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地球去封神-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流沙国亡国之后,因着流沙王自杀,身为策划人之一的梅里奇自然就成了此战的罪魁祸首。

    甚至有人煽动百姓去梅里奇家闹事。

    好在狄青知道之后,第一时间赶去制止,并且安排士兵为梅里奇家站岗,这才结束了那一场闹剧。

    但是看情况,梅里奇又将获得秦王重用,如何不让人嫉妒。

    乾元确实准备重用梅里奇,他想把吏部司大夫李忠调到流沙城来坐镇,出任流沙郡守一职。

    而梅里奇就是乾元圈定的,接替李忠的人选。

    流沙郡地位之重要无需赘述,怕是除招摇郡之外,乾元最为看重的一个郡了。

    这不仅因为这里曾经是流沙国的中枢之地,还因着流沙郡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流沙郡,可是有着乾元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如此重要的地方,乾元自然不放心交给其他人,这才选择让忠叔离开吏部司,赶赴流沙城赴任。

    这个时候,忠叔已经接到命令,正在赶往流沙城的途中。

    自乾元就藩以来,忠叔就一直掌管封地人事,并未积累太多的处理地方政务的经验。此番主政流沙郡,也算是一番历练。

    由此可见,乾元对忠叔还有更高的预期。

    “殿下是说,要任命我为吏部司大夫?”来的路上,梅里奇想过会被启用,但是绝没想过会获得这般重用。

    因着之前的敌对关系,梅里奇对南疆都护府的架构是有过深入了解的,深悉吏部司大夫的分量。

    毫不夸张地说,这可是六司大夫之首。

    至于说大夫跟郡守孰轻孰重,一个高居庙堂,一个巡按一方,倒是不好对比,但是起码相差无几是肯定的。

    任命一个“敌人”,一个“手下败将”为吏部司大夫,估计也只有乾元做的出来了,还是那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乾元很满意梅里奇的反应,笑着道:“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对你的才干,我是仰慕已久,也相信你能在吏部司干好。”

    梅里奇无法不动容。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不管乾元的这番表态有无作秀的成分,就凭乾元展示出来的这份诚意,就无法不让梅里奇感激。

    原本,他是真的做好了退隐打算的。

    不想却是峰回路转,历史给梅里奇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让他有机会站上一个更高、更广阔的舞台。

    真是造化弄人。

    “梅里奇何德何能,能得殿下如此赏识,敢不效死命呼?!”梅里奇深深行了一礼,确立主从关系。

    乾元笑的更开心了。

    “李忠大人不日就将抵达流沙城,我希望你能在流沙城多留一段时间,协助李忠理顺这边的政务,再行赶往招摇城赴任。如何?”乾元道。

    “殿下放心,下官一定竭尽所能。”

    这一点梅里奇还是很有自信的,他领流沙国丞相一职长达十年,放眼整个流沙国,还真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流沙国的情况。

    那些王国官吏,谁可堪一用,谁尸位素餐,谁跟谁在暗中是一伙的。

    梅里奇都门儿清。

    而这正是李忠最需要掌握的信息,他两眼一抹黑闯进来,如果没人领路,就算有乾元光环照着,怕是也要碰的头破血流。

    …………

    送走梅里奇,乾元这才召见狄青、岳云以及陈世杰三位将领。

    商议的,正是军队调动一事。

    乾元准备让狄青率部即刻北上,前往南禺郡,协同驻扎在那里的第七师团,一举收服被楚王占领的天虞府跟令丘府。

    他可没郭嘉那么好的性子。

    说起来,狄青率领的第三师团一开始就驻扎在南禺郡,是在万化门投效之后,这才转移到空桑郡驻防的。

    这次算是回归原驻地了。

    至于流沙郡的防务,则交由岳云率领的第四师团负责。经过此番历练,岳云算是真正成长起来了,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陈世杰率领的第五师团,则将回撤到空桑郡驻防。

    在完成对流沙军战俘的整编之前,横断山脉以南的三郡之地,就将只驻扎着西南兵团第一、第四以及第五师团。

    足够控制住局面了。

    毕竟,能够威胁到封地的只剩下出云国,而且还是一只弱鸡。

    倒是招摇郡跟南禺郡,经过这次双王来袭,不得不引起乾元的警惕,准备在边境部署重兵,以免重蹈覆辙。

 第两百八十二章 突破至引气期

    夜,流沙城。(全本小说网,HTTPS://。)

    送走狄青等将领之后,乾元突然心血来潮,返回静室闭关。

    随着战争落幕,司幽郡跟流沙郡正式纳入封地版图,让功德气运图卷暴涨,这也给乾元带来了突破的契机。

    一个打破重重阻隔,从出窍后期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静室内,

    乾元很快进入定中,观想着《禹余道人高天雷霆炼神图》。

    灵魂之中,五大雷神勾连着体内五脏的神秘之处,灵魂对天地灵气的感应,一点一滴地传递过去,从五脏中传递到身体各处。

    一呼一吸之间,身体随着有节奏地颤动,似乎能感觉到天地灵气就在身边活动,可还是差了一点。

    运起《秘传太上禹余造化宝典》在这个时候提供的秘法,乾元的灵魂之中,五大雷神个个昂首挺胸,狰狞着面目,然后急速扩张。

    当差不多占据乾元灵魂大半之后,四大雷神都往中间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泥丸宫投去。

    一时之间,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变成丈八之身,口出雷声,额中第三眼徐徐张开,放出三尺雷光。

    雷光似乎直接搭通了灵魂与现实的界限,灵魂对天地灵气的感应没有丝毫阻碍地就传递到身体上。

    身体猛地一震。

    乾元之前差了那么一点的感觉完全消失掉,四万八千个毛孔齐齐张开,只感觉平时呼吸时毫无异常的气息,变成诸般灵气交杂的平和之气,里面有火灵气、水灵气、土灵气等,甚至能感觉到天上星辰投射下来的星辰之力。

    这种感觉从身体返回五脏,五脏再返回灵魂。

    灵魂猛地一涨,就像破掉了见知障一样,产生了灵觉,能够清楚地看到肉身内部的细小之处,能看到哪里锻体还不够,哪里有细微的损伤,诸般种种。

    正是打破虚空,可以见神。

    这个神其实就是自己,也就是地球上说的本我,能够内视。

    在乾元的感知中,那些天地灵气似乎都争先恐后想要钻入他的身体,甚至思绪里也是幻象频现,内心异动不已。

    还好乾元早有准备,收束念头的无上法门运起,识海之中,悬于功德气运图卷之上的造化鼎更是猛地一阵。

    于是,诸般幻觉尽数消失。

    至此,乾元终于突破到了引气期,跟之前有了天壤之别。

    到了引气期,修士才能真正做到辟谷,寿元也从一百二十岁猛增到两百岁,这对一位王而言,怕是最大的诱惑了。

    试问,谁不想江山永固?!

    出窍期用灵魂之力施法,引气期用法力施法。

    前者最多飞个几十里就要打坐恢复,后者却可以用法器飞行几千里再休息恢复,还有丹药能够快速恢复法力。

    换做现在的乾元,驾驭灵焰彻地梭,不用一个时辰就能从流沙城飞回招摇城。

    距离对他而言,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

    不仅如此,引气期天赋小神通能修炼到第六阶,有真气法力护体,对各种术法的防御都很强,不像出窍期和壮魂期只能准备符箓。

    无论是防御力,还是战斗力,提升何止数倍,真正做到攻防一体。

    这样的引气期修士,

    是其下境界修士不依外力难以抗衡的,就算是一百个出窍期修士,在没有好的法器或者高阶符箓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打得过一个引气期修士。

    可谓一步登天。

    当然,对乾元而言,这依旧是一个很尴尬的境界。

    坐在乾元这个位置,能够威胁到他的基本都是神魂期大修士,那又不是他一个引气期修士所能抗衡的。

    还是要左慈随身护持。

    乾元期待着,有朝一日,他能够借助功德气运图卷的神奇作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弯道超车,在修为境界上同样战上东大陆的顶峰。

    从此以后,再不用受人威胁。

    当然,能够在短短六年之中,从一个锻体期的小修士,狂飙突进到一位引气期高级修士,乾元也足以自傲了。

    最起码,他已经追上了倾城公主这一帝国公认的修道天才,两人站在同一个境界之上。

    这在以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到了引气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引气小成、引气大成、引气圆满。

    引气小成,即全身内气全部转化为真气、法力,并且丹田产生的不再是内气,而是直接产生真气。

    所谓真气,就是法力的别称,是引气期接引天地灵气和内气结合的产物,根据功法、天赋小神通的不同,外在又会表现出不同的法力神光。

    引气大成,即真气九转,化气为液。

    真气化为液体,变得更加深厚,可以通过凝煞练罡来缩短这一步的时间。以乾元拥有的资源,选择合适的天罡地煞,都不是什么问题。

    引气圆满就是真气开辟周身窍穴。

    …………

    稍稍休整之后,乾元再次进入观想之中,他要趁着这个好状态,一鼓作气,完成进入引气期之后最关键的一步——第一次接引天地灵气。

    这一步也是最危险的。

    静室内,乾元让灵魂保持在一种空冥状态,然后身体感受着天地灵气,感应着混杂在诸多灵气中的风性灵气。

    慢慢地,灵觉从诸多灵气中分离了一丝风性灵气,观想起清风神意,柔和的清风从泥丸宫内吹拂而入,洗涤着灵魂。

    在神意牵引下,风灵气冲泥丸宫进入乾元的经脉内。

    当风灵气穿过头皮时,乾元只感觉到那刺骨的风意,那狂暴着要撕毁皮肤的力量,不觉头皮炸起。

    好在乾元的控制力足够强,灵觉指挥着风灵气冲毛孔中小心翼翼地进入。

    当风灵气接触到经脉的一瞬间,乾元将内气一裹,包裹着这丝风灵气进入经脉。

    这时,风灵气开始显示着狂暴本质,四处翻滚乱窜,间或带着内气到经脉壁上,甚至有些透过经脉深入血肉。

    好在乾元的身体淬炼的不错,血肉蠕动间,就将那透出去的一丝风灵气和内气混合物给逼回了经脉。

    乾元用灵觉指挥着包裹风灵气的内气,按照《宝典》上所言,用玄妙的步骤,一步一步将这丝风灵气与内气相合。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

    乾元头上冒出冷汗,经脉内的风灵气已经基本和内气相合,变成了一道青色透明的真气。

    灵魂观想中狂风肆虐,黄沙滚滚,正是第一次接引天地灵气产生的幻觉。

    乾元手捏法诀,收束念头。

    幻觉消失的一瞬间,那道青色透明真气轻轻一震,在乾元灵觉下随心游走,成为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此,第一次接引天地灵气就大功告成。

    接引完第一丝天地灵气之后,就是降伏它,控制它,将它和内气按功法所讲,混合在一起,形成真气。

    然后用这一丝属于自身的真气,重又锻造灵魂、肉体、经脉,提高它们的承受力和控制力,于是下一次就能接引更多一点的天地灵气。

    重复这些,最后内气全部转化为真气,就能轻松自如地吸收天地灵气。

    这个过程一般是五年左右。

    而且,肉体、灵魂经过淬炼,三阶及以下术法都不会对其造成威胁。

    乾元有功德之气相助,想来可以极大地缩短这一过程,但想来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

    除非功德之气还能继续暴涨。

    到了引气期,修士修行的速度就将明显慢下来,每提升一个小境界,都是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来计算是。

    这也从侧面凸显了神魂期大修士的强大。

    收功之后,乾元起身,惬意地舒展了一下身体。

    争霸只是手段,通过争霸,攫取更多的修炼资源,壮大己身,加快修行,去追求那永生大道,才是乾元的真正目的。

    因此,修为上的每一次突破,都让乾元无比满足。

    手段跟目的,

    乾元还是分得很清楚的,并不会迷失在其中。

    跟着,乾元推开静室的大门。

    庭院之中,一轮明月高悬于上空,朦胧的月光将幽静的庭院衬托的越发幽深,直给人以出尘之感。

    一阵清风拂过,让人倍感惬意。

    突然,乾元神情一怔,注意到正在院中石亭盘膝打坐的左慈,月光之下,越发显得仙风道骨。

    左慈似乎也感受到乾元的注视,缓缓睁开双眼,温和地看了乾元一眼,点了点头,跟着,也不见什么动作,就这般消失在庭院之中。

    乾元心中就是一暖。

    以左慈的修为,自然知道乾元今晚是在突破,这是极危险的一步。尤其是后面接应第一丝天地灵气,往往需要长辈在旁看护。

    因此,左慈主动在院子外候着,给乾元护法。

    这便是默契了。

    乾元更是注意到,左慈这次看向他的目光明显不同,少了一丝疏远,多了一丝认可。

    这也好理解。

    在乾元突破之前,他的修为跟左慈相差实在太大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扭合两人的只是权势地位。

    现在嘛,

    虽然修为还是差距巨大,但至少乾元有了一点可跟左慈对话的资本,左慈这是已经将乾元视为同道之人,自然也就少了那么一丝疏远。

    修士就是这么现实。

 第两百八十三章 世家集团在行动

    七月初九,招摇城。(全本小说网,https://。)

    战争阴霾散去,招摇城重新恢复往日的热闹与喧哗。因为属于战胜方,民心大振,热闹甚至更甚从前。

    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李忠抵达流沙城之后,乾元当即驾驭灵焰彻地梭,带着左慈一同赶回招摇城这一封地中枢。

    战争刚刚平息,南疆都护府急需乾元坐镇。

    虽然乾元对流沙郡有着诸多规划以及期待,但是在李忠稳住流沙郡局势、梳理好治政脉络之前,乾元什么也做不了。

    事情总要一步步来。

    至于狄青部,预计还要留在流沙城休整一番之后,才能北上南禺郡,配合当地驻军,收服天虞府跟令丘府。

    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持续月余的鏖战,无论是对战备曹的物资调度,还是西南兵团参战各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急需适当休整一番。

    不能涸泽而渔不是。

    刚一回到招摇城,乾元就宣布了一项官吏任免。

    李卫擢升为司幽郡守之后,他空下的箕尾府知府一职,因为战争的突然爆发,一直空着,急需补位。

    乾元决定,调猨翼府知府刘坤一赴任。

    在投效乾元之前,刘坤一就长期担任猨翼府同知一职,刘家也是猨翼城的豪族之一。

    刘坤一晋升为知府之后,刘家在当地的势力越发盘根错节。

    据说,已经有部分刘家族人以猨翼府第一家族自居了。

    这不得不引起乾元的警惕。

    刘坤一空缺的猨翼府知府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