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仙摇头失笑,道:“子大这般伶俐,倒是我该好好谢谢你喽。”
林子大道:“谢就不必了,你我同窗好友,说谢字岂不是太见外。”
“不过,汉文你画才无双,要是能在这拙园里再露一手,那正合我意啊。”
林子大话锋又转道。
许仙一听,得,这位原来是早有预谋。
林子大对他的画技可是吹捧的很,以至于在书院大半年,许仙都懒得去作画,大半原因就是不想林子大见了心痒痒,老缠着他。
只是人家还是惦记着呢,许仙道一句,“看情况吧。”
林子大摇头道:“汉文你什么都好,就是对这世情不太了解,太过于无为了呀。”
许仙洒脱一笑,道:“无为?是低调,我本就不是什么画道高手,何必时常挂在嘴边。”
林子大坚信许仙是深藏不露,他也知道许仙平日里喜欢修身养性,就好像他身怀武艺,却从不在人前显露,当初在钱塘观潮,作的那一幅画,至今让他记忆犹深。
这拙园雅会,来往的都是颇有名望的文士,许仙沉寂已久,若能在此会上再作一幅传世之作,岂不又是一桩美谈?
只是看许仙这温吞性子,林子大却是不报什么太大的希望了。
心中默默想道,若是柳萱还在就好了,让柳萱出马,一定能拿下汉文,让汉文出手。
许仙哪里知道林子大心里这么多小九九。
二人出示了浩然书院的木牌,便朝园内,且且徐行而去。
走过一条长廊时,还遇到几个书院里的熟人,只不过大都是林子大与之交谈,许仙只是微微示意礼貌性的微笑。
颇有几分生人勿近的神色,倒不是许仙刻意这般,而是他着实跟这些同学不太熟悉。
若不是林子大介绍,许仙甚至不知道这些都是浩然书院的学子。
他这深居简出的日子,有些太过脱节了。
转过长廊,落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座湖水,湖水中央却是建了一座亭子,能入座数十人。
左右两岸竟然是盖着诸多草庐,草庐下早已尽数占满了熙熙攘攘的人,掩映处,有火炉四处放着,不时有丫鬟往来,朝那炉火间添置一些炭火,来往的士子若觉得寒冷,可上前暖暖身子,这般安排的妥当,到足以见得这家拙园的主人是个心思极为严谨的,只是这一遭,便能让许多士子感慨许多。
连许仙也不禁感慨一番,果然是大手笔,这等占地极广的院落,还带着一汪湖水,奇山异石,自不必多说,光是这雪落亭间,松枝打出墙头,便令人遐思。
忍不住想到,若自己有了这等财力,是不是也寻摸这样一处别致的园子。
当然也只是想想罢了,许仙对此道要求不是甚多,安乐窝虽好,却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林子大在一旁赞道:“早就听闻拙园中的草庐别具一格,如今一见方才觉得所言不虚。”
许仙道:“别人都是修建楼阁,这位陶官人却是建草庐,倒是有点意思。”
林子大道:“汉文你有所不知,这陶官人还自号草庐居士,常常在此地阅览道经,听闻弥陀寺的高僧都曾到过这里,还有许多金陵来的贵人,都来过拙园呢。”
就在二人交谈间,许仙若有所感,目光递到不远处,倒是看到了两个貌似相熟的背影。
拉着林子大便朝着那边去,林子大道:“汉文,你这是作甚?”
许仙道:“看见两个熟人,你随我去见见。”
林子大倒是颇为好奇的说道:“汉文你还有熟人?”
那意思太过明显,意思是你许汉文深居简出,连同一个书院的同学都不认得,还能有熟人在此?
许仙没有解释,穿过人流,在一块山石旁,停了下来。
“山伯,英台?”许仙出声唤道。
眼中却是泛起异彩,想不到大半年未见,这二人是愈发的如胶似漆了。
那二人回过头来,正是许久未见的梁山伯和祝英台。
梁山伯脸上的惊喜任谁都看得出来,急忙道:“汉文?你怎么也在这儿?”
祝英台在一旁轻轻推了他一下,方才说道:“你这呆子,忘了汉文是在浩然书院就读了?既然你我能来,汉文自然也能来呀。”
梁山伯方才醒悟过来,恍然大悟道:“对对对,是我糊涂了,汉文,久违了!”
梁山伯拱手,祝英台看了看许仙,方才道一句,“汉文。”
许仙知道祝英台这是认生了,毕竟是女儿家,虽然当初四人在破庙中义结金兰,但毕竟相处的时间太过短暂。
而且祝英台又是女扮男装,女儿家通常心思都缜密的很,且又敏感,许仙也不意外。
许仙道:“山伯,英台,许久未见,近来可好?”
梁山伯笑道:“我二人自从入了尼山书院,可是好生用功,特别是英台,天资比我强太多,书院里的山长经常称赞他的才思。”
许仙笑着,把林子大介绍给二人认识。
林子大自然是社交的好手,梁山伯身材高大和他有得一拼,二人颇有好感,至于那位祝英台虽然身子娇小,但眉眼间竟然有一副说不出的味道,让林子大啧啧称奇。
于是四人寻了一处草庐,落座下来。
交谈一番,那祝英台却道一句,“怎么不见宣青和汉文一同前来?”
宣青是柳萱的字,祝英台对许仙是有些好奇,可少有亲近的意思,但对柳萱却是有亲近的意味。
许仙道:“萱哥儿他回金陵去了,我都半年没见他了。”
许仙不禁想到,那位柳夫子的好儿子估计是在金陵呆的不想走了罢,杭州虽然繁华,但比起金陵就差点意思了。
柳萱迟迟未回杭州,连信儿都没捎来一个,想必是乐不思蜀了。
“原来如此,此次拙园雅会,是不可多得的盛会,听说不止徐学政会来,还有那白牡丹好像也要现身。”
梁山伯在一旁说道。
“听说那白牡丹诗词双绝,才艺无双,一直无缘得见,今夜不知能否一睹芳容?”
许仙听了,心中疑惑,白牡丹来这里干什么?
只是他这两日没去花满楼,也有些日子没见到白牡丹了,不知道原委。
倒是梁山伯这么说,某人估计要生气了,果不其然,许仙瞥了一眼祝英台,只见祝英台眉眼中带几分不愉,只是不好发作,只能生个闷气。
第二十五章 宾客
祝英台的小心思恐怕在座的只有许仙清楚,许仙只觉得有趣,没有点破的打算。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既然祝英台相处了这么久,依旧没告诉梁山伯自己是女儿身,那就随她去吧,反正马文才那个混蛋已经去了鬼门关,两人之间即便是有所阻碍,也估计就是梁山伯如今不是官身,所以祝英台才迟迟不挑破她的身份。
毕竟上虞祝家也是名门望族,祝家小姐自然不能嫁给一个连举人都不是的秀才。
不过以梁山伯的苦读,将来在科场上定然是有所斩获的,一切还是交给时间。
即便将来真出了什么差错,自己再帮忙也不迟。
只是这样世间就少一个感天动地的凄美传世爱情故事,不过那又何妨?
既然能帮得到,就一定要帮,也不枉他穿越一遭。
许仙的心绪浮动的极快,一旁的林子大却是和梁山伯交谈的不亦乐乎。
“山伯你有所不知,在你身边可坐着一位高人,这位高人可不止出入了一次白牡丹的闺阁。”
林子大朝着许仙看去,那眼中的羡慕嫉妒是怎么都遮掩不住。
梁山伯闻言,惊奇道:“子大难道说的是汉文?”
林子大点点头,道:“不是他又是谁?整个杭州城如今见过白牡丹真容的恐怕不超过一手之数,汉文就是其中之一呀。”
梁山伯在旁道:“汉文,这可是真的?”
许仙瞪了一眼林子大,这厮嘴就是快,无奈道:“我是见过几次白牡丹姑娘。”
梁山伯眼热的看着许仙,问道:“那白牡丹长什么样子,是不是跟传言中所说,如同仙女一般?”
许仙想想,仙女嘛倒不是,妖女倒是真的,只不过这个不能说,只道:“若论相貌,牡丹姑娘的确是万里挑一,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佳人。”
梁山伯慨叹一声,道:“听说牡丹姑娘不仅貌若天仙,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无一不晓,汉文真是好福气啊。”
许仙翻了个白眼,心道,那是你们不知道牡丹姑娘是千年的妖怪化形,要是知道了,还不得把你们一个个吓的屁滚尿流,看你们谁还敢如此追捧?
一旁的祝英台,见三人说的火热,气的扭头,冷哼一声。
林子大疑惑道:“这位祝公子?”
梁山伯在一旁解释道:“英台对这些素来不喜,这是听不得咱们议论。”
许仙憋着笑意,心道,你这老憨,哪里知道人家小祝妹子只是不喜你谈论呀。
林子大闻言,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没想到祝公子如此洁身自好。”
他到不觉奇怪,这世上的迂腐书生也不少,对青楼女子向来不假于色。
只是这位更激烈一些,连谈论一番也听不得。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阵嘈杂声,不时间有议论声传到四人耳畔。
“你们看,刚才那位和陶官人结伴而行的便是徐学政。”
“素闻徐学政与陶官人交好,看来所言非虚,今日拙园盛会,当真是来对了。”
“是极,是极,有徐学政在场,免不了要考校一番诸位学子,我等扬名之时,就在今日啊。”
“咦,陶官人那是又去相迎哪位大人物了?”
“陶官人结识的自然是达官显贵,我等不认识也是情理之中。”
许仙站起身,眼睛看向湖中央的湖心亭中。
原来是那些主客到了。
不过他也只是远远的一看而已,他自然看的清楚那位徐学政的面容,看年龄和柳夫子差不多,只是威严比起如今官威日重的柳夫子就要差上几分。
那位陶官人倒是令他有些刮目,本以为是个富态的中年人,没想到却是个身材颀长,面容颇为英俊的大帅哥。
一看就是一位长袖善舞之辈。
只见那陶官人又迎了几位宾客落座。
其中居然还有一位僧人。
……
湖心亭间,炉火间红光拂动。
陶显祖一脸笑意,今日之拙园会,来了这么多士绅名流,还有各大书院的士子学子,他陶某人脸上有光啊。
一旁的是杭州府学政徐百川,徐百川看向岸边的人流,笑道:“显祖啊,人还真不少,你这拙园的名头看来很大嘛。”
陶显祖谦虚道:“徐大人缪赞,那些士子可都是冲着您的名头来的。”
徐百川闻言,心中自有一番计较。
与陶显祖道:“那边那位可否就是一心斋的一心和尚?”
陶显祖点头道:“自然是一心大师。”
徐百川的目光落到那位一心和尚身上,道:“听说那一心和尚做的一手好斋菜,显祖想必没少享口福吧。”
陶显祖道:“哪里,不过比旁人更多一些机会罢了。”
徐百川闻言,淡淡的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而是看向陶显祖右手边坐着的那位老翁,朝着那位老翁拱手道:“秦老,您最近身子骨还行?”
那位秦老看起来有六旬,头发斑白,衣着不菲,神态倒是端详。
“劳烦徐大人挂念,我的身子骨还成。”
徐百川脸色微微一变,则道:“秦老见外了,在秦老面前,我徐某怎么敢称大人,秦老实在是折煞徐某了。”
那位秦老则道:“我就是杭州府一普通百姓,在徐大人面前,可不是草民是什么。”
徐百川听了,心道,这秦老头的脾气还是一如既往的臭。
只是这位口口声声自称是草民,他听得实在腻味,若真是草民,岂能容你坐到这里?
若不是他离京前,听说宫里的那位又念叨起了这秦老头,哪能这般上来热脸贴冷屁股。
徐百川好歹也是一府学政,打个圆场,也不再多言。
那位秦老则是冷哼两声,不给徐百川好脸色看。
旁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对徐百川有多大意见呢。
其实不然,只是这位秦老的脾气古怪,很少对人笑颜相待。
当年在朝堂之上,也是如此。
人们背地里都唤他“活阎罗”,意思就是他的一张臭脸和阎王爷差不多,当然还有其行事风格的原因。
在场的诸位,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秦老的身份,只以为是陶显祖的长辈。
第二十六章 彩头
到了时辰,那湖心亭里便有谈笑声传出。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陶显祖以初雪为由,邀集各方士绅名流,却不能就此让湖水两畔的学子干巴巴的等着,只吩咐了下人,让其将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置备齐全,草庐下一时间墨香飘飘。
好戏此时方才要正式上演,与那徐学政耳语一番,徐学政方才徐徐起身道:“天降瑞雪,是大兴之兆,既然杭州府众士子齐聚拙园,今日便来一次文比,不论高低,只为庆贺这一场初雪,诸位以为如何?”
亭间人又岂能扫了徐百川的面子,自然是附和两声。
只是文比不论高低,这话只是场面话,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又甘居于人下?
就好比杭州府每隔四年由各大书院牵头,共同举办的煮酒会,江南诸生煮酒论英雄,角逐江南才子之名。
昔日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头,已然冠绝江南好多年,没有力压群伦的实力,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技压江南众士子。
江南文风向来鼎盛,这江南四大才子顶了多年的名头,只怕早已有人不服。
明年开春,便是下一届的煮酒会,能在下届煮酒会之前热热身也是极好的。
此时,有一虚胖肥硕的中年士绅起身道:“此盛会不可多得,我陆某愿出个彩头,赠与才高者。”
有人认得此人,此人乃是杭州士绅中颇有名气的一位,名为陆道临。
那人开口问道:“陆员外出的是什么彩头?”
那陆员外神色怡然,开口道:“黄金十两。”
闻者神情各异,有人讥讽,有人不屑,传至园中各方学子耳中时,又是另一番味道。
林子大咧嘴道:“这陆员外倒是打的好算盘,杭州城哪个不知他陆员外喜好收集诗词,只是在这等时候拿出这黄金做彩头,恐怕不是传为佳话,是沦为笑话。”
梁山伯不解其意,有人出彩头,难道不好?道:“子大兄为何这么说?”
林子大撇撇嘴,道:“也不看看那边亭子里坐的是些什么人。”
许仙反问道:“子大,你知道这亭中的人物?”
许仙知道这林子大也是出自官宦之家,虽然他没有细细问过林子大的出身,但平日里交谈言语间总是能知道一些。
况且林子大素来喜好打听各种事情,他知道今日到场的有谁,却是一点都不奇怪。
“今日到场的大人物除了徐学政,也就是那位秦府的秦老,还有一心斋的一心和尚,杭州城里数得上名号来的士绅,除了与陶官人不太对付的金不换没来,陆王白朱都到场了。”
“还有苏杭名士林悠然,棋道圣手百里云,画痴莫如是。”
“这些人物中有几个是缺钱的,这陆员外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