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嫡医-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当时是否也说过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不讲道理的话呢?
若非痛定思痛,是不是他自己也会如此胡搅蛮缠,薛湜忽然觉得有什么事实突然呈现在他眼前,有些他曾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的事情突然就明晰了。
他扶着母亲的双臂让母亲坐在厅堂中的太师椅上,他恭恭敬敬地跪拜行礼,说道:“娘,儿子心中有数,薛阊此人,于公,不尽人臣之责,不忠王事,谋取私利,祸乱科举,结党营私,参与皇嗣血胤传承,儿子身为锦衣卫,理当除之,义不容辞;于私,他对母亲始乱终弃,对儿子没有起到教养之责,反而对沈氏的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年来,若非师父时常维护教我功夫防身,只怕儿子早已遭了那沈氏毒手。薛阊早先振振有词,如今为了身家性命又来求告母亲,真真令儿子不耻,母亲,儿子希望您不要插手此事。”
说罢他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两个头,转身要走。
惠隐师太连忙一把扯住儿子,说道:“你做人儿子的,若要以子弑父,就是有悖人伦,我……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薛湜面露惊色,连忙转身拦住母亲,可惠隐师太这一冲之下力道不小,正好撞在薛湜的伤口之上。
那还没愈合的伤口又挣开,薛湜疼的满脸发白,惠隐师太自然是心疼儿子的,自从丈夫新娶,她就只有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是他的命根子,她怎么舍得儿子受半点疼?
这岂不是要摘了她的心肝去么!
惠隐师太忙关怀问道:“湜儿,湜儿,你怎么样?”
薛湜摆了摆手,对一旁的苏雪娘道:“我将我娘交给你,你务必小心服侍,照顾好老夫人,若是老夫人有半点闪失,我绝不轻饶!”
苏雪娘一惊,忙应一声是。
薛湜又叩了一个头,方才转身离去。
惠隐师太冲过去叫着,“湜儿,你回来!”
苏雪娘却记着薛湜的话,忙拦住惠隐师太道:“夫人,您先歇歇,”见惠隐师太不为所动,思忖半晌,忙又道:“夫人您了解大人的性子,这会子她是决听不进去的,不如坐下来,雪娘陪着您慢慢想法子。”
惠隐师太一时也没有旁的法子,只得暂且答应下来。
苏雪娘松了一口气,她那也不过是缓兵之计。
实际上她也觉得惠隐师太的想法匪夷所思,换做是她也无法接受薛阊这些年的负心薄幸,眼下抱负的机会到了,却要放他一马,还要冒搭上自己前程的风险。
现在薛湜可是如日中天,那日济王来时,她在外头奉茶,隐约听见济王说这回案子结束,便要升薛湜为从三品的同知了。
薛湜还这样年轻,就要升三品,有多少四五十的人还在三品四品的关卡上打转转呢。
况且薛湜是为济王办事,济王的对头就是太子,薛湜若是对那两个人犯下手,不就要惹怒济王了么?
这会儿她当然不能让惠隐师太坏事,只要她能把惠隐师太稳住,薛湜就会瞧出自己的能耐,也就会高看自己的,等到时候她再找机会除了那徐静和。
苏雪娘越想越觉有道理,不仅亲自安排惠隐师太的饮食起居,不让惠隐师太与外界接触,还彻底将薛家的中馈做主起来。
惠隐师太自然不知薛阊在同一天就被带到了诏狱,还是薛湜亲自去提拿,相比沈恒正,皇帝并没有打算给薛阊留颜面,当然也是权有荣那份供状太有料了,皇帝看后委实大怒。
科举舞弊案审理的过程中几乎算得上没有阻力,即便是有阻力,薛湜也摆出一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架势,锦衣卫一时间在百官心中成为魔鬼一般的存在。
那边厢陈继铭和秦国公将权有荣和妙真的供状拿到了沈恒正面前,沈恒正原本还能一言不发,可耐不住他的长子已经全盘招供。
有了这些证据,皇帝下旨查抄,在沈阁老家中找到了许多关键文书,其中多有为太子网织党羽者。
有了这些东西,再看到沈家堆积成山的金银,皇帝面色就更差了。
沈恒正身为太子太傅,又是太子第一号拥护者和心腹,自从沈恒正被软禁在文渊阁,太子便在东宫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似乎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纸废太子的诏书就要砸下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5回 抄家
(全本小说网,。)
守乾清宫的侍卫只知道皇帝在乾清宫枯坐一日,又宣了宋阁老说话。
宋阁老从没有见过皇帝面色如此难看,即便是当年他们随着皇帝打天下,东征西讨,面对敌军压境,粮草不足,也未曾见皇帝会有这种失望,寒心和略略迷茫的神情。
皇帝眼皮微抬,扫了一眼宋阁老,稍稍抬了抬胳膊指了一下桌案上的一份奏章。
宋阁老心里咯噔一下,视线从那奏章再次回到皇帝身前,眸中带着几分探询。
“是权有荣的供词,”皇帝说到这里情绪有几分上涌,眉头紧紧皱起来,眼睛里也蕴满了怒意,“权有荣探听到太子喜欢美貌妇人,在其中牵线搭桥,到处物色美貌丰腴的妇人送给太子,以谋求权利和官职,江南官吏人人效仿,争相将自己的妻子送到太子的卧榻!”
皇帝怒意升腾,一掌打在龙椅扶手上,那紫檀木质地厚重密实,只发出一声闷响,“我皇家的颜面都叫他丢尽了!亏往日里你们还只知道夸赞他儒雅敦厚。”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饶是宋阁老此等老狐狸也不由惊骇,这些人做事虽然隐秘,他平日里忙得很,又顾忌着外戚的身份,不好事事都管着太子。
但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可等消息传到他这里时,却为时已晚,太子早已将大错铸成。他也不过是耐心劝告,并且申斥权有荣以及那沈恒正的大儿子不要放肆,谁知他们竟有恃无恐,变本加厉,竟然还左右科举,有些人的思维,真的是无法理解。
宋阁老默然半晌。
乾清宫本就比旁的殿堂要高阔,此刻只有宋阁老和皇帝二人,大殿内空荡荡的,幽静地似乎可以听见烛台上烛火跃动的声音。
红烛在宋阁老脸上投下一抹阴影,他道:“皇上息怒,臣不敢妄图为谁开脱,只是权有荣此等小人,反复无常,毕竟信不得……”
皇帝挥了挥手,似乎觉得宋阁老这反驳毫无道理似的,“你就不要再为那逆子开脱了,朕已问过太子妃,太子妃多年隐忍,虽然知道太子喜好三旬妇人,并与奉圣夫人有些首尾,多次苦口劝谏,可太子全当做耳旁风。”
皇帝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是已经讯问过奉圣夫人,无论如何太子德行有亏的事实是否认不了了。
宋阁老心里何尝不是早有预感,但这一日果真到来,他又觉得苍白和无力。
“辅臣”皇帝唤了宋阁老的表字,声音中夹杂着几分果决,“看来你我君臣是时候做出决断了!”
宋阁老握紧了双拳,是啊,这天下打下来多难啊,难道真要交给这样的太子手里吗?宋阁老在心里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同时也做出了决定。
第二日内阁拟旨,皇太子被贬为庐陵王,即日起与家眷幽居在东宫之中。
一时间党附太子的官员们都不安起来,可是皇帝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只是对参与科举舞弊案的官员严加处置,平日里常去东宫的官员只要没参与此案都没有追问。
郑夫人来找静和说话的时候提到此事也不由唏嘘。
“就跟做梦似的,前几天太子妃还风光无限地在安平长公主府上赴宴,与众位夫人们谈笑风生,咱们都以为……”郑夫人说道这里,戛然而止,似乎意识到自己不该非议这些。
静和却猜得出郑夫人的话,就连她都一度以为皇上还会保着太子,毕竟所有的事情太子都不算实际意义上的经手,将所有罪名压到沈阁老身上,处置到此为止,却没有想到皇帝这回下的决心这样大。
她轻叹一声,道:“梁国公府可有什么动静?”
郑夫人接道:“夫人不说,我也觉得好奇,梁国公是太子殿下的岳父,可这回一通查下来,梁国公却没有丝毫掺和,听闻皇上也只是下令查察与此次科举舞弊案有关的官员,梁国公或许并没有参与其中罢。”
静和端起手中的盖碗,吹了吹茶汤上的浮叶,若有所思地道:“我倒觉得,太子妃是个人物。”
郑夫人稍稍吃惊。
是啊,梁国公府能摘得这样干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便如此,梁国公府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静和知道,梁若琳再想给她找麻烦,就没那么容易了,梁若琳以往仗着自己的太子妃姐姐跋扈惯了,如今京城中逢高踩低,光那些讥讽和贬损就够梁若琳受的了。
郑夫人也觉得自己现在评论梁家有些迎红踩白,落了下乘,便转了话题道:“夫人您知不知道,薛阊的夫人沈氏昨夜在牢中暴毙了……”
暴毙?!静和虽然意料到薛湜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这个继母,但是没想到他如此耐不住性子,这么快便下了手。
若说沈氏暴毙狱中的事与薛湜没有关系,静和是不信的。
“说起来,薛阊的倒台也离不开沈氏的作为,她命人夤夜将自己的女儿和两个孙子送出京城,送到自己从前一位闺中密友家中,锦衣卫的人只管在后头跟着一路到了辛家,又按窝藏朝廷罪犯的名头抄了辛家,抄出了许多名贵珠宝器玩,其中不乏有权有荣孝敬的,这也就做实了薛阊受贿的证据,”郑夫人想到这里不由心生警惕,做官太太也真不是容易的。
往常多少人羡慕沈氏啊,她最初也有些心里不平衡,但这会子才觉得她们的日子虽清苦了一些,简单枯燥了一些,却过得踏实安心。
静和却在想薛湜会怎样对待他同父异母的弟妹,她没有刻意打听,但各种闲话还是传到她的耳朵里。
夫人们之间串门闲话,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好料。
“那薛大人啊,可真是了不得,不说不知道,原来薛大人早将自己的名儿从薛家族谱上除了的,怪不得这回薛家抄家,薛湜却一点事儿没有,听说皇上还夸赞了那薛大人大义灭亲。”
“薛姑娘就惨了,听说被抓回京的路上,她逃了出去,说是尸身被狼给啃了,内脏都给掏了出来,还不如被押回京,至多也不过是被充军或是发卖。”(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76回 传出
(全本小说网,。)
“太子……哦不,是庐陵王的乳母奉圣夫人离奇死在家中,听说是曾与太子不干净……”
毕竟事关皇室体面,关于太子的闲话,只传了几日,远远没有这位即将上任的锦衣卫指挥同知薛湜的料来的猛。
而薛湜完全也没有平息这些谣言的意思,于是乎也就谣言满天飞了。
………………
在众多好料解闷的时候,静和则还等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姚玲儿,姚侧妃身边的丫鬟香云。
她倒还知道礼数,规规矩矩地向静和行了礼,才道:“咱们侧妃娘娘遣了奴婢前来给夫人请安,并让奴婢告诉夫人一声,济王妃娘娘身子瞧着不好了,还请您念在姐妹一场,前去济王府见一面,与王妃娘娘说说话,也算是全了姐妹一场的情义。”
徐静宜……
静和往前想着,在自己十分弱小,完全威胁不到她三房利益,而且在她们三房与四房相抗衡的时候,徐静宜待她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是叫了好几年大姐姐的人。
待香云走后,静和沉默了很大一会儿。
锦心送了香云走后,回来禀道:“夫人,香云果然旁敲侧击地打听翠芹的下落。”
这就是了,静和将手中薄薄的两页纸,其中有一些通过阮太医的联系与姚玲儿交好的夫人名单,虽然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考究,但是却给出了一个方向。
姚玲儿果然通过阮太医在网织自己的秘密情报网。
知道这些后,静和再想起那日来说话的那位主事夫人取笑太子失德的事,就觉得很是顺理成章了,想来是早就投靠济王了罢。
怎么处置这份隐秘存在的暗网,静和暂且没有拿定主意,她将那两张纸锁进卧室的柜子里,仔细上了锁。
至于青杏的事……静和对锦心道:“你待会子去见青杏,就说我的意思,现在这情形,浆水胡同她是回不去了,我会设法把她的身契要回来,让她暂且去我的陪嫁庄子上住一段日子,等这边慢慢遗忘了她这个人我再给她找户可靠的人家嫁了。”
夫人说让青杏在庄子上待一段时间,想必也是想有个缓冲期验证一下青杏供认的那些事情的真假罢,锦心应一声是,说道:“奴婢会亲自送青杏过去,嘱咐庄头好生看管着青杏不叫她闹事。”
静和颇为欣慰,青杏毕竟是有前科的,她也怕青杏不安分,给自己惹出祸来,“限制她的行动可以,但是在吃穿用度上不要为难她,也免得她觉得投靠了我却被亏待,从而心生怨怼。”
夫人到底是心善的,锦心心中暗暗想着,又应一声是。
静和便转头对墨梅道:“你去一趟浆水胡同,把济王妃的病情说了,问问大嫂子的意思,是不是约着一道去济王府上探病,若是去便结个伴儿。”
墨梅素来知道这位王妃娘娘对自家夫人不甚友善,有些不解地道:“夫人,您倒是好性,想必是以德报怨。”
这水榭建在水边,迎着凉风阵阵,是乘凉的好去处。
静和一手拿了软巾为镇哥儿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一手手执纨扇为镇哥儿打着扇,闻言笑了笑,道:“你这丫头,怎么今儿话里有话,有什么还不直说!”
墨梅从柜顶上取了一床薄薄的茧绸寝被搭在镇哥儿身上,又去端了新切开的雪梨过来,说道:“奴婢是担心,太……庐陵王刚刚出事,您就去济王府,有心人只怕编排您是要改换门庭,投靠……”
静和丝毫不以为意,用银果叉取了一块雪梨吃着,在井水中湃过的水梨带着丝丝凉意,轻轻一咬就觉满口鲜香,整个人都觉得清爽起来,她笑道:“你呀,我若不去,难道那些人不会传‘我是欲盖弥彰,连堂姐病重都不上门么’?若要活在旁人的口中,就太累了,即便是这样也会使自己变了形状,成了人云亦云的人。徐静宜和我毕竟是堂房姐妹,只要我不每日介上赶着去奉殷勤,单单去瞧个病,还不会有谁敢说什么。”
墨梅闻言道一声是,又吐了吐舌头道:“奴婢短见了。”
静和从来不愿意过分伤这些丫鬟的脸面,于是笑着与她打哈哈,“不急,你已经学了本夫人五六成的功力,等再调教些时候,就可以出师了!”
那神神在在地样子,将水榭中服侍的都逗笑了。
静和却突然又想起楚啟来。
她们在水榭里吹着风,镇着冰,吃着水果,还说着笑话,可楚啟在前线还不知怎么样,如今天是一日热似一日了,也不知军中是否有蚊蝇,饮食是不是新鲜,他一向是最怕热的,暮春初秋之时还常常埋怨热呢。
想到这里,她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儿,不由问道:“怎么郑总管还是没有送家书回来吗?”
细细一算,国公爷是有阵子没有送家书了,墨梅道:“是啊,自打那日,就是您打发我去送药的那日,您收到国公爷送的一对琉璃莲花簪子,后来就没有了……”
本是无心的一句话,却让静和听在心里,仔细一算,的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