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夫-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明显的事情还需要问吗?
“没有其它的吗?譬如那种穿上去不露脚面儿的?”冯霁雯尽量正常地描述道。
在乾隆时期,竟然还没有出现软拖鞋吗?
“不露脚面儿的……姑娘您说的是茅草编成的吧?”
可那是穷人家穿的啊,他们府里怎么会有。
冯霁雯听到这里大致确定了。
这个时空里,是真的还没有出现柔软舒适的拖鞋。
试问作为一个宅女,怎么能没有一双冬日居家必备的棉绒拖鞋呢?
大冬天里洗完澡还踩着过于合脚的绣鞋,可是一件很降低幸福度的事情。
为此耿耿于怀的冯霁雯,决定要自己动手做上一双。
起初,她是打算把绣鞋的后根儿直接拿剪子铰了,再让小仙把豁口处拿针线给缅好,先做个‘概念版’出来来着。
只是她这个简单粗暴的打算还未来得及实施,便被小醒给拦住了。
她认定冯霁雯是胡闹,冯霁雯费力地同她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小醒还是皱眉,看样子应当是没有听懂。
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古人,没有体会过穿上宽松绵软的拖鞋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她对冯霁雯的想法无法理解,冯霁雯并不介意。
只是她还是拿起了剪刀来,打算把想法贯彻落实。
看着自家姑娘一意孤行的模样,小醒深感无奈,再次拦下了冯霁雯之后,妥了协道:“明日冯婆子会过来给姑娘量做新衣新鞋,她的手艺是出了名儿的好,姑娘想要做什么,不如让她试试看吧——也好过您什么都不会,在这瞎费功夫了。”
冯霁雯听罢眼睛一亮。
这倒是个省功夫的好法子。
穿越女并不一定就是万能的,她虽然有想法有概念,但终究没有亲手做过,请专业人士帮忙,确实明智的多。
于是当即搁下了剪刀,让小仙去书房取了纸笔过来。
她打算画个大概的图纸出来,以免明日仅凭着口头上的描述,说不到点子上去。
这回小醒倒没拦着,任由她趴在桌子旁拿笔描画着。
……
次日早,冯霁雯刚用罢早饭,冯婆子便上门了。
昨晚她画图纸的时候,听小仙说,这位冯婆子同他们冯家并非是上门做生意的关系,而是东家和掌柜的关系。
原来冯英廉也和大部分官员一样,虽然表面上遵循着官员不经商的原则,但却也暗下由一位姓刘的心腹出面开了几间铺子在打理着。京官难捞油水,光凭着他一个人的俸禄要养活一大家人,尤其还有个花钱如流水的孙女儿,确实不大容易。
但生意做的也不大,只有两间成衣坊;还有一家纺棉作坊;另有两家书斋,卖些纸墨笔砚,书画等物。
这些都不是什么利润大的店铺,生意也一直不温不火的,除了要支付伙计们的工钱外,一年到头的盈利也剩不下多少。
而这位冯婆子便是开在北锣鼓巷子里那家成衣坊的负责人,据说之前是伺候在已故的老夫人身边的婆子,当年在府里,那双手便是出了名儿的巧。
与她齐名的还有一位姓刘的婆子,在跟着丈夫打理着另外一家成衣坊。
“两身袄子的样式都按今年京中最时兴的来做,上回新到的几匹好料子我看着给您留了些,颜色都在这儿,姑娘您看着挑一挑吧。”冯婆子为冯霁雯量完了身量儿之后,将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匣子打开,冯霁雯一瞧,只见是几块巴掌大小颜色不同的碎布。
有嫣红的,有玫红的,还有橙黄的。
冯霁雯翻了翻,好不容易翻到了一块儿还算不那么扎眼的颜色,鹅黄。
另外又挑了一块天青。
“就这两个颜色吧。”她说道。
冯婆子起初没在意她的动作,听她挑好了,才转头去看,一眼望过去那被她挑出来放在小几上的两块碎布,不由愣了一下。
“姑娘今年不做红色的袄子了吗?”
年年都做,今年怎么不做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031 御寒工作
冯霁雯本以为她是欣慰于自己的品味得到了改善,刚要找了借口,却听冯婆子笑着说道:“新年穿的喜庆些才好,姑娘挑的这两个颜色也好,但镇不住场子啊。”
她一个小姑娘,镇什么场子啊?
冯霁雯有些哭笑不得,继而却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指的是她作为冯家嫡出大小姐的气场。
可一个人的气场,哪里是仅凭衣裳的颜色能够决定得了的?
“今年都及笄了,不好再穿那样招眼的颜色了。”
红色是最挑人的,真不是她目前这幅尊容能够驾驭得了的,人固然要有追求,但也不能总是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那给姑娘做个坎肩儿吧,铺子里还有点儿红色的花缎,虽然不多,但做个坎肩儿是够的,到时再给您镶上一圈儿白色的狐狸毛,怎么瞧怎么喜庆,配着件颜色清淡些的旗服穿,还不会显得太花哨。“
这到底是有多想让她添件儿大红色的衣裳啊?
冯霁雯瞧着她满心的热情,又想到自己还有事要她帮忙,便也应了下来。
接下来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也不知道添了多少件衣裳,最后终于说到了鞋子上头。
冯霁雯这时才发现,这个时空里不仅没有出现棉拖鞋,甚至连棉鞋都没有。
这时的鞋子面料大致分为三种,草葛、皮革和布帛。
冬天男人们御寒,也多是穿皮革制成的靴子。
这时的棉纺品已经相当普及,可似乎并没有人想到要在鞋子的两层料子中间夹上一层棉花来御寒。
冯霁雯觉得这甚至说不通。
难道又是因为她所在的大清,被太多人穿越来穿越去,以至于历史出现了扭曲吗?
历史上的乾隆朝究竟有没有出现过棉鞋她完全没有印象,但她很清楚自己冬天没有棉鞋会活不下去。
她是个连雪都没见过的南方人,她很担心自己会因为御寒工作做得不好,而折腰在这大北京城的第一股寒流当中。
“冬天还穿这缎面儿鞋,不会把脚给冻坏吗?”冯霁雯问冯婆子。
“姑娘这说的什么傻话?”冯婆子被她给逗笑了,道:“冬天的鞋子多放些尺寸出来,里头多了层厚棉布衬子,到时再穿上羊毛织的袜子,还能冷到哪儿去?另外再做双新的鹿皮翻毛靴,雪天穿,绝不会冻着姑娘的。”
冯霁雯这才明白过来。
果然是她无知了。
古代虽然远远不如现代发达,但人最起码的本能还是健全的,没有棉花,却也总能想到其它御寒的法子。要不然几千年下来,广大北方人民还不得冻绝迹了?
可什么棉布衬子,翻毛靴子等,保暖的功效想当然是不能同棉花比的。
“为什不能再塞一层棉花进去呢?”她用一种极为无知的表情跟冯婆子问道。
在冯婆子眼中,她这个只知在闺阁中享福的富贵姑娘确实是相当无知的。
“棉花塞到鞋子里,可还怎么穿?”冯婆子啼笑皆非道:“就是拿它当鞋垫儿,也不好固形啊。”
“就像被子那样啊。”冯霁雯继续‘无知’着。
“鞋子和被子哪儿能一样……”冯婆子说到这里,声音戛然一止,脸上原本和冯霁雯逗趣儿的笑容也凝固住了。
瞧着她那双越来越亮的眼睛,冯霁雯便知自己的提醒到位了。
“姑娘这么一说,我可想到了一个好法子!棉花是不能直接塞到鞋子里,但可以纺成形儿来缝进里子里,做出夹棉的鞋子来呀……”冯婆子显得很激动:“就跟做棉坎肩儿一个理儿。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冯霁雯咳了一声,笑道:“我也是胡诌的,你不妨就按你想的回去试试,若真能成的话……”
她话没说完,就被兴奋中的冯婆子给打断了:“好姑娘啊,若这个法子真能成,那咱们的铺子今年可就有赚头儿了!”
欸?
冯霁雯怔了一下。
她想说的其实真的只是‘若真能成的话,就给她做两双出来穿穿’?
怎么到了冯婆子这儿,就成了一个商机了?
“姑娘,我立马儿去一趟咱们家的纺棉作坊里,好好儿地研究研究……我就先不陪您继续闲唠了!”冯婆子说话间,已风一般地将自己带来的样子给收了起来。
“欸!”
见她作势要行礼告退,冯霁雯忙地将她喊住。
谁闲唠了,她一直都是有预谋地在说正事儿成吗?
“姑娘还有其它事儿?”冯婆子脸上一个大写的急着回去做棉鞋。
这种忽然有了好主意,生怕别人抢了先的心情冯霁雯可以理解,但她真正的重点还没说呢,大婶。
她取出了自己昨夜画好的图纸来。
“这是什么玩意儿?”冯婆子瞅一眼,只觉得不伦不类的。
“我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也是鞋子的一种,你拿回去琢磨琢磨能做不能做。”冯霁雯指着上面的图,准备给她解释解释,然冯婆子却直接接过了图纸,卷起来塞进了袖筒里。
“得嘞,我记下来了,回头得空定给姑娘好好琢磨琢磨。”
望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冯霁雯觉得自己似乎被敷衍了。
毕竟冯婆子表现的很明显。
这能给她琢磨出来吗?
她隐隐有些担忧。
……
冯婆子风风火火地走了没多会儿,紫云便登门了。
冯府花厅。
“怎么来的这么早?”冯霁雯踏进花厅中,张口问道。
清朝八旗旗民居住的区域划分的很清楚,英廉府坐落于镶黄旗辖地内,而紫云要从镶红旗的辖地过来,中间隔着太液池和什纳海,乘坐马车要绕上好大一圈儿。
能这么早就赶到,想必是极早便动了身的。
“别提了。”
紫云满脸无奈,待冯霁雯走近了,她方才压低了声音说道:“我昨个儿下午在外祖家被阿玛叫回家,便听他同我额娘在给我张罗物色着婆家呢,还找了画师给我画像……啧,我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啊。今早生怕他们又把我拦在家里,这才天刚亮就跑出来了,也好躲个半日清静。”
冯霁雯一听便笑了:“这话你竟也说得。”
“换做别人我哪里会说?还不是只能同你发发牢骚罢了。”紫云摇了摇头,不以为意地道:“罢了罢了,不提这糟心事了。”
她是个典型的乐观派,说不提便不提,一眨眼换了副笑脸,伸出手对冯霁雯道:“你给我准备的礼物呢?可备好了吗?”
====
ps:请大家不要再吐槽我的更新了,上架后一定多多的更~
032 闺中礼物
“在我房里呢,我让丫鬟取来。”冯霁雯说着便要示意小仙去拿。
然而却听紫云说道:“甭麻烦了,你若是不介意的话,咱们干脆回你房里头说话去吧。说起来,我都还没见过你住的院子长什么样儿呢。”
“这有什么好介意的。”冯霁雯大大方方地应允下来。
紫云便高兴地站起来,带着丫鬟跟着冯霁雯往棠院而去。
“你这院子瞧着可我的还要宽敞些呢。”
一进棠院,紫云环视了一番,便不停地道:“采光也好,景致造的也不错。”
小醒见有客人来,便放下了手中的绣活儿,召来了在院子各处做活的丫鬟们上前同紫云行礼。
紫云便又笑着称赞道:“丫头们调/教的也都极懂规矩嘛。”
“都是我这大丫鬟够厉害。”冯霁雯看向小醒笑着说道。
小醒嘴角微微一抽。
姑娘,一般有人在称赞您的时候,您最该做的是谦虚,而不是一副王婆卖瓜的姿态好吗?
紫云闻言便多看了小醒一眼,才随着冯霁雯往北排房的方向走去。
冯霁雯直接带着她去了书房。
“呀,你还有自个儿单独的书房呢?”
紫云一进来,瞧见这间宽敞明亮,收拾的十分干净利落的书房,忍不住又是一阵惊叹。
来到书桌前,瞧着书桌上摞着的几本厚厚的书籍,不由地道:“月牙儿,我之前听你的那些传闻,真是没想到你竟还是个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我就不行了,除了最先几年跟着姨母家的几个表姊妹一起学了几年后,近年来都没怎么翻过这些东西了。诗词歌赋、地理风茂……你看的书还挺广的?”
“闲来无事,随便翻翻而已。”
冯霁雯一点儿都没有在谦虚。
她之所以看这些,单纯地是为了多了解了解这个时空与她认知中的那个大清朝,究竟有着哪些出入。
若不然有这个功夫,她宁可多睡会儿觉。
冯霁雯将装着礼物的匣子捧到了紫云面前来,却见她正歪着脑袋打量着镇纸西下压着的那几张宋纸。
那是她昨日练字用的。
“这是你写的字儿?”
“练着玩儿的。”
“真是你写的啊?”紫云叹道:“我还是头一回见姑娘家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呢——”
冯霁雯笑道:“这字体是宋徽宗的,可不是我自创的。”
“那也写的极好啊!”紫云将最上面那张纸抽了出来,忍不住细看道:“我也练过几年的字,知道能写成这样定是没少下苦功夫的。”说到此处,忽然转头看向冯霁雯,叹了口气,满面失望地道:“月牙儿,我起初以为咱俩是一样的人,可没想到你竟是撇了我这么远。”
冯霁雯一愣之后,旋即笑了,“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我不过是会写几个大字罢了,怎么就把你撇远了?”
“我哪有什么长处啊,不过是吃喝玩儿罢了。”紫云又将目光放回了纸上,读了读上头的那首诗,又瘪了瘪嘴酸道:“你何止会写大字,你还能作好诗呢。”
“这不是我作的,这是我在一本杂记上抄来的。”冯霁雯解释道。
不管这个朝代是不是被崩坏了,她都没想过要冒用‘后人’的诗词来为自己扬名,没有真才实学,不可能永远不露馅儿的。
重来一世,没必要还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真的?”
“当然真的,我哪里能作出这么好的诗来,你可别太抬举我了。”
“那我就放心了……”紫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望着这位备受打击的少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冯霁雯肩上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那你这幅字能不能送给我?”紫云拿着这张宋纸,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难得有人崇拜自己,冯霁雯连忙道:“那是我昨日随手写的,你真想要,我回头认真写一副送给你。”
“不用了,我主要是觉得这首诗写的好,字不字的,没那么要紧。”
冯霁雯觉得自己受到了一记重击。
“送不送我?”
“拿去吧。”冯霁雯无力地挥了挥手。
“嘿嘿,这回我可赚了,送出一块儿怀表,得了两份礼物。这小匣子里的东西便是给我的吧?”紫云将那首诗交给了身边的丫鬟卷起来收好,得了冯霁雯点头后,自己便动手打开了那只小匣子。
棕木小匣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对儿花簪。
簪子本身是银制的,簪头处是深粉色半透明绢纱做成的一朵玉兰花。
紫云拿出其中一只来,轻轻摸了摸那‘玉兰花’簪头,很是识货地问道:“这是水晶纱吧?”
寻常的轻纱根本没有这样的透亮度,且容易定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