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嫡医-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大些,却依旧置身事外,如今本王相较于济王和太子,实力稍弱,父皇又对他如此信任,只怕他不会投诚。”

    孟绍辉上前半步拱手道:“王爷,臣曾听闻‘是人便有弱点,’若是知道弱点就不怕对方不能为我所用。臣已经细细打听一番,英国公十分宠爱他的夫人,更为因他夫人不惜与济王和太子冷脸,如今这样的形势,济王和太子哪一位登基都对他们夫妻没好处,相反,若是殿下登上大位,他不仅有拥立之功,还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又何乐而不为?”

    裕王听到这话有些心动,说道:“话虽如此说,可王妃曾在英国公夫人面前委婉提起,英国公夫人很快便转了话题,完全没有让王妃讲下去的意思。”

    孟绍辉道:“下官倒是知道一人,或许能为王爷做此说客!”

    “哦?”裕王闻言不由回头。

    ………………

    等静和为正哥儿挑好了服侍的丫鬟,又将所带的东西仔仔细细准备好,才给浆水胡同传信,傅氏很快就回信,明日就亲自去送检哥儿和正哥儿去上学。

    静和让赵毅安排随车,当初挑中赵毅做锦心的夫婿就是看中他的能力,如今她们成了亲,她自然会多给赵毅一些机会。

    锦心为正哥儿换了件宝蓝色绲金黄边的圆领锦袍,整了整发髻,才拿了书箧,随正哥儿一道来苍梧居。

    静和也已穿戴好,儿子去人家傅家家学读书,她怎么也要上门去拜见一下傅夫人。

    正要出门时,白梅喜冲冲地来报:“平郡王府常嬷嬷来了。”

    静和看了看桌上的西洋小座钟,还有些时间,便在司贤厅见了常嬷嬷。

    常嬷嬷满面喜色,上前行了礼。

    静和忙叫她免礼,又叫她落座。

    常嬷嬷见静和衣着整齐,又听说大少爷要去读书的事,便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地笑道:“夫人,王妃娘娘打发奴才来跟您报个喜,世子夫人有了喜信儿。”

    静和心中欢喜,笑的眉眼弯弯,“这下好了,”又道:“回头我选几样补品去瞧瞧阿欣。”

    “娘娘说了,还没过头三个月,还是不要声张,让世子夫人安心养胎,”常嬷嬷继续说道。

    静和笑道:“正是呢,合该仔细着些,”她转念想了想,又道:“阿欣能有身孕,也是念莪的功劳,我还得好好谢她呢。”

    常嬷嬷连连点头,说道:“正是,娘娘已经差人往回升胡同隋大姑奶奶处送了厚礼。”

    隋念莪回京后果真没有住在隋家,而是住进自己陪嫁的宅子,云涵海觉得京城天子脚下,太平富贵,又拿了银子将后边的小跨院买了过来送给妻子,这一来就成了三进的小院,夫妻俩住着十分宽敞,又是忙着重新砌墙,又是忙着添家什花木,这也是隋念莪之所以同意留在京城这么久的原因。

    如今平郡王妃会送几件价值不菲的摆件过去,对外也可称是给隋念莪温居。

    送走了常嬷嬷,静和便带着儿子上了马车,到了约定的锦绣阁时,傅氏的马车还没有到。

    静和松了一口气,到底是儿子求学,她到底还是怕失礼,让傅家的人以为他们仗着英国公府的权势,不尊重斯文。

    等了半盏茶的功夫,傅氏也到了,静和便请傅氏来马车里一道坐,又送正哥儿去和检哥儿玩。

    傅氏见静和穿着件墨蓝色镶白领的斜襟袍子,底下是一条湖色马面裙,发髻梳理的一丝不乱,的确是仔细打扮过的。

    可见静和极为重视正哥儿去傅家家学这件事,她面上的笑容就更深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2回 传话

    (全本小说网,。)

    “三姐姐不必忧虑,程先生见过两个孩子,很是喜欢温文儒雅的正哥儿,正哥儿又聪明,定然会很快适应学堂的生活,”傅氏安慰她道。

    可亲生的儿子就要离开自己的眼睛去陌生的地方,为娘的哪个能放心,静和勉强牵起唇角笑了笑,转头见傅氏脸上的笑容也有些牵强,姑嫂两个对视一眼,又不由笑出声来。

    谁知检哥儿、正哥儿两个小兄弟没有半点不舍,还很有礼数地叉手冲两个老母亲作揖,然后又说说笑笑地进了学堂。

    静和与傅氏均是女眷,便都派了管事送去土仪束脩。

    傅氏便邀请静和去傅府吃茶。

    傅夫人对静和素来和气,见静和道谢,只笑道:“夫人太客气了,有正哥儿作伴,检哥儿也懂礼了许多,说不定将来两兄弟可以一起考中进士呢。”

    对学生而言,好学堂重要,对学堂而言,好的学生也很重要,正哥儿能进傅家家学一则说明英国公府跟傅家要好,另外,正哥儿一瞧将来便是个翩翩君子,又有这样的父母,将来必定是要成器的,到时候与傅家子侄曾是同窗,仗着这些情分,也可以相互关照了。

    静和坐着吃了一盏茶便要告辞,春闱日近,傅氏放心不下丈夫,正想趁着回娘家去悄悄看一眼闭关苦读的夫君,便也没有留她,只与傅夫人一道将静和送上了马车。

    静和想着下午没什么事不妨去看看念莪,顺道谢她为范氏医治的辛苦,谁知她还没回家,柴胡便赶来报信,“隋家大姑奶奶来拜访夫人,大姑娘留了隋大姑奶奶在司贤厅说话,打发奴才来给夫人传信。”

    静和就笑着说了声‘知道了’,吩咐车夫快些回府去,等下了车换了暖轿,在司贤厅下了轿子,又与锦心玩笑着说道:“你们猜这丫头来做什么?”

    话音刚落,就听隔着门帘子传来隋念莪含笑的声音:“自然是为了讨你们夫人的好酒吃!”

    “酒是多得是,只是怕你吃醉了耍酒疯,”静和随口笑着回了她一句,上前挽住她的手一道进了暖阁。

    馨姐儿上前行了个福礼,静和温和笑道:“你这财大气粗的隋姨母可给你红包了?若没有可不要饶过她。”

    馨姐儿抿着嘴笑道:“姨母给了一个镶红宝的华胜,女儿很喜欢。”

    静和才点了点头,让馨姐儿回去歇着,与隋念莪回苍梧居说话。

    一进暖阁,隋念莪便盘膝坐在大炕上,一副神神在在的模样,双手抱拳冲静和拱了拱手道:“想必夫人已经听说了,小的幸不辱命,完成了夫人的托付,此行是来向夫人复命。”

    静和忍不住噗嗤笑出来,本来提壶要给她倒茶,倒险些洒在桌上,说道:“你是不是最近戏听多了,”话一出唇,她又反应过来,手一顿,问:“你是要回四川了?”

    隋念莪佯装泄了气一般,说道:“县主大人,笨一点会死么?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了。”

    因封氏的事,隋念莪很少上门,这回亲自来,还等了这么久,多半就是为了辞行了,静和虽有些心里酸酸的,面上却摆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甩了甩帕子做出赶苍蝇地样子道:“走就走吧,一路顺风。”

    隋念莪随手摸了个抱枕扔了过来,道:“你这没良心的,我还怕你不舍得呢。”

    “你是去过好日子的好不好,我敢留您么,万一你那大嫂思念两个大侄子,给我下点毒,我还得找个地儿哭去,”静和躲过那毫无力道的抱枕,假装惊骇似的抚着胸口道。

    隋念莪便又笑了,与静和并排躺在大炕上说话。

    “你和徐家三房不和的事,我是一早知道的,只是如今你又得罪了太子妃,”念莪话语中有些感慨,“这天下终归有一日是太子的,到时候你可有什么打算?”

    静和原本带着玩笑的眸子愈加深邃起来,她唇角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毅和凝重,“真到那一日,我会随着国公爷归隐江湖罢。”

    隋念莪面上是从未有过的冷肃,她瞥了一眼紧掩的隔扇门,说道:“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父母兄弟,就算她们能跟着你们夫妻隐遁,那平郡王妃呢?宫里的贵妃娘娘呢?”

    是啊,贵妃娘娘待她如女儿一般,可是贵妃娘娘至死是不能离宫的,那些人奈何他们夫妻不得,不知道会怎么折磨贵妃娘娘。

    静和想到这里,就觉得心像是被人狠狠攥了一把,是那种窒息的闷闷的痛。

    隋念莪叹息一声,说道:“你以为我为什么撇下还没满周岁的儿子进京来,我是从刘夫人那里听说你与太子妃娘娘不睦,可我当时怀着孕,这种事又不能写信,我原本想着让你们到时候也去四川,山高皇帝远的,太子妃过一二年也就淡忘了。如今进了京,我才知道这件事决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隋念莪说罢,坐直了身子,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放在静和面前的炕桌上,说道:“有人知道我与你交好,特意找到我面前,言明只要我传几句话给你,这些银票便都是我的了。连我这样的人,他们都惊动,又这般用心游说,静和,我才知道这些年你在京城过的是什么日子!”

    静和拿起那一叠银票打开看了看,十张,一张是一百两,整整一千两,不是个小数目,比很多朝廷大员一年的年俸还要多,楚啟的俸禄银细算下来,也还不到每月一百两银。

    她不由仔细地去看隋念莪,对方的眼神中带着些许的心疼,忧虑,担心和一丝丝的惊恐,唯独没有那些阴私的算计,反而只有坦诚。

    知道她与济王和太子都难相容,而花这样大的力气通过她来延揽楚啟的,除了那个人,她想不出其他人选,她淡淡一笑,说道:“是裕王手下的人找到你的罢,”她眸色一转,很快握住了念莪的手,急声问:“你夫婿和孩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3回 预警

    (全本小说网,。)

    “你就不要担心我了,”念莪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关切,“自从那个人找上了我,我就心急如焚,可又怕我一着急被旁人看出端倪,反倒会害了你。倒是涵海他冷静自持,他对我说如今皇上还健在,又有太子和济王在旁等着抓裕王的错处,裕王再张狂也还不到那个地步,况且我们云家也不是好惹的,且不说我大嫂在江湖中有许多交情,我二哥如今在福建做生意,跟福建一些军政大员都相处的不错,裕王要动我,也得看他们答应不答应。”

    静和方才也是关心则乱,如今平静下来想想,裕王的确还远远不到只手遮天的时候,他若真这么厉害,也不会想要这样费事地招揽英国公府了,楚啟连太子都不曾畏惧,还会怕裕王耍什么手段吗!

    只是因为自己,却给念莪造成了困扰,原本隋念莪嫁到四川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家人和睦,儿女健康,无忧无虑的,却因她牵扯到这京城的泥沼中,想到此处静和便握了握隋念莪的手,说道:“念莪,你早些回四川罢。”

    她想起前一世,皇太孙继位,济王叛乱,全大周都陷入修罗场,就连柳州那样偏远的地方都遭血洗,事关皇权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她道:“这件事太重要了,有多少人为了乾清宫的那个宝座斗得头破血流,有时候想起来,便觉得浑身发冷。他大周的皇位该谁坐便是谁坐,我总有法子,护得住自己,也能护住那些待我好的人,你不必为我担心。”

    隋念莪就在她额头上敲了一记爆栗,重新恢复了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你又瞎想什么,我们两个相互扶持这么些年,又谈什么连累不连累的?当年若不是你入股帮我支应生意,我也不能轻松独立起来,不受大房的拿捏,再者若不是英国公在刘大人那里的面子,我们在四川的日子又怎么会这样好过?涵海同我说,云家之所以能在四川立足,‘义’字便是立身之本,我若这个时候跟你撇清关系,且不说杏林那些人的唾沫星子,说我有好处的时候聚过来,如今英国公府摊上事我就避之唯恐不及,成什么样子了?就连我大嫂都得拿大刀追着我砍,指责我背信弃义!”

    静和想起以前念莪也总是帮着她,在她低落失望的时候讲笑话开玩笑,让她那些坏情绪溜得无影无踪,静和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老天到底待她不薄,给了她这样的好姐妹。

    隋念莪紧紧握住她的手道:“我这回来一来是为了看看你,想着寻个机会同你说说这些事,谁知竟然遇上裕王的人,若你信得过我,我就替你在四川多多置办产业生意,好好经营起来,即便你们将来在这里过不下去了,也可以举家搬到四川去,四川多的是深山老林,那些官兵总不能搜过去。至于贵妃娘娘,我回去便请教大嫂,研制出诈死之药,怎么也不会留她在宫中被人作践。”

    哪里就到那个地步了,静和忍不住笑了起来,可心中还是暖暖的,早在他们与太子和济王交恶的时候,楚啟就说过叫她不要担心,不过念莪说的这个假死药的法子虽然有些凶险,但也极为效验,以贵妃娘娘的性子,能出宫安度晚年也是极好的,想到这些,她点了点头,说道:“也好。”

    隋念莪又看了一眼摊在桌上的银票,问道:“这些东西怎么办?”

    静和笑了,说道:“他们给你这些银子就为让你跟我传几句话,既然这样你的话也传到了,这些钱也是受之无愧,索性收下好了。”

    隋念莪想了想,说道:“也好,我拿这些银子,等回了四川替你买些田地也好。”

    这倒是个好主意,到时候让楚啟跟着她去四川做个地主,也不知楚啟愿不愿意!她不由又想,楚啟也不知现在到了哪里,一切可都还好?

    等送走了隋念莪,静和就一直在脑中反反复复思量裕王的事,到了夜里就辗转难眠了。

    最终,她还是决定给楚啟写一封家书。

    她从床上坐了起来,叫了值夜的芭蕉去准备笔墨,她则趿鞋下了床,随手从衣架上拿了件多罗呢的斗篷披着,走到书案后坐下。

    芭蕉经常伺候静和写字,很快磨好了一砚墨,静和提笔蘸墨,却迟迟不知如何落笔。

    她拿不定主意,该不该把裕王辗转通过隋念莪招揽的事告诉楚啟。

    毕竟是事关夺嫡站队这样的大事,她觉得楚啟久处朝堂又深谙其中规矩,肯定能有更为行之有效的应对,而自己毕竟在内宅久了,万一有什么想不到的,被裕王趁了机就不好了;可若是告诉楚啟,会不会让在前线领兵打仗的楚啟分心呢?

    楚啟现在辽东,是代表大周去攻打辽东,却因为国中这些兄弟阋墙的糟心事对征讨的事产生什么影响,既让人憋屈,又让寒心,更会损了大周的国威,折了楚啟的声望。

    她想了想,又将手中的紫毫小笔重新放回了桌上的笔山上,起身踱了几步。

    芭蕉从浅寐中醒过来,此刻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睡意,她还是头一回见夫人这样连给国公爷写封家书都举棋不定,可见是事关重要的事了。

    她柔声问:“夫人,奴婢见您今日晚膳只进了一碗冬瓜豆腐鲜笋汤,特意叫小厨房预备了宵夜就在外头炉子上温着,“是鲜虾子肉的小馄饨,要不要拿进来您用些?”

    “什么时辰了?”静和便问了一句。

    芭蕉看了看桌上的小座钟,说道:“已交了亥时。”

    那就是快到午夜了,静和振了振精神,说道:“走,索性今儿也睡不着了,咱们去各处看看上夜的人。”

    芭蕉脸色有些变了,说道:“这夜寒露重的,夫人身子贵重,如何使得呢,”虽这样说着,却也开始给静和找衣裳。

    “不妨事,”静和一面说道:“素来媳妇子们上夜都爱聚在一处赌钱吃酒,却放着门户大开不成样子,若放在平日里也没什么,但凡碰上个把有心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