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起澳洲-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世界各地来的移民船、商船,大都截停在明京市的梅尔维尔岛,接受隔离观察。
大明内部商船,也都在各港口城市停靠时,被严格盘查。
致使极短的时间内,大明的商贸航运,出现大幅度倒退。一些工厂的货物,也被积压。
经济大好的局面,受到严重影响。
听完广播后,刘卫国便开始今天的巡查,一来查看各个移民村的农业生产,二来落实民众的防疫措施。
金山镇很小,只有一条街。不到一刻钟,刘卫国就走到了街尾。在他身边,跟着两个随行人员,负责记录相关情况。
就在这时,一个金山镇的警察急匆匆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船…船……船到了!”。
刘多福闻言,满脸疑惑的问道:“什么船?”。
“伪…伪……装的荷…荷兰船。”,警察弯着腰,撑着膝盖,胸·口剧烈的起伏。
瞬时,刘多福就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刚好有个老农赶着黄牛车从身旁经过,他立时眼前一亮。不由分说的将其‘借’了过来。呵斥一声,驾着黄牛车急巴巴的赶向码头。
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警察、老农以及随行人员,面面相觑。
咕噜噜,这黄牛车颠簸得不行。他又急着赶路,所以不断甩着鞭子。结果老旧的破木车在速度极快的奔跑下,哐当几声,散架了。
于是他索性骑在牛背上,抱着牛脖子,接着往前赶。
当来到码头时,警察所的人,已拉起了隔离线。
但黄牛已被刘多福的鞭子抽得发狂,一头冲了进去。
在场的警察刚想阻拦,黄牛就将人顶飞。
还是有人急中生智,照着牛头蹦了一枪。
便见黄牛瞬时失控的撞向停泊的商船,刘多福也被甩了出去。
噗通一声,刘多福摔得头晕眼花的。扶着近旁的桅杆,跌跌撞撞的站起身来。
这下,他才发现自己被甩上了船。
更令他心惊的是,这还是一艘满是尸·体的船。
就在他脚边,躺着一具白人腐·尸。只见脸上、脖子上、手上,长满了眼珠子大的水痘。有的破裂了,流着浓水。且甲板上,还横陈着不少尸体。
这些人的身上,也都长满了水痘。
在他暗自心惊时,已有数位裹得严严实实的警察上了船。
看到刘多福站在尸体边,警察们全都睁大了眼,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有位年岁不大的警察,慌慌张张的喊道:“刘…刘…刘镇长……”。
他们很难想到,金山镇的镇长,竟然以这种方式,踏上这艘船。
就是刘多福自己,也没想到。根据官方内部消息,天花就是从这船上来的。称其为疫病之源也不为过。
害怕归害怕。在这么多人面前,刘多福还不敢表现得太胆怯。因此努力稳住情绪,声音平和的问道:“这就是那艘消失的荷兰商船吗?”。
警察们立即点了点头,显然默认了这事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荷兰商船,竟从大明跑到了遥远的南方。
倒霉的是,刘多福有染病的风险了。
(感谢未安未亡、小洪028的推荐票。抱歉,昨天中暑了,所以没来及更新。会尽快恢复过来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花之源
(全本小说网,。)
有惊无险的是,刘多福在移居大明时,接种过天花疫苗。
虽然疫苗不是百分百的免疫,但他很幸运,没被感·染。
而此时明京市海防区,情报司总部。
廖青翻阅着金山镇的报告,眉头微皱,像是在想着什么。
由于大明抽调了大量警力,奔赴帝力,维持治安。所以大明本土,出现了严重的警力短缺。
而荷兰商船再现,事关天花之源。因此大明就让情报司参与进来,派出调查组,前往金山镇调查原因。
1519年,天花随西班牙人的脚步,进入美洲大陆。致使十六世纪末,美洲幸存下来的人口,刚超过一百万。
且16…18世纪,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欧洲约为50万人,亚洲约为80万人。
到了十八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总人数,超过1。5亿人。
同时,它也传播到了澳大利亚,杀·死了一半澳洲土著。
1798年,詹纳发明了人种牛痘。经过两百年的疫苗接种与探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天花才得到彻底控制。
这是原来的历史!
因为大明的介入,天花疫苗提前诞生,让澳洲土著,免于天花之灾。
但也因为大明,使得南洋地区的贸易联系,比原时空要紧密百倍。以致还没来得及普及疫苗的海外离岛,在天花爆发时,不堪一击。
否则,也不至于造成这样的后果。
只是,这次天花的源头,那艘载着爱尔兰人的荷兰商船,却藏有猫腻。
按道理来说,欧洲人对抗天花数个世纪,体内已或多或少的产生抗体。就算爆发了天花疫·情,也不至于全船皆·死啊!
但派往南方省的调查组传来消息,船上的人,无一幸免。飘到金山镇的船,也是一条死·船。
这之前,大明各大港口,也都没这艘船的踪·迹。
从遥远的帝汶岛,一路飘到大明南方的金山镇,时间还那么短,也太凑巧了吧?
特别是船上没有船长!
这可真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一艘船,没有船长,怎么远航,怎么飘得这么远。还准确的停在金山镇。
作为沁·润情报司多年的老·手,廖青隐隐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不过在缺少足够情报的情况下,他也理不清头绪。
但没过多久,南洋的情报司分部,传来一个看似普通,但十分紧要的消息。
那就是这艘荷兰商船,曾在英国控制的马六甲市,停靠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上面的爱尔兰移民,也大多是在当地上岸的。
也就是说,这些爱尔兰移民,不是来自欧洲本土。
而且当时马六甲地区,也小规模爆发过天花疫·情。但控制得早,所以损失不大。
“那么,这会不会是英国人的阴·谋呢?”,廖青暗暗推测道。
自英国和大明共同瓜·分南洋以来。马来半岛,就成了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但这次合作,不仅没使英国和大明的关系更进一步,反而生出更大的间隙。
第一个是新加坡的领土问题。
在后世,新加坡的面积很小,除了新加坡本岛、德光岛稍大一点外,几乎没有能上得了台面的岛屿。整个国土面积只有716。1平方公里,相当于现代北·京市(16807。1)的二十二分之一。
还不足大明临北区的一半!
但现在,新加坡的领土面积,囊括了柔佛巴鲁,北至三板头,西至文律,大概占了十分之一的柔佛苏丹国。
毕竟新加坡是一个岛,缺少淡水。占·领了柔佛河,就解决了淡水问题。解决了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这样的结果,当然引得英国不满。
因为英国原本的打算,就是趁大明还未反应过来时,将新加坡岛抢过来。好隔着马六甲海峡,和大明分庭抗礼。
在他们看来,马来半岛,只能是英国人的马来半岛。
可惜英国直到现在,都自顾不暇,无法阻止大明的行动。
而这,就牵扯到第二个问题……苏丹国叛·乱。
英国在接收荷兰人的殖民地时,虽很轻易的击败了荷兰人据点,但那些先前未被英国瞧上眼的土著苏丹,却叛·乱了。
这些土著苏丹,得到了大明的暗地支持。
友好的大明帮他们训练武·装,卖给他们大批缴获的老式枪支弹药。并承诺保持他们的独·立局面,引得各个苏丹国,欢心不已。
于是为了尽早摆脱殖·民的枷锁,马来半岛的苏丹国,几乎一股脑的和英国决裂了。
从1793年底,英国登陆马来半岛开始。战争已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
当然,光靠这些没用的苏丹,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大明,还给他们找来了帮手。
在马来半岛的北面,是北大年苏丹国。1767年,北大年苏丹国宣布独·立,但未获暹罗国王认可。
1785年,继位不久的泰王拉玛一世吞·并北大年,直到现在。
事实上,暹罗也一直对马来半岛有觊觎之心。吉打苏丹、丁加奴苏丹,每年都向泰王朝贡。
独·占之心,昭然若揭!
所以大明只稍稍运作,许诺一些空口白话,再卖点便宜武器。就将暹罗争取了过来,让他在马来半岛,和英国人对着干。
以致当下的马来半岛,比荷兰人统治的时候,还要乱。
苏丹反叛、暹罗进攻,就连最安稳的槟榔屿,也出现反叛活动。真可称得上烽火连天。
英国也知道是大明在捣·鬼,但就是没有有效的反制措施。本来英国也想挑动爪哇、苏门答腊的土著叛·乱,可惜大明搞了个大移民计划,又实行严格的军管。再加上大明优厚的国民待遇,使得这个计划还没实行,就胎·死腹中。
所以这天花疫情,还真有可能是英国·狗·急跳墙之举。
不管怎样,廖青都要尽快将这消息呈给总统府。让内阁的人,拿拿主意。
而在帝汶省古邦市。
先前繁忙的古邦港,已经门可罗雀。
街上除了持枪巡逻的警察、抱着生活物·资的市民、用醋消毒的医生,少有闲杂人等。他们全都捂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
即使气温很高,天气很热,他们也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人敢摘下口·罩。
就是一些接种过疫苗的华人和澳洲土著,也都穿得严严实实的。因为天花的感染者中,已出现了华人和澳洲土著的身影。
这也证明,疫苗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
尽管这些疫苗接种者的感染几率,只有百分之一,致死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但这依然让人害怕。
每个人的眼底,都透着不安与焦虑。(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明的反击
(全本小说网,。)
杨崇在得到廖青的报告后,立即将忙得首尾难顾的部长们找来,让他们跟着出出主意。
虽然廖青的报告中,带有很大的主观臆·测性。但无风不起浪,英国铁定和这事脱不开关系。
最后,经过讨论,内阁统一决定。
在这件事上,暂时不宜声张。但这是一个借口,如果将来大明要对英国动武的话,刚好有个由头。那个消失的船长,无论是死是活,都要尽快找到。因为他是这件事的突破口。
反正不管他承不承认,这件事都会推到英国头上。
若不是大明要发展工业和消化南洋。现在,就会对英国动手了。
不过,要说啥都不做,那也是不可能的。
从现在起,对英国本土、英国辖下的殖民地商船,征收特别贸易保护税。和其它地区的商船相比,税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官面上的理由是,保护大明本土的工商业。
同时限制英国移民。不但要严加盘查,还禁止他们进入大明本土。一般情况下,都安置在几内亚和南太平洋的三大群岛。取得合法国民资格的门槛,也比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移民高。期限,也长个三五年。
像新西兰的英国移民。
自库克1777年发表他的航行报告后,英国人就开始移民新西兰。所以这地区的英裔大明人的比例很高。
先前考虑到大明和英国共同对付荷兰的特殊关系,就没对新西兰地区的英裔大明人迁移。
现在,大明就没这个顾虑了。
从即日起,新西兰地区的英裔大明人,全部迁入几内亚。彻底磨去英国在新西兰的殖·民印记。
至于马来半岛,大明也会加大对当地土著苏丹和暹罗的支持力度。像之前没敢卖的大炮,现在也可以卖了。
反正欧洲反法战争正打得火热,英国也没胆量和大明撕破脸,没那精力和大明开战。
并且大明还将对付荷兰人的法子,照搬过来。
在马来半岛,每杀一个英国人,就可以得到三两黄金。若是抓活的,则什么钱都没有。
要知道,马来半岛的土著们,大多是苦哈哈。一听杀英国人可以换黄金后,立即不假思索的加入‘赏金猎人’的行列。
可以预见的是,马来半岛的反英斗争,必将进入新的高·潮。
当然,抱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想法,大明也没放过缅甸。
1784年,缅甸王孟云征服缅甸西南方的阿拉干地区。1785年,阿拉干成为缅甸的一个省。
这地方和英属印度接壤!
由于双方都想向对方的统·治区域,扩张势力。再加上阿拉干地区自身的反·叛活动,使得英缅双方,不断发生纠纷。
英国指责缅甸妄想染·指东孟加拉,破坏当地和平。而缅甸也毫不示弱,指责英国扶持阿拉干地区的反·叛势力,庇佑当地的反·叛分子。
双方大战虽没有,但小规模的冲突,却接连不断。那嘴·炮,更是没停过。
所以争取缅甸的事上,应该不需要大明多费口舌。
那么,英属印度的孟加拉地区,也别想安稳了。
而此时的南印,也不平静。
首先是迈索尔战争。在原时空,这场战争从1767年打到了1799年,持续了整整三十二年。
另一个是马拉塔战争,从1775年,打到了1819年,时间跨度更长。
这两个都是南印的土邦国,实力都不差。否则也不可能支撑这么久。
如今是1794年,第三次迈索尔战争,已于1792年结束。第一次马拉塔战争,也于1782年结束。
虽处在停战期,但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但割·地赔·款,各个邦国国王,还将儿子送给英国人为质。
可以想象,这两个土邦国的仇·恨。
所以大明绝对要利用他们,武装他们,扶持他们。让他们尽最大努力,给英国人添堵。
要知道,印度可是英国人的聚宝盆。在北美独·立后,印度对英国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假如这聚宝盆破了,英国所受的损失,足够伤筋动骨吧!
这行动,复杂而又严谨。势必需要一个距离印度、马来半岛近,且又能掌控全局的人坐阵。
思来想去,内阁的人,都想到了南峰。他是南洋总督,坐阵巴达维亚。又是内阁大臣,有信得过的资历。
且当下内阁的部长们都很忙,脱不开身。杨崇做为总统,受到的关注太多,也不好离开大明。
那么实施这行动的,只能是他了。
情报司司长廖青,也特意赶赴南洋。和留在巴达维亚的副司长张扬,一起辅助南峰。
其实从全局来看,这次针对英国的行动。囊括了马来半岛土著苏丹国、暹罗、缅甸、印度土邦。
明面上,就是少了大明。
古语有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些国家在反击的时候,不但削弱英国的实力,也削弱了他们自己的实力。
大明向来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吃肉不吐骨头。
南亚、东南亚地区,大明不是没有染·指的野·心。只是受条件所限,才一直没有露出獠·牙。
因此在未撕·破脸前,削弱这些地方势力,也是大明喜闻乐见的。
至于帝汶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