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坚持,实在是让人怀疑他的能力。

    虽说后来他为朱允炆殉节而死,顺带坑了一堆人,算是对得起建文帝,但是这对于他的江山社稷来说,根本于事无补。

    一句话,方孝孺这样的人,适合跟他交朋友,但不适合任用他治国。

    朱允炆对于方孝孺的重视是齐泰和黄子澄早就知道的,他们不会因此吃他的醋,两位大人的官职已经不低了,不会吃任何人的醋,道:“殿下这几日太操劳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朱允炆微微地摇了摇头,强挤出一丝欢笑来,道:“多谢两位先生关心了,皇爷爷龙体有恙,孤怎么安心休息啊。你们先退下吧,有事的话,孤会再派人传唤你们的。”

    “臣等告退。”齐泰和黄子澄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朱允炆作了一揖,轻声地说道,生怕吵醒了里面睡觉的那位爷,然后缓缓地退出了谨身殿。

    二人并肩走在路上,来到一个无人的小巷子里时,黄子澄屏退了所有的随从,悄悄的对齐泰说道:“齐大人,以在下来看,皇上的病这次恐怕……”

    齐泰为人小心谨慎,听到这句话,立即伸手示意黄子澄不要出声,然后用一脸责备的语气说道:“黄大人怎可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若是让有心人听见了,你的身家性命可不保啊。”

    黄子澄对此似乎毫不在意,微笑着摆了摆手,用一种轻佻的眼神看了齐泰一眼,有点不满地对齐泰说道:“齐大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胆小,这里就你我两个人,只要你不去告发我,谁又会知道?况且我们都是太孙的心腹,太孙如此信任我们,等他将来登基了,我们可是要共同努力为他保卫江山的。怎么能因为畏惧个人灾祸而畏首畏尾,不敢说话?”

    黄子澄的这番话倒是激起了齐泰的男儿热血,不管了,我也豁出去了,反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这次是不行了,将来肯定是太孙登基,他们都是太孙的心腹,就算现在的谈话被人听见,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去告发他们,那不是傻吗?道:“依黄大人之计,新君继位之后,若想治理国家,首先要从哪里着手啊?”

    到了这个时候,黄子澄也不跟他废话了,也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四顾一下看看四周有没有,直接毫无顾忌的说道:“依照在下来看,首要的大事就是削藩。如今各地藩王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渐渐有了尾大不掉之势。尤其是像燕王,肃王这样的强藩,其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对朝廷是个很大的威胁。若是不趁势削减他们,只怕将来有不测之祸啊。”

    齐泰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沉重地说道:“曾经有人向皇上提出过藩王的问题,认为藩王如此发展下去,将来肯定会尾大不掉,结果皇上却以那人离间骨肉亲情为由将其下狱论死,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削藩的事了,这些藩王们就愈加有恃无恐,屡屡触犯朝廷的禁令,使得朝廷在地方上的威严荡然无存,更有甚者,他们有的人竟然敢直呼太孙的名讳,丝毫不顾及礼法,如此下去,礼乐崩坏,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黄子澄终于看到知音了,他们都是儒家学说的信服者,儒家认为维护一个国家的基本就是礼法,这些藩王如此没有礼法,那跟造反也就差不多了,道:“齐大人所言甚是,在下也认为现今国朝的心腹大患不是外面的蒙古,而是国中的藩王。外面的蒙古最多是纤芥之疾,而国中的藩王却是心腹之患,不可不防,否则一旦溃烂,就有可能糜烂全局,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有可能酿成西晋八王之乱,衣冠南渡之祸。为了国朝的长治久安,为了太孙的知遇之恩,在下愿与齐大人共勉,共同为我大明消除这心腹之患。”

    “黄大人”齐泰十分感动地握着黄子澄的双手,如此知己,如此志同道合的莫逆之交,这辈子怕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道:“在下愿意与黄大人一齐努力,共同开创一个超越历朝历代的太平盛世。”

    两位身怀儒家理想的人,就这样双手握在一起,互相砥砺,互相鞭策,共同为着他们的目标而努力。

    时间来到了,洪武三十一年的闰五月初九,按照历史的记载,这是朱元璋驾崩的前一天。

    这一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朱元璋突然感觉自己精神抖擞,似乎以往的精神和体力又都回来了,心情十分不错,兴致也很高,将一直伺候他的朱允炆叫过来,道:“允炆,外面的天气怎么样?”

    朱允炆一直在屋内伺候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出屋了,也不知道外面的天气怎么样,扭头看了一眼门外当值的太监。

    那名太监当即会意,弓着身,用十分尖细的声音说道:“回禀万岁爷,回禀太孙,外面的天儿很不错,太阳暖洋洋的,但是不烈。”

    “好,好。朕就喜欢天儿好的日子。”朱元璋沉闷地哼了一声,竟然挣扎着双手一撑,微微地坐了起来。

    这下可把朱允炆吓了一跳,他立即跑过去扶住朱元璋,一脸担忧的说道:“皇爷爷,您这是干什么,您慢点,让孙儿扶着您。”

    朱元璋似乎兴致很好,借着朱允炆的扶力坐了起来,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上又有劲儿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道:“走,咱们爷俩出去晒晒太阳,这么多天都没有出去了,在这里都待的要发霉了。”

    “好,好。”朱允炆很高兴,不管怎么样,他的皇爷爷又有了精神了,这是一件好事,况且他知道朱元璋有晒太阳的习惯,只要不是身体特别不好,都会去晒一晒,今天他肯出去晒晒,这是他病情好转的迹象,无论如何都值得高兴,笑道:“孙儿这就陪皇爷爷出去晒太阳。”转头又对身后的太监厉声说道:“你们几个快过来,把皇爷爷抬出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语重心长

    ps、求月票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朱允炆对太监一点好印象都没有,只道他们都是祸国殃民的败类,东汉、盛唐等那么强盛的朝代都是因为太监亡了,所以平时对他们的态度极其恶劣,动不动就胡来呵斥,体罚打骂,丝毫不把他们当人看。

    搞得这群小心翼翼,拼死拼活伺候他们皇家的人跟他们的阶级敌人似的,似乎是只要皇帝稍微给他们哪怕一点点的恩惠,一点点的信任,就是昏君,他们就能借此把控朝政,祸乱朝纲一样。

    所以这些太监们背地里对他的意见都很大,只是碍于他们老朱家的权威,一直都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朱允炆不知道的是,这些人平时对他低眉顺目,任打任骂,原因是这普天之下就他一个皇帝,他们只有跟着他干,没有别的办法,但是如果此时出现了一个可以挑战他的皇权的人的存在,那他们可以说是会毫不犹豫地投向那个人的阵营。不光是为了利益,更是为了出这一口恶气。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不要轻易地去得罪任何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你最看不起的人,往往会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你最致命的一击。

    “是,是。奴婢遵命。”谨身殿里的领班太监立即点头哈腰的走了过来,并且吩咐自己手下的几个小太监去抬朱元璋,不管怎么样,以现在的局势来看,朱允炆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他们是没有胆子挑战他的权威的,因此立即乖乖地跑了过来,两个人一左一右架住了朱元璋,另外两个人将他的躺椅搬了过来。

    随后,四个人七手八脚地将他放到了躺椅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抬了出去,朱允炆也十分高兴地跟了出去,在他看来,皇爷爷的病有好转的迹象,这大概是他这几天精心的服侍起到了效果,他为此感到很自豪。

    但是,当值的太医们都不吭声,他们都是干这一行的老油子,知道朱元璋的这种现象有一个专有的术语名词——回光返照。这位千古一帝,怕是很难挨过明天啦。

    只是,他们谁也不肯说破,不是因为害怕获罪,而是看到朱允炆如此开心的样子不忍心吧了,人固有一死,谁也改变不了,干脆就让他们祖孙两个在开开心心地聊上最后一次天吧。

    朱元璋被抬到了院子里,然后那几个太监像是对待他们祖传的宝物一样,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到了地上,然后自动的闪到了一边,垂手恭立,等着这两位皇家祖孙的再一次使唤。

    “允炆,允炆。”朱元璋吃力的扭过头去,看见朱允炆还站在后面,心下着急地向他喊道。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在这最后的日子里,他就像跟他最亲的孙子说几句话。

    朱允炆听到朱元璋的喊话声,立即三步两步地跑到了朱元璋的跟前,跪在地上,道:“皇爷爷,孙儿在这里呢。皇爷爷有什么吩咐?”

    朱元璋一脸慈爱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孙子,摸了摸他的头,仿佛一瞬间时光又倒流了十几年,那时候的朱允炆还是个幼童,朱元璋就喜欢这样慈爱的摸着他的头,道:“不要说什么吩咐不吩咐的,往后你就是皇帝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吩咐你。这一点你要记住。”

    朱允炆不知道该怎样答话,突然悲从中来,搂着朱元璋的胳膊呜呜地哭了起来,道:“皇爷爷……”

    朱元璋没有答话,抬眼看着天上的太阳,脸上洋溢出了慈祥的笑容,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突然冷不丁的问朱允炆道:“如果燕王造反你怎么办?”

    朱允炆被他这突然起来的问题吓了一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朱元璋一直没有这么直接的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以往只是劝他要跟藩王搞好关系,不要学汉景帝激化矛盾,以至于酿成叛乱,万一要是被英雄豪杰所趁,那就万事休矣。

    朱元璋看着他那副惊讶以及手足无措的样子,微笑着鼓励道:“你不用害怕,想什么就直接说。你将来就是大明的天子,做事情一定要有决断。”

    朱允炆看了朱元璋一眼,见他很开心,很慈祥,看样子像是想听自己的真心话,这个时候自己就不要在藏着掖着了,要不然皇爷爷怕是也会觉得他悉心培养的这个孙子也跟他不是一条心,跟他藏着掖着,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回禀皇爷爷,孙儿不想一家人兵戎相见,只是如果四叔真的造反,孙儿也只能派兵讨伐,以安社稷。”

    朱元璋微微地笑了笑,眼睛还是眯着看着天上的太阳,似乎是对他的这个回答很满意,接着问道:“如果肃王也造反,你该怎么办?”

    朱允炆愣了一下,随即转了转眼珠子,最后摆出了一副豁出去的表情说道:“那孙儿只有分兵讨伐。”

    朱元璋微微地摇了摇头,看了看他的这个稚嫩的孙子,略有一丝担忧的说道:“那这样一来,你的江山就危险了。”

    朱允炆脸上的表情一僵,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突然说这句话,喃喃地说道:“皇爷爷……”

    朱元璋收起看太阳的目光,扭过头去看了看朱允炆,随后又看向前方,漫不经心的说道:“你要记住,人活着就有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故。不管你是谁,皇帝也好,大臣也罢,或者是一个马前卒也好,都不要去做那个少数派,即便是少数派的观点是正确的,你要是做了少数派,就算是皇帝也能被人家拉下马来。”

    朱允炆不知道怎么接朱元璋的话,只是直愣愣地看着朱元璋,他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是君权神授,天子是受命于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了皇帝之后,百官就会臣服于他,还管什么少数派不少数派?

    朱元璋没有理会他的表情,又一次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知道朕为什么敢杀胡惟庸和蓝玉吗?”

    “因为他们图谋不轨,皇爷爷杀之是出于君臣大义,无可厚非。”朱允炆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眼睛直直地看着朱元璋说道。这是他一直以来所接受的答案,也是他认为十分正确的答案。

    没想到朱元璋却是轻蔑地微微一笑,似乎很不以为然地样子说道:“君臣大义?哼哼,那首先得让他们认你这个君王。胡惟庸案朕杀了两万多人,蓝玉案朕杀了一万五千多人,再加上郭恒案、空印案,朕一共杀了近十万官吏。你是不是觉得,朕就是那个少数派?”

    朱允炆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的确,他的皇爷爷是杀官员杀得最多的皇帝,他和他的父亲都曾经劝过他,但是他却没有收敛,用老朱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他杀得都是坏人,都是大明江山的蛀虫,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把大明朝的这座大厦啃光。只是,杀了这么多的官员,还说自己是多数派,那怕是没多人会相信吧。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霸气侧漏地说道:“杀那么几个人就成了少数派,那朕的大明江山也太不稳固了。朕之所以敢动胡惟庸和蓝玉,就是因为你那几个被封为藩王的叔叔们,有他们在外面领兵,掌握着我大明精锐的边防军,就算满朝都是奸党朕也不怕。再加上,朕允许大小武将勋贵世袭,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对朕感恩戴德的,都是站在朕这一边的,就像你十四叔的老丈人,隔三差五的就来给朕送点土特产,每次朕清洗奸党的时候,他都站在朕这一边。所以朕杀掉蓝玉一伙,对自己的江山影响不大,大明的江山依旧稳固,你的那些个叔叔们,像燕王、晋王、齐王、代王、谷王、肃王等等还是照样打胜仗。”

    朱允炆眨了眨眼睛看着朱元璋,他实在是理解不了朱元璋的思维,按照书中说的那样,作为君王要爱护人才,不用动不动就杀他们,否则就是自毁长城,自毁基业,就算国家亡了之后,还会有不少人跳出来骂你,但是今天听朱元璋说这番话,似乎是杀掉朝中那么多的名臣宿将眼睛都可以不眨一下,这完全不是明君所为啊,可以说是暴君啊。

    朱元璋没有理会朱允炆,眼睛还是直直地看着已经渐渐偏西的太阳,眼神中充满着惆怅,哀伤以及担忧,过了良久,才缓缓地对朱允炆说道:“允炆,你懂了吗?死了张屠夫,还吃带毛猪?就算没有蓝玉,捕鱼儿海之战朕也一样能赢,带着十几万大军去偷袭一个已经失去了辽阳行省这个战略纵深的流亡朝廷,只要能找到它,那肯定就能赢,蓝玉是有能力,但不是不可替代,可以说他的运气也不错。”

    “你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控制住全国的资源,掌握好大的盘口,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以我大明的人力物力,谁也灭不掉你。不要把一个国家的兴衰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谁能有那么厉害?大明朝离了谁也照样开张。就连朕这一生,也是撞了好几次大运才有了今天。”

    “你还太年轻,容易轻信别人的话,朕真的还想再培养你几年,让你真正成熟之后,再将江山交给你,可是老天爷啊,他不给朕这个机会了。”

    “允炆,你要记住,不管是谁,也不管他说什么话,都是有目的的。尤其是那些文臣,表面上说的冠冕堂皇,为了君王,为了社稷,为了天下苍生,实际上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自己能当官,能捞钱,就算是一些人是清官,也不要全都相信,他们可以不为权,不为利,但是肯定是为了名,想要青史留名。所以啊,将来他们要是撺掇你干什么事的时候,你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不要只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否则就有可能被人家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你也知道,朕这一辈子最恨贪官,其实啊,贪官虽然可恨,但是他们对国家的危害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