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魔王-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还想再劝说,长孙无垢道:“陛下,五哥这一段时间东征西杀已经劳累了,现在天下太平,四海宾服,就让他好好地歇一歇吧!”
李世民凝思一会儿道:“好吧!就按皇后说的,五哥好好地休息一下,不过五哥在军事上的能力无人能及;你还是挂着军校祭酒的名好吧!还有如果朕有了什么为难的事情,也请五哥不吝赐教。”
程知节看到皇上已经让步了,也就没有在坚持叩头谢恩告辞而去。
“观音婢为何要同意他的辞呈?”
“陛下,程知节这个人就是一头倔驴,你越呛着他他越来劲,反而伤了你们君臣的感情。现在天下太平,也该让这些将军们休息一下了。”
“程知节有大才,我只是觉着让他闲着有些可惜。”
“噗嗤!”长孙无垢突然笑道:“我知道陛下的意思。不过程知节的才能不在朝堂上。让他入朝为官,还不得天天闹翻天?他的才能是大才也是歪才,在于谋划未来。陛下不妨给他出一些有益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题目,让他去想想办法。”
“啪!”李世民一拍手道:“观音婢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这一段时间正和李药师商量着怎么完善府兵制度,且不妨听听程知节的意见。”
第二天在太极殿中李世民加封程知节为一等大魔郡王,食邑3000户,并且免除了他的一切职务,只保留了一项大唐军校祭酒。
程知节跪倒谢恩,然后乐呵呵的回到了家中,他找来工匠打造了一辆轮椅,每天推着母亲在家园中晃悠。
因为有薛仁贵、秦怀玉等第一批军校毕业生短短数年晋升将军的榜样作用;现在大唐军校已经成了香饽饽,虽然招生已经增加到了5000人,可是今年来报名的依然是人满为患。
程知节再次主持军校的招生,不过在众多的教员当中,他却看到了侯君集的身影。
知道李世民让他向李靖学习军法,程知节就暗暗好笑;他偷偷的对李靖道:“三哥要小心侯君集,不要被他反咬一口。”
李靖微微笑道:“知节不用担心,我虽然不如你看人准确,不过也能看清楚一个人的本性。说起了经过了第一届的惊艳之后,这些年考生的水平却差可很多。”
“咱们不能希望每一年都出一些薛仁贵,这些年有咱们这些老家伙撑着,第二代也渐渐起来,大唐最少几十年不会有军事人才短缺。”
“诶,刚说今年又可能成绩平平,没想到这个小家伙也来了。总算是有一个像样的了。”
李靖看了一眼道:“裴行俭倒是一位帅才,咱们得好好地培养一下。”
“唉,三哥,那个中年人是怎么回事?咱们军校没有年龄限制了吗?”
李靖看了一眼道:“哦,因为军队上的人员有时也要到军校学习,是以陛下新定的规矩,除了特进人员,凡是有官职在身希望从军的也可以参加考核,他们就没有年龄限制了。”
老程点了点头对旁边人员道:“把他的情况给我说一下。”
“是!回禀郡王,此人名叫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原为陈仓尉,当时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自恃品秩高,豪纵无礼,无人能止。
刘仁轨对其好言相劝,令其不可再犯。可鲁宁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刘仁轨遂将其投入狱中。鲁宁在狱中不期悔改,对刘仁轨横加谩骂。刘仁轨一怒之下将鲁宁乱杖打死。
岐州官员见状,急忙上报朝廷。皇上闻知此事,大怒不已,但还是有点不明白:“是何县尉,辄杀吾折冲!”
于是命人将刘仁轨押至长安,当面质问。面对陛下刘仁轨毫无畏惧,神色自若地说:“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
时魏徵在万岁身旁,见刘仁轨处事刚正,便对陛下说:“陛下知隋之所以亡乎?隋末,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
万岁闻后,转怒为喜,不仅没有处罚刘仁轨,还提升他为栎阳县丞。不过这个刘仁轨听说军校招生,竟然不受;坚决投笔从戎要来报考军校。”
程知节眼中精光四射,暗暗道:“刘仁轨?没有想多会是他。这位大器晚成,直到六十岁才第一次领军的名将也提前出现了。”
李靖看到程知节的模样道:“怎么?知节又看到一位可造之材?”老程笑道:“是有些意外,不过有了他们参加,我想策试的题目要变一变了。这一次就以府兵制为题目,看看他们能做出什么惊人的文章。”
李世民拿着裴行俭和刘仁轨的考题,拍案叫好,他们的一些想法虽然还有待推敲;可是针砭时弊,并且给出了相对的解决方案,很多的想法例如分府、上番等都与他不谋而合;显然这两个人是用了心的。
“我大唐还有此大才,我竟然不知道?特别是刘仁轨,他已经在县尉的位置上浪费了这么多年青春。如果不是这次考试,我竟然还不知道有此大才!这是朕是吏部的失误。我将像向文武百官求策择其优者而重用,众位以为如何?”
程知节才等人赶紧拜服表示敬佩。李世民哈哈大笑,对着程知节道:“程爱卿倒是偷懒,我让你来帮忙完善府兵制度,你就给我来了这么一场考试。
不错,这也算是一个好主意,给我以后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法。不过朕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程知节笑道:“陛下,要是让臣来说,府兵制度改不改的用处不大。它的弊端太多,很快就会被历史淘汰。”
众人悚然而惊,李世民突然想起妻子长孙无垢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谋划未来的人;所以很是期待的问道:“哦,程爱卿且说来听听。”
“以臣看来,府兵制虽说军民合一,但是培养出来军队也是不专业的。而且他的年龄跨度从15岁到60岁,这也很难保证兵员的精锐。
还有府兵制的根在均田制,现在天下初定;荒芜田地甚多,陛下可以均田给大家。可是贞观初年天下不足200万户,现在才短短的十几年已经达到了300多万户。人员增长必定使得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府兵没有土地只能转化成佃农,再进一步降低,地位尴尬就会沦为豪强的家奴。到时候天下无兵可用,岂不危哉?”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李世民问道:“既然程爱卿看到了府兵的缺点,那么也一定有解决办法,请程爱卿明示。”
程知节道:“臣的意思还是施行募兵制……”他的话没有说完就听有人冷哼一声,回头一看却正是侯君集。
侯君集道:“我以为郡王有什么良机妙策,却原来也是老生常谈。募兵制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有汉一来就是实行的募兵制。不过这种制度也不见得多先进。
第一募兵得自与农民、商人、闲人一样是良莠不齐。第二这些招募的士兵没有经过训练战力有限。第三兵将长期同属,有了归属感,使得军兵只知有将,不知有君。第四使得地方豪强,世家力量有机会招募私兵,形成军阀。
这些都是汉朝之所以衰败覆灭的原因,请陛下明察。”(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出征西突厥
(全本小说网,。)
。李世民皱了一下眉头,静静的看着程知节等着他解释。老程笑道:“所以我们不能照搬汉朝募兵制;我们需要对他做些改进。我们的募兵制度要吸取以往的教训,首先也可以叫做征兵制度。
第一,每到18岁的青年人都必须服军役,虽龙子龙孙,贵族帝胄也不能免疫,兵役的时间为3年,就能有效的保证兵源的质量。
第二,优中选优,组建更加精锐的专业士兵队伍,这些人就是专职战斗,是我们保家卫国,开疆拓土最主要力量。
第三,形成军阀主要是因为,他们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采赋,权利过于集中。我们应该分摊他们的权利,将军只管练兵和打仗,所有的军资、器械、粮草划归兵部;让他们失去滋生权利欲望的土壤。
第四,为了防止兵将合谋,欺上瞒下;各地的将军需要每5年一轮换,每次战斗都由兵部直接指派合适的将领和士兵参战。”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都觉着这些东西有些匪夷所思,不过有合情合理能够实施。
李世民心中像猫爪的一样道:“程爱卿,赶紧把你说的写一份奏章我们讨论一下。”
程知节点了点头道:“是!臣遵命。不过府兵制现在还有一定的先进性。为了防止混乱,陛下不妨先保留着,咱们一点一点的改变。”
李靖连忙道:“陛下,郡王这是老成谋国之言,还望陛下查之。”李世民听了不住地点头,然后下令由程知节、李靖、李世绩、秦琼、张鼎、房玄龄等人组成筹备小组,让他们讨论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尽快的呈报上来。
侯君集看到自己又被排斥到了这个核心小组之外,低着头眼中满是不满和愤怒。
大唐这几年顺风顺水,不仅内部风调雨顺,粮食连年丰收,天下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全国一年中被判死刑的也不过几十人。
经过连续不断的十几年教育普及,世家的力量受到了很大的大打击。他们从以前占据科考70%的名额,现在已经不足一半儿。其中崔家已经迫于压力开始转型,郑家也几乎没落退出了世家豪门的行列,其他的五姓七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而且大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海运和丝绸之路给大唐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全国农民的赋税低到了历史最低。百姓手中有了钱财,消费水平也大大提升,减少的赋税反而又通过另一种方式反馈给了国家。
皇室内长孙无垢虽然闹了一场大病,不过并没有在贞观十年去世。李承乾也开始随着父亲处理朝政,得到了文武百官的认可。
大唐的繁荣富裕引起西边各族的羡慕,丝绸之路上客商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他们有的从中原带走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刷书籍,同时也带来的大量的青金石、宝石等异域宝物。
这些商人的富裕引起了西域各族的觊觎,不过他们一般会成群结队的出现,还雇佣者一些武士护卫;让那些马贼们没有办法下手。不过慢慢的一些大的部落也盯上了他们。
这两年中原虽然安定,不过西域却很不太平。特别是西突厥的大可汗统叶护因为高压统治,被自己跌伯父杀死;他的伯父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莫贺咄原先仅为一小可汗,他自称大可汗后国人不服。弩失毕部共同推举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统叶护可汗子咥力特勤,是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肆叶护和莫贺咄互相攻击,战斗不止。
由于肆叶护是前可汗之子,所以西突厥部众大都拥护他。西面的都陆可汗以及莫贺咄部的酋长多数归附肆叶护。
莫贺咄兵败,逃往金山,被泥孰杀死。诸部共推肆叶护为西突厥大可汗。肆叶护北征铁勒,被薛延陀打败。他为人多疑狠毒,杀功臣乙利小可汗,并诛灭其宗族,引起部下人人自危
肆叶护遭设卑达干与弩失毕部攻击,逃往康居,不久死亡。西突厥迎立泥孰,是为咄陆可汗。
泥孰被推举为西突厥可汗后,即派遣使臣至唐朝表示内附,唐朝的代表鸿胪少卿刘善因抵达西突厥,册封泥孰为奚利邲咄陆可汗。泥孰病死后。其弟同娥设继位,是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
沙钵罗可汗虽然统一了西突厥,可连番大战之后,国内已经是一片萧条;很多兵将明着是官,实际是匪;靠着打劫维持生计。
有一支西突厥大军伪装成的土匪,杀死了一支唐朝返回的商队,得到了大量的宝贝。一位大将一边擦拭着珠宝上的血迹,一边对着主将道:“大哥,沙钵罗可汗三令五申让我们不准打劫大唐的商人,咱们这样做可是有些违规了。”
“哼!别人怕他大唐,我却怕他不来!没有一个唐人能够从我的驻地过去;再说,可汗命令我不能杀害唐朝客商,但拿起咱们的孝敬可一点没有手软过。拿了咱们的,总不能没有什么表示吧!”
“大哥说的对,这大唐李家都不是好东西,虽然李元吉和李建成已经死了,可是李世民还在,我们就不能放过他们!我们就是要逼迫沙钵罗出兵和大唐拼一个你死我活。”
当中的大汉狠狠的一咬牙道:“我袁慕爵今生今世和大唐不共戴天,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天长,不朝;还希望两位兄弟助我。”
李天长和王不朝道:“大哥休要客气,咱们三个一个头磕在地上,都随着东方伯哥哥学艺,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然当随着哥哥和唐朝决一死战。”
大唐商人在西域罹难的消息很快被传到了长安。李世民闻信大怒,这一段时间西域的连番大战,让西域的丝绸之路收到了冲击让大唐的商业受到很大的损失。
以李承乾为首的人纷纷上表,请求皇上发兵保护大唐商人的安全,疏通大唐的商业支柱道路。
李世民先是派遣张大师出使西突厥,责问沙钵罗可汗,要求他保护大唐商人的安全,并且严惩凶手。
沙钵罗接到李世民措辞严厉的通牒,也是微微有些不喜,心中暗暗的埋怨手下不听命令;于是他派遣大元帅左车轮前去调查。
左车轮早就得到了袁慕爵三人的孝敬,他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这一段时间发展顺利,更是想着要和大唐一较高下,最好能够带着大军到中原的花花世界看看。
所以他的调查可想而知,袁慕爵等人又拿出来一部分钱财送给了沙钵罗,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李世民看到西突厥迟迟没有回信,再次发动全国大军准备对西突厥发动攻击。
李世民任命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讨。同行的还有李靖、李世绩为副总管。
有秦琼、张鼎、罗成、阚棱、雄阔海、史大奈,段志玄、罗士信、裴行俨、蓝天毕、苏定方、王文度等大魔国的旧将;有李元霸、李道宗、刘弘基、尉迟敬德、侯君集、丘行恭等大唐老将;有执失思力,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还有李愔、秦怀玉、薛仁贵、高侃、王玄策、黑齿常之、刘仁轨、程怀默、程承摩等大唐新秀。
这一次大唐出兵20万,战将千余员,更是带上了很多新式的兵种和兵器直奔大漠,要必奇功与一役。
程知节大这大军一出长安,西突厥就得到了消息;大唐出兵的消息还是把沙钵罗下了一跳。沙钵罗连忙把左车轮叫道宫中商量对策。
左车轮对于唐军的到来不屑一顾,他拍着胸脯道:“大汗放心,唐军敢来我让他们过不了牧羊城。”
沙钵罗虽然将信将疑,不过还是选择相信自己手下的这位第一勇将。他将手下的10万大军都交给了左车轮让他带着大军前去抵挡唐军。接着派遣使者到薛延陀,高昌,吐谷浑等地请求他们出兵帮忙抵抗唐军。
薛延陀的夷男可汗,高昌的国王麴文泰、吐谷浑的可汗慕容伏允都认为不能让大唐灭了西突厥,在漠北打下一刻钉子。所以他们纷纷排出手下的大将带领着足足有十五万大军前来支援西突厥。
程知节到了定襄和柴绍见面,补充了一些物资,然后继续像西北渡过了茫茫大漠来到了燕然山。
西突厥的先锋就是和大唐有者深仇大恨的袁慕爵、李天长和王不朝三人。他们带领着1万大军率先和唐军的先锋遇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