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召唤传说-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李渊的箭法还有一个美谈。李渊的妻子是当时贵族世家隋朝神武公窦毅的女儿,貌美如画。当初窦毅在为自己的女儿挑选良配的时候窦毅在屏风上面画了一只孔雀,宣称是只要能够射中孔雀的眼睛就招为自己的女婿。当时很多贵族子弟都无法达到窦毅的要求,铩羽而归。但是李渊出手的时候却是一连两箭都是射中了那屏风上面孔雀的眼睛,于那窦小姐订了终身。这便是后来传为美谈的“雀屏中选”。
虽然李渊在后世的记载之中关于李渊的箭术记载不多,但是这李渊确实是有着一身高超的箭术,如今虽说李渊乱入到了这个时代,但是李渊的箭术能力却是没有变化。而且李渊的箭术非凡,连带着李渊的几个儿子都是擅长箭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渊次子,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一连射出五箭,都射中了百步之外的靶心,引起了一旁的数人的喝彩。李渊将弓箭放在一旁,转头一看,发现这喝彩的正是自己的几个子女李建成、李世民和李秀宁。
李世民此时走上前来对李渊说道:“父亲箭术非凡,恐怕和李光叔父也是相差不远了。”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浮起一股自得之意,不过又想起那李光一手惊人射术,不由得摇摇头道:“李光的射术那是能够比肩当初先祖李广,我和他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
之后李渊对李世民等人道:“最近朝中有什么事请发生吗?”
此时李建成说道:“倒也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就是那陛下又是赏赐了张济一些财物。”
李渊摇了摇头,说道:“那张济不过是一个西凉莽夫,若不是那十万西凉铁骑掌握在他手中,朝中又有何人会看得起他,如今他虽说被陛下重用,但是却不足为惧。”
李建成此时眼含忧虑的望向那李渊,说道:“父亲,这陛下提拔这张济明显是要打压父亲,他刘虞能够登上皇位还是靠着父亲,可是一登上那个位置他就翻脸不认人,这陛下也太??????”
“建成,这些话你在我们面前说说也就是了,若是传出去你知道后果的。”李渊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李建成的话。
李建成闻言心中一惊,他刚才的这番话若是被那刘虞或者杨彪等人知晓,那他李建成是绝对没有活下去的机会了。
诽谤新君这可不是一个能够轻松打点的罪名。而且新官上任三把火,刘虞刚刚登基为帝,自然是想要做出一些事情来确定一下他的地位。而李建成刚刚的话若是流传出去那绝对死撞到刘虞的刀口之上。
不过还好这李建成的一番话除了李渊之外就只有李世民和李秀宁知晓,倒是不必担心会被外人得知。
李渊此时摆了摆手,对李建成三人道:“如今陛下刚刚登基,长安城中一切都是百废待兴,你们几个这段时间都给我安分一点。特别是你,世民。”
李渊话说到最后的时候却是看向了李世民,那目光仿若实质一般看的李世民是心底发寒,似乎心中的秘密已经是被李渊看穿了一般。
李世民连忙低下了头颅,恭敬的对李渊说道:“孩儿明白了。”
见父亲是如此郑重的嘱咐,而且似乎这主要目标还是自己的二弟,李建成不由得心中产生了一丝好奇,这李世民究竟是私下做了什么事情让父亲是如此郑重?
想到这里李建成突然是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这个二弟的了解太少了,虽说自己知道这二弟一天到晚是忙着,但是对于李世民所做的事情李建成却是一无所知。
李世民往常的一切行为浮现在李建成心头浮现,李建成的心中突然是有了无数的想法,但是由于这李渊还在,在李渊那散发出的压力之下李建成只得是将心中的这些想法给短暂压制住,等到之后再去问李世民。
当李渊离开之后,李世民却是没有给李建成询问的机会,在向李建成和李秀宁告罪一声之后便是急匆匆的离去了。
望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李建成却是神色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一旁的李秀宁脸上却是显露一股好奇之色,只是不知道这李秀宁究竟在好奇什么?
在回到自己的书房之中后,李渊便是随手从书架之上抽出一本书看了起来,但是今日不知是什么原因李渊很是心烦意乱,这书中的内容却是一点也看不进去。
李渊索性将那书丢在一旁,双目微闭,神色不怒自威。
刘虞?不要以为你如今是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若不是那杨彪等人从中作梗你以为你刘虞能够登上皇位。既然登上了这个位置那就好好的听话便是,非要做什么动作的话那可是会死得很早的。
原本李渊的意思是立一个旁支的刘姓皇族为帝,方便自己等人掌控的,但是那杨彪等一众汉室老臣却是坚持要立刘虞为帝,加上那刘虞不知为什么一反常态的对这皇位是突然感了兴趣,极力争取。
最终李渊只得是同意刘虞为帝,毕竟现在李渊在朝中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强,为了日后的大业,李渊现在只能是暂时妥协。
在这乱世之中,李渊的心中也是有着一股野望诞生,而且在李渊担任陇西李氏家主之后这股野望更是强盛。而李渊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野望,很早便开始了布局,长安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背后就有着李渊的影子。
例如那针对前任天子刘协的刺杀。
第291章 李渊谋算
当刘虞登基为帝并且改年号为安平的消息传达天下之后,瞬间便是引起了天下诸侯的不同反应。
幽州骁骑将军公孙续面对刘虞已经登基为帝的情况却是没有什么反应,既没有是向长安称臣,也没有举起反旗。就这么什么都没有做,而这其中的原因天下诸侯都是知道的。刘虞原先是幽州牧。但是在与公孙续争夺幽州的过程中被公孙续击败,虽说最后公孙续并没有取了刘虞的性命,也算是留了一线,但是双方的梁子已经是结下了,没有那么容易解开。
不过公孙续现在并没有反汉之心,或者说没有在明面上的反汉,所以由于公孙续和刘虞之间的仇怨,公孙续现在并没有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兖州镇东将军曹操在刘虞登基为帝的消息传到兖州之后便是聚集麾下一众文臣谋士开始商量,经过曹操麾下一众谋士的商议,最终曹操决定向长安刘虞称臣,奉刘虞为帝。同时曹操还派麾下谋士荀彧前往长安觐见大汉新君刘虞。
冀州牧府,袁绍在得到刘虞登基为帝的消息之后却是不屑一顾,对麾下一众文臣道:“刘伯安称帝?想让我向他称臣,他倒是打得一个好算盘。”
此时荀谌对袁绍说道:“主公,这刘虞乃是天子,若是我们现在不向他称臣,恐怕会有些麻烦。”
袁绍看来荀谌一眼,说道:“他刘伯安一个被杨彪、李渊等人推上皇位的天子有什么值得我怕的,难道他还能率兵打到冀州?”
如今袁绍手握冀州、青州两地,实力雄厚,乃是天下最强的那批诸侯之一。不过由于实力强大,袁绍的性格也变得傲慢了很多,而且有些看不起其余诸侯。
虽说现在公孙续派遣岳飞攻打冀州,已经击败了麴义,目前在清河与袁崇焕对峙,而且据这袁崇焕传回来的消息,他在与岳飞的对战之中并没有占到上风。
但是袁绍并没有因此而重视公孙续,相反,在袁绍眼中,连公孙瓒都是败在了自己手中,这公孙续哪怕是有几分本事,会比那公孙瓒更强。所以袁绍是很不把公孙续放在眼里。而岳飞虽说已经是击败了麴义,但是袁绍却是认为这袁崇焕便足以对付岳飞了。
荀谌见袁绍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不由得心中苦笑,对袁绍说道:“主公,那刘虞与公孙续素来不和,刘虞更是被公孙续赶出幽州的,如今刘虞登基,公孙续却是没有什么表示,如今正是我们的机会呀!”
袁绍道:“什么机会?”
荀谌道:“主公,刘虞与公孙续之间仇怨甚重,虽说刘虞心胸宽阔,但是二人之间的仇怨却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如今刘虞登基为帝,公孙续却是什么动作也没有,恐怕是在等长安那边的消息。而同样的,刘虞对这公孙续的处理恐怕也是头疼不已,刘虞肯定是不想放过这公孙续的,只不过如今公孙续占据幽州,手握十万大军,割据一方。这样的情形之下即使是刘虞也不得不忌惮一二。”
袁绍眼中一亮,道:“友若的意思是??????”
荀谌微微一笑道:“主公可以向那长安称臣,但是条件便是长安不能接受公孙续的称臣,并且主公可以向陛下保证这公孙续由主公来对付,到时候其中利害之处陛下必然知晓,如何选择也不必多说了。而那时这公孙续便是会被打为乱臣贼子,失去了大义名分。而没有了大义,以这公孙续如今的所作所为那必然是会被打为乱臣贼子的。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这公孙续麾下究竟会有多少士兵愿意跟随公孙续走上这条大逆不道的道路。”
袁绍喜道:“友若之言甚有道理,不过是向那刘虞称臣而已,只要能够解决这公孙续,我便是成了他刘虞的臣子又如何。”
虽说袁绍在心中很是看不起公孙续,但是袁绍也明白如今的公孙续能先败刘虞,后破公孙度,将幽州纳入掌控之中,决不能小视。所以对于能够打击到公孙续的一切计策袁绍那都是很看重的。
袁绍思量了一会儿之后便对荀谌说道:“友若,既然如此,你代表我带着一份厚礼到长安朝见天子,至于到了长安之后该怎么做我想你应该知道吧。”
荀谌领命道:“属下明白!”
扬州,当扬州刺史刘鲧从自己的随从手中得到那刘虞为帝的消息之后却是苦笑一声,仰天长叹道:“伯安族兄之能若是在盛世之中那绝对是一代明君,但是如今乱世,伯安公能够守土,却不能开疆。我大汉危矣,可惜我刘鲧却是帮不上伯安族兄了。”
此时刘鲧所在的城池正在被一支大军给围困并且这支大军正在对这座城池发起进攻。而这支大军之中却是立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孙”字。
这支大军正是江东孙坚的部队,孙坚在与刘鲧争夺扬州的过程之中是将刘鲧打得节节败退,如今刘鲧的势力是只剩下了这座正在被孙军将士围攻的孤城。
而这次负责攻打这座城池的正是孙坚长子孙策以及孙策的结义兄弟周瑜。
孙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握霸王枪,身穿一身乌金战甲,望着孙军将士正在源源不断的向这座刘鲧最后的孤城发起冲击,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孙策突然转头向身旁一名面容俊美得几乎超过了这世间九成九女子的男子问道:“公瑾,子义如何了?”
周瑜道:“伯符放心,子义如今正在主公麾下听命,并没有什么问题。”
孙策霸王枪一甩,道:“那就好。”
随后孙策看向这不远处正在被攻打的城池,讥笑道:“这刘鲧连子义这样的英才都不会用,看来这刘家已经是气数已尽了。”
孙策和周瑜口中的子义便是太史慈,当初太史慈先是在北海救援孔融,之后就受刘鲧之邀到扬州投奔刘鲧。但是太史慈到达扬州之后那刘鲧却是以太史慈出身贫寒的缘故而不用这太史慈。
那刘鲧甚至是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如果用子义,那许子将一定会嘲笑我不会用人。”之后刘鲧更是只让太史慈去侦察军情,而且还默许了手下那些世家子弟出身的将领打压太史慈。
但是太史慈却是在一次侦查孙策军情报的时候遇到了孙策,当时太史慈还与孙策是酣战一番,不分胜负。
孙策刺倒了太史慈的坐骑,还将太史慈背着身后的几枝小戟给抢夺在手中,但是太史慈也是握枪刺掉了孙策的头盔。
之后二人更是打到孙坚和刘鲧两家军队杀到他们酣战的地方方才罢休。不过太史慈在回到刘鲧军营之中之后却是遭到刘鲧的猜忌,认为太史慈准备私投孙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太史慈一怒之下便是孤身投降了孙策。
而孙策在得到太史慈的投效之后更是大喜,当时就是在军中设宴。
而且太史慈在投效孙策之后更是见到了那南下投奔孙坚的原徐州牧陶谦之子陶侃,从陶侃口中太史慈得知了刘备从陶侃手中强夺徐州,更是逼得陶侃不得不逃离徐州。自此太史慈对刘备的印象那是变得极坏。
这失去了太史慈,刘鲧在与孙坚的交锋之中更是节节败退,如今更是仅剩一座孤城,而且是即将被孙策率军攻破。而太史慈虽说投奔到了孙策麾下,但是毕竟太史慈曾经是在刘鲧麾下效力,因此这对付刘鲧的最后一战太史慈并未参加。
第292章 天下反应
徐州,下邳城。
刘备手搭在自己挂在腰间的雌雄双股剑之上,在徐州州牧府之中望着那长安方向沉默不语,而在刘备身后,身材高大的关羽张飞二人望着那刘备的背影却是如同两尊铁塔一般静静的矗立在刘备身后。
张飞望着刘备,眼中闪过一丝不解,悄悄的向身旁的关羽问道:“二哥,这大哥是怎么了?自从伯安公登基的消息传来之后大哥就一直是这个样子。难道伯安公登基为帝有什么不好吗?”
关羽一只手抚摸着自己的美髯,一只手背在身后,淡淡道:“大哥自有他的考虑。”
对于关羽的这个回答张飞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一只手伸到自己脑后去胡乱摸着。
良久,刘备转过身来对自己的两名义弟说道:“云长、翼德。走吧,不要让元龙他们等急了。”
随后关羽和张飞就跟在刘备的身后向那州牧府的议事之处走去。
当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走进了议事厅时,那原本纷纷扰扰、一片吵闹的大厅是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以陈登、糜竺为首的一众徐州官员连忙向刘备行礼。
“拜见玄德公。”
刘备摆摆手示意陈登、糜竺等人坐下。
当刘备几人各自归位之后糜竺就是有些急切的对刘备道:“玄德公,如今新君登基,邸报已经是传遍了天下,不知我徐州应当如何是好?”
而糜竺话音刚落,一旁的陈登就反驳道:“如何是好?难道你糜子仲还想造反吗?”
糜竺闻言怒视陈登,道:“陈元龙,你什么意思?”
陈登面对糜竺却是毫不畏惧,与糜竺对视道:“我是什么意思?当今天子乃是名正言顺的继位,你居然还说我徐州应对如何是好?你莫非是已经生了叛乱之心?”
听了陈登的话语,糜竺却是被气得有些说不出话来。如今天下虽说已然是大乱,但是大汉王朝的威望还是很重的,现在实际上割据一方的诸侯不少,但是胆敢在明面上举起反旗的却根本没有几个。
就连得到了传国玉玺的孙坚在现在也都是刚刚才向长安朝廷要挟自称吴王,而且还是属于大汉管辖之下的王爵,并没有举起反汉的大旗。
而原本历史上称帝的袁术这一世却是由于那传国玉玺一直是孙坚所掌握,袁术虽说心中很是火热,但是没有了传国玉玺,袁术也就没有胆量第一个称帝,公然造反。
袁术怎么说也是汝南袁氏这一天下第一世家的嫡子,上一世只不过是被那传国玉玺给迷昏了头脑,脑子一热就去称帝了。而这一世没有传国玉玺的袁术如今占据豫州,拥有超过十万的强军,但是也是还有几分理智的。
刘备望着那针锋相对的陈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