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起澳洲-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越南本身也不缺士兵。但大明对越南人极不信任!毕竟他们天生反骨,历史上,就多次反抗中央王权。
大明要是依靠他们维护统治,那就是眼·瞎!
只是大明兵力趋紧,一时间,也派不出足够的人手。刚好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会在这个时间点接连爆发。于是熟知历史轨迹的大明,便将注意打到了这些起·义者身上。
这个时代的苗民,已被汉人同化得很严重了。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也基本向汉人看齐。所以算得上华人。
那么,同文同种的华人总比越南人更亲·近大明吧?就算这些起·义的首领们,都不是什么大将之才。但大明,也不要他们打什么大仗硬仗。只需要维护越南的安定,就足够了。且他们作为外来者,肯定会受到当地的排斥和敌视,因此从安全上考虑,只能紧靠大明。
所以两相比较之下,大明就选中他们了!
而江夏从来乾州的第一天起,就想着法子把他们弄到越南去。从最开始的预言,到后来的赐福,再到现在的接见。甚至他们嗅到的香气,看到的‘南’字,也都是预·谋好的。
可惜的是,石柳邓、吴八月等人一直被蒙在鼓里。被卖了,还在感激江夏仁善。
或许日后,他们会发现端倪。但那时,他们仍然会感谢江夏的指点。因为在大明,他们会混得越来越好。而按照原历史,他们确实不到两年就去了西天极乐。
不过这些,都和江夏无关。完成任务的他,心里轻松了不少。回笑道:“放心!你们的功劳,我自会禀告情报司的。到时候,你们‘外围特工’四个字,就可以变成两个了。”。
两个童子闻言,立时连声感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三章 访清(七)……天津
(全本小说网,。)
视线北移,清国天津。
明建文四年,即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翌年改元‘永乐’。
第二年,为了纪念‘靖难之役’的胜利,朱棣在直沽设卫筑城,赐名‘天津’,意谓‘天子经由之渡口’。
这也是史料记述中,天津之名最完整的由来。
此时两艘千吨巨船缓缓驶近天津码头,水花阵阵,巨浪翻涌。岸上则站满了穿着长袍马褂的清国士兵和百姓。他们留着长长的猪尾·巴鞭子,一脸新奇的眺望着越发靠近的巨船。
从古直今,天津都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的美称。其中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等五条海河支流,全都在天津汇合,并从这里直入大海。
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其在后世,成功跻身四大直辖市之一。
但在当下,海禁甚严的清国,并没有利用天津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其发展成一个连河通海的区域大城。
站在船头,马戈尔尼看着逐渐清晰的海岸线、破落狭小的港口、以及黑压压的清国人,心里的失望又加重了几分。
本来在他心目中,源远流长的东方古国,应该生活着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族群。统治者以孔子的思想来治理国家,让子民们,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那样,友爱和睦。
这一点,他在大明见过。管理者亲切待人,民众们和蔼友善,一派祥和安宁之景。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作为历史更加悠久,华人更多的清国,应该做得比大明更好。
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在舟山之行中,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巴掌。所有清国人都留着丑陋的长鞭子,穿着颜色沉闷的衣服。管理者对待自己的民众时,言行举止,都透着粗鲁与无礼。
他知道,满人是从更北方的原始森林来的。原本就是一个野·蛮的部落族群。因为骁勇善战,所以窃·取了汉·人江山,建立了清国。
到底是外来者,不受圣人教化之言。便将粗陋的行为习惯,带到了汉·人大地。那传说中的圣人礼仪,似乎已消失殆尽了。
尽管他敌视大明,但说实话,他对大明的观感还是不错的。那里的管理者和民众,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整个社会,也都是和谐守礼的。就是他所在的英国,也比不上大明。
当然,清国还是存了不少礼仪。但和大明相比,清国的礼仪不仅繁琐,还充满歧·视。
他就在定海城看到,经常有百姓当着清国官员的面,跪地磕头。如若慢了或态度不恭谨,还会受到官员的责罚。
这和大明处处平等与尊重,形成天壤之别。
且清国的官员在处理命案时,也令人咋舌。比如判定男女二人是否通jian。官员根本不用调查取证,就命人割下这两人的头·颅,泡在水里。如果面面相对,则通jian成立,反之,则另有冤情。
如此粗·暴浅·陋,还能成为管理者,实在令人费解。
而且他所见的普通清国人,大多破衣烂衫,瘦得像竹·竿似的。住着低矮的窝棚,贫穷至极。路边的弃·婴死·尸,也都屡见不鲜。给他的感觉就是,清国人大多精神麻木,对旁人的性命,漠视至极。
如不是亲眼所见,他都很难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文明古国。
在族群关系上,他也注意到。清国的满人总是高·人一等,可以随意欺压汉人,殴打汉人。处处透着不平等,处处透着歧·视。
根本不能和大明和谐的族群关系相比!
所以他的脑海里,对清国的印象只有贫穷、落后、野·蛮、无礼。
心里想着这些时,船已靠了岸。
和定海城差不多,这些士兵稀稀拉拉的位列在港口两旁。举着落后的长矛,戴着铁桶似的头盔。零零落落的旌旗随风招展,好像随时都能被风吹走。
周围还站着大量神情木然的民众,就那么静静的站着,一动不动的,和雕像差不多。
这样的欢迎场面,总让人觉得诡·异。
马戈尔尼毕竟是搞外交的老人了,知道清国派这些士兵过来的原因。无非是宣扬国威,让他们知道清国的军力罢了!
只是这样的军队,无论是从军姿还是武备,都不及英国的一根手指头。
像现在,稍稍有些实力的国家,都大规模装备火枪。特别是大明,制造的火枪性能最好,质量最优。
可这清国,貌似还停留在黑暗的中世纪。
以这样的武力和英国结盟,能起到作用么?尤其是对付强横的大明!
他暗暗的摇了摇头。心底已有了答案。
以致这结盟的心,也不自觉的凉了大半。
这时,迎接他们的官员,又送来一大堆猪马牛羊等肉食。有些牲畜已死了几天,定然吃不得。他们便扔进海里。却不成想,那些围观的民众,像是突然活过来了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跳进海里,争抢着那些死得不能再死的牲畜。
清国官员看到这些,像是没看到一样。领着马戈尔尼等人,一路北上。
因为河道的缘故,他们不得不换成吃水较浅的小船。便留下一部分人,照看船上的东西。等找到合适的商船,再将礼物送到北京。
而马戈尔尼等人,则先一步进京面见乾隆皇帝。
行船时,又一件事打破了马戈尔尼的认知。那是两艘发生碰撞的船,倾覆在河面上。船上的人纷纷落水,大喊救命。但那么多过往的商船,却没有一艘伸出援助之手。
马戈尔尼还想让船上的人帮忙,清国官员却竭力阻止。还跟他们说,这些人死了就死了,不用理会。这样的言论,再次刷新了马戈尔尼所认为的底线!
让他对清国最后一丝幻想,也消失近无。
因此他没有听从清国官员的劝告,让船员们,将一个个落水的人救上来。在欧洲,这是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在清国,人与人之间,似乎只有漠·视。
或许是他的做法惹怒了清国官员,以致上岸后。清国官员以那些被救者损害清国威严为名,施以鞭刑。
这举止,已接近灭绝人性了。
不知怎的,马戈尔尼骤然心灰意冷了起来。对即将而来的觐见,也不太热衷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四章 访清(八)………记恨
(全本小说网,。)
事实上,接下来的觐见也确实很不顺利。
根据清国的要求,马戈尔尼等人见到乾隆帝时,要和清国人一样,行三跪九叩大礼。
其他礼仪,马戈尔尼还能忍受。但这叩拜大礼,实在有损英国的颜面。若是马戈尔尼真这样做了,那传回国内,肯定会被英国民众喷·死!就是国王理解他的苦衷,那些向来不喜欢他的议员,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攻击他的借口。
所以马戈尔尼说什么也不同意!
而清国向来抱着‘天·朝上·国’,鼻·孔朝天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国。因此对马戈尔尼的不配合,非常恼怒。
就此,访清之行,陷入了僵局。
在马戈尔尼为此烦心时,天津码头。哗啦哗啦,层层大浪在海风的裹挟下,使劲拍打船沿。那声音,像极了魔·鬼的咆哮。
当下已是子时,“印度斯坦号”和‘狮子号’上的船员,也大多沉沉睡去。由于很大一部分人都上岸了,所以留守的船员不多。再加上停在港口,较为安全,守夜的船员便放松了警惕。
正是这个时候,距其百米开外的海面上,数艘小船静悄悄的向其划来。黯淡的夜色庇护了所有行踪,翻滚的海浪掩盖了所有声响。让小船,神不知鬼不觉的靠了上来。
只见这些人穿着统一的黑色劲装,除了一双发亮的眼睛,其他部位都被掩映在黑暗下。他们一个个身手了得,像蜘蛛侠一样,飞岩走壁,动作敏捷的爬上船。
莫官扶是第一个登船的,他一上来,就细细的扫视了一遍船头的环境。然后蹑手蹑脚的摸到船员身边,从后面,猛然捂住对方的嘴巴。
在其还没清醒过来时,就手起刀落的抹了对方的脖子。又以同样的方法,收拾了另外两个船员。这下,船头被清理干净了。
此时,其它人也都陆续跟了上来。
待众人都到齐后,莫官扶才用手指比划了方向。便见众人立即分成三队。一队占领船上的通道节点,一队清理碍事的船员,最后一队,找到武器库,毁了这艘船。
这次行动,是骷髅王刻意安排的。为了替大明解忧,他便想到了这个主意。毕竟这两艘船装了英国呈给清国的礼物,代表了英国的诚意。那毁了它们,英国的诚意也就化为泡影了。
何况这英国使船,敢在金煞海盗团的地盘撒·野!不给点颜色瞧瞧,怎么显示出金煞海盗团的威严?
于是,便有了今晚的行动。
按照习惯,武器库都放在船舱的二三层。这里没有底层那么潮湿,也没有顶层那么容易受到攻击。是最合适的储放位置。
轻手轻脚的下到船舱,昏黄的烛火兀自闪亮。莫官扶走在最前面,踮着脚尖向前行去。
当来到第一个仓门时,每个人都严阵以待。默数了一二三,便一脚踹开仓门。内里寂静非常,没有半个人影。
松了口气,又连开四道仓门,依然没有半点儿动静。幸好他们知道船上的人是上岸了,否则还以为自己受了埋伏。
这样想时,推开第五道仓门。
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儿,瞬时冲了出来。莫官扶面上一喜,总算找到了。
但就在这时,耳旁突然传来砰的一声闷响。好像是碰倒了什么东西。
可是身边的人都好好的站着,根本就没人乱动。
莫官扶凭着本能,马上反应了过来。大喝道:“退!”。说着,身子往旁边一闪。其它人见状,也纷纷远离仓门。
下一秒,便听砰然一声枪响。却是仓门正对的墙壁上,出现一口冒着青烟的洞眼。
要是再晚一步,这洞眼就穿透他们的身体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惊魂未定的时刻,第六道仓门又骤然打开。一个依靠在仓门上的海盗,立时猝不及防的栽了进去。紧接着,就是数声惨·叫和枪响。
他们立即明白,内里有人。
如今他们挤在过道上,没有遮掩。最易受到攻击。所以他们就着最近的仓门,躲了进去。
一场十八世纪的枪战,就此拉开序幕。
不过精彩度,当然比不上后世。毕竟是燧发枪,不能连发。所以这战况,并没有想象中的激烈。
最后莫官扶凭着人数上的优势,将潜藏的英国人全部消·灭。他们自己,也死了两人,伤了三人。这代价,还是有些大了。
将提前准备好的火油泼满过道,莫官扶才带着众人返回甲板。当一切准备就绪好,他就面无表情的扔下灯盏,便听蹭的一声,过道内迅速蹿起一条火龙。
而在临近的‘印度斯坦号’上,已是大火冲天,噼里啪啦的炸裂声,响个不停。
见此,莫官扶带头跳下大海。
半分钟后,‘狮子号’的武器库被引燃,最先爆炸。只听轰隆一声,响彻云天。滚滚黑烟,都冲开了厚厚的云层。
一旁的‘印度斯坦号’紧随其后,发出一声轰隆巨响。火光冲天,亮如白昼。莫官扶他们在水里游着,深切的感受到海水的急剧升温。当露出脑袋,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的脸膛,火辣辣的疼!
不过任务,到底是完成了!
四天后,马戈尔尼才在北京得到消息。当时他面色煞白的瘫坐着,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清国的官员也同时得知消息,纷纷向乾隆进言。说是老祖宗不喜英国使者冒犯圣上,所以勃然大怒,降下天火。
其实这些官员是知道乾隆不喜英国使者的失礼,便投其所好,尽所其能的贬低英国使者。
果不其然,乾隆帝闻言龙颜大悦。
于是假装大度的面见马戈尔尼,但前提是,对方必须下跪。
可惜马戈尔尼仍然拒绝。
要知道,当了皇帝的人,是最在意面子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了乾隆帝的圣意,引得他越发不喜。
结果,乾隆帝直接下了一纸驱逐令,限英国使团在最短时间内,离开清国的国土。
清英结盟,就此沦为无稽之谈。
不过马戈尔尼在离开前,送了一本大明出版的《清国志》给乾隆帝。上面以科学的理论方法,系统的阐述了清国统治者的腐·败与无能,以及政权的腐·朽与落后。
从最早的努尔哈赤上三代开始,一直到乾隆帝的后三代,都被批光了。真是祖宗十八代,一个不落。
以致乾隆帝只看了一二十页,就被气晕了!
因为他实在难以想象,这个世界上,竟敢有人敢这样批判他们爱新觉罗家族。而且提到他时,还说他老迈昏·庸,好大喜功,并说他就是清王朝的掘·墓人。
最后,还将其上升到国家的罪·人!
说在他的治理下,清国人越来越愚昧落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本人思想腐·朽,才使得国人都跟他一样愚不可及。
这让自封‘十全武功’的乾隆帝,怎么接受得了?
还好马戈尔尼他们跑得快,否则乾隆肯定会把他们的脑袋给砍了。同时他也记住了一个新的国家…大明。
也不知这个国家和前明有什么关系,但从其编写的《清国志》来看,绝对是清国的敌人。
马戈尔尼这一招,总算让乾隆记恨上大明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五章 越南(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