上蹭了蹭身子,对自己的儿子耿璇说道:“去帮我送一送齐大人。”

    耿璇也冲耿炳文作了一揖,道:“父亲,你好好休息吧。儿子这就是送齐大人。”说罢,陪着齐泰出了屋门,一直送到了大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