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工程师-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谦益本来还准备说一大堆话,甚至希望通过言语拯救他自己的性命。只要李植存有和士绅缓和关系的念头,有一丝和平共存的心思,他钱谦益就有作用。但听到李植这句决绝的话,钱谦益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
再说下去只是惹怒李植,万一李植不给自己一个干脆的,凌迟自己,那就太可怕了。
钱谦益身子抖了一下,不再说话。
李植挥了挥手,说道:“明日和其他南京死囚犯一起押到郊外刑场,枭首。”
####
三月二十三,南京西郊的刑场上,人潮涌动。
这天早上下了一阵急雨。到了快中午时候,阴云还是很密集,四野里都飘着毛毛细雨。整个南京湿漉漉的,像是浸到长江里湿透了才捞上来似的。
郊外的土路在雨水的浸润下条件很差。明末财政紧张,就连京城的卫生都一塌糊涂无钱清扫,所以才会在崇祯十七年爆发大鼠疫。道路修筑这些耗费颇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被各地的地方官彻底放弃,即便是号称富庶的江南也依旧是这样。
此时雨水中土路已经基本看不见了,土路上到处是水潭。混浊的泥水足足有脚掌那么深,下面是被水浸得松软的泥土。一不注意一脚踩下去,整个脚就变成一个大泥球。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天气里,南京的百姓还是拥到了西郊的刑场里,来看津国公杀文官和士绅。
钱谦益、张慎言等几人在江南的名气实在太响当当。
钱谦益虽然早在崇祯初年就因为科举舞弊案被削职,但东林党这个团体却并不是真正谦谦君子的集合体。周延儒这样声名狼藉的贪污犯可以做东林党大佬,钱谦益这个科场舞弊者更是靠个人影响力做了十几年的东林党领袖。即便是在温体仁再次列出证据坐实钱谦益舞弊一事,导致钱谦益被天子勒令返乡后,钱谦益仍然是江南士人领袖。
而在钱谦益、张慎言等人出面为南方士人筹建江北军后,这几个江南文人领袖的名气就更响。不少江南士绅都把守住自己免税特权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钱、张等几人身上。
如果说崇祯十九年的南方已经和天子朱由检分道扬镳,渐渐拥有自己的意志和行动的话,那掌控着南方前进方向的人,就是钱谦益、张慎言等几人。
然而这样的南方领袖,却要被李植枭首。
不光是南京的百姓,实际上整个南直隶好热闹的人都跑来了。
李植的麾下将领此前分头攻打南直隶各州府县,捉拿赞助江北军的士绅,在各地抄家问斩敌对士绅,可以说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而今天在南京,李植更要斩了南方士人的领袖,这样的大事,各地的好事者自然不会放过。
高高的刑场的前面站着几万士绅、百姓,都顶着毛毛细雨站着。在全副武装的虎贲军大兵面前,没有人敢喧哗吵闹,所有人都安静地看着台上跪着的一百多名死囚犯,即便是说话也尽量小声。
钱谦益跪在所有囚犯的最前面,披头散发,背上插着斩标。他的头发上面没有绑头巾,被雨水打湿了黏在头皮上,看上去十分地狼狈。他跪在地上,拿眼睛在人群中搜索自己的儿子们,却一个都没有看到。
钱谦益突然看到一声叫唤,“牧之!”
钱谦益顺着声音看去,在人群里看到了抱着女儿的柳如是。柳如是脸上有一道鞭痕,还是那天蒋充抽打出来的。
钱谦益看着这个陪伴自己最后几年的女人,这个名传江南的名妓,苦笑了一声,朝柳如是点了点头。
柳如是此时已经被钟峰抄了家,绛云楼里面的财货全部被钟峰抄走了。柳如是以后也不知道靠什么生活。看到丈夫朝自己点了点头,柳如是豆大的眼泪从眼睛里流淌出来,越过那道鞭痕流到了下巴上,和毛毛细雨一起落入了混浊的泥土里。
李植等人坐在刑场北面的观刑台上,看了看天色,一挥手。
“午时已到!”
跪在地上的张慎言突然转过了朝向,拼命地朝李植磕头。
“国公爷饶了我!国公爷!”
“国公爷饶了我,我替国公爷招降江北军二将,让国公再无后顾之忧!”
行刑的士兵摁住了激动的张慎言,把他从新摁到刑台边上。张慎言只觉得浑身发凉,哇一声哭了出来。
大刀在空中划出一道曲线,狠狠砍入张慎言的脖子里,张慎言的脑袋飞了出去。
钱谦益脸色惨白地看着张慎言变成了一具没头的尸体,身子颤颤发抖起来。不过那些刽子手仿佛是故意折磨钱谦益一样,就是不上去斩杀这个江南领袖。刽子手们把刑台上一百多个死囚犯杀了个遍,杀得刑台上血流成溪,才最后走向钱谦益。
钱谦益已经被吓得控制不住尿液了,尿了一裤子。
“钱谦益,你可悔恨自己勾结鞑清,从背后捅我们虎贲军刀子的事情。”
钱谦益全身颤抖,却说不出话来。
一个刽子手冷哼了一声,摁住钱谦益的脑袋,让钱谦益的脸面对准台下的观众。另外一个刽子手在钱谦益后颈的脊骨上摸了摸,找到了骨头之间的空隙,确定了下刀的位置。
台下的读书人脸色铁青,一个个都如丧考妣。看热闹的百姓们却没有读书人那样悲怆,有人想挤到前面去看仔细这一幕,但前面的人哪个愿意后退?蒙蒙细雨中,台下的人群像潮水一样微微涌动。
刽子手举起了大刀,在空中狠狠挥了下去。
一刀两断,钱谦益的脑袋在雨中狠狠砸在刑台上,溅出了几尺高的血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九十一章 马士英
三月二十五日下午,李植正在史可法的官衙——南京兵部衙门中闲坐,却迎来两位特殊的客人。
此时南直隶的士绅抄查工作还没有完成。郑开成和钟峰各率一万大军在各府缉拿士绅奸党,李植为了加快进度,二十四日把李老四也派了出去。自己则带着薛三库的一万选锋师骑兵坐镇南京城。
韩金信的眼线回报,史可法带着江北军已经一路逃到了江西南昌府,没有一丝杀回马枪的迹象。李植带着一万人足以守住繁华南京城。如今李植比较关心的还是士绅奸党外逃的问题——如今南京被李植攻陷的消息已经传遍南直隶,参与了江北军筹款的南直隶士绅们都明白大势已去,纷纷外逃。
如今算下来,只有淮安、扬州、凤阳和常州四个府是彻底将奸党士绅一锅端的。当然,钟峰越权杀到了浙江湖州去,出其不意拿下了湖州,这就变成了五个府。
然而在其他地方,抄家一事就没有那么成功了。在虎贲军杀到的苏州府和宁国府,士绅们都逃窜一空。这样下去,李植借抄斩士绅获得大量军费的意图就无法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想象接下来其他府的士绅更加会加速外逃,李植能赚到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少。
不过就在李植觉得筹集军费无望的时候,两名客人来送上了大礼。
庐凤总督马士英和前太常少卿阮大铖登门求见,要向李植献上庐州。
李植坐在主位上,打量着这两个文人。
马士英是个长脸,看上去五十多岁,中等身材。他此时没有穿官袍,只穿着一件潞绸直辍,戴着儒巾。显然马士英这次来找李植不希望被别人知道。坐在李植的客人位置上,他似乎有些踌躇,不太说话。
阮大铖则更老一些,恐怕接近六十岁了。他身材瘦削,生了一张国字脸。实际上阮大铖早在天启年间就弃了官,如今专门在南京寓居,是江南最有名的戏曲作家。
李植虽然不太精通历史,但也知道原先的历史上马士英和阮大铖是南明弘光政权的权臣。马士英是拥立弘光皇帝的权臣,最后抗清至死。阮大铖做什么官李植不记得了,但似乎最后是投清了。
李植打量了两人一会儿,也不急着说话,只是喝了一口茶。
马士英见李植态度不太热情,转头看了看阮大铖,似乎是想走了。但阮大铖却看也不看马士英的动作,站起来大声说道:“阮某和马督今日来见国公爷,是将庐州的钱氏奸党逃亡去向交给国公爷!”
说完这句话,阮大铖就从怀里逃出一张纸出来。他看了看纸张上面的字句,走上前把那张纸交给了坐在李植旁边的洪承畴。
洪承畴看了看那张纸,觉得没有问题,这才转交给李植。
李植看了看纸上面的毛笔字,发现那纸上写的是庐州涉江北军一案士绅的藏身地点。显然,这是庐凤总督马士英依靠职权搜集的信息。涉案士绅虽然躲藏在乡野村庄里,但逃不过马士英的眼线。有了这些信息,郑开成的兵马从凤阳南下时候就能把庐州的涉案士绅一网打尽。
李植把那张纸张放在一边的茶几上,玩味的看着阮大铖和马士英。这还是第一次,李植在死磕士绅时候遇到愿意帮助自己的文官。
洪承畴看了看李植的脸色,想了想,朝阮大铖问道:“我听说圆海先生这些年寓居南京,生活起居用度全靠小民投献的田地地租。如今津国公高举均平田赋大旗,圆海先生倒是毫不在意那些地租收入?愿意投奔津国公?”
阮大铖哈哈一笑,说道:“区区地租,何足挂齿。津国公大义为公,虎贲军勇冠天下,大明以后终将由津国公掌控。我等士人虽然愚钝,但也知道津国公一心公利的了不起,岂能不幡然醒悟,携众来投?”
李植突然朝阮大铖问道:“岳圣和关圣,孰贤?”
阮大铖愣了愣,抚须说道:“在下以为,岳圣更贤。岳圣精忠报效,可以兴国家。”
李植看了看阮大铖,说道:“阮先生看来是了解过我天津的教育。”
阮大铖拱手说道:“在下偶得一本天津中学的《公德》,一阅之下,惊为天人,方知国公爷的胸中山河壮阔。阮大铖只求能投入国公爷门下,做一奔走驱策的走卒!”
阮大铖的奉承话,却没有打动李植。
李植看了看阮大铖,越发觉得这人为了权势当真是钻营至极。他读圣贤的书吃士绅的饭,活到快六十了,居然把士绅给卖了。便是李植在天津反复强调公德,也不由得鄙视阮大铖这样毫无私德的人。
更何况从历史上看,这阮大铖也没什么公德。
笑了笑,李植又看向了马士英。
“马督臣献上这奸党藏匿名册,所求为何?”
马士英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马士英佩服国公爷中流砥柱,只愿此图册能助力国公爷整治南直隶秩序。”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两位的要求,我知道了!”
两人见李植把话说圆,知道这是要送客了。向李植示好虽然是两人的大事,但对津国公李植来说拿下庐州只是一件小事。李植何时回报两人,要看李植什么时候方便操作。
两人不敢继续逗留,便起身告辞了。
李植看着离去的两人,想了想问道:“洪参谋,那马士英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显然是被阮大铖带来的。他堂堂一个总督,怎么事事听没有官职的阮大铖指挥?”
洪承畴拱手说道:“国公爷不知这官场上的事情,那马士英之所以身居高位,全靠阮大铖的一次推荐。那时候周延儒靠复社张溥筹集银子当上首辅,其中阮大铖出资颇多。然而阮大铖是背叛过东林党的,周延儒作为东林大佬无法提拔他,就让阮大铖推荐一个人代他做官。”
“阮大铖推荐了马士英,从此才有了马士英的平步青云。”
“这马士英是个有恩必报的人,既然欠下阮大铖一个好大的人情,从此便被阮大铖牵着鼻子走了。”
李植拿起阮大铖献上来的清单,看了看,摇头说道:“这件事情不要声张出去。以后有机会,就提拔提拔这马士英吧。”
“至于这阮大铖,不提也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南
李植看着南京城中的大雨,若有所思。
此时正是三月多雨时节,江南几乎每几天就要下一次雨。这雨水当然是好东西,有利于农业。正是因为充沛的雨水,江南的水稻亩产远高于北方的小麦。所以即便是在这样昏暗的明末,江南人也勉强温饱,始终没有兴起大的动乱。
但是这雨水却极考验城市的排水。明末财政混乱,各城市的市政设施往往处于瘫痪状态。即便是江南的城市,排水系统也无法和李植治下的范家庄、天津相比。一遇大雨,城中的垃圾顺流而下堵住排水道和沟渠,城市里往往积水严重,污水满地。
要是在梅雨和盛夏时候,这些积水和炎热的高温配合起来,就会形成瘟疫的温床,尤其是鼠疫。崇祯年间鼠疫极多,正是这种差劲卫生条件的写照。
明末的鼠疫是从山西开始爆发的,崇祯十年“大瘟,……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由于北直隶差劲的卫生条件,山西的鼠疫很快传入京畿。崇祯十三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崇祯十四年,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崇祯十六年到十七年,市政建设一塌糊涂的北京城鼠疫严重。“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据后人的推算,这场鼠疫夺去了四分之一的京城人口。
京畿唯一没有受到鼠疫冲击的是李植经营的天津。在天津的城市中,李植这些年大力发展市政卫生,天津的几十个州府县市容整洁卫生条件良好,顶住了瘟疫的冲击。在农村里,这些年天津的人口不断往台湾迁徙,在荒野开荒,农村最稠密处的人口密度也不断下降,这也降低了爆发鼠疫的可能。
李植站在二层楼高的望台中朝兵部衙门外面望去,觉得南京的市政设施虽然陈旧,但还勉强能运行。街道上垃圾虽有,但堆积多了,还是有人清理的。道路上积水虽然多,但因为城中河流众多,水往低处走,不会在低洼处形成酝酿病疫的大水潭。
江南的情况,始终是比北方要好一些。
雨水不但会形成污水潭催生瘟疫,而且在这个时代,也是火器的天然克星。下雨天火药受潮,可能无法发射。如果在大雨天遭遇敌人,虎贲军只有依赖钢刀和盔甲肉搏了。
北方雨水少,实在碰到个把小时的大雨了可以逃跑,肉搏战出现的概率不大。但是在南方,大雨有时一下就下半天,还真的有可能逼得虎贲军只能上去肉搏。
越往南面发展,雨水越多。李植暗道要发展一些防水的器材出来,否则以后攻到南方来可能会遇到大问题。
想了想,李植不再看城中的雨水,又想起抄家士绅的问题。他转头看了看韩金信,问道:“韩总兵,到目前为止,我们抄得多少银货了?”
韩金信答道:“国公爷,徽州府、安庆府等地的士绅全跑了,我们成功抓住士绅的只有庐州府等六个府。全部算下来,我们抄得白银八百万两,黄金二十三万两,各色财货四百万两。合计有一千五百万两左右的收入。”
李植这次抄查南直隶行动是一次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长期占领江南。江南士绅统治基础深厚,虎贲军虽然试图出售抄查得来的房屋田产,但潜在购买者担心李植走后士绅卷土重来,没人敢买。李植这次收获的,只能是现银财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