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仙没有急匆匆的去济仁堂晃荡,他先用了几日打听清楚了白亮家周围的环境。

    和四周的邻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也知道了白亮是个极为孝顺的孩子,白亮的娘亲有风寒的老毛病,一到阴雨天就关节疼。

    许仙摸清楚了白亮的行程规律。

    大概知道了他每日几时离家,几时归家。

    他离家之后,他的娘亲平常基本很少远行,只会在家宅门口四处转转。

    许仙观察了几日之后,打定主意,先从白亮的娘亲手上入手。

    这一日,白亮早早的便离家去药铺。

    许仙在外面的街巷上来回转悠着,然后守候到了出门的白亮老母。

    兴许是想要减轻白亮的难处,白亮的老母亲每日都会接一些零零碎碎的缝补的活儿。

    这让许仙不经意的想起了当初他和姐姐相依为命的日子。

    那时候,许娇容也是这样,有时间就会做一些零碎活儿,贴补家用。

    白亮的老母眼睛身子骨太虚,白亮在济仁堂做学徒,没几个月钱,只能维持温饱。

    平日里白亮也会替人写书信,赚些银钱。

    白亮老母接的零碎活儿都是些附近的富户。

    白亮一家在此地住了几十年,是老住户,白亮的父亲是死在战场上,白亮的母亲杨氏一手拉扯白亮长大,附近的街坊都看在眼里。

    再加上白亮一向嘴甜,人也聪明,和邻里的关系一向不错。

    附近的富户也愿意帮衬白家娘俩。

    这一日,白亮的母亲杨氏刚刚接了活儿准备回家。

    许仙便登门了。

    “敢问是杨大婶吗?”

    许仙朝着那杨氏拱手道。

    杨氏身上穿着朴素,一看就不是什么富贵之家,杨氏头上发白的发丝,脸上的褶皱,还有手上的老茧,都在表明这个独自抚养独子的单身女人是有多么的艰难。

    杨氏回头一看,有些疑惑,道:“你是?”

    许仙笑道:“杨大婶,我是隔壁新搬来的,我叫徐贤,听说杨大婶帮人缝补衣裳,我便寻上门来,想让杨大婶帮帮忙,杨大婶你放心,钱我不会少你的。”

    杨氏闻言,道:“原来是新搬来的,是隔壁老丁家那户吧。”

    许仙闻言,笑道:“对对对,是老丁家的那宅子,我从苏州来投亲,不曾想我那远亲已经不在扬州,所以只能在此落脚。”

    杨氏闻言,笑道:“既然是街里街坊的,什么钱不钱的,你看起来和我儿差不多大,能有多少需要缝补的衣物,你拿过来便是,不用钱的。”

    许仙则道:“杨大婶,这可不行,一是一,二是二,该收的钱,你自然还是要收的,否则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杨氏闻言,笑道:“行了,行了,你这孩子也是个心热的,去把衣物拿过来吧。”

    许仙点头道:“那就多谢杨大婶了。”

    杨氏笑了笑。

    许仙回家拿了一趟早就准备好的衣物,然后又到了白亮家。

    杨氏看到许仙拿了一堆衣物,不禁笑道:“徐贤是吧,看着你和我儿年岁差不多,应该还未娶妻吧。”

    许仙道:“我今年十九,前些年,家中生变,家道中落,本想来扬州投靠我叔叔,谁知我叔叔一家早已不在扬州,我也不想再回苏州那个伤心之地,便花了些积蓄,在这里买了座宅子。“

    杨氏闻言,道:“也是个苦命人。”

    许仙道:“谈不上什么苦命不苦命的,这些年,一个人也这样过来了,不论有什么事,总得往前走,往前看不是。”

    杨氏听了,道:“看你年纪轻轻,看事情倒是挺豁达。”

    许仙笑道:“不豁达一些又能怎么样呢,反正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杨氏闻言,不禁说道:“你说的是啊。”

    许仙又与杨氏交谈了一番,然后才离去。

    衣物有些多,杨氏一时半会儿也缝补不完。

    杨氏答应许仙,等缝补完了便送过去。

    许仙便悄然离去。

    ……

    待到了傍晚,白亮从济仁堂回到家中,看到家中的衣物比平日里多了一些。

    老母杨氏还在忙活,白亮不禁说道:“娘亲,这些衣物怎么看起来比平时多了一些,是哪家又上门了。”

    杨氏一边缝衣,一边说道:“是隔壁老丁家。”

    白亮疑惑道:“老丁家不是早就搬走了吗?”

    杨氏道:“不是老丁家的人,是买了老丁家的宅子的,是个小伙子,比你大两岁,叫什么来着,对对对,叫徐贤,说是从苏州来扬州投亲的。”

    白亮闻言,也没多问。

    “娘,天就要黑了,明天再做吧,光太暗,对眼睛不好。”

    杨氏闻言,道:“没什么,等我做完这件,马上就好了。”

    白亮道:“行吧,那我先去砍些柴火。”

    杨氏道:”时候不早了,明天再去弄吧,你先回房去看书,虽然不在私塾读书了,但该看的书不能落下,你不是前些日子和表舅借了医书回来看吗?“

    白亮闻言,回了一声。

    然后便回了自己屋子。

    ……

    翌日一早,许仙便听到有人在外面敲门。

    许仙淡淡一笑,他已经知道是谁到了。

    他去开了门。

    只见那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看起来和普通的书生没什么俩样。

    唯一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肤色有些黑。

    许仙知道,这年轻人便是他要守护的将星,白亮。

    若不是袁天师笃定的告诉他,眼前这个黑炭头便是将星,他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这走在大街上,也没人会认为这就是天上的将星下凡吧。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是这个人便好。

    只见白亮的手上托着一摞衣物,都是许仙昨天送到杨氏那里的。

    白亮看到许仙开门,不禁开口笑道:“是徐贤吧。”

    许仙也笑道:“对对对,我就是徐贤,你一定是杨大婶的儿子了。”

    白亮点头道:“我叫白亮,我娘让我来给你送衣服。”

    许仙侧开身子,道:“进来坐,进来坐。”

    白亮笑道:“我就不进去坐了,衣服给你,我还赶着去药堂。”

    说着,白亮将手上的衣物递给了许仙。

    许仙故作不知道:“去药堂?难道是杨大婶病了?”

    白亮道:“那倒不是,是我在济仁堂做学徒。”

    许仙闻言,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悬壶救人,白兄弟日后一定能成为大医师。”

    白亮摆手道:“我不过就是个小学徒罢了,哪里敢想成为大医师。”

    “好了,我先告辞了。”

    许仙拱拱手道:“白兄弟慢走。”

    白亮匆匆离去。

    ……

    时间一日又一日的过去。

    转瞬之间,这已经是许仙在扬州定居的第二个月。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许仙总算和白亮的母亲杨氏达成了一个比较友善的关系。

    连带着白亮也对许仙印象不错。

    这一日,许仙提前出门,坐在门前扮作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杨氏外出归来,看到许仙有些意志消沉,不禁上前问道:“徐家小子,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大早,便无精打采的。”

    许仙看到杨氏,不禁叹气道:“是杨大婶啊,又去接活儿了?”

    杨氏抱着一摞衣物道:“是啊,不干活哪能揭开锅啊。”

    许仙道:“扬州城的饭碗也太难寻了些,我寻了这些个日子,也没寻下个活儿。”

    “眼瞅着就要坐吃山空,真是愁死个人咧。”

    杨氏闻言,不禁说道:“徐家小子,我听我儿说济仁堂还要请伙计,你若是不嫌弃,你可以去试试,你不是说,你以前在苏州读过两天书吗?”

    许仙闻言,眼睛一亮,道:“杨大婶说的可是真的?”

    杨氏道:“当然是真的,我儿前两天亲口和我说的,说是他们济仁堂要请伙计。”

    “就是怕你瞧不上,所以我也没和你说。”

    许仙道:“杨大婶,你太高看我了,能有个饭辙就不错了,哪里能挑三拣四的。”

    “我文不成武不久就的,正愁没出路呢,若是能和白亮一样到济仁堂做个学徒,最起码有门手艺,往后饿不死。”

    杨氏闻言,不禁笑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了,你先在家里等着,等我儿回来,我便与他说,等明日让他带着你去药堂。”

    许仙道:“那我就多谢杨大婶了。”

    杨氏笑道:“什么谢不谢的,都是街里街坊的,都不用客气。”

    许仙道:“一定要多谢,我若是真能进了济仁堂,还要请白亮多多照顾呢。”

    杨氏连连笑道:“你这孩子。”

    ……

    翌日一早,白亮便来登门。

    一见许仙,白亮便开门见山道:“听我娘说,徐兄想去济仁堂?”

    许仙道:“没错,总不能就这么坐吃山空吧,总得寻个差事过活,我也读过几天书,识字,和白兄弟一起做活儿,往后也能有个照应不是。”

    白亮对许仙的印象不错,到底是年轻人,白亮笑道:“那行吧,收拾收拾,跟我去药堂吧,不过能不能成,我可不敢给你打包票,全靠掌柜的提携。”

    许仙道:“我明白,我明白。”

    ……

    济仁堂,是扬州城中有名的几家大药堂之一。

    许仙跟着白亮到了济仁堂,见了掌柜。

    做药堂的伙计也没有什么硬性要求,只要人看着机灵,识字便好。

    许仙在掌柜的面前,听那边唱方的写了一遍药方,掌柜的便决定将许仙留用。

    掌柜的姓的刘,东家是白亮的远方表舅,平常不会在药堂出现。

    刘掌柜一般管着药堂的大大小小的事务。

    药堂里还有一位坐馆的医师,姓李。

    药堂里本来有两个学徒伙计,但是那个学徒伙计前些日子辞工了。

    所以药堂才会另招一个。

    许仙知道,那个伙计其实是袁天师用手段给弄走的,当然不是什么谋财害命,而是给了那个伙计一些好处,让他单飞去了。

    许仙正式成为了济仁堂的学徒。

    许仙有些感慨,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免不了要做一回药堂学徒的命运。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在金陵呆的闷了,能在扬州换一个身份过些日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娘子还在青城山修炼,他也不能去打扰,即便是娘子回了金陵,也要在白龙殿中镇守,不能跟着他乱跑,想要携美同游大好河山,还得等天下一统,自家娘子能脱得藩篱才有机会。

    娘子借助大唐龙脉化蛟,虽然得了好处,但也有了桎梏。

    只有将大唐天下重归一统,娘子才能将身上的这副担子给扔下。

    不然,哪里会有轻松的时候。

    不过这一切并不会太久了。

    自己在这里守护好将星,待到时机一到,天下纷争再起。

    到时候便是大唐一统之时。

    自己好歹也是大唐人,能为大唐重归一统出一份力,也是好的。

    虽然他不太希望战乱的发生,但是不破不立,如果天下没有一场大争,便不会有久安。

    金辽唐之间早晚都会有一战。

    既然是这样,为何不让这一战早些到来,早些结束呢。

    ……

    在济仁堂几日之后,许仙和白亮混的越来越熟。

    许仙也知道白亮平日里没有什么朋友,一来是因为他家境不好,读书时的那些同窗早就不再联系。

    二来是因为他平时在药堂做学徒,也没什么时间接触到同龄人。

    许仙的到来,刚好填补了白亮的这一空缺。

    白亮基本上有什么事都会和许仙发发牢骚。

    不过据许仙和白亮这些日子的近距离接触,他发觉白亮的确有着超出常人的智慧。

    他在药堂中,时常会跟着李医师,许仙能看得出来,他是在偷师。

    许仙有些疑惑,如果将星就这么在药堂中呆上个三年,能不能成为一代名将且不必说,但混就一生医术是毫无疑问的。

    他也问过袁天师,需不需要去拿些兵书之类的给白亮看一看。

    袁天师却是摇头,道:“将星之所以是将星,便是天生具备大将之风,他是尚未觉醒神魂记忆罢了,一旦觉醒,便会融会贯通,无师自成,看不看兵书都无所谓的。”

    许仙也知道袁天师素来不会说什么假话。

    况且将星乃是天上的仙官下凡,虽然不是重新投胎做人,但是这种半路杀出的,估计也不差。

    所以,许仙也没有去刻意去教白亮什么。

    只是将白亮当做一个弟弟来照看。

    ……

    两个月之后的某一天,许仙终于接到了来自娘子的传信儿。

    娘子已经顺利从青城山出关,回到了金陵城。

    让他一切勿要担忧。

    许仙还想飞回去见一趟白素贞,但是药堂这几日有些忙,他也脱不开身。

    只想着忙完了这一段,他再回金陵一趟。

    反正金陵到扬州也不算远,他驾云一天能来回好几趟。

    ……

    这一日,许仙正在药堂前假寐,这些日子药堂里虽然走不开身,但是忙的不是他,是李医师和白亮,进进出出的,一天要跑好几趟,就在这时,李医师突然叫了许仙一声。

    许仙上前去问道:“李医师你叫我?”

    李医师道:“提上药箱子,跟我出去一趟。”

    许仙疑惑道:“白亮呢,不是他跟着你老人家出诊吗?”

    李医师道:“那小子闹肚子,蹲茅房去了。”

    许仙”哦“了一声,提了药箱便跟着李医师出了济仁堂的大门。

    路上,许仙也没多问李医师要去哪里。

    到了地方,许仙才发觉是个大户人家。

    看起来十分气派,非富即贵。

    许仙跟着李医师登门。

    进了门,那管事一边带着李医师往里走,一边说道:“李大家,你可算来了,我家夫人肚子疼的厉害,也不知怎了。”

    李医师道:“莫慌,老夫一定尽力为夫人诊治。”

    那管事道:“李大家的医术,老爷信得过,所以这才差人去请李大家。”

    李医师道:“还有多远。”

    那管事道:“就在前面。”

    许仙跟在那李医师的身后,也不四处张望,就老实巴交的跟在那李医师的后边。

    待到了那卧房之后,管事请李医师进去。

    但却以夫人是女眷为由,让许仙留在门外。

    许仙便留在门外等候。

    等候之时,许仙侧耳相听,便听到了里面的对话。

    也无甚出奇,就是李医师在望闻问切。

    不多时,李医师开了方子,然后便走了出来。

    待李医师出了门,与身后的管事吩咐道:“陈夫人并未怀胎,只是腹中有些胀气,老夫给陈夫人开一贴药,照方抓药,陈夫人三日之内,便可无虞。”

    那管事闻言,道:“多谢李大家。”

    李医师淡淡一笑,带着许仙出了府。

    出了府门,许仙不禁问道:“李医师,这是哪家的府邸,看起来好生气派。”

    李医师道:“说起来,你应该听说过这户人家才对。”

    许仙疑惑道:“我听说过?”

    李医师点头道:“没错,这是扬州知府陈伦的府上。”

    “这位陈大人,先前可是在你老家苏州任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