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工程师-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路人们看清楚叶老头骑得那么轻松惬意,而那车后面似乎还可以载货时候,就更是惊讶无比了。
叶老头迎着风往前骑,感觉十分好。打个比方,就好像后世九十年代车马稀疏的街道上,一个年轻人开着一辆马自达的感觉。
那回头率,杠杠的。
叶老头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这么受人注意,在范家庄中骑得十分地畅快。他暗道这二十五两银子当真没有白花,脸上忍不住挂着兴奋的微笑。
“叶老头!”
“叶老头!”
骑着骑着,叶老头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叶老头往路边一看,才发现自己已经骑到鸟粪胡同口,三个同村的农夫正在那里装鸟粪。
那三个同村人中两人推的是二轮板车,村口张家的张石头则驾着一辆牛车。
叶老头一转三轮车车把手,三轮车在马路上划了一个优雅的半圆,转到了鸟粪胡同门口。再一摁刹车,叶老头把车停了下来。
看到叶老头露的这一手,那两个推着板车的同村人啧啧称奇,说道:“叶老头,你这是烟袋换吹筒,吹筒换鸟枪了,越吹越壮了!”
叶老头拍了拍车把手,说道:“我这车能装三百斤货物,顶你们板车来回三趟。而且还比板车快几倍,骑起来和人跑起来一样快。”
那两个农夫眼睛一亮,对视了一眼,问道:“竟这么神?那岂不是比张石头的牛车还要跑得快?”
叶老头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张石头却十分地不忿,冷哼了一声,说道:“这人力拉的车,怎么可能有我的牛车快?叶老头,你就别吹了!”
叶老头看了看张石头,哈哈一乐。
旁边的农夫说道:“别斗嘴了,要知道谁快还不容易?都装几袋鸟粪肥回村,到路上跑一跑不就知道了!”
张石头骄傲地把头一抬,不置可否。
叶老头哈哈大笑,说道:“好!比一比,看我的三轮车快还是牛车快!”
这鸟粪土现在在天津、山东和辽东十分受欢迎,几乎变成庄稼人种田的必备品。施了这鸟粪的田地,庄稼亩产要提高好几成。唯一的问题就是鸟粪土消耗量大,农民们来回运输十分费时费力。
所以限制鸟粪土使用的不是销售价格问题,而是运输成本问题。
如今天津的农业,已经可以说是商品化农业。这往村里运鸟粪土,往城里运粮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运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比拼各种运输工具的效率了。
几个人当即进了胡同,没一会就抬出十几袋鸟粪土出来,各自装了车。
叶老头的三轮车上装了三袋鸟粪,重三百斤。张石头的牛车上装了六袋牛粪,重六百斤。叶老头和张石头把车子开出了范家庄,在城门口摆成一排,准备比试。
周围进城出城的百姓本来就稀奇叶老头的三轮车,这会儿见三轮车要和牛车比试,一个个都来了劲,都围上来观看。
村里的农夫大喊一声:“走!”
张石头表面云淡风轻,其实心里是很着急的。以前因为这辆牛车,他在村里备受同村农夫尊重。平日里他家有事,村里哪个人不是赶紧来帮忙?为了啥?不就是就为了运粮食运鸟粪时候能搭他的车力省点人工。
但是如今叶老头突然横空出世搞出一个三轮车来,显然是要抢了他的生意。
张石头心里着急,猛地一甩牛鞭,重重抽在黄牛的屁股上。黄牛抬头叫唤了一声,脚下发力。
牛车渐渐动了起来,慢慢有了人步行前进的速度。
叶老头看了看抢先的牛车,哈哈一笑。他脚下用力,踩着三轮车踏板就往前冲。三轮车很快就在城外的水泥道路上开动起来,越骑越快。往前骑了三十米,三轮车已经有了人跑步的速度,一下子就把牛车甩到了后面。
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看三轮车的速度,起码是牛车的三倍。换句话说,叶老头虽然只拖着三百斤的货物,但运输效率是牛车的一倍半。
而且这三轮车不需要黄牛,不需要豆料喂养不需要清理牛粪不需要牧童放牛,春天不需要每日擦拭牛身冬天不需要修缮牛棚,维护成本远远低于耕牛,可以省好多银子。
围观的百姓有一些也是做体力活的货郎,看到叶老头的三轮车,都动了心思,一个个大声叫好起来。
张石头看着叶老头绝尘而去,越来越急。他拼命地用鞭子抽打牛屁股,只想让黄牛再走快一些。
然而那头倔牛被张石头抽打得恼火了,走了几十步,竟停了下来。任张石头如何抽打催促,那黄牛都再不前进,在马路上一动不动。
张石头知道不能再打牛了,然而比试的结果竟是这么丢人。他羞得满脸通红,无奈地把牛鞭一扔,双手捂脸坐在牛车上一动不动。
叶老头骑车回来,看了看张石头的窘境,哈哈大笑。
城门口的路人几乎全部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种新式运输利器。时不时有人打听哪里买得到这种三轮车。
旁边几个儿童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站在三轮车下面问道:“老爷爷,我们可以摸一摸你的车吗?”
叶老头大笑说道:“摸!随便摸!”
那些儿童好奇地摸着叶老头的三轮车,用童稚的声音说道:“老爷爷的车子好厉害啊!”
“比牛车厉害多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二十七章 读书灯
下午三点半,邓家卓背着书包,提着菜篮子往家里跑。他跑得满头细汗,胸前的勇士勋章随着他的步伐上下摆动,闪闪发光。
看到少年人胸口的这枚勋章,路上赶着回家的路人都纷纷让开道路让邓家卓先走。在天津,勇士勋章意味着远高于平民的荣誉,处处都受到社会的优待。
就算是去买自行车,都能直接跳过排队环节,提前取车。
不过另一方面,这一枚勋章也是沉重的。勋章的存在意味着佩戴者家中有一位重伤员。
邓家卓的父亲,就是这样一名为国负伤的伤员。四年前,邓家卓的父亲邓老大在淮安被江北军的炮弹炸伤,下身瘫痪,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
邓家卓的母亲生弟弟时候难产死了。父亲重伤卧床后,十四岁的邓家卓就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每天天不亮,他就要起来为一家人做饭,抱父亲到厕所方便。忙完了这一切后,邓家卓八点钟要赶去中学读书,下午三点授课一结束,他又要早早赶回来照顾父亲,买菜做晚饭。
因为太多事情要做,每天邓家卓不能像其他的中学生那样下午温习功课,而是要忙到晚上才能做功课。桐油灯昏暗,邓家卓渐渐有些近视了。
不过好在近视不是很严重,还不到必须配眼镜的地步。
邓家卓急急忙忙跑进了家里,将菜篮子放到了桌子上,就去看五岁的弟弟和躺在床上的父亲。
还好,五岁的弟弟没有乱跑,在桌子旁边静静看着邓家卓为他买来的蚕吃桑叶。邓家卓又去看了看床上的父亲,看到父亲在那里看一本自己上学期的《地理》教材。
看到家人都安好,邓家卓才舒了口气。他先抱父亲去厕所方便,然后把父亲抱回来,便去厨房洗菜做饭了。
做好了简单两个菜,已经是四点半。冬天的北方天黑得极早,外面已经开始昏暗了。邓家三口人为了节约时间只吃早晚两顿,此时已经饿得咕咕叫了。邓家卓把饭菜端进卧室里,先给父亲盛了一大碗饭和一些蔬菜鱼肉。
在天津,自从有了拖网捕鱼后,鱼肉就变成最贱的东西。邓家人虽然不富裕,但也能吃得起鱼肉。
邓家卓的父亲邓老大接过饭菜,坐在床上就开始吃了起来。
邓家卓这才拉弟弟做到桌子上,开始吃饭。
吃了几口,邓老大问道:“家卓,你的眼睛怎么样了。”
邓家卓揉了揉眼睛,说道:“好行,还不用戴眼睛。”
邓老大停下了筷子,看着邓家卓说道:“别人都是下午在学校里做功课,你为了照顾我爷两要晚上才能做功课,这眼睛都要坏了。家卓,真是辛苦你了!”
邓家卓吃了一口鱼肉,说道:“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娘死得早呢?好在王爷给爹每个月四两五钱的伤残补助,让我们家三口人有饭吃有衣穿。我平日里出门戴着爹的勋章,别人也另眼看我。”
邓老大放下碗筷,问道:“家卓,你最近的成绩怎么样?”
邓家卓脸上一白,没有答话。
邓老大觉得邓家卓脸色不对,追问道:“家卓,你老实说,你成绩怎么样?你读这个中学,只要能及格毕业,就是能直接去做官的。上次来家访的老师说了,以你公德课的成绩,可以去做法官助理。你莫要因为照顾我爷两,把自己的前途耽误了!”
邓家卓讪讪说道:“前天的物理考试,没有考及格!”
邓老大闻言眼睛一瞪,愤怒地一拍床沿,就要发火了。然而他身体虚弱,火还没发出来,自己先咳嗽起来。这一咳起来不得了,他整个人猛烈的震动起来,像是筛糠一样来回摇摆。
邓家卓见父亲发火,不敢说话,把头低着。
邓老大好久才稳住了气息。
喘着气,他说道:“家卓,以前你娘在的时候,你小学都考全班第一的。我们邓家就数你最有出息。你老实说,是不是晚上看不清课本,所以才会考不及格?”
邓家卓低着头不吭声。
邓老大愤怒地一拍床沿,喝道:“你说话!你要是不能去做官,你娘在地底下都会恨我!”
邓家卓无奈地说道:“桐油灯烟太大,点一盏两盏看不清课本,等三盏又熏得我眼睛痛,没法看书。”
邓老大眼睛一瞪,呆在那里。
许久,他才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用力地捶着自己的下半身,邓老大欲哭无泪。
“是我害了你啊!要不是赶回来抱我如厕,买菜做饭,你哪里要夜里看书?以前你的眼睛是好好的!”
邓家卓毕竟是个少年人,见父亲情绪激动,一时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邓老大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一家三口人仿佛是走投无路,一个个都十分无奈。
坐着坐着,也不知道坐了多久,门口突然来了几个穿着黑色制服的汉子。
“邓家,这里是邓家么?”
邓家卓放下碗筷迎了上去:“是邓家,你们是?”
那些汉子看了看邓家卓,笑道:“小哥,我们是电力公司的。你们这条街已经通了电线,目前虽然火力发电厂还在建设,但王爷有令,先给功勋家庭装电灯。”
邓家卓愣了愣,讪讪问道:“电灯?”
电力公司的人笑道:“就是电灯啊,可亮了,就是十盏桐油灯也没有一个电灯泡亮!”
听到电力公司员工的话,邓老大突然喊到:“家卓,快给王爷的人倒茶!”
电力公司的员工笑道:“茶就不喝了,你们要是没有意见的话,我们就把电线接进来了!”
邓家卓点了点头,那些工人就忙碌起来。过了一会儿,一根橡胶电线就顺着天花板拉近了邓家卓家中。那些工人分工合作,没多久就在邓家的各个房间里都装上了电灯。
检查了一遍线路,确认没有问题,工人走到邓老大的房间里,拉亮了电灯泡。
已经黑透了的房间里顿时灯火辉煌。
邓老大睁大了眼睛看着那电灯,惊喜的满脸通红。
邓家卓的弟弟拍着手说道:“哥哥!哥哥这下子你可以晚上看书了!”
邓家卓拿出了一本书坐在电灯下面开始阅读,发现每个字都能看清了,不禁满脸笑容。
那些工人看了看邓家卓胸口上别着的勇士勋章,笑道:“是中学生啊?那我们再给你在书桌前装一个矮些的读书灯!方便你看书!”
电力工人敲敲打打,很快就在书桌前装上了一个灯,灯上面还套了一个布套保护眼睛。
邓家卓坐在书桌上对着读书灯看书,发现书本上光亮得和白天一样,每个字都清清楚楚。
邓老大看到那盏读书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猛地从床上爬了下来,说道:“救命的灯!救命的灯啊!我给你们磕头了!”
电力公司的人看到这架势,都慌张起来,闪电般冲上去扶起了邓老大。
“老兵哥,你这是折我们的寿啊!要不是你们在战场上保卫天津,哪里有我们这些电工的事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二十八章 大学
十一月三十,范家庄大学正式开张了。
虽然此前也办过理工学院,但那毕竟只是中学水平的学校。理工学院里教授的物理、化学,也只有高中水平。而随着范家庄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基础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各个行业的需要了。
建立大学传授更尖端的知识,成为各行各业迫切的需求。
比如一镇九省的医学,就一直发展不快,至今仍停留在简单手术的水平上。对于疾病的生物学原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在军医队伍中,虽然取弹片处理刀伤已经有了一整套规矩,但仍然处理不了大面积伤口的感染化脓问题。
进一步发展医学理论,选拔科研人员对重点项目进行攻坚,并将科研成果快速传授给尽可能多的医护工作者,是现在一镇九省医学体系中最关键的需求。
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就只有建立大学。
大学可以进行科研,可以传播知识,是发展科技的中坚力量之一。
李植将大学建立在范家庄城墙之外的北面,定名为范家庄大学——初步设计有公德学院、生物医学院、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冶金学院、法学院等九个学院。
学校里并没有管理行政学院,目前各地急缺官员,中学生已经供不应求了,李植也没法再让官员上岗前再读几年大学了。现阶段,大学只培养技术人才。
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行政教学楼,根据学院的规模从两层高到五层高不等。
学院的教材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尖端的科学书籍,是李植带领范家庄各个行业的精英一起编写的。大的理论和方向由李植口授,先传授给各个行业的精英,再由这些精英编撰具体的文字组织。
这些编撰教材的精英中,有一部分人就进入大学担任教授。当然,有些大工匠是各个工厂离不开的,那就只能做兼职教授,隔几天到大学中上一次课。
李植相信,在大学进修过的年轻人进入各行各业后会极高提高行业的平均理论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后,这些大学生会迅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逐渐提高范家庄和天津各行各业的技术能力。
十一月三十,是范家庄大学开张的日子,所有的学生和教授全部集中在范家庄大学的大礼堂中,举行开学典礼。
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并不多,只有七百多人。这七百多人大多是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是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合格者,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知识,能够跟上大学各个学院的课程。
大礼堂的主席台上摆着二十架显微镜,李植一身紫色常服,站在显微镜面前。
现在天津体系的摊子越来越大,李植可不是随意可以见到的。学生们亲眼看到了天津郡王,都有些激动,在大礼堂中议论纷纷。
李植朝学生们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会场迅速安静下来,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