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后放心吧,为了你和太子的安全,寡人也不会再轻易犯险了。”
这顿饭吃的极其腐败,其乐融融,晚上朱楧就留在了孙云琦的寝宫,依旧是由听薇和吟荷两个人伺候,度过了美好的一夜。
第二天的时候,朱楧就带着车驾和一万禁军以及肃国的主要官员匆匆赶往了哈密,那些官员也只能携家带口去哈密过年,没办法,谁让他们是人家的臣子呢,若是不跟王上保持一致,王上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从云端跌落。
哈密的大王宫早就打扫干净,朱楧堂而皇之的搬了进去,只是这座大王宫虽然比沙洲王的还要富丽堂皇,但还没有达到朱楧的要求,毕竟只是一个小邦之主的王宫,再气派能气派到哪里去。
朱楧决定在将来一定要建立一座自己的王宫,不能比朱老四后来建造的北京故宫小,建筑风格要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因为朱楧很喜欢欧洲的古典建筑,尤其是石头建造的城堡,既富丽堂皇又坚固耐用,比木制的要好很多,最起码不用经常修修补补。
只不过,中原地区没有专门的石匠,想要建立自己的城堡看来要打败帖木儿进军中亚才行,中亚最著名的历史名城就是现在帖木儿的首都——撒马尔罕,这座城市有几千年的历史,自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就一直担任首都兼中亚中心的地位,位置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距离新疆边界大约有五百里的距离。
撒马尔罕处于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区,连接着中国、印度、波斯三大文明古国,是通往西方的必经之地,最早由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在公元前五世纪建立,与西方的历史名城希腊、雅典、巴比伦同龄,至今已经有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汉朝时期被称为康居。
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将撒马尔罕建立的美轮美奂,在古阿拉伯文献中被称为“东方璀璨的明珠”,由于处于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这里四方商贾云集,是中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各种文化互相交融,犹如唐朝时的长安,一派国际大都会的气象。
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攻占该城时不仅赞叹道:“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遂决定定都于此。
后来,撒马尔罕是中亚强国花刺子模的都城,曾经辉煌一时,只不过被铁木真夷为平地,变成了一片废墟。帖木儿占据撒马尔罕后,发誓要将撒马尔罕建成中亚的中心,于是将被征服地区的珍宝以及能工巧匠全都集中到撒马尔罕建立了辉煌的宫殿和清真寺。这座历史名城这才恢复了它以往的繁华。
朱楧对撒马尔罕城早已垂涎已久,不仅是因为它辉煌灿烂的历史和繁华的现状,更是因为它不可替代的地理位置。撒马尔罕可以说是亚欧大陆的忠心,向东可以控制大明,向北和东北可以控制大漠,进而加强对大明的控制,向南可以控制印度,向西南可以控制波斯以及阿拉伯,向西北可以直入欧洲腹地。若是自己真的打下了整个亚欧大陆的话,那也会选择在这里建都,再在大明设立一个陪都,封王镇守。
将来地盘若是扩大的话,朱楧还是想效仿老朱的封建藩王的制度,因为古代的交通实在是太不发达了,再英明的君王,再高效的国家运转机制也不可能将整个大陆控制起来。
若不在边远地区分封儿子为王,在那里镇守的将军就会做大,容易尾大不掉,这样以来,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很有可能就为别人做了嫁衣。
现在想这些事情还太早,当务之急还是先将秘密军工厂建好,猥琐的发育自身的实力,等着老朱死后在将来的大战中一鸣惊人。
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朱楧和他的家人在哈密迎来了洪武二十八年的新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朱楧特地赏了自己的一后三妃每人十匹锦缎来让她们做新衣服,赏了听薇和吟荷这两个小老婆每人无匹锦缎,又上了自己选出来的那五个宠物每人三匹锦缎,众人一片欢腾,齐齐拜谢自己的王爷。
肃王的御用猎场也开始匆匆忙忙地建立起来,朱楧将带来的一万禁军全都撒了出去,总共圈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猎场,并且又征用了哈密当地的一些民夫把守,不许生人靠近。
这么做又花了不少银子,一些御史劝谏的奏折没几天就从敦煌发了过来,一个个地痛哭流涕地劝谏朱楧,肃国的国力刚刚恢复,万望我王不要沉迷于享乐以浪费国家的钱粮,应该励精图治,继续积累实力。
朱楧对这些奏折的处理态度还是之前的留中不发,他心里知道这些御史们也都是为了他好,并不是像后世的东林党那样为了骂而骂,甚至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表现的很正直来劝谏君王,只是他的心思又怎么能告诉这些御史,这样以来岂不是人尽皆知了?所以只能对此采取不理会的态度,任凭他们骂个够。
军工厂的选址以秘密为第一要务,就算不靠近资源也没关系,可以派人秘密地将资源运过去,因此朱楧的理想地址是天山腹地,那里人迹罕至,很适合研究火器这种带响的东西,就算是天被你炸了个窟窿,那也没人知道。
为了掩人耳目,朱楧特地将好几个猎场的位置选在了天山腹地,并且最终确定了山间的一处盆地为军工厂的地址。这处盆地四面环山,只有两条路可以出去,十分有利于秘密防守。而且这里有一条河流经过,不用担心用水问题,实在是难得的好去处。
朱楧命令士兵将这一带把守起来,对外宣称是猎场,也准备了一些狩猎的工具,但在其最核心的位置,却是秘密军工厂的所在。
胡匠头对这个地址十分地满意,对王上的眼光十分的佩服,将地址建在这里,已经可以完全与世隔绝来搞研究了,只要将盆地的两个出口堵死,再在河流流入流出的两端设立木栅栏派人看管,就可以杜绝不法分子混进来。胡匠头表示一定按照朱楧的思路一年之内将罐头、火绳枪和后装炮全都弄出来,实现我王的科技强军的目标。
猎场建好之后,为了掩人耳目,朱楧也带着迪丽娜扎和一众手下打了几场猎尽兴,并将所获得的猎物全都赏赐给了士兵,获得了他们的一众拥护。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于阗归附
一 转眼间已经是洪武二十八年的阳春三月,王后的肚子已经隆起的很明显,她每天都摸着自己的肚子跟宝宝说话,埋藏在心底的母爱,瞬间泛滥起来。
朱楧照例每天都去看一看孙云琦,但不是每次都留在她那里过夜,因为他还有其他的妃子要照顾,这几个女人对他都不错,都是跟着他并且帮他将一穷二白的肃国建设成富庶之国的人,对谁也不能冷落。
这一天朱楧留宿在黛昱竹的房间内。淑妃黛昱竹本来是要在学校里上学的,但朱楧让她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风气,并不是想真的将她变成一个女学霸,因此这次来哈密就把她带上了,离开了这个温柔乖巧的小女奴生活的滋味到底会变得淡一些。
黛昱竹是个很守规矩的学生,临走之前还不忘跟学校的老师请假,她的假老师哪有不准之理。不知道为什么,这天晚上这位安静乖巧略有一丝自卑的淑妃特别开心,为朱楧准备了一桌好菜,还十分殷勤地端酒侍候。
朱楧对这个从小就伺候自己的小老婆的心思可谓是了如指掌,一见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有喜事,拉着她的小手,笑着问道:“你今天是怎么了?有什么特别高兴的事情吗?”
黛昱竹甜甜一笑,笑的十分幸福,好像是掉进了蜜罐里一样,道:“什么都瞒不过王爷的眼睛,启禀王爷,臣妾、臣妾也有喜了。”
“真的?”朱楧兴奋地大叫了起来,去年还在为继承人的问题发愁,没想到今年就梅开二度,接连有两个妃子怀孕了,寡人的后代也必将像肃国的国土一样,越来越多,一把将黛昱竹横抱了起来,用额头碰了她的脑袋一下,故意装作不高兴地说道:“你个死丫头,怎么不早说?什么时候的事?”
黛昱竹搂着他的脖子,将头深深地扎进他的胸膛里,娇羞的说道:“臣妾也是刚知道的,王爷当心点,别惊到孩子?”
“放心,寡人有分寸。”朱楧将她慢慢地放到床上,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沉吟道:“爱妃,你跟寡人的时间最长,又是寡人的第一个女人,你说咱们的孩子将来封个什么王好呢?”
黛昱竹是奴婢出身,本来都已经抱着做一辈子丫鬟的觉悟了,没想到王爷会看上她,并且将她封为王妃,她的孩子也可以成为高高在上的王,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有了孩子,一切都是为孩子活的,她虽然想给自己的儿子谋一个好一点的地方,但不希望就此卷入与其他妃子的竞争,反正也做不了太子,封王封到哪里都一样,都饿不死,甜甜地笑道:“多谢王爷记挂着孩儿,臣妾没想着让他有什么大出息,只要能平平安安地过一生就好了,到时候请王爷随便封他一个郡王就好了。臣妾永远感谢王爷。”
“郡王?”朱楧这才想起来,明朝的藩王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爵,其余的王子降一等封为郡王,黛昱竹心地善良,人也很安分,更加不知道朱允炆将来削藩的事情,所以就一直认为朱楧会老老实实地做一个藩王,那么她的儿子也只能做一个郡王了。
朱楧还没有傻到直接告诉她自己将来要自立的事,没有任何意义不说,还容易吓到她,道:“爱妃放心吧,寡人是不会亏待王儿的,王儿和太子出生之后,寡人要送他们礼物,你说该送什么好呢?”
王爷想着给自己的王儿送礼物,这比王爷送她自己礼物更让黛昱竹开心,低着头甜甜一笑,道:“那臣妾就斗胆替王儿向王爷讨要了。古人云‘君子佩玉’,臣妾没想着王儿能有多么大的出息,只想着他能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平安的过一生,请王爷送他一块宝玉吧。”
“玉?”朱楧转着眼睛想了想,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很能拿得出手不说,还很有逼格,只是他自从就藩以来,是惨淡经营肃国,那些金玉之物全都卖了换农具种子了,一时之间还找不到合适的玉器来送给他这两个没有出生的孩子,道:“好,寡人就送他们两块宝玉,肯定会让王儿喜欢。”
“臣妾谢过王爷了。”黛昱竹将头埋到他的怀里,甜甜一笑道。今天晚上又不能临幸淑妃了,人家刚怀孕为了自己这点欲望就扔下人家跑到别人的寝宫真的很不合适,所以……只能无耻的找她的两个贴身宫女代劳了。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在有时候也是错的,比如说人要是运气来了,出门都能被钱砸中。
朱楧在哈密待了一段时间,正在琢磨着派人购买上好玉器的时候,得到了一个足以让他兴奋地多喝二两酒的消息——于阗的头领艾买提遣使朝贡,表示愿意归附肃国。
于阗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在今天的和田附近,地理位置属于南疆,虽然也有农业和种植业,甚至会中原人的养蚕,但由于地理气候的限制,规模有限,整体来说整个农业还不发达。但是,于阗却又一样很重要的资源——玉石,著名的和田玉就是产自此处。
朱楧虽然对这些金珠宝贝不感兴趣,因为拥有这些玩意儿虽然能让老百姓富起来,但是对于君王却不是战略资源,不顶吃不顶穿,有了灾荒难道还能吃这个不成。不过,不感兴趣不代表没有用,有了这些东西之后,最起码可以用它来换取别的地方的战略物资,让他们去把玩欣赏这些艺术品充高雅吧,寡人只要钱粮兵马这些实在的东西。
由于朱楧还没有回敦煌,就劳驾了于阗的使者又从敦煌赶到了哈密。朱楧在哈密的大王宫中接见了他。这位使者很上道,一进朱楧的大殿,就急走两步,跪到大殿的中间,叩头道:“微臣叩见王上千岁,千千岁。”
朱楧看着跪在地下的这名使者,眼睛里都放出光来,这可是笔巨大的财富啊,伸出手来,微微一扶,笑道:“爱卿一路远来辛苦了,你们于阗国主欲归顺我肃国的事寡人已经知道了。尔等深明大义,能够弃暗投明,寡人之心甚慰,今后尔等就是我肃国的大臣,寡人自不会亏待尔等。”
于阗本来是东察合台汗国的一部分,元末明初的时候东察合台汗国内乱,哈密独立出去了,于阗本来也想着独立出去,没想到黑的儿火者对他们十分强硬,立即发兵攻打,不得已又重新投靠东察合台汗国。
现在东察合台汗国被朱楧胖揍了一顿,国力大损,对这些地方诸侯的控制力大为减弱,他们又不安分起来。于阗国主艾买提经过再三权衡,认为依照目前的态势,背靠着强大的大明朝的肃国必将雄霸西域,与其单干过几天皇帝瘾,不如趁早归降肃国,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于是遣使表示内附,永永远远做大明肃国的臣子。
于阗使者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道:“多谢王上恩典,我于阗今后愿意永世为肃国的臣子,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好,好,好。”朱楧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使者远道而来请降是有功劳的,寡人封你为礼部正五品正郎,待寡人与众臣研究出于阗的安置之法后,就派你回去复命。”
这位于阗使者乐坏了,单单来了一趟跑了个腿就得到了一个五品命官的官职,虽然级别不是太高,但他也知道,依照于阗国的那点实力,艾买提投降之后也得不到多高的官职,更何况自己?弄个五品官已经是烧了高香了,给朱楧磕了一个头,十分感激地说道:“多谢我王,我王千岁,千千岁。”
朱楧哈哈一笑,十分开怀,漫不经心的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这位于阗使者就恭恭敬敬地退出殿外,到驿馆歇息去了。
接下来就是商量如何安置于阗的事了,由于朱楧将肃国的主要官员都带到了哈密,因此肃国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是在哈密处理的,无非就是多浪费点驿站的运输费。
朱楧随即召开了临时御前会议,讨论于阗归降后的安置问题,安置办法的总体思路就是既要能让于阗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又要将于阗彻底消化,不能使用羁縻制度,只得一个宗主国的虚名。
为了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朱楧特地穿上了隆重的九章衮龙袍,端坐在大王座上,一脸严肃的向着众臣说道:“诸位爱卿,刚才寡人的思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请诸位爱卿讨论一下,我们该如何安置于阗国主。”
刘邦有一句名言说得很精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古代的少数民族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看着中原王朝强大了,就赶紧归附,混个侯爵等爵位当当,等到中原王朝一衰落,就立马翻脸,比翻书还快。
依照众位武将的意思,干脆就直接发兵占领,将于阗国主弄出来随便找个闲职安排着,但朱楧刚才的话实际上已经明显拒绝了这种粗暴的做法。
他的思路很明显,就是想让于阗起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让周围的大小国家都看看,跟着寡人干事多么的好,有多少肉吃,如果一上去就把人家的地盘抢了,那以后谁还会归附你?
众臣叽叽喳喳地讨论了半天,最后还是满腹谋略的兵曹判书管子玉站出来,冲着朱楧作了一揖,道:“启禀王上,臣以为可以设立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