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地球去封神-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此同时,县衙六房也统一更名为六科。
如此,就在郡、府、县三级衙门,组建起层级清晰、职责稳定的“科层制”官僚机构,一改之前的模糊机制。
所谓科层制,即上下一致、部门分工。
科层制治理体系在纵向结构上存在一个上下一致的“条条”,而在横向结构中存在一个由各部门组成的“块块”,两者之间构成复杂的矩阵结构。
即所谓的条块治理。
科层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应对常规事务时有极高的效率,各部门和各级衙门各司其职,互相协作。
既有效率,也可互相制约。
当然,科层制也并非十全十美,也有其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由“条块分割”而引起的官僚主义。
但就目前而言,这已经是最先进的体制了。
听完忠叔汇报,乾元满意点头,可见忠叔是真花了心思的,道:“吏部司的方案我大致同意,只提一点要求。”
“殿下请讲。”
忠叔松了口气,总算不负重托。
乾元道:“堂庭府的核心是招摇城,招摇城又是中枢要害之地,是否可以考虑撤销堂庭府编制,将堂庭府知府改为招摇城城守?”
乾元这么做,是要在制度上确立招摇城的核心地位。
“可以。”
提升招摇城的地位,其实就是在变相抬高秦王府的地位,让其脱离普通郡的范畴,隐隐将招摇郡类比为一个独立小王国。
忠叔又怎会不答应?!
“关于招摇城城守以及杻阳府知府人选,还请殿下示下。”忠叔趁机道。
招摇城还好,毕竟有乾元坐镇。
杻阳府就有些急了,前任知府乃太虚宗门人,死在乱军之中。
过去的一个月,杻阳府都处在群龙无首状态,急需新任知府到位,去稳住民心,尽快让杻阳府走上正轨。
再者,杻阳府又跟昆吾郡接壤,太虚宗在此地依旧有着一些影响,尽早任命知府,也能尽早展开肃清工作。
关于官吏调整,乾元心中早有腹稿。
原猨翼府知府裴矩调任招摇城城守,原猨翼府同知刘坤一,擢升为猨翼府知府,算是顺序接班。
裴矩、李卫、苏辙三位知府中,无论是能力才干,还是威望经验,裴矩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甚至就是在修道天赋上,裴矩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就在前不久,裴矩成功突破出窍期瓶颈,顺利迈入引气期,成为封地第三位引气期修士,更是第一位担任实职文官的引气期修士。
就连早早突破至出窍后期的忠叔,都落后裴矩一步。
由裴矩接任招摇城城守一职,可谓水到渠成。
至于刘坤一,在猨翼府划入乾元辖下之前,刘坤一就已经担任了五年的猨翼府同知,对猨翼府的情况极其熟悉。
加上这两年干的也不错,乾元顺势就将刘坤一提拔。
至于杻阳府知府一职,则由原白壁县令陶渊明升任。
相比李卫、苏辙等召唤文官,陶渊明的才干确实要差一些,但是这几年,陶渊明在白壁县令任上很是做了一些事,一扫之前给乾元留下的“隐士”印象。
虽然开拓不足,但守成有余。
相比李卫等人,陶渊明也不是没有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更适应修士身份,是跟禹余天大环境最契合的存在。
这让陶渊明在处置跟修士、灵商、灵农等相关事务时,非常得心应手。
因此,考虑再三之后,乾元还是决定提拔自己人,将陶渊明放到杻阳府知府任上历练一番。
至于招摇城下辖四县以及杻阳府下辖诸县的县令人选,乾元已经不再准备干预,由吏部司推荐、考察、任命。
乾元相信忠叔能搞定。
说起来,忠叔执掌封地人事也已有四五年时间,经过此番历练,早已完成蜕变,洗去身上王府管家的痕迹,成了一名官场巨擘。
是真的海阔天空。
加之忠叔一手主导封地吏员选拔考试,门生遍布封地各部门,一手主导官吏考核清查,实在是一位既让人仰慕,又让人忌惮的存在。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第两百一十六章 警备师团
送走忠叔,乾元转身回到静室。(全本小说网,https://。)
打坐盘膝之后,乾元手掐法诀,一道毫光从他眉心射出,瞬间放大,赫然是一柄血色飞剑。
此剑长四寸九,通体如血玉,晶莹剔透,偏又气息温和,感受不到一丝的杀戮之气,倒是有一丝圣德气息萦绕其间。
这正是乾元刚炼制成功的本命法器——杀生剑。
因为掺杂庚金炼制,杀生剑锐利无匹,又有万载血魄珠在,可吸收杀戮之气,杀人不沾因果。
可谓攻击至宝,杀戮至宝。
杀生剑跟造化鼎,一攻一守,一杀戮一圣德,两两对立,又两两协作,必将成为乾元最大底牌之一。
只可惜,以乾元身份,此剑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在战场饮血。
…………
五月初十,晴。
已经擢升为五兵司大夫的郭嘉,赶来汇报军队整编方案。
日前,对招摇军战俘的筛选、审讯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揪出太虚宗暗棋五百余人,上至旅帅,下至小卒。
可谓触目惊心。
这些暗棋都被下狱,由掌管刑狱的都官司量刑判决。
西南兵团各部的战损也都一一补充到位,轻伤员都已归队,重伤员在安排救治的同时,也已启动退役安置。
前期工作做完,接下来就涉及到具体的军队整编。
需要乾元定夺。
听完郭嘉汇报,乾元很是头疼,不是说方案不好,而是太好了。
按郭嘉计划,西南兵团第一师团新增一个旅,达到满编;第二师团新增两个旅,同样达到满编。
亲卫营升格为亲卫旅。
在恢复箕尾城卫旅建制的同时,筹建招摇城卫旅以及杻阳城卫旅。
总的算下来,此番要一口气新增六个旅,扩军一万五千人,封地军队规模也将达到三个师团零两个旅,合计42500人。
都快赶上第四军团的规模了。
“这也太夸张了。”乾元放下军队整编方案,抬头看向郭嘉,“奉孝,你不会以为,度支司会同意这个方案吧?简直儿戏。”
真要这么扩军,封地财政指定会被拖垮。
郭嘉似乎也知道要被骂,硬着头皮道:“殿下,这次俘虏了两万三千多战俘,这可都是优质兵员啊,总不能都遣散吧,那也太浪费了。”
事实上,军中还有将领提议,要组建第三师团呢。
被郭嘉压下。
否则,五兵司报上来的整军方案只会更夸张。
乾元心中一凛,他突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军方已经抱团,成为封地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一种有力的声音。
这种声音,已经准备影响封地治军策略了。
当然,这种抱团并不是要跟乾元对抗,只是要跟文官集团展开竞争,为军方争取更大利益跟话语权。
文武两大集团的对峙,渐渐浮出水面。
就在郭嘉赶来汇报之前,度支司大夫曹叡就赶来汇报封地财政情况,基本都是诉苦,看上去只是一次寻常汇报。
现在看来,却是在给乾元打预防针呢。
“真是有趣。”
乾元心中暗暗警惕。
想了下,乾元道:“奉孝你是聪明人,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你该清楚,以招摇郡一郡之力,俸养如此规模的军队是不现实,也不理智的。
“更何况,我是藩王,只负责镇守西南,也用不上如此规模的军队。贸然扩军,势必会引起朝廷忌惮。这一点,你可想过?”
一个藩王,蓄养四五万大军,是要做什么?
朝廷猜忌是必然的。
“那,依殿下的意思是?”郭嘉问。
乾元道:“西南兵团跟亲卫营的扩编计划,我可以同意。但是城卫旅这一块,就要好好压缩一下了。既然有西南兵团坐镇,完全没必要在每个府都部署城卫旅,造成防卫力量的大量冗余,拖垮财政。”
在没拿下招摇城之前,乾元部署城卫旅,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扩军,以此绕过朝廷的监视。
现在已经没必要了。
郭嘉心中一松,西南兵团一块是此次扩军的核心,殿下同意,他就可以跟军中将领有个交待。
至于城卫旅一块,郭嘉本身也是不太同意的,之所以拿出去,一是回应军中将领的诉求,另外也是给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想了下,郭嘉道:“殿下所言甚是,既如此,下官建议,可以组建一个警备师团,下辖三至四个旅,动态拱卫各府城防,不限于哪一座城池。”
“这就很好嘛。”
乾元很是怀疑,郭嘉是不是早有此想法。
商议之后,两人决定,警备师团的编制就定为三个旅,由青丘城卫旅、猨翼城卫旅以及箕尾城卫旅整编而来。
如此,就不用增加城卫旅编制。
此番扩军规模也就从一万五千人,缩减至一万人,虽然规模还是很可观,但是相比之前的方案,已经好很多了。
想必在度支司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接下来,乾元跟郭嘉又就各部防区以及新增部队的将领人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讨论。
等一切都定下来,已经是傍晚。
“晚上留下,一起用膳吧。”乾元很没形象地伸了个懒腰。
这一天忙的,真够呛。
“多谢殿下。”
能跟殿下一同用膳,可是亲近表现。
…………
到了五月十五,军队整编方案正式对外公布。
组建招摇警备师团,总部设在招摇城,由徐荣升任师团长一职。
青丘城卫旅整编为警备师团第一旅,驻扎在招摇城外,负责拱卫招摇城的安全,仍由徐荣兼任旅帅一职。
猨翼城卫旅整编为警备师团第二旅,驻扎在猨翼府藤县,代替西南兵团第二师团第二旅,负责镇守腾蛇关。
原猨翼城卫旅旅帅于禁,不再担任第二旅旅帅一职,另有任用。
新任旅帅常真。
说起常真可能很陌生,他是前番从第一师团“跳槽”过来的第五磐石嫡系将领,在第一师团就担任旅帅一职。
这次只能算是“官复原职”。
也算是履行了乾元之前的承诺,绝不亏待这一批将领。
另外一点,常真在第一军团时就负责率部镇守关隘,跟烛龙国大军经常交手,此番率部坐镇腾蛇关,算是用对人了。
箕尾城卫旅整编为警备师团第三旅,代替西南兵团第一师团第四旅,负责镇守淯水关跟汸水关。
旅帅由西南兵团第一师团第二旅第一营正戴崇华升任。
戴崇华是封地军队的老将了,乾元就藩翼泽县时,戴崇华就已经是翼泽县城防营副营正,后来又负责组建封地第一个骑兵营。
前前后后,戴崇华参与的大战不下十余场,是一位为封地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此番晋升也算是水到渠成。
不能寒了老将的心啊。
退一步说,戴崇华在围杀太虚子一役中,意外突破至武宗前期,实力也是够的。
可以看出,由警备部队取代正规军镇守边境关隘,是此番军队整编的一大亮点。
其中用意有二。
一则,是给警备部队一个实战历练的机会。
按乾元的话说,警备师团也是正规军,不该比西南兵团差。
二则,是给西南兵团松绑。
既是警备师团,就该肩负起拱卫本土防御的职责,未来西南兵团的使命在外,不在内,不该被限制在招摇郡。
从中,不难窥视到乾元的那一点野心。
这跟撤销堂庭府,设立招摇城守一职的用意如出一辙。
…………
亲卫营扩编为亲卫旅,由许褚升任旅帅一职。
这是最不意外的。
此番扩编,亲卫旅将执行最高标准,从全军挑选精锐,凡是低于武师中期的,连亲卫旅的门槛都踏不进。
跟着,就是关于西南兵团的调整。
组建西南兵团第一师团第五旅,旅帅由耿彪升任。
耿彪是一员第四军团旧将,之前负责镇守镇南关,结果兵败,后来被划入乾元麾下,降职为第一师团第一旅第一营营正。
经过几场大战,耿彪这员悍将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将功赎罪,获得乾元认可,再次踏入旅帅序列。
可喜可贺。
组建西南兵团第二师团第四旅以及第五旅。
离开猨翼城卫旅的于禁,被乾元赋予了更重职责,像于禁这样的猛将,放在警备部队,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之前是没办法,现在乾元自然要把于禁顶上去。
至于第五旅旅帅,同样是一位新人——第五戟,不用说,这又是一位第五家族根正苗红的嫡系。
不知不觉,围绕在第五紫月身边的第五家族一系将领,在封地军中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可谓是派中有派。
第两百一十七章 夯实根基催奋进
除了扩编军队,此番整编也对五兵司进行了调整。//全本小说网,HTTPS://。)//
乾元决定,在五兵司之下设立通讯科,负责掌控通讯电台,管理通讯基站,用于战时通讯以及平时军事情报的传递。
招摇郡之战,西南兵团能够高效地荡平太虚宗,除了各部作战得力之外,在通讯电台协助下,各部得以跟统帅部保持实时通讯也是重要因素。
尤其是箕尾城一战,电台威力彰显无遗。
鉴于此,乾元才下定决心组建通讯科,充分发挥电台作用。未来在合适的时候,乾元甚至会加大对通讯科的投入,购置更多的电台。
除了设立通讯科,鉴于军队规模进一步膨胀,乾元决定,对刚升格的五兵司衙门进行一次人员扩容。
从军中挑选精锐,补充进五兵司下设各机构。
等于是说,此番军队整编,封地军队从上至下都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一旦调整就位,势必将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西南兵团是越战越强。
…………
对整编之后剩下的战俘,五兵司并未放任不管。
正如郭嘉所言,这些战俘好歹都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是非常宝贵的兵员,遣散之前都要在五兵司登记造册。
无令,不得离开户籍所在地。
五兵司将定期对这些人组织军事训练,趁机建立起封地预备役体系。
除了遣散的,在乾元授意下,黑衣卫还趁势吸收了五百余名精英战俘,准备将其训练为密探。
这些招摇军战俘不乏功利之辈,但实力是有的。
用陆炳的话来说,不管是谁,只要踏进黑衣卫大门,不管白的黑的,都能给洗黑了,对成员人品反倒没有军队那么严格。
一统招摇郡之后,西境跟南境对封地的封锁已经名存实亡。
虽然西境跟南境都有两郡之地,但招摇郡的体量在那摆着,郡与郡之间互为补充,互通有无,牵扯颇深。
不是想断就能断的。
就算三皇子跟五皇子答应,两境士绅商人也不会答应。
鉴于此,乾元这才做出将情报网外扩的决定,让黑衣卫向周边郡渗透,以掌握最新情报,有备无患。
除了允许黑衣卫招人,乾元还特批了一大笔经费。
…………
此番军队整编,除了做加法,乾元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