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地球去封神-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启动。

    乾元也只盼着,能在两年之内在南郊建起一座发电厂。

    这已经是最大的奢望了。

    最后就是西郊,也就是乾元规划中的军事区。

    警备师团总部也好,城防营营地也好,兵甲司也好,包括正在筹建的武库,都将扎堆布置在西郊。

    这里,未来将整体划为军事禁区。

    除了军事上的需要,乾元也是考虑到兵甲司的保密需要,宫里赐下的技术手册可不是大白菜,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便是乾元对青丘府的城池新规划,如果三个新区都能一一发展起来,那青丘府的面积至少要扩大一倍以上。

    其规模,足以跟招摇城媲美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招贤纳士

    为了配合青丘府新城规划建设,同时也是基于封地发展模式有别于其他地方,设置六曹下设机构时,在参照朝廷六部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曹以下机构称之为科,主官即为该曹主事。

    吏曹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下设吏曹科、司封科、司勋科以及考功科,跟吏部一致。

    类似的还有刑曹,下设治安科、提刑科以及典狱科。

    礼曹掌典礼教育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封地学堂以及对外交往,下设仪制科、祠祭科、外联科、教育科以及医卫科。

    除前两科跟朝廷一致,后三科则是新设机构,其中,外联科掌对外联络事务,等同于封地“外交”机构。

    因为封地没有外交权,故而改称为外联。

    教育科统筹管理府一级的书院,县一级的中级学堂以及乡镇一级的初级学堂,推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要肩负起推广地球科学的重担。

    医卫科执掌医疗卫生事务,也是乾元准备大力推进的一项新政。

    户曹掌封地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下设户曹科、民政科、财税科、商业科以及招商科。

    毫无疑问,乾元赋予了户曹更大的职权,将商业单独成科,昭示其大力发展商业的决心。

    招商科则是为东临新区特设的机构,唯一职责,就是利用技术授权,将其他商会吸引到东临新区投资建厂。

    工曹掌封地工程、水利、制造等一应事务,下设营缮科、屯田科、水利科、匠作科以及工业科,最后的工业科就是为发展工业而特设的机构。

    最后就是兵曹。

    兵曹职掌封地军务,下设兵曹科、参谋科、战备科、军情科以及军法处,一切都为战争服务,跟兵部职权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讨论完城池规划,接下来,针对封地存在的问题,各曹郎中开始献计献策,拿出他们准备了半月之久的对策。

    首先汇报的是吏曹郎中忠叔。

    吏治是一切之本,吏治兴,则封地兴;吏治败,则封地败。

    忠叔起身道:“到明年开春之前,吏曹准备办好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参照藩王府架构,有序推进县衙机构改制。”

    按照吏曹建议,县衙除县令之外,将只保留县丞一位佐官。

    取消主簿一职,转任吏房主事。

    取消县尉一职,转任兵房主事。

    取消教谕一职,转任礼房主事。

    取消典史一职,转任刑房主事。

    剩下的户房以及工房,除任命两房主事之外,建议由县丞兼管。

    如此,既明确了六房地位与分工,又不对官吏进行大规模撤换,确保此项改制能有序推进。

    至于相关人事,等稳定下来之后,再调整也不迟。

    除此之外,吏曹还明文规定,县衙六房除了归县令辖制,上一级对应衙门也可直接指导、督察,实行双重领导制。

    如此一来,既奠定了六曹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加强了藩王府对县衙的管理,不至于说,由县令一人在当地作威作福。

    “很好。”乾元满意点头,跟着提出一个问题,“县衙之下,乡镇村落至今属于治理空白,仅由当地士绅自治。吏曹是不是可以考虑,借机改变这一现状?村落暂且不说,至少在镇一级,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组建简易衙门的。”

    封地就这么大,要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除了发展城池商业,乾元也在考虑,如何深挖乡镇村落的发展潜力。

    在地球,土地面积并不是城市发展的决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仅凭一座城市的产值就超过一省,甚至是一国,都不罕见。

    青丘府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地球两个地级市,仅从领土面积算,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的。

    “这……”

    忠叔有些不好回答,毕竟乡镇自治模式延续了数千年,作为禹余天本土人士,脑子一下转不过弯来也是正常。

    观念的转换,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乾元见了,道:“总之,吏曹先认真研究一下吧。”

    “遵命!”

    忠叔没理由拒绝,跟着道:“吏曹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准备在立冬之前组织一场吏员选拔考试,从寒门中选拔德才兼备之士,补充到各级衙门。”

    人才,永远是封地发展绕不过去的坎。

    忠叔显然很懂乾元,甚至都不用乾元暗示,就充当了改革急先锋,对世家举起大刀,准备借助寒门的力量,打破世家对衙门的垄断。

    前番世家集团借着冯去疾一案,在神都大肆弹劾乾元,已经也让忠叔心生恶感,打定主意,准备跟世家好好斗一斗。

    忠叔话音刚落,其他人到没什么,只有户曹郎中曹叡眼神一凝,心更是一下提到嗓子眼上,却是强忍着不动声色,目不斜视。

    议政堂的气氛,一下变得微妙起来。

    六曹郎中中,忠叔是原秦王府旧臣,跟乾元是主仆关系,对乾元忠心不二,郭嘉、李淳风、宋慈都是非土著。

    只有曹叡,是青丘府本地人。

    尤其是随着冯去疾死亡,冯家式微,曹叡以及他背后的曹家,隐隐成了青丘府世家代表,只有唐家能与其抗衡。

    曹叡在藩王府任职,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土世家的利益。

    这是谁都无法左右的。

    就算曹叡知道,这会引起殿下的忌惮,都无法改变这一点,既然身在世家那个圈子里,就必须遵守圈子的规则。

    现在,忠叔就差明着喊出,要打压世家了。

    可偏偏曹叡不敢多言,现在的殿下实在不是谁能挑衅的,曹叡甚至怀疑,李忠的提议本身就获得殿下的首肯。

    在可难办了。

    坐在上首的乾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想了一下,道:“组织吏员选拔考试,从民间招贤纳士,这我很赞同。”

    “完了……”

    曹叡都不忍听下去了,他预感到,即将掀起一场风暴。

    乾元扫了曹叡一眼,接着道:“只是一点,既然是选拔考试,那就不必设置身份门槛,无论是寒门士子,还是世家子弟,甚至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参加,以免沧海遗珠。只要有真才实学,王府就该量才而用,英雄不问出身嘛。”

    曹叡诧异抬头,正好对上殿下的目光。

    他明白了!

    殿下画了一条红线,既不会对世家赶尽杀绝,也不会继续容忍世家在衙门独大,甚至是尸位素餐。

    如果这样,世家还敢不识趣,做出什么让人失望的事情来,那……

    曹叡甚至都不敢往下想。

    “殿下英明!”曹叡立即表明态度。

    忠叔虽然有一点点不甘心,但还是答应下来。

    为何不甘?

    因为真要允许世家子弟参加选拔考试,那考中者中,起码有一半以上会是世家子弟,考试的效果似乎就没那么明显。

    世家无论是修行功法,还是修炼资源,都碾压寒门,再加上族学支撑以及从小的耳濡目染,优秀子弟自然比寒门多。

    真正的纨绔子弟毕竟是少数。

    至于平民百姓,要想脱颖而出,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乾元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能压住封地大大小小的世家,却不能不考虑来自神都以及世家集团的压力。

    步子迈得太大,就算乾元是实权藩王,也可能摔跟头。

    以封地目前的实力,实在不宜跟世家集团硬碰硬,乾元是能在封地一言九鼎,但总不能把青丘府经营成一个自闭的小天地吧?

    只要还要跟外界交流,就必定会跟世家打交道。

    远的不说,东临新区招商的目标,背后不就是一个个世家吗?

    而且在乾元看来,想要解决世家之患,打破阶级壁垒,根本办法并不是铲除世家,而是推行教育,让平民孩子也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长此以往,世家的优势自然就会慢慢消除。

 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骑兵

    继忠叔之后,其余几位郎中也都一一发言。(全本小说网,HTTPS://。)

    曹叡着重讲了讲对山民的安置补偿,同时建议,免除山民两年农业税,获得乾元通过。

    马铃薯跟九州一号在翼泽县的推广,获得空前成功,仅马铃薯一项就解决了三分之一的军粮问题。

    到明年开春,马铃薯跟九州一号就将在封地全面推广开来。

    届时,长期困恼封地的粮食问题就将不复存在,甚至会有余粮外销,乾元自然也就有免除山民农业税的底气。

    不仅如此,乾元还建议户曹,对在东临新区投资建厂的商会,第一年免除商业税,第二年也只征收一半的商业税。

    在土地租赁上,也尽可能地给予优惠。

    乾元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各大商会进驻东临新区,借助诸商会的资金实力,快速发展东临新区。

    这么做,对星空商会而言,短期利益可能有些受损,但是从长远看,在东临新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对星空商会也是有益的。

    作为王府嫡系,星空商会最大的优势,就是能不断从乾元这获得新技术,始终走在技术扩张的最前沿。

    这是其他商会无法比拟的。

    比如玻璃制造技术,乾元特意交待阿宁,星空商会完全可以聚焦在玻璃制造领域中的分支——玻璃仪器制造。

    利润大,技术含量高,是其他商会一时无法赶超的。

    礼曹郎中李淳风倒是没提什么发展大计,张嘴就向乾元要钱,更是逼着乾元,让户曹在明年的财政预算上,给予教育支出五个点。

    曹叡当场就要发飙,五个点是什么概念?

    在此之前,封地除了道院跟武院这两座官学,其他都是私学,基本不占用衙门财政收入。

    就是道院跟武院,因为时不时有世家捐赠,也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因此,教育支出占比还不到一个点。

    现在李淳风张嘴就要五个点,难怪曹叡不同意了,反对的话还没说出口,乾元却直接答应下来,愣是把曹叡架在半空。

    太难了。

    秋季大战之后,因为连续召唤了李淳风跟薛仁贵,乾元实际剩下的杀戮值只有18000点,只比开战之前多5000点。

    就这,在确定让李淳风执掌礼曹之后,乾元还是咬牙,一口气消耗了足足5000点杀戮值,兑换了全套中小学教材,交给李淳风。

    乾元就是希望李淳风先自个儿把教材吃透,再培养一批老师,跟着在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中小学教育推进下去。

    李淳风要钱,乾元自然是鼎力支持。

    刑曹郎中宋慈也没怎么发言,他管的那一摊专业性很强,乾元也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宋慈施为。

    听说宋慈正在借着机构调整的契机,大力整顿衙役队伍。

    没的说,乾元自然是鼎力支持,更是建议宋慈,可适当招一些因伤退役的战士,转职为衙役,增加衙役队伍的血性跟纪律。

    宋慈欣然接受。

    最后就是兵曹,这一项却是不宜在这样的场合讨论,需要另行召开军议。

    再说,现在薛仁贵也不在。

    秋季大战之后,被任命为警备师团师团长的薛仁贵,就一直在外视察各至部队已经关隘防务,熟悉情况,同时负责部队整编。

    眼下更是进了祖龙山脉,到各大部落为第四旅挑选战士去了。

    …………

    冬月初八,薛仁贵终于返回青丘府。

    乾元当即叫上郭嘉,共同商议军队建设问题,讨论核心,就是明年春天如何击溃狐魔军,再次赢下一场大捷。

    书房中除了薛仁贵,还有一员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的大将,正是三国时期董卓帐下猛将——华雄。

    不用说,华雄是乾元召唤来的,也是第四旅旅帅的当然人选。

    首先商议的就是组建骑兵营一事,乾元问:“诸位以为,军中第一个骑兵营,在哪个旅组建为好?”

    不是骑着坐骑的,就能叫骑兵。

    即是骑兵,就要打造统一的具装,坐骑最好也能统一。于此同时,还要进行专门的骑兵训练,包括兵器,都要以长兵器为主。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人族军队的一个弊端。

    因为士兵都是武者,参军之前,学什么武功,用什么兵器,都已经定型,进入军中也不大可能更换兵器。

    这就造成军中士兵的兵器是五花八门,长短不一,十八般兵器是样样都有,继而造成兵种的不纯粹。

    军中除了弓箭手,剩下的似乎就只能全部归在一个兵种之中——步兵,既无专门的骑兵,步兵之中也没有轻重之分。

    跟地球冷兵器时代相比,实在是差太多。

    因此,想要组建骑兵营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除了装备,更头疼的是要凑齐五百名兵器为枪、戟之类的战士。

    长兵器本就不是武者的主流兵器,怕是要从整个警备师团挑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骑兵训练之法,在这一方面,封地是非常占优的,召唤来的武将很多都擅长骑兵作战。

    薛仁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最有发言权,道:“我建议设在第二旅,理由有二,其一,旅帅岳云熟悉骑兵作战;其二,第二旅驻守翼泽关,可随时出击,入侵青丘国,有利于骑兵营练兵。”

    “我同意。”郭嘉点头。

    乾元见了,当场拍板,“那是设在第二旅,营正就选戴崇华吧。”戴崇华之前因为跟翼泽县张家有点关联,为乾元所不喜,还被冷落了一段时间。

    世易时移,乾元却是把这些小过节彻底放下,在第二旅五名营正之中,戴崇华资历最深,能力也最强,没理由不用。

    鉴于龙马、紫瞳魔虎暂时都无法大规模列装,骑兵营的坐骑将统一选择最常见的狼妖,故而这支骑兵也称之为狼骑兵。

    接下来乾元又提出,希望能在军中成立一支固定的修士团,人数不限,能招到多少算多少,作为军中战略打击力量。

    不能每次等到要打仗了,才临时从封地抽调修士上前线。

    有宫里的赏赐以及舅舅送来的五万灵石,乾元手中的灵石还算宽裕,足以支撑起一支百人左右的修士团消耗。

    对乾元的这个提议,郭嘉非常赞同:“修士的存在,用的好,完全可以左右一场战争胜负,不该被忽视。我提议,就由李淳风大人出任团长一职。”

    “那就这么定了。”乾元很振奋,“李淳风虽然是团长,但他还要忙礼曹之事,具体的筹建跟训练,还是由奉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