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夫-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孙氏也恼了,竖眉道:“这才嫁过来几日,让你帮这么一个小小的忙,就嫌给你添麻烦了?真是个白眼儿狼!”

    汪黎珠眼睛红红地豁然站起了身来,二话不再多说转身便要往厅外走去。

    “珠儿!”孙氏喊道。

    她话还没说完呢!

    “二公子!”

    厅门外,小厮低呼一声。

    撞上了人的汪黎珠抬起头来,只见面前之人竟是金亦禹。

    她连连倒退了几步,垂下头来,慌乱地解释道:“我、我方才未有看路……”

    她方才竟迎面撞上了金亦禹。

    金亦禹望着面前一身新妇装扮的汪黎珠,微微垂眼道:“无妨。我同样未有看路,这才惊扰到了嫂子。”

    嫂子……?

    这个称呼让汪黎珠的身形为之一僵。

    她嫁进金家之后,这还是头一回见到金亦禹。

    她亦知道自己如今同他的关系,可真正从他口中听到‘嫂子’二字之时,内心还是说不出的冲击与不甘。

    金亦禹似见厅中有外人在,觉得不便,是以便带着小厮转身离开了此处。

    汪黎珠抬起头来望着他高大而倜傥的背影,又想到成日躺在床上,连开口说话都十分艰难的金亦风,眼中的神情不由愈发复杂苦涩。

    被‘送’出了金家的孙氏面沉如水。

    她一路骂骂咧咧地回到家中,将此事同汪士英说了,汪士英听罢脸色同样十分难看。

    只不过他怪的不是女儿,而是孙氏。

    “珠儿才刚嫁过去,金家又值多事之秋,这个时候你不是平白给她添麻烦吗?日后若再真有什么难处,还要如何开口求人?”

    当真是无知至极!

    “我……我不都是为了儿子着想吗?”孙氏觉得两头受气十分冤枉。

    “那也不该找到金家去。”汪士英皱眉道:“隽儿的亲事不必着急,依我之见,待——”

    “老爷太太不好了!”

    汪士英的话还未有说完,便被下人惊慌失措的声音忽然打断。

    ====

    ps:今天舅姥爷整理打赏名单时,才看到{20嘻嘻15}同学打赏的和氏璧一块儿~鞠躬感谢~

    另外不得不吐槽的是,舅姥爷今天一边整理打赏一边唠叨说自己的粉丝排名被压下去了,然后非要打赏我,我拦他不住,他执意打赏了,然而,最后:“媳妇儿,完了……”

    我:“?”

    “我发现我打赏用的是你的号?”

    我:“???”

    “快删了!能删了吗?”

    我:“并不能。”

    冷漠脸。

    ……

    今天给大家写个加更出来,只是肯定要一两点左右了,大家明早看~

 312 死因(月票×90加)

    几乎是小跑着进了堂中的下人脸色苍白如纸,显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

    汪士英见状脸色即是一变,心中顿时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来。

    “出什么事了?”

    下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拿瑟瑟发抖的声音禀道:“回老爷……大公子、大公子他……他……”

    “隽儿?”孙氏忙地问道:“隽儿他怎么了?”

    下人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快说!”汪士英厉声喝道。

    “大公子……大公子没了……”下人拼尽力气才敢说出这句话来,话至最后头已垂到地上。

    “你说什么?!”汪士英瞳孔骤然紧缩。

    没了?!

    什么叫……没了?

    “大公子酗酒过度……眼下已经、已经去了……”下人的声音越来越低,却无比清楚地传入了汪士英与孙氏耳中。

    “……怎么可能!隽儿他怎么可能……!”孙氏疯了一般,站在原处不住地摇着头,片刻之后,忽而踉跄着奔出了正堂而去。

    夫妻二人赶到之时,汪黎隽已如下人所言那般,绝了气息。

    他的尸体平躺在床上,脸上一丝血色也无,嘴唇也已成了可怖的灰白色,再从身体的僵硬程度来看,显然离断气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

    “我的儿啊……!”

    孙氏只看了一眼,凄厉无比地大喊了一声,便因承受不住眼前的打击而当场昏厥了过去。

    汪士英的身形也在颤抖着。

    “是谁先发现的!”他重声问道,手掌死死地攥成了拳头,脸色沉到了极限。

    “是……是奴婢。”一名跪在屏风旁的丫鬟结结巴巴地出声,汪士英认出了她是汪黎隽院子里的大丫鬟,便又诘问道:“何时发现大公子出了事!”

    “半柱香前……奴婢见大公子过了午时还未起身,便来房中查看情况……”她的声音因惧怕而带上了哭音,却又竭力掩饰着,又因恐汪士英责怪自己失职,紧接着解释道:“因大公子自患了腿伤之后,经常醉酒,又十分不喜被人早喊起身,多次吩咐了奴婢们不经传唤不可擅自打搅……故而奴婢这才过了午时方才进房查看……”

    之前近天黑之际再进来伺候都是有的。

    而她们也都未曾走远过,一直都在堂屋外轮番守着,只要听到汪黎隽传唤,便会立即有人进去伺候。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也不曾出过任何差池啊!

    谁知这回竟然……

    “简直是谎话连篇!明知主子醉得不省人事,竟也不曾近身伺候在侧!还以主子不喜被人打搅为由来给自己开脱!汪家养你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汪士英勃然大怒道,“全部拖下去杖责!”

    “老爷饶命!”

    几个丫鬟哭喊成一团,被仆人逐个拖了下去。

    汪士英望着围在汪黎隽床边哭啼不止的妾室和通房丫鬟,紧紧咬紧了牙关片刻,问道:“从昨夜隽儿回到院中到此时,你们谁曾见过他?”

    昨日汪黎隽是晚间出的门,似又往花楼中吃酒去了,回来之时已是深夜,烂醉如泥之下,还在前院动手打了下人。当时曾有下人与汪士英禀过此事,他亦怒上心头,本还想着待汪黎隽明日酒醒,再行训斥责罚于他,却不料不过短短半日间,竟就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如何也不能相信儿子当真是因酗酒而亡。

    纵然当真如此,他也要弄清楚事情的全部经过!

    “……”

    床边的一名妾室和两个通房丫鬟闻言皆不住地摇头,哭着称自己在此期间不曾见过汪黎隽。

    “妾身已有数日不曾见过大公子了……”妾室哭得几乎是泣不成声。

    她身为汪黎隽的妾室,没能生下个一儿半女作为依仗,眼下汪黎隽就这么去了,日后她该何去何从都是未知,如何能不哭。

    另外两个通房丫鬟也跟着道:“昨晚奴婢二人早早便歇下了,并不曾来过大公子房中……”

    “方才妾身听那两个丫鬟说,昨夜静姨娘似乎来看过大公子……”那名妾室边哭边道。

    静姨娘?

    汪士英眼前闪过一张不甚清晰的面孔,即刻问道:“她人在何处?”

    “还未过来……”

    小妾话刚落音,便听得一阵踉跄的脚步声传来,并着孩子啼哭的声音。

    一身花色褙子的静姨娘面色张皇地抱着孩子奔了进来。

    “大公子!”

    她看清床上的情形之后,立即扑到床边放声大哭起来。

    丫鬟见状忙将她怀中的孩子接过。

    静姨娘哭得不能自已,整个人都犹如是秋风中的落叶一般摇摇欲坠。

    “听说你昨夜曾来过隽儿房中。”汪士英冷声问道:“当时隽儿是什么情况?”

    “……昨夜我听闻大公子又吃醉了酒,心下担忧,便抱着庆儿过来了……”静姨娘哭哭啼啼着说道:“可当时大公子醉得厉害,问他话也答不出来,我便吩咐丫鬟打了热水来,帮着大公子擦洗了一番,之后见大公子昏睡了过去,便带着庆儿回去了……可谁知、谁知……”

    静姨娘说到此处已没有办法再讲下去,跪倒在床沿将头埋进了床沿的被褥间,闷声哭了起来。

    汪士英召了丫鬟前来询问,得知静姨娘所言非虚之后,心下紧绷着的弦方才陡然蹦裂开来。

    他的儿子竟当真是因酗酒过度身亡……

    他眼看着长大的儿子,竟然就这么没了。

    纵然这个儿子隔三差五便要惹是生非,从来没有让他省心过;纵然他曾气到亲手打断了他一条腿……可这到底是他的嫡长子啊!

    听着耳边的哭声,汪士英脑中却忽而一阵轰隆作响,一时之间思绪几近空白。

    痛失爱子的打击之下,他几乎要站不住。

    ……

    =====

    ps:终于写好了,我也不造为什么会写这么慢,看看表,已经两点多了,平均每小时还合不到一千字的速度令人心惊……

    这个点儿了,大家应当都睡了吧?

    我也去睡了,晚安~~~~~~~~~

    月票和打赏感谢放在作者感言里~

 313 静云

    冯霁雯得知汪黎隽的死讯已是两日之后的事情。

    “听说是酗酒而死的。”小仙将听来的消息说给了冯霁雯听。

    小仙乃至从英廉府出来的几个丫头里,就没有一个不厌恶汪黎隽的。

    此人不光心思阴险狭隘,更是下流至极,好|色成性,起初在英廉府时,样貌姣好的小仙便没少遭受其明里暗里的调戏与轻佻言语。

    后来又暗下设计过冯霁雯,还曾带人在茶楼里动手欺侮过冯舒志与和琳——也是因此,英廉府才断了同汪家的来往,丢了升迁机会的汪士英一怒之下动用家法打断了汪黎隽一条腿。

    总而言之,在所有人眼中,这俨然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贯爱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

    以至于纵是死,也没能激起太多人的同情。

    尤其还是酗酒而死这种死法。

    连死都死的让人看不起。

    “……”冯霁雯听罢倒没有说什么难听之言,只是有着一瞬间的意外。

    汪黎隽竟然死了。

    她皱了皱眉。

    倒不会是因为心生同情,而是她想到了一处关键来。

    “静姨娘还在汪家吗?”她问道。

    汪黎隽如今一死,静姨娘不知会如何。

    “奴婢特意着人打听了。”小醒说道:“静姨娘仍留在汪家——她与其他妾室不同,膝下有了儿子,也算是汪黎隽唯一的血脉了,有此依仗,想必日后在汪家的日子应也不会太难过。”

    再者说了,她一个有了孩子的妾室,不留在汪家又能去哪里?

    “即便如此,日后也要多留意些。大爷那边,好像已经查到眉目了。”冯霁雯凝声说道:“静姨娘这张面具,我想她也用不了多久了。”

    ……

    早饭罢,冯霁雯临时决定往静云庵去一趟。

    这两****刚回来,一边忙着收拾家中之事,一边又张罗着宴客名单与事宜,确实也忙的可以,而设宴之日定在了明日,今日无事可做,倒是闲了下来。

    想着自打从团河行宫出事,她除了为和琳身上所中之毒而往静云庵跑了一趟之后,便再没能见过太妃了,这些时日不见还真有些想得慌。

    如此想着,冯霁雯便命丫鬟们着手备了礼,准备出城去。

    “太太,马车已经备好了。”小茶从外头回来禀道。

    刚过来椿院坐下的冯舒志闻言问道:“长姐,你是要出门儿吗?”

    “嗯。”冯霁雯道:“去静云庵看一看太妃。”

    “你要带上她一道儿去?”冯舒志又看着冯霁雯怀中抱着的孩子问道。

    抱着安儿坐在椅中的冯霁雯点头。

    “……走哪儿都带着,就跟没见过孩子似得。”冯舒志默默吐槽了一句。

    冯霁雯:“哪里有走哪儿都带着了?孩子还小,理应多出去走走。”

    一旁的贾婆子闻言笑着附和道:“太太说得没错儿,且这孩子也好热闹。”

    她是秦嫫找来贴身照顾安儿的人,四十岁出头的年纪,人生的胖乎乎的,一张团脸看起来十分和气。

    “那我也去。”冯舒志冷不丁地接了这么一句。

    “你去作何?”冯霁雯好笑地问道:“你不上课了么?”

    “今日丁先生有事,我不上课。”

    冯霁雯点头“哦”了一声,道:“那也不能带你去,静云庵里向来不接待外男。”

    冯舒志一愣过后,道:“可我今年才十岁,只是个孩子。”

    能算得上是外男吗?

    “你留在家里多陪和琳说说话儿不成么?”

    冯舒志微一撇嘴,道:“……希斋哥如今可不缺人陪说话儿。”

    那个小厮今日一早又过来了。

    冯霁雯睨了他一眼:“我听你这话怎么酸了吧唧的?”

    浑然一副被人夺走了宠爱的既视感。

    冯舒志佯装没听着一般,只道:“反正我要跟你一道儿去。”

    冯霁雯白了他一眼。

    “黏黏糊糊的……”

    冯舒志没理会,只一副非去不可的表情。

    反正她都说他是姐控了,他就黏她怎么了?

    “你要去便去吧,可到时若是太妃不许你进门儿,那就得烦劳您在大门口儿呆几个时辰了。”

    冯舒志不以为然。

    然而……

    他还真就被拦在大门外了。

    这就有点尴尬了。

    “他才十岁而已……”冯霁雯跟玉嬷嬷笑了笑,道:“您就‘通融通融’吧。”

    “素日里便罢了。”玉嬷嬷看了一眼银杏树后停着的马车,道:“可今日庵内有贵客,不宜打搅。”

    “让他待在后禅院等着便是了。”冯霁雯一副‘不用招待这小子’的语气,道:“他不会擅自走动的。”

    冯舒志:“……”

    怎么好像要囚禁他一样?

    玉嬷嬷看着冯霁雯,眼中现出一抹无奈来。

    带了个身份不明的孩子过来也就罢了,竟把庶弟也给带来了,这拖家带口儿的,还真跟走亲戚串门子似得……

    可对上冯霁雯那张笑脸儿,玉嬷嬷张口却是妥协之言:“便先在后禅院里等着吧,待前院的贵客一走,我再请太太过去见太妃。”

    一行人便被请进了静云庵内。

    可不过刚行了百余步,迎面却见前方甬道之上行来了一行衣着装扮显然并非寻常人家出来的下人。

    打头的是四名梳着小把头,簪着深蓝色绢花,身穿青色缎面儿比甲的丫鬟,行走间一派规矩严谨的模样。

    玉嬷嬷瞧了一眼忙垂下了头来,压低了声音与冯霁雯道:“行礼——”

    冯霁雯闻听便侧身在一旁跟着垂首,微微躬下身来。

    几个丫鬟和抱着安儿的贾婆子及冯舒志也连忙效仿让开了道儿。

    随着脚步声的靠近,最终有一道姜黄色的身影在冯霁雯面前停了下来,对方身着旗服,其上绣着精致的暗纹牡丹,脚下踩着一双花盆底儿,周身似环绕着一种雍贵内敛的气质。

    冯霁雯未有贸然抬头打量。

    却听得对方问道:“这便是冯英廉的孙女儿吧?”

    这道声音听起来已是十分苍老,却并不使人觉得沙哑。

    冯霁雯听得一愣。

    对方是如何猜出自己身份来的?

    而虽不知对方身份,但端看玉嬷嬷的态度,便可判断出了大概来,是以她顺着话儿答道:“正是妾身。”

    “瑾嫔向来不爱与人来往,能这般出入静云庵之人,想来想去也只有你自个儿了。”妇人似笑非笑地说道,“瑾嫔一人清冷的惯了,有你能陪着说说话儿,倒也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