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嫡医-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53回 托付
(全本小说网,。)
静和方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安王爷平日似乎不怎么应酬……”
作为英国公府的女主人,各府里的人情杂往静和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安王府一向低调,七皇子日常都闷在深山访道友,炼仙丹,听说生日都不怎么过,也因为安王在朝中没有什么实在的职位,也没有多少拉关系跑门路的,故而静和也不熟悉。
可是刚才看他言行举止,说话做派,却是一个老道有礼的贵族子弟。
贵妃笑道:“他这孩子与旁的皇子倒也有几分不同,也是没法子的事……你日后就知道了,”说到这里一顿,又道:“你方才神色怔忪,显然是有心事,这会子没有外人,快说罢,是为了何事?”
“不瞒娘娘,”静和听到贵妃这样说,忙站起身来跪在地上,“我此来确实是有事相求!”
贵妃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扶住了静和,说道:“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静和由贵妃拉了起来,重新坐回椅子上,一张口,又有些羞愧,只道:“娘娘,静和也是没有了法子,才来求娘娘的,这件事颇为棘手,娘娘若是不愿帮,静和也毫无怨言。”
贵妃正了神色,说道:“你这话又是见外了,我在宫中苦熬这些年,没儿没女,只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看待,你若有事,我断没有不帮的,我知道你的性子,今日你既这样说,定然是极要紧的事,直说便是了。”
静和心中温暖,点点头,附耳对贵妃把自己查到太子药方有问题的事同贵妃说了,贵妃面上却没有太多的惊诧之色,反倒是淡淡的,那唇角微勾的弧度又不免透出些讽刺。
静和张了张口,面上的神色反倒变得惊讶起来,她突然有一种感觉,贵妃是知道的,知道这其中的原委,她下意识地闭紧了嘴巴,觉得自己不应该开口似的。
果不其然,贵妃随后便示意她暂且不要说话,亲自去门外窗下看了看,方才走了回来,看着静和的目光中少了几分以往的慈爱,多了几分冷峻,说道:“你这孩子,怎么去查这些……”
静和知道自己是瞒不过贵妃的,而且现在自己走到这样进退维谷之地,寄希望于贵妃的帮助,就更不能有所隐瞒,于是倒也回答的老实,“静和承认,当初去东宫拜访太子妃,只是有几分气不过,想去仔细看看太子妃究竟是何许人物,没成想却遇到宫人给太子殿下煎药,我便觉得蹊跷,好奇之下让外祖父去查看……”
“一时的好奇,走到眼下进退维谷之地?”贵妃接着她没说完的话说道。
静和讪讪一笑,微微垂下眼帘去,显得有几分不好意思。
贵妃便是一声叹息,说道:“都只觉得这皇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不知那宝座之上都是刀子!太子贵为储君,亦是如此啊。他身处那个位置,就免不得会被人暗算。”
“我猜太子殿下身边服侍的想必都是当初文德皇后所挑选,文德皇后那样心思缜密的人,挑选的人想必不会差,”静和接着说道。
贵妃轻轻颔首,说道:“即便是文德皇后故去多年,可东宫的人警惕性绝不会差,那人能在这种情况下对太子的补药动手脚,想必不是简单的人物,”她如古井般的眼眸凝视着前方,思索半晌,似乎想到什么似的,眼睛顿时睁大,啊了一声。
“娘娘想起什么来了?”静和问道。
贵妃闻声转眸看向静和,说道:“没什么,我只是随便猜测,此事还需详查。”
静和点点头,说道:“东宫的防备之严,静和也能想到一二,此事委实是辛苦娘娘了……”说着她站了起来,走到贵妃面前屈膝行礼下去,贵妃抬手扶住了她,说道:“早说过,不要这样客气的,如今你有难,我岂有不出手的道理。”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话,静和却觉得心中暖热,想说几句感谢的话,却又觉得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来想去,正要再次感谢贵妃,又被贵妃劝止住了。
“你若真要谢我,我倒真有件事要你做,”贵妃说道。
“娘娘说便是,”静和回答的干脆。
“你和英国公究竟是怎么回事,”贵妃说到这些儿女家事,语气中难免又透漏出慈母心肠来,“前阵子不是说已经和好了?”
“是已经和好了呀,”静和脱口而出,又不由吐了吐舌头,自己这话就真是多余了,若果真和好,那么这件事自己何必求到贵妃这里,直接去向楚啟求援即可,想到这里,静和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揉着手中的帕子。
贵妃便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日平郡王妃进宫来请安说话,说起你满口夸奖,可是我也瞧出她是担心你们夫妻,存着心事,我也不光是站在英国公那边说话,咱们娘俩相识一场,你的性子,我总归还是晓得几分的,我无意间提到英国公,你那两支耳朵便支棱起来,关心不已,说你不把英国公放在心上,我是断断不信的。”
想到那一夜楚啟带着几分哀求的狂热,静和觉得面红耳赤,只把那绣花的白绢帕子揉成了一团,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太太的脸,却没有再回嘴。
“你们终归是夫妻,他心里有你,你眼里有他,我瞧你们也不过是少个台阶下而已,改日我把英国公请来,给你们做个和事佬罢了,”贵妃操心道。
“多谢娘娘,”静和有些不好意思,那声音也小了下去,声如蚊蚋一般,似乎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才道:“只是静和以为,这阵子还是先这样才好,我只关心太子药方的事儿……”
贵妃知道静和的意思,况且她已经看出静和已经原谅了楚啟,两个人也不过是时间关系,便没有再继续追问,只道:“此事你放心,我一定会帮着你查清楚。”
静和点点头,贵妃见到了时辰去向宫里的老太妃请安,静和便告了辞。
贵妃打发桃笺送静和出宫。(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4回 赈灾米
(全本小说网,。)
皇宫内一水的碧瓦红墙,永寿宫的院子里种着几树疏疏落落的海棠,值此隆冬时分,树木的枝干也都是光秃秃的,枝条上堆积了一重厚厚的积雪。
那雪堆在宫墙上,红的红,白的白,平添了几分颜色,也更显得院落安静。
桃笺捧着新换了炭的暖炉走过来,见贵妃坐在廊下铺了厚垫的躺椅上,安静地看着阳光下一点点消融的积雪。
她轻手轻脚地上前,唤了声“娘娘。”
贵妃转过头来瞧了她一眼,接过了手炉在怀里,又重新回头去看前方,随意般问道:“已经安排人去东宫打听了么?”
桃笺答一声是,“东宫里为太子殿下调配补药的虽然有几位太医,但最受太子殿下和贤妃娘娘信重是那位乔太医,奴婢已经吩咐惹去暗中打探那位乔太医的底细,”又问道:“娘娘不问世事多年,如今真的要为了英国公夫人去冒这个险么?”
贵妃先是点了点头,面上的神色颇为宁静,又缓缓说道:“你当我只是为了静和丫头?”
桃笺面上神色一晃,似乎想到了什么令人讶异的事情,她动了动嘴唇,说道:“娘娘的意思是?”
“静和这丫头,我很喜欢,”贵妃用一种慢悠悠地语气说着话,眸中带着一丝丝的暖意,“只是这件事毕竟危险,我原该劝她放手,让英国公请旨携家眷离京,避避风头才是……可是,”她眉头紧紧锁起,声音里多了几分凌厉,“我也很是好奇!”
贵妃娘娘是在好奇贤妃?
桃笺脑中蹦出这个念头来,她并不是贵妃娘娘陪嫁来的丫鬟,对娘娘年轻时候的事业并不是很了解,自从她被指派来永寿宫服侍,贵妃娘娘便是这副波澜不惊,宠辱不争的样子,在贤妃娘娘面前总是表现的十分恬淡,以至于她们这些在永寿宫服侍的都为自己家娘娘抱不平。
难道?娘娘多年的隐忍是有苦衷的?
桃笺正想着,贵妃已再次张口道:“你依着吩咐办差便是,不要多想。”
桃笺心砰砰狂跳了几拍,忙又低下头去不敢再问。
正在此时,突然听见宫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桃笺警觉,忙抬起头来看出去,却是她们永寿宫宫中的小太监,那小太监因十分机灵,又对贵妃忠心,十分得用,只因他年纪小,倒也未正经派给他差事,但是这小太监年纪小,又瞧着呆呆傻傻的,人们并不防备他,故而他时常能打听些消息回来。
桃笺问道:“有狼在你背后撵着不成?急什么?”
那小太监迈着小碎步快步上前,先向贵妃行了一礼,才回道:“娘娘,前头朝廷出大事了!”
“哦?”贵妃掀了下眉毛,问道:“什么事?”
“听说太子殿下负责发放赈济粮食,结果太子私下里把好粮食换出去卖了,却用些霉米来充做赈灾粮,结果吃死了好些人,那些灾民情绪激涌,河南直隶一带已经有好些百姓揭竿起义了,说是有两支队伍尤其厉害,还打砸了知府衙门呢!”那小太监虽年纪小,却是口齿清晰的,侃侃说道。
饶是贵妃风云看淡,也不是那等没经过大场面的,也不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道:“然后呢?是谁上奏了此事?”
小太监摸着脑袋道不清楚,贵妃也知这些事不是他能打听出来的,因此只对他道:“辛苦你了,回头叫桃笺给你钱买果子吃,待会子你依旧去外头探听着有什么消息,再回来报我。”
小太监听了,干干脆脆地应了,退了出去。
贵妃便吩咐桃笺,“你去打听打听此事的细节,是什么人上奏此事,又有谁附和?”
说完这些,贵妃又补了句,“太子闯出这样的祸事来,也不知皇上怎么想?”
这厢桃笺应着去打听,那边静和也听到了消息。
消息传过来的时候,静和正靠在暖和的大炕上想着心事,正哥儿咿咿呀呀地跟墨梅说话,墨梅却有耐心地陪着。
静和心中有些乱,正要打发墨梅带正哥儿出去玩,就见白梅进来回禀此事。
因静和与东宫的过节,静和身边的人对于东宫的事自然也更上紧一些,不过白梅知道的却比一般人详细,这就是薛湜的功劳了。
“听说汝宁府有个响马头子,原本是不第的秀才,落了草,这个秀才也有几分胆略,又通些诗书,趁着百姓民愤,揭竿而起,又因河南和山东一带灾民众多,老百姓们没有粮食,加入起义军便有吃的,有棉衣能过冬,便都加入起义军,才闹的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汝宁府被这些山贼劫掠的时候,太子却还叫人压下不报,谁知那些山贼杀了汝宁知府,那汝宁知府的女儿却是个有胆有识的,千里进京告御状,偏又让她碰上了大理寺的王煜大人,这位王煜大人有白面包公之称,最是不容沙子的,一封奏书上奏皇上,现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皇上龙颜大怒,当时一怒之下把太子的冕冠都给打掉了!”
白梅自己讲着都觉得心惊,这些朝廷上的事若不是薛湜告诉她,她如何能相信皇上和太子会跟普通老百姓一样这般发怒。
静和面上的表情却并没有十分的惊愕,只是眉心微微蹙起,太祖皇帝便是趁着前朝暴政,百姓民不聊生时揭竿而起,对于起义这些事最是忌惮,况且这件事的起因又是因为太子放霉米的赈灾粮所引起,皇上自然是雷霆大怒,她问道:“后来呢?皇上可给出了明白的处置?”
白梅摇摇头,说道:“没有,太子殿下又惧又愧,在朝堂上便晕倒过去。”
这倒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了。
“那皇上是不是下令将太子软禁毓秀宫养病了?”静和问。
白梅道一声是,才说道:“夫人,您说太子出了这样的事,应当没有精力再找咱们的麻烦了罢?”
静和道一声,“不好说,”又叹了一口气,问道:“国公爷可在府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5回 太子病危
(全本小说网,。)
这么久了,夫人还是第一回问起国公爷,白梅有些错愕,很快又反应过来,说道:“奴婢这就去看。”
静和点了点头,似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似的。
白梅退出暖阁先去了外院书房,正巧碰到郑率指挥着小厮换书房的窗纱,见了她和气地问:“怎么姑娘竟有空过来?”
“夫人打发我来请国公爷呢,国公爷可在府里?”白梅抿嘴笑道。
听到这话,郑率却也是一惊,走过来几步道:“国公爷去宋阁老府上了,”他说罢又看了白梅一眼,问道:“夫人找国公爷何事?”
白梅忍住笑,却又不由露出几分得意。
郑率这样的老狐狸自然一眼就瞧出来,白梅是知道内情的,而且绝对是有意思的事,他屏退了身边的小厮,问道:“白梅姑娘,究竟是何事,您说给我,我也好看着安排不是?”
白梅知道郑率不是外人,况且那事又不是坏事,遂附耳对郑率低语道:“夫人怕是有喜了!”
郑率也是大喜过望,没想到国公爷和夫人闹着别扭,也不耽误生小公子啊,他忙道:“姑娘先回去,我这就亲自去一趟宋家,请国公爷回府来,”郑率心里是知道的,在国公爷心里,夫人是大于一切的,现如今夫人找国公爷,他可不敢耽搁。
谁知他才叫人安排好了车,就见国公爷回府了,郑率便弃了车小跑过去向楚啟行了一礼,说道:“国公爷,夫人打发白梅来请您。”
楚啟来不及去猜测原因,手中拿着马鞭就急匆匆地去了内宅。
郑率看着楚啟急匆匆地背影笑着直摇头,转头见纪墨的面色有些古怪,遂随口问道:“你这臭小子,国公爷和夫人要和好,怎么你脸色还不好看了?”
纪墨忍了忍,到底也知道郑率是国公爷的心腹,只低声对他说道:“国公爷从宋府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娘娘?”郑率吃惊地眼珠子都要掉下来,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子妃又是内宅女眷,决没有满大街跑的道理,难道是太子妃主动找国公爷?
现如今夫人主动抛出橄榄枝,可千万不要再有变数才好,想到这里他不由看向内院的方向,也不知这会子国公爷知道夫人有喜的事了不。
实际上,楚啟到苍梧居的时候,静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孩子既然是楚啟的,那她就不打算瞒着楚啟。
是不是借着孩子的由头两个人和好,静和还没有十分拿定主意。
“国公爷想必很忙吧?”夫妻两个许久不曾这样对坐,静和有几分尴尬似的说了一句。
“并不是很忙,”楚啟答的同样带着几分拘束和尴尬,“夫人叫我来是有事?”
静和点了点头,正打算开口说话,就听外头十分慌乱。
楚啟蹙了蹙眉,对外训斥道:“是谁在外头?”
“回国公爷的话,是奴才,”外头传来郑率的声音,“东宫的夏太监来了,急着找您求药。”
求药?
楚啟的眼皮微微一跳,皇帝因灾情的事前往天坛祷告,下午才会回京,这个时候,太子却出了事?!
静和也知道事情的厉害,见楚啟看向自己,便道:“国公爷先忙正事要紧。”
楚啟便站了起来,两步走到门口,白梅打起帘子,夏太监已经急的直搓脚,看见楚啟便迎了过来行了个礼,说道:“国公爷,太子妃打发奴才来向您求那株百年红参,太子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