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少年宗师-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林嘿嘿笑了几声,嘴里说道:“我这就出去找郑亚,你们里边坐,小怡,倒茶。”
此时,里边的英姨也走了出来,看到这阵势,不由微微一呆。
心中顿时涌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怎么回事,郑亚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居然连市电视台都给惊动了呢?
王怡热情地把康依苗等三位电视台的记者给请进小院,在院子里,摆了几把椅子招呼他们入座。
康依苗一边笑吟吟地落座,一边说出了让英姨为之色变的一句话:“阿姨,恭喜你,郑亚高中状元,开创了我市先河……”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5章 采访细节
郑亚跟随父亲从外边进来,十分自然地,见过了让他心中感到惊艳的美女记者康依苗,也跟她的两个同伴,程琼和向隅握了握手,正式做了一个相互介绍。
而此时,郑亚豁然发现,英姨依然一脸呆滞地靠在房门之上,手紧紧地抓住门框,好似还没回过神来的样子。
郑亚回来,康依苗很自然进入职业状态,三个记者各司其职,开始就位。
郑亚注意到,程琼应该是康依苗的助手,主要职责就是拿话筒,而向隅的主要职责则是拍摄镜头。
自己跟康依苗说话的一些镜头,都给拍了进去。
郑亚也是第一次经历被电视镜头对着,心中稍稍有点不是很自然,感觉说话的声音略显干涩。
而自己的父母,好像在镜头面前,就表现得更是有点前言不搭后语了,主要是有点激动,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随便聊了几句之后,康依苗挥手让向隅把摄像机拿开一点,笑着说道:“向哥,我们慢点拍,我先和他们拉拉家常……”
向隅说了一声“好”,把摄像机放在了一边,也笑嘻嘻地搬了一把椅子听康依苗跟大家啦家常。
此时的英姨终于反应过来,偷偷地,跑到了向隅的身边轻声问道:“小伙子,小亚他考了多少分啊?是哪一级的状元啊……”
向隅对她笑笑:“724分,湘省状元,同时也是全国统一命题的状元郎,大婶,你是他什么人啊,怎么没听说他的考试成绩呢?”
“724分?状元郎!”英姨摸摸脑袋,伸手握住向隅的椅子,稳住自己的身体,脸上挤出十分难看的笑容:“我前脚到小亚家,你们后脚就到了,还没来得及问……”
说完,英姨看看正在跟康依苗拉家常的王怡,心中突然涌起无地自容的尴尬感觉,话说,记者没来之前,她还在说:“小亚的成绩也就那么个样子,我早就有了心里准备,我这正琢磨着,如果小亚考得不好,我好来安慰安慰你和林哥的,不会坏了心情……”
合着,人家那是怕自己孩子成绩太好,刺激到了自己!
羡慕嫉妒恨啊!
说是拉家常,实际上也就是就电视采访的镜头做做交流,主要内容还是围绕郑亚是怎么刻苦努力学习,怎么取得高考好成绩的一些事迹,一些学习方法,高考之后的专业选择方向,大学选择等等。
康依苗不愧是一个出色的记者,交流几句,郑亚一家已经很自然地打开了话匣子。
说起郑亚学习的一些事迹,郑爸郑妈头头是道,记忆犹新。
的确,郑亚就算成绩不好的时候,学习依然十分努力,郑爸郑妈倒是丝毫不缺这方面的例子。畅笑声中,郑妈甚至说出了郑亚小时候爬到树枝上看小人书的事迹。
郑亚打赌发誓那本小人书只不过是最普通的连环画,但是郑妈生生给他杜撰成了《唐诗三百首》!
康依苗对郑亚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了三个方面,高考之后的感想,高中的学习方法和高考之后的志愿选择。
三个方面的采访原本都十分空洞,但是在康依苗的引导下,郑亚慢慢地打开了思路。
比如说高考之后的感想,康依苗就让郑亚说一说自己需要感谢一些什么人,得知自己考试之后的那种心情等等方面。
原本不知从什么地方说起的郑亚,听到康依苗的引导之后,眼前不由地浮现出父母双亲送自己高考之时的情景,心中一暖,轻声说道:“郑亚能够考得一些好的成绩,最需要感谢的,还是我爸我妈……”
随着郑亚的娓娓道来,小院子里边安静下来。
向隅不知不觉地搬起了手中的摄像机,而郑亚却丝毫没有发现,依然一边回忆,一边有条有理地叙述着自己对父母的浓浓情感。
郑亚心中不仅仅是感激爸妈,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独白。
他忘不了自己成绩不好时爸妈的鼓励与谅解,没有埋怨,没有白眼,有的就是默默地支持,还有那种小心翼翼地对自己的心灵呵护。
郑亚也忘不了,高考那几天,父母吃包谷粑粑吹电风扇,而让自己住空调房开小灶。
……
一件件,郑亚娓娓道来。
郑妈抹抹眼角的泪水,郑林跑去烧茶实际是不好意思,跑进里屋擦泪水去了。
想起这些一家人同舟共济的往事,不仅仅是郑亚感动。
郑爸郑妈心中也很感动,他们没想到郑亚都看在了眼中而且还记在了心头,变成了自己学习的动力,难怪他的学习会如此刻苦会如此用工了,无限感动中。
郑亚说完之后,看看康依苗轻声问道:“依苗姐,我说的还可以吗?”
康依苗对郑亚竖起了大拇指:“说得很好,不错,就是这样,不需要太多的口号,只需要说出一些心里话,说出一些细节,那样,更真实,也更鲜活,对了郑亚,除了感谢你的父母之外,你还需要感谢一些比较特殊的人吗?比如老师,同学……”
郑亚笑了笑:“这个自然,郑亚能取得今天的好成绩,真心离不开市一中的培养,尤其是我的班主任老师谷老师……我的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王小君、林之语和杨紫洁她们……”
说起老师和同学,郑亚的语气要轻松了许多,相比对父母的那种血肉深情,对老师和同学,在这个场合说出来,还真的主要是感谢为主了。
谷老师的鼓励,王小君给自己找来的大量的模拟试题,林之语给自己请来的特殊家教,还有杨紫洁对自己答题上的帮助,这些都是需要感恩的。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该感谢的都感谢了,只差没感谢cctv。
一些学习经验,包括科技树也给了一些交代,但是郑亚主要还是强调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必须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对自己充满信心。
只有最后一个问题,高考之后的志愿选择,郑亚还真的发现,这个问题自己还没来得及思考,短时间内,好像给不出合适的答案。
话说,按照王小君哥哥的说法,自己高考之后可以走后门进去一个相当不错的二本军事学校,而那在不久之前还是郑亚的奋斗目标之一,但是现在,貌似这目标有点不合适了!
郑亚发现,自己还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需要报考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6章 未接电话
采访以郑亚为主,中途,郑妈拉了好奇心十足,十分不情愿去帮忙的英姨去做饭。
等完成采访之后,太阳已经偏西,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郑妈热情地摆好了饭菜,请几个记者吃饭。
土家腊肉炖土豆,土鸡蛋,几个小菜,菜并不是很多,很朴实,也很干净卫生,康依苗几个也不客套,大大方方,谢谢两位阿姨之后,在郑亚的陪同下,院子里边围了一大桌,开始吃饭。
不是工作状态之后的康依苗,表现出来截然不同的一面,给郑亚的感觉,却是接地气得多了。
康依苗一进入采访状态,虽然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但一看那就是职业化的笑容,矜持而自信,但生活中的康依苗,却完全成了好奇宝宝,而且还是一个不谙农事的好奇宝宝。
最有意思的是,她居然不知道土豆是地里挖出来的,而一直以为是树上结的果实。
别看她穿得高贵大方,但一旦开吃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吃货,而且还是那种吃不了什么辣椒,不时拿小手扇嘴巴但也要大吃特吃的大吃货。
郑亚表示大跌眼镜。
旁敲侧击,郑亚终于弄明白了,康大记者其实来自北方,到市电视台只不过是实习性质。
不过她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尽管是实习期间,但已经能自己做新闻了,这次更是十分敏感地第一时间抓住了郑亚这个新闻点,第一时间带人前来采访,展示出超越市电视台其他记者一筹的新闻敏锐感。
就连向隅这个电视台的老记者,对康依苗的业务能力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吃饭的过程中,大家随意了许多。
此时,英姨终于是找到了充分发挥自己感慨的机会,今天这一幕,可让她震惊得够狠,也让她完全没了跟王怡斗的心思,她家孩子读书是还不错,但她心中无比有自知之明地知道,状元郎的含金量,她家孩子可是差了几条街不止。
所以,此时此刻,她马上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郑亚的叔伯小姨,郑亚的亲戚,并一再表示是走得很近很近那种,其根本的心里,按照郑亚的揣测,不过是想在市电视台露个脸,多个吹嘘的资本。
为了表示自己很有采访价值,整个吃饭的过程之中,英姨十分殷勤地给几个记者服务,还不停地爆料,希望能引起记者们对自己的重视。
郑亚偷偷发笑的是,英姨根本不知道康依苗感兴趣的是什么,所以很难引起康依苗的兴趣,倒是向隅,偶尔跟她搭讪那么一两句。
英姨很卖劲地围绕郑亚,诉说了许多趣事,比如他家小虎是怎么怎么崇拜郑亚,以郑亚为偶像,所以成绩上升很快等等之类。
还比如郑亚怎么宅心仁厚,说动了林老板收购了她家的天麻等等。
这些东西,好像跟状元郎没有太直接的联系。
向隅一直打哈哈。
直到英姨随口说道:“你们不知道,林哥以前腿不得劲,但是郑亚一直坚持给他按摩,整整两三年,终于孝感天地,林哥站了起来,父慈子孝的典范啊……”
向隅还在打哈哈。
倒是康依苗大吃特吃的动作猛地一顿,侧头问了一句:“真的坚持按摩两三年?”
郑亚一愣,正准备说没有时。
好不容易得到康依苗回应的英姨已经连珠炮似地说道:“真的,绝对真的,不信小康你问问这附近的街坊邻居,郑林哥是不是在轮椅上躺了十多年,要不是郑亚的按摩,他可能站得起来吗?你说是不是啊?郑林哥……”
除了那个两三年,英姨说的,还基本都是实际情况,没有郑亚的草药,没有郑亚的按摩,郑林还真的站不起来。
因此,郑林笑着说道:“嗯,小亚帮我重新站了起来。”
康依苗笑了笑说道:“没想到状元郎还是个特别有孝心的孝子,这倒是十分难得,向哥,我们倒是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讲述一下状元郎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郑亚充分地感受到了康依苗的敬业精神,吃完饭后,她真的采访了英姨,又打着手电筒,在热情英姨的带领下,采访了不少的街坊邻居,一直到晚上八点半左右,这才驱车返回。
电视台记者走了之后,附近的乡亲们也彻底知道了郑家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纷纷前来道贺。
英姨对郑亚一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羡慕,并反复地询问王怡:“怡姐,怡姐,刚刚采访时,我表现得怎么样?还不错吧!”
王怡给了她充分的肯定:“声音大,说话利索,不愧是我们这一代出名的小辣椒。”
英姨顿时眉开眼笑。
郑林看不下去了,冷不丁说了句大实话:“好都是好,可就是一双腿,使劲地抖个不停,好像是打摆子……”
英姨顿时傻眼:“不是吧……”
乡亲们哄堂大笑。
英姨双手叉腰,大声说道:“笑什么笑,我可也是上了市电视台的人了,羡慕死你们……”
有人说:“要不是亚子,你能上市电视台?”
英姨:“哼,谁叫亚子是我家外甥呢,你说是不是啊,怡姐。”
……
郑亚面带笑容,看着坐在乡亲们正中间,意气风发,明显志得意满,但依然一脸谦虚样子的父亲,还有父亲身边,一副夫唱妇随样子的母亲,心中逐渐舒展开来。
父母需要的,就是这一份得自乡亲们的恭维和尊重。
这就叫光宗耀祖,父母脸上有光,走出去,腰板可以挺得笔直。
又闹了半个多小时,英姨一看时间,赶紧邀了个伴,送她回去,乡亲们这才散了去。
九点左右,送走所有客人之后,郑亚终于想起自己几乎是关了一个下午的手机,摁下了开机键。
手机一开。
好家伙,嘟嘟声响个不停,都是短信提示。
嘟嘟声不断,都是未接来电。
小君打了八个!
林之语居然还要多,十个!
紫洁也打了三个!
戴军三个!
谷老师也打了两个!
妹妹打了三个。
另外,还有七八个郑亚没存的不知名的电话……
一不小心考个状元,好多未接来电。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7章 三个回电
这些电话,有些必须回,有些则可以留到明天再回。
郑亚想了想,首先拨通了王小君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王小君在那边就高声叫道:“郑亚,你终于开机了。”
一口标准的京腔,虽然提高了音量,但是听在耳中感觉依然十分动听。
听出她语气之中的高兴和自豪,郑亚心中不由微微一暖,嘴里自然而然地说道:“刚刚开机呢,拿起手机一看,发现小君妹妹居然一连施展了八个大召唤术,吓了一大跳,气都不敢踹气一声,赶紧给小君妹妹电话报平安……”
王小君噗嗤轻笑出声:“德行……”,顿了顿,声音之中充满了惊喜地说道:“恭喜你,状元郎……”
郑亚轻声说道:“同喜同喜,有道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不小心,我居然已经金榜题名了,话说小君妹妹,那另一半的人生得意事,我就指望你的恩准了……”
电话那头的王小君稳稳停了一下没说话,郑亚已经能想象得出,此时的王小君一定是面带娇羞,玉面通红了,要是自己在她身边,不定此时就被拧上一把了。
没等王小君说话,郑亚又轻声说了句:“你说好不好啊,小君妹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小君妹妹你看我们都隔了n秋没见面了呢……”
王小君噗嗤轻笑一声,柔声说道:“你就喜欢你贫嘴,哼,下次见面,不准动手动脚……”
郑亚飞快说道:“好,小生得令,下次见面,一定不会动手动脚,但是,亲个嘴儿总是可以的吧!”
……
聊了足足20分钟,老爷机都有些发烫了,王小君这才轻声说道:“大侠,小女子要睡觉去了,明天见……”
挂断王小君的电话,看看时间,妹妹应该已经下了晚自习,郑亚又拨打了过去。
“哥,你的成绩出来了吗?”
“嗯,出来了”
“考得怎么样?”
“哎,不说了,说了怕吓着你!”
“哥……”
“小洁,你觉得哥能考得怎么样?干脆你猜猜吧!”
“哥,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