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大魔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师都就像一个突厥人的狗腿子,他率先站了起来道:“可汗说的太对了!我们第一个响应。只要大汗一声令下,我们西梁国愿意起全国之兵攻打李唐。”
薛举和李轨一撇嘴跟着道:“西梁王说的不错,不知道大汗有什么计划,进攻李唐我们万死不辞!”
刘武周苦笑一下道:“大汗,这李唐兵精粮足,装备优良;不是我长别人的威风灭自己的锐气;就凭我们几个怕是力有不逮。”
梁师都笑道:“定阳王这是被李唐吓怕了,去年马邑一战你的损失可是不小。”
刘武周道:“这是不假,李唐的实力确实强过我们;别说我们,就是大汗的十万大军不也是吃了李唐的大亏?”
颉利的脸也不好看,他沉吟一下道:“定阳王说的也不假;所以这次我决定排出四万虎师和六万金狼军和你们一同出征。另外我会每人补充战马一万匹,加强你们的力量大家还有什么可怕的吗?“
刘武周一拍桌子道:“好!我早就看李唐这帮家伙不顺眼了,咱们就好好教训他们一下。”其他几位反王对于刘武周的前倨后恭感到一阵的无语,不过人家把好处要下来了,当然也是乐的接受。
颉利道:“我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刘武周率领,梁师都协从;直接攻击李唐的大本营山西。一路由薛举率领,李轨协从;进攻关中;大家以为如何?”
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李轨就有些不乐意,他和薛举向来不合,军队多有摩擦;自己受他的节制不要再给他算计了才好。
颉利看出了他们中间的猫腻,冷哼一声心道:“这些汉人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蝇营狗苟不能心齐;就永远不是我们大突厥的对手。等我拔出了李唐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下一个就是集中精力对付大魔国;等这两个国家一完蛋,中原还不是我的囊中之物。”
他哈哈笑道:“众位,大敌当前,我希望大家能够放弃眼前的矛盾,携起手来同心对敌。等破了李唐,关中的地盘和财富,咱们按照个人的功劳大小来分配。”
四王一听无不兴奋,各自答应一声,然后和颉利告辞回到国中准备。十天后他们各起大兵5王,加上颉利的10王大军,一共30万人直奔李唐杀来,整备给李渊的登基大典破一瓢冷水。
刘武周和梁师都会齐后一直按兵不动,急的梁师都天天前去催促,他却以粮草不足没有准备好推辞。
刘武周在老巢按兵不动,薛举却率全部兵力进击泾州,屯驻于析墌城,派出游军劫掠岐州、豳州。唐朝守将张长逊的告急文书,像雪花一样就送到了李渊的案头。
李渊闻言大怒,命令李世民为大总管,刘文静为参军;殷开山、刘弘基、慕容罗喉、李安远等为大将,带兵5万前去救援。
薛举闻听李世民来了,立刻停止对析墌城的攻击,开始收缩防御;突厥大将莫贺咄设不无鄙夷的笑道:“大总管太过小心了;一个小小的唐童,毛还没有长齐呢?有什么了不起的!大总管在这里继续围攻析墌城,我带领两万虎师前去截杀唐童。”
薛举劝道:“莫贺将军有所不知,这李世民虽然年幼却诡计多端,当年我们在四明山十八路诸侯,一百多万人马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将军务必小心为好。”
莫贺咄设冷哼一声道:“真是岂有此理,不要把我们大突厥的军队和那些无能的汉人相比。你们只管攻打析墌城,剩下的交给我吧!”说着转身出了大帐,吹动牛角号整军出发。
莫贺咄设的大军一出来就被李世民的侦骑发现,汇报了回来。李世民听说莫贺咄设孤军前来,哈哈大笑,命令刘弘基出兵迎战,自己则带领大军在回山做好了准备。
刘弘基带领5000大军和突厥军队一照面,就被杀的大败,丢盔卸甲狼狈而逃。莫贺咄设一看哈哈大笑道:“唐军只有这点本事,有什么可怕的?随我追击!”说着带领大军在后面紧紧的追赶。
眼看来到回山,刘弘基偷眼一看,敌人根本没有一点防范跟着就冲了进来;暗暗冷哼一声进入了山中。
也有人提醒过莫贺咄设小心唐军埋伏,不过他正在志得意满,一心要建功立业,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直接冲进了回山。
李世民一看敌人中伏,大喝一声:“攻击!”令出山摇动,山头上伏兵四起;接着箭如雨下。
虎师的装备在突厥首屈一指,身上基本都是铁甲;不过他们身上的铁甲在大魔国提供的强弓硬弩面前,跟纸糊的差不了多少;在一阵箭雨过后,突厥大军已经死伤一片。
“杀!”李世民大喝一声,然后一马当先带人从山上冲了下来。他手中的角弓箭无虚发,射的虎师勇士纷纷坠地。
“杀呀!”5万唐军就将2万虎师团团包围,在回山展开厮杀。这些虎师不愧为突厥最精锐的队伍,他们经过一开始慌乱之后,一个个跃马扬刀,纵横驰骋和倍与自己的唐军杀的难解难分。
李世民一看,命令手下大将殷开山和刘弘基夹击,然后慕容罗喉和李安远中间开花,唐军组成一个个圆筒阵将敌人分割,限制住他们的行动。失去了机动能力的骑兵就大打折扣,战况开始一点点像唐军倾斜。
莫贺咄设急的哇哇暴叫,带领自己的最精锐的亲兵部队直奔李世民冲了过去,想要来一个擒贼先擒王。
李世民看到敌人技穷,终于放出自己的最强军,玄甲军。现在玄甲天军经过不断地扩充已经达到了2千人,而且装备也是数次更新换代,更加精良。
“轰隆!”玄甲军就像一群史前怪兽一样冲了上来,当先一人正是李元霸,在他的面前虎师精锐和鹰师的杂牌军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一锤一个。
不过李元霸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一打起仗来不管不顾,他跑的太快,可就没有人指挥玄甲军了。原先的时候还有侯君集帮忙;可后来侯君集申请调离;玄甲军暂时没有补充上合适的人选。(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三章 抢三关,夺八寨
(全本小说网,。)
李世民看到玄甲军一味地冲锋,少了灵活调度取得的效果大打折扣,不由对侯君集的不满又加重了一些。任用他做玄甲军的统领不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又何尝不是对他人品的考验;结果这家伙能力没的说,可是太急功好利了。
不得已李世民只好亲自上阵,带领着玄甲军在人群中纵横驰骋。玄甲军的加入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虎师一下子陷入了慌乱,开始局部崩溃,并引发了大规模的连锁反应。
“冲出去!随我杀出去!”莫贺咄设一看事不可为暗暗的一咬牙,带人开始往外杀。虎师精锐听到了撤退的命令,人人奋勇,各个争先纵马就开始向外跑。
李世民那里肯放,在后面紧追不舍,眼瞅着出了回山,他们才停下了追击的步伐。
“噗通!”刚一松懈李世民就觉着后背火辣辣的疼痛,一下子从马上掉了下来。唐军大惊连忙跑过来观看,就发现李世民不知道什么时候中了流矢,鲜血将半边身子都染红了。
“军医官!军医官!”李元霸急的眼泪都流了下来,大声的吼叫起来。军医官赶紧跑了过来,拔下李世民的衣甲发现这只箭并没又伤到要害,只是流血过多,休息一段时间就应该没有问题。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经过简单的包扎之后,打扫战场;统计伤亡数字。伤亡数字一报上来,李世民的脸色铁青,自己仗着伏击,人数又是对方的一倍多,加上强弓硬弩的帮忙;这一次杀死了1万5千虎师,自己也折损了1万2千人,根本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出发!”李世民冷哼了一声,带领手下大军继续北上然后再高墌城驻扎和析墌城的张长逊遥相呼应。
薛举等人看到莫贺咄设带领着残兵败将大败而回,在心中暗暗幸灾乐祸的时候,又对唐军的实力有些吃惊。果然时间不长,探马就传来了消息说李世民已经带领大军来带了高墌城,威胁联军侧翼。
他们经过紧急的磋商,决定分兵围困,就留下梁师都和突厥人围困析墌城,薛举父子带领五万大军和三万金狼军前去高墌城攻击李世民。
李世民自从到了高墌城之后,就一直昏昏沉沉,高烧不退;虽然有军医官救治,但效果甚微。
李世民将手下大将召集起来道:“薛举此人称帝之后私欲膨胀,变成了杀人魔王,每战从不留俘虏,还经常屠城掠夺财物;是以百姓深恶之;我们号召全城百姓抵抗,大家肯定尽力杀敌。
而且他们的粮草都来自掠夺,存储不多;所以薛举必想速战速决;而我们偏偏就不让他如愿,我决定坚守不出拖垮他们;然后在一举歼灭。
这一段时间我的身体不适,一切行动由刘文静主持,众将务必听令,如有违抗军法从事。”
众人闻言都不敢多说,躬身领命。第二天薛举父子带人上前讨战,结果高墌城闭门不战,薛仁果帅兵攻城,也被唐军的强弓硬弩逼退。
西线战死进入相持阶段,不过胜利的天平却在向李唐倾斜;只是李世民一直高烧不退,让唐军忧心不已。
得到李世民前去西线抵抗薛举,刘武周一反常态迅速起兵,一日之内先锋大将尉迟恭连夺雁门、娄烦、定襄3座雄关,大军直进山西。
李元吉通过乡老的保举不仅成功保住了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的职位,还在李渊面前给柴绍上了一次眼药;致使柴绍现在留在长安不被重用。
听说刘武周大军来了,李元吉连忙命令手下大将张达出兵驱除;结果张达在柴绍伏击突厥人的杜阳岭,也中了敌人的埋伏。张达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尉迟恭杀死。
尉迟恭再次大展神威,一夜之间连下榆次、介州、石洲等八座大寨,直逼太原让唐军闻风丧胆。
李元吉得到汇报一日三惊,就召集手下的的文武商量怎么守住太原。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说退,有的说死守;让李元吉拿不定主意。
李渊安排辅佐李元吉的窦诞和宇文歆都主张放弃太原,不过窦诞是因为胆小怕死,宇文歆却是认为李元吉将太原折腾的民心大失,根本不可能守住。
他们两个晚上找到了李元吉,百般劝说,终于打消了李元吉死守太原,与敌人决战的打算。
第二天李元吉找来司马刘德威,给他留下一部分老弱残兵让他坚守城池;声称自己带上精兵要出城与敌人决战。结果他带着妻妾在精锐士兵的保护下,一溜烟跑回了长安;把太原留给了刘德威。
直到敌人兵临城下,刘德威都不知道李元吉已经跑了;他手下几千老弱残兵根本守不住偌大一个太原城;在敌人的攻击下到处都是险情,刘德威东奔西跑处处救火,可还是很快地就被敌人攻占了太原。
刘德威见到刘武周才知道李元吉跑了,愤而投降。刘武周也听说过他的贤名,让他官复原职,继续统领自己的手下,帮助自己进攻浩州。
李元吉逃回了长安之后,李渊大怒罢免了他的一切职务,还要追究撺掇李元吉逃跑的宇文歆罪过。他满腔怒火,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年轻,还不熟悉军政事务,所以派窦诞、宇文歆协助他。精壮人马好几万,军粮预拨了上十年,我举义旗打江山的发祥地,眨眼之间就丢了。宇文歆带头提出这种计策,我要杀掉他。”
李纲说:“得亏宇文歆才让陛下没有失去爱子,我认为他有功。”高祖询问原因,李纲回答说:“罪过出在窦诞没有规劝齐王,致使士卒百姓怨恨愤怒。
再说齐王年轻,肆无忌惮地干骄横放纵的事,放纵身边的人,掠夺百姓的财物。窦诞不曾劝谏制止,却放任包庇他,所以造成了祸根,这是窦诞的罪责。宇文歆论感情要疏远些,接近他的时间又短,齐王的过失,他已全部禀奏过了。何况是父子间的事情,别人不好说话,但宇文歆却说了,难道还不忠诚?现在要追究他的罪责,不会使他心服,我认为很不恰当。”
第二天,高祖请李纲进宫,让他坐到自己身边,说道:“现在我有了您,刑罚就不会失去分寸。元吉自己作孽,跟别人结下了怨恨。宇文歆曾上表禀奏,窦诞还怎能制止,都不是他们的罪错。”不久任命李元吉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接着李渊任命裴寂为晋阳道行军总管,让他率领大军10万前去收复太原。
刘武周听说裴寂来了赶紧召集宋金刚等人来商量,宋金刚笑道:“王驾不必担心,这裴寂虽然在李唐起兵之时立有大功;可是此人生性胆小,只能做军师查遗补漏,根本不是将帅之才。请王驾给我五万人马,其原意去攻破裴寂。”
刘武周闻言大喜,就接受宋金刚的请求,让他为总管,黄子英为大将,尉迟敬德和寻相为先锋,带领5万大军去抵挡裴寂。他自己则和梁师都以及突厥大兵一共5万绕道苇泽关准备进入河东,突袭关中。
宋金刚带领大军一路疾行就到了绛州度索原,在这里据城死守和裴寂对峙。裴寂十万大军扎下数里联营,连日挑战;宋金刚拒不出城;裴寂挥军攻城,又被宋金刚挡住一时前进不得。
裴寂正在为怎么攻破宋金刚发愁,突然手下前来汇报,军中的饮水没有了,这个地方本来就缺水,唐军的水源就凭着一条山涧溪流。现在溪流被宋金刚掘断,唐军面临着断水的危险。
裴寂大惊,十万大军没有水可怎么过?他赶紧命令手下拔营起寨,重新寻找有水源的地方扎营。
十万大军转移可不是一见小事,他的命令一下;大家都不知道去哪里找水源,就开始稀里糊涂的拔营,整个唐军就乱作了一团。
宋金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大军出城掩杀,一下子将唐军杀得打败;裴寂落荒而逃。
特别是尉迟恭好像跟李唐有仇一样,催动抱月乌龙驹,摇动龟背驼龙枪,一马当先就杀了进去;唐军是碰着就是,挨着就亡。
大将秦宝宜催动战马舞枪来战,结果没有五六个回合被他刺于马下。李仲文一看拍马舞刀也开厮杀,结果不过十合,被他枪里加鞭打碎了脑袋死尸栽于马下。
裴寂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烟的跑回了绛州;到了这里再打点人马就已经损失了一半。
宋金刚派尉迟恭带领一万人马,谎称五万,在绛州外面耀武扬威,他自己和黄子英,分兵两路,相继攻破了绛县、龙门县和翼城;将绛州完全孤立。
裴寂这才醒悟,不过为时已晚;他趁着敌人还没有合围,带领大军连夜撤出了绛州,逃回晋阳。裴寂只得上表请罪。唐高祖下诏慰谕,又让他镇抚河东。(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四章 智退刘武周
(全本小说网,。)
裴寂生性怯懦,没有将帅之才;他想的就是怎么保住晋阳不失,所以命虞泰二州百姓进入城堡,又将他们的积蓄焚毁,抵抗刘武周;不过却使得百姓不安,人心思乱。
夏县百姓吕崇茂趁机叛乱,响应刘武周,隋朝的降将王行本也趁机反叛,将浍州献给了刘武州;自此晋阳以东再也没有了李唐的土地。
宋金刚和裴寂在晋阳开始对峙,刘武周却率领剩下的十万大军来到了苇泽关。苇泽关就是后世的娘子关,目前在这里驻守的就是平阳公主李秀宁。
李秀宁听说刘武周5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