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八十章 这是好事呀
(全本小说网,。)
朱由校很是惊讶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明睿。
在他印象里,李明睿入值西暖阁已有一段时间,从来都是处变不惊,今日却突然却如此激动地跪了下来,着实让朱由校匪夷所思。
而霍维华见此也没再自矜是三朝元老,也跟着屈膝下跪:“陛下,老臣附议李阁老所言,请陛下下旨选民间女!”
王承恩这时候也跟着跪了下来,且匍匐在地上:“陛下,臣今日也壮胆说一句,臣自天启七年就秘密着人暗寻灵药,最近已有些眉目,所以陛下您的隐疾是可以治好的,陛下可先选妃嫔再。”
王承恩还没说完,朱由校就踢了他一脚,怒喝道:“滚出去!”
朱由校可没想到王承恩居然会以为自己有身体缺陷,这让他很是恼火。
而霍维华见此忙替王承恩求起情来:“陛下请息怒,王公公他虽有些口无遮拦,但的确是忠心耿耿啊。”
这霍维华说着就又道:“陛下,你也不必如此激动,男儿阳气不盛,也非不治之症,老臣年少时因纵情声色,也得过此症,因此十年内未敢再纳妾,但最后也还是恢复了生机,现在也是儿孙绕膝,所以陛下你。”
朱由校很郁闷地瞪了这霍维华一眼,他实在没想到这个老家伙的脑洞开这么大。
朱由校自然知道这些保皇党们担心自己日后若是朱由检登基会遭到报复因而对自己的子嗣问题更为关心,但他没想到这些人已经关心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
“你们现在一个个也算是权倾朝野,却是如此愚笨的可笑,都给朕滚出去,日后不要再提此事,朕充实后宫是朕的事!”
朱由校说后就挥了挥手,在这些人的咄咄逼人之下,他差点就随便捉个侍女来给这三人现场证明一下自己,但最后还是理智地控制了自己。
不过,朱由校的确也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比前世过年回家被父母逼着相亲一样恼火,只是如今逼自己的变成了一帮臣僚。
而且越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臣僚对这个的关切反而越激动,朱由校现在接收到的关于选妃的折子里,几乎四分之三都是保皇党的官员。
李明睿三人退出了乾清宫,三人都是心有余悸地苦笑了起来,作为一个以朱由校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三人都明白彼此的苦衷,也明白陛下的苦衷,因而也没有谁有半句怨言。
不过,李明睿还是关切地问了王承恩一句:“王公公,刚才陛下那一脚可伤着你了没有。”
王承恩放下正揉着小腹的手,忍着疼痛,笑道:“多谢李阁老挂怀,倒也没伤着,而且我王某今日也是过分了些,竟然当众揭陛下的短,陛下只踢了我一脚已是刀下留情了。”
……
这时候,刘若愚总算是跑了来,且不停地高三喊道:“陛下有喜,陛下有喜!”
朱由校也听见了刘若愚的喊声,正准备去坤宁宫找皇后好好探讨一下人生的他不由得转身走了回来,他倒想看看今晚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一个个口出狂言,如今甚至还说自己有喜!
这边,刘若愚一见内阁大学士李明睿还有户部尚书霍维华以及比自己还高一级的大太监王承恩迎面走来,就忙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朝三人拱了拱手:“三位好走,下官不送了,现在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急着禀报陛下。”
王承恩见此忙拉住了刘若愚,严肃地问道:“你等等,什么天大的消息,你倒是说清楚,现在天色这么晚了,陛下也需要休息,而且还得让陛下陪陪皇后娘娘和姚选侍,如果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先给我们说说就成了。”
刘若愚见此不由得一跺脚道:“嗨,真是天大的好事,我可没诓你们,徐佛徐姑娘有身子了!”
霍维华回京不久,也还不知道徐佛,便问道:“徐佛,徐佛是谁。”
这里,李明睿也有些神色不悦地回答着工部尚书霍维华:“就是一个以前在琼芳楼当花魁的清倌。”
“清倌?算了,也不管她是什么样的人,现在关键是搞清楚这是不是陛下的孩子”,霍维华说着就对王承恩道:“王公公,如果不是陛下的孩子,那这种不检点的女子若继续留在后宫,只怕贻害无穷啊。”
王承恩此时却是喜笑颜开起来,且把住刘若愚的肩膀大声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待刘若愚点了点头且今夜发生的事都说了后,王承恩却是大声笑起来,旋即忙对霍维华和李明睿道:“李阁老和大司空放心,这徐佛入宫前,我已着宫中老人检查过,在那夜陛下突然临幸她前,她一直都是完璧之身,所以若这徐佛真有了身子,那就只可能是陛下的龙种!这个我可以拿项上人头担保!”
“这是好事呀!”
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李明睿和工部尚书霍维华此时不约而同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且迫不及待地就跟着刘若愚一起往坤宁宫赶来。
徐佛怀孕了,而且还怀的是陛下的龙种,让一干保皇党重臣顿时兴奋地几乎已经忘记了对徐佛的芥蒂。
朱由校此时却也走了过来,不待刘若愚回答,就大喝一声:“拿下!”
突然,吴进就落在了刘若愚身后,并控制住了刘若愚,而朱由校也走到他面前来问道:“半夜三更的,谁让你来内廷慌慌张张到处乱跑的,难不成把这紫禁城当成你自个家了吗?”
“陛下恕罪,今夜微臣打扰陛下,是因为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禀报,徐佛徐姑娘怀了你的皇子。”
刘若愚说完后,李明睿和霍维华以及王承恩三人也忙要来报喜,并再次强烈要求朱由校继续广选妃嫔。
这由不得三人不高兴,在他们这些保皇党官员看来,如今陛下能让一个叫徐佛的侍女怀有身孕,这就已经很好的证明了朱由校并非有什么隐疾。
在保皇党官员看来,既然功能没问题,就应该多纳几个嫔妃,毕竟谁也不能确定徐佛怀上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倒是朱由校自己没那么兴奋,他可没想到徐佛会上孕,这对于保皇党的大臣们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
但对于自己来说,从政治上讲这样的确可以因此让更多的保皇党官员更加笃定地跟着自己,毕竟自己是有延续子嗣的希望的,可从其他角度看,如今怀孕的不是皇后而是徐佛,这是朱由校日后不得不担心的事情。
“刘若愚,好生照顾着,不能有半点闪失!”
朱由校说后就回了坤宁宫,而刘若愚也忙接过话道:“请陛下放心!”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八十一章 启程南巡
(全本小说网,。)
徐佛怀上龙种,对于群臣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即便是皇后张嫣也不得不表现出与有荣焉的姿态,并亲自请求朱由校给予徐佛名分。
朱由校虽说是君王,但也得为自己做下的事负责,也就从了皇后的意思,下旨立徐佛为惠嫔。
虽说徐佛是朱由校第三个女人,但母凭子贵,也就比充入后宫更早的姚选侍高了几级。
这些都是皇后张嫣的安排,朱由校也没太在意这些,现在他成为帝王,也有了几个妃嫔,但朱由校却没有特别大的喜悦感。
原因很简单,满城文武和后宫佳丽都不知道历史上的十多年后,他们现在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将会烟消云散,而只有朱由校自己知道如果现在不抓紧着改变,他也会同崇祯一样挂在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
现在还是信王的朱由检此时和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李明睿以及其他要随扈的文武官员们正恭候在午门之外,准备等着陛下的召见。
今日是南巡启程的日子,朱由校也早早的起了床。
这些日子以来,他每夜都留宿在皇后张嫣这里,且几乎每次必做事,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理,而皇后张嫣也默契地迎合着,甚至比昔日还主动。
也因此,弄得朱由校很是疲惫,而皇后张嫣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披上纱衣后只得命侍女们前来伺候。
等到朱由校刚出了坤宁宫,王承恩就已赶了来:“陛下,一切准备妥当,京城内外俱已戒严,从京城到通州的路上,顺天府的人也加派了兵丁看守,现在就等着吉时一到,百官朝贺之后,就打马启程。”
“不必如此紧张,也不是谁都有满洲鞑子的胆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朕。”
朱由校说后就撩起龙袍出朝乾清宫走来。
此时,从乾清宫到承天门的宫门开始陆陆续续打开,红毯也铺了过去,威武挺拔的锦衣大汉也已占满了御道两旁。
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则维持从承天门到大明门的秩序,一应百姓都被限制在离御道三丈之外的位置。
此次随扈的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李明睿和信王朱由检以及其他文武官员也早已恭候在陛道之下。
一待朱由校出现,便都整齐地朝朱由校山呼万岁。
看着眼前锦衣罗盖,彩旗飘飘,朱由校也不由得感到了一阵豪迈,说了一句:“平身”后,就见穿着御赐斗牛服的礼部尚书钱谦益来到正燃烧着熊熊烈火的青铜巨鼎前,宣读朱由校此次南巡祭祀孝陵之意义。
钱谦益虽说胆小怕死,畏首畏尾,但文采的确也算得上是当世翘楚,一篇文章写的是瑰丽华美。
不过,朱由校其实是听不懂的,也就台下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们一个听得是如痴如醉,还晃起了脑袋。
等到上了龙辇后,朱由校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没有再循规蹈矩的去做出一个帝王的样子来,将双脚一抬,就倒在了软榻上。
已经由皇家工程院加了轴承的龙辇现在已经变成了四轮,行进起来倒也比以往稳了许多。
朱由校也没有再感受到颠簸之感,桌上的清茶也不必再盖着茶杯,因为不再担心会溢出去。
而且龙辇也加大了空间,整个龙辇除了卧室外,还带了卫生间和会客厅,而且李明睿和王承恩两个随扈大员也在龙辇上有自己的房间,为的是方便随时被自己召见,并帮助自己处理一些紧急传递而来的军国大事。
沿途的驿站都加派了驿卒和马匹,随时准备将最新的消息传递到朱由校的手中。
依旧用着化名李鸿基的李自成此时又干回了老本行,且这次也不知道找了什么关系,成了曲0阜的驿丞。
可见能在乱世中崛起为枭雄的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即便是现在天下没有大乱,这李自成也能过上比普通人好的生活,虽然他这个好生活也是因为出卖和背叛得来的。
朱由校自然不知道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下落,他现在几乎已经忽视了这几个草莽英雄。
此次南巡,朱由校也算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审视自己的江山,上次虽说因抗击鞑子而出过一次京城,但到底时间不久也没没办法静下心来去各处好好看看。
而这次不同,虽说主要是为了政治目的,但也有要好好游览一番的心思。
裹足于紫禁城,然后只在那张宝座上指点江山可不是他的愿望。
行进了许久后,整个宫墙高楼已变成了勾栏瓦舍,再走一段路后,就能看见前方绿草茵茵,有依附在京城城郊的村落民居,偶尔也能看见行走在阡陌上的农家小姑娘,虽说是全身补丁,肤色偏黄,但也看得出来很是健康,其脸上也依然露着同朱由校一样爽朗的微笑。
几声鸡鸣打破了此时的宁静,袅袅炊烟已然从远处几间茅房里升腾而出,消散在落日的余晖之下。
这就是大明。
一个没有战乱和饥荒遍野的大明。
朱由校在这一刻有一种很强烈的成就感和使命感,眼前的这一切的静谧仿佛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停车,朕要下去走会儿”,朱由校敲了敲挂在车外的铃铛,徐徐前进的仪仗顿时停了下来,一排由东厂大档头吴进精心挑选的东厂番子立即出现在龙辇两边。
朱由校这次直接就从上面跳了下来,吓得王承恩脸色一紧:“陛下,小心!”
朱由校舒展了一下手臂,深深的呼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在这春夏之交的季节,四周已有蛙鸣和空灵的蝉鸣声。
繁茂的树叶也将冬日的萧索一扫而空,只是一望无垠的平原上很难看见青山,或许也只有进入了山0东济0南境内才能领略到青山绿水共为邻的感觉。
前世的朱由校虽说来过帝都,但却没有好好看看这燕赵之地,每一次都是在空中飞过,也没法通过灰色的云层看清下面的陆地。
而现在却不一样,虽说是临近傍晚,在燕郊之地,也能看见蓝天白云,满是芦苇的水淀也是碧绿清澈,若不是顾及自己是帝王身份,他倒想直接垂钓一番,来个野外烤鱼的盛宴再说。
不过,没待多久,朱由校就不得不回到龙辇内并再次启程朝通州行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
(全本小说网,。)
虽说有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导致气温一年比一年冷。
但到了眼下五六月间,整个山海关外也开始染了些绿色,而人们也开始从自家的炕头里跑了出来,开始一年的生产。
随着朱由校明旨允许关内外进行贸易往来,且又与鞑子达成了和议,所以今年出关的商队倒也比往年更多。
此时的辽东经略王在晋也来到了山海关外,于十里长亭处,摆好了酒席。
而王在晋要送的自然就是此番要出使鞑子并长驻鞑子所在地的国子监司业兼驻清正使刘宗周,随同要送的还有以户科给事中衔担任副使的史可法。
这两人虽然不讨朱由校喜欢,但在很多官员心中却是极有声望的人,在这些官员看来,这两人才是大明为官的典范。
也正因为此,作为天下五大封疆大吏之一的王在晋也不得不拨冗前来款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今我大明与鞑子虽说已达成和解,但天下谁都知道这只是缓兵之计,两位此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王在晋吟诵了一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后就亲自给刘宗周和史可法倒了酒。
刘宗周和史可法二人却也同样是面带苦色,一言不发,因王在晋官位比他们高,便向王在晋行了一礼,然后举起酒杯就将一杯烈酒吞入了口中。
刘宗周自己直接就叹了口气:“唉,不敢对王经略有所隐瞒,下官自然知道此次出关是难以再回故土,只可恨遭受小人暗算,这口气一直难除啊。”
听刘宗周这么说,史可法却是欲哭无泪的看了刘宗周一眼,如果刘宗周是因为被小人暗算,那他则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当今陛下给任命为副使。
王在晋见二人郁郁寡欢,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而且旁边还有随行的锦衣卫站着,谁也不好说当今陛下的不是。
因而,王在晋也只有好言相劝道:“两位也不必如此悲观,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是小人暗算也罢还是陛下有意也罢,两位此次出关,当为我大明尽忠尽责,现在我大明商人出关闯荡的越来越多,一些不法之徒趁机巧取豪夺或者做其他不利于大明之事,也要全靠两位周旋才是,若他日两国再起战端,王某相信陛下不会不管二位的。”
既然王在晋如此劝解,刘宗周和史可法也只得跟着说一下豪言壮语的话,且不情愿的朝北方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