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和白娘子有个约会-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等候了一小会儿,才有人上前来带着他们往衙门里走去。
那人将他们三人带到一间主院之后,与三人道:“几位大学士在里面等着三位呢,三位自行进去吧。”
三人进去之后,只见那屋里坐着几人,都是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
许仙站在那里,朝着那几人拱手道:“许仙见诸位大人。”
那几人中的一个国字脸男子站了起来,朝着许仙笑着说道:“你便是今科状元许仙吧。”
许仙道:“正是许仙。”
那国字脸男子笑道:“好好,来的正好,随我来。”
……
日落斜阳时,许仙从翰林院中走了出来,与那刘长生和李丘名道别,然后独身回了长生观。
许仙想着今日在翰林院中所见所闻,微微有些惊诧,那位国字脸乃是翰林院学士秦宝正,带着他们三个熟悉了一下环境,然后就交代他们跟着一个姓朱的老翰林编修前朝史。
一天下来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毕竟翰林院中的翰林不少,他们不过刚刚上岗,不会有什么重要任务。
朱老翰林带着他们聊天打屁,喝着茶水,老朱告诉他们三个编修前朝史不着急,没个三五年完不了,慢工才能出细活。
翰林院修撰的主要职责本来就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的言行、讲经述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御用秘书,不过这秘书太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到皇帝面前混个脸熟,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属于混日子的存在。
许仙不禁对衙门的事务没了兴趣。
得了空,便悄然寻了个僻静的地儿打坐修炼。
那翰林院中的藏书倒是挺多,不过许仙也没那心思去看书。
时间转眼间又过去了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发生了不少事,不过跟许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唐皇终于立了太子,然后紧接着没两天便宣布退位,退居二线做太上皇。
整个唐国上下因为这个消息开始暗涛汹涌,年仅两岁半的太子李忱顺利登基,成为唐国的新皇帝,这估计是大唐开国以来岁数最小的一位皇帝。
袁天师亲率钦天监的下属官员,选定黄道吉日,张罗新皇的登基大典。
太上皇隐居甘露殿,一心求道,不再过问俗事。
新皇的母后,也就是太上皇的皇后,如今的唐国太后开始过问政事。
这是朝堂之上的大事,虽然和许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许仙走了柳夫子的门路,让本来打算回乡等候差遣的贾全有资格参加翰林院的考试,成为了一名翰林院庶吉士。
当然这事贾全是不知道的,只以为是正好排到了他。
经过考试之后,林子大和贾全都混了个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挂在翰林院的名下。
贾全不知道凭着他三甲进士的出身,连翰林院的这个考试其实都是轮不上他的,只能慢慢熬空缺。
许仙和他好歹是同窗好友,能帮的自然要帮忙。
虽然两人都成了翰林院庶吉士,但想真正的成为翰林院的正式编制人员,还得等三年,等三年一过,再经过考试,他们两个差不多才能转正,成为翰林院正式的编修或是检讨。
这就是普通进士和状元的差距。
许仙如今的官职,他们得再熬上三年才能经过考试取得。
……
夜半时分,许仙腾云驾雾升到半空中,看着脚下越来越小的金陵城,许仙突然有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些日子难得的平静,自家娘子在白龙殿中修行,隔三差五许仙便去看望她一次。
白素贞若是在白龙殿中呆的闷了也会跟着许仙到城中逛一逛。
话说自从自家娘子答应了袁天师在白龙殿中梳理龙脉,许仙便隐隐觉得自家娘子的气息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
当然旁人应该是不太能看得出来的。
许仙之所以能看出来是因为他和自家娘子有亲密接触。
许仙坐在云端,遥望着大明宫方向,只见那夜空中一抹耀眼的龙气正在缓缓升起。
许仙若有所悟,将背后的龙渊剑抽出,开始催动龙气,引动真元,在夜空中施展起了游龙剑法。
龙渊剑在许仙的真元灌注之下,铮铮而鸣,泛化出一道道介乎于虚实之间的龙形虚影。
让许仙大为惊诧,而后夜空中的云雾消散,北斗七星清晰的出现在夜空当中。
许仙手中的龙渊剑一时间威力大涨。
只见龙渊剑剑身之上,幻化出一副星图,正是七星图。
那七星图中的七星练成一线,星光熠熠,然后伴随着剑身之上涌动出的数道龙气,喷涌出极为强大的力量。
许仙微微一愣,没想到突破到金丹境之后,龙渊剑的威力竟然又涨了三分。
片刻后,只见那七星图隐去,龙气散尽。
剑身靠近剑柄之处,原本只刻着“龙渊”二字的那里,赫然多了两个字“七星”。
许仙看去,心中微微一动,不禁轻声念道:“七星龙渊”。
第二十五章 如意神剑(第一更)
许仙将体内的龙气所化真元源源不断的朝着龙渊剑中渡去,只见那剑身之上,流光溢彩,星芒与龙形交错,在夜空之下幻化出一道最美的乐章。(全本小说网,HTTPS://。)
许仙能感觉得到来自龙渊剑中的那股意念,仿佛此刻龙渊剑与他心神合一。
许仙闭上了双眼,却是越发的感觉到那龙渊剑的强大。
他右手持着龙渊剑轻轻一挥,磅礴的气浪于剑身之上翻滚而出。
那天上的星力越盛,龙渊剑的威力越盛。
许仙到此刻方才明白,这龙渊剑应该叫七星龙渊剑。
如果不是他经由龙气淬体,再恰逢今夜北斗七星大亮,恐怕这七星龙渊剑还无法与他达成某种共鸣,龙渊剑虽然有灵,但七星现世,才是完整的七星龙渊剑。
他得到此剑这么长时间,此刻才发现这剑的真正威力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大的多。
许仙发现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感觉,这把剑就属于自己,那和以前刚刚得到龙渊剑之时的感觉完全不同。
许仙将七星龙渊剑握在手中之时,胸中豪气顿生,只觉自己一剑之下,什么魑魅魍魉,什么妖魔鬼怪,没什么能够抵挡得住自己的一剑之威,任你何等神通,我皆一剑可斩!
在夜空之中舞动游龙剑诀多时,许仙方才停歇。
只觉胸腹中酣畅淋漓,畅快无比。
下一刻,许仙念头一起,嘀咕道:“好一把神剑,只可惜随身携带不太方便。”
就在许仙刚刚说完,只见他手中的七星龙渊剑突然变小了一些。
许仙只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可是仔细看了一番,才确定的确是龙渊剑变小了。
许仙心道:“莫非真是件能变化自如的神剑?”
那就再小一些吧。
许仙心中念道。
然后那七星龙渊剑又变小了一些。
许仙眼中狂喜,心道,好个如意的神剑,再小些,再小些。
那七星龙渊剑在许仙的不断催促之下,急剧变小,变到只有拇指大小。
许仙看着在自己手掌心中静静躺着的七星龙渊剑,哈哈大笑。
真是件称心如意的好宝贝。
想不到龙门派传承至今的这件镇派神剑,居然是可大可小。
即便自己不修飞剑之法,亦能通晓心意,与之心神相连,往后对敌之时又有一番威势。
这下可是让许仙心动不已。
日后行走一方,总算能将龙渊剑带在身旁,不会惹人注目。
许仙心神一动,那龙渊剑便迎风而涨,变成正常剑器大小。
许仙微微一笑,然后才收了龙渊剑,将其放置在贴身处,而后才回到长生观中。
……
春风袭袭,句容山上正是一派好光景。
千山柏翠,飞瀑流光,风景秀丽,正是这句容山。
句容山正是寻常普通百姓对此地的称呼,修行界中的修士更习惯称句容山为茅山。
为何称其为茅山?只因这句容山上有三位真君,成道已久,在修行界亦有赫赫威名。
这三位真君便是三茅真君。
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能够占据这其中之一的,不是天庭有名的仙神,便是地上厉害的散仙。
这句容山号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是三茅真君昔日成道之地,这三位之中大茅君茅盈乃是天仙巅峰的存在。
大茅君茅盈曾于西王母处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一身道法神通强大无比。
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皆是求道于兄长,仅为地仙。
这一日,从那半空之中飞来一道剑光,直插茅山顶峰处。
那茅山顶峰之上,便是三茅真君的道观,三茅观。
说是道观,其实却和俗世间那些小小的道观不可同日而语。
只因这三茅观占地极广,仿若宫殿一般。
那正是因为三茅真君在此地绵延门庭,广收门徒,地方小了,住不了多少人。
不过三茅真君在凡人眼中早已飞升几百年,而今在三茅观中供奉的便是三茅真君的神像。
而执掌三茅观的便是如今茅山派掌门人丹鼎真人。
话说这一道剑光直插茅山峰顶,却是惹得许多普通百姓的注意,却是看不清那剑光到底是从何而来。
那剑光落在茅山峰顶的一处僻静无人的角落,有两个道人从飞剑上跃了下来。
这两个道人不是旁人,正是白玉楼和景园。
他二人一路躲藏六扇门追击,七拐八绕,为了逃脱那些金章捕头的追捕,这才耽搁了数日,而今才到茅山。
那白玉楼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袖,而后带着景园朝着三茅观的方向走去。
白玉楼与景园看到那三茅观外有道士来往。
他们上前去寻一人说明来意,只说是要见茅山派掌教丹鼎真人。
那道人引着二人朝着观中走去。
一路上碰到不少身着道袍的道士,白玉楼暗暗一观,发觉这些茅山派弟子的根基都不算弱。
想着那蛤蟆精竟然能拜在三茅真君这等人物的座下,真是走了狗屎运。
他蜀山剑宗虽然在修行界名气不小,但若真论起厉害的老祖宗,还是比不过人家茅山派。
白玉楼来时便自报了家门,不然人家怎么能带他二人去见茅山派掌教真人。
在茅山宫中走了多时,白玉楼和景园方才见到那茅山派的掌教真人丹鼎真人。
那丹鼎真人听闻白玉楼和景园想要求见三位真君。
笑而不语,带着二人到了那茅山观中的一座雄伟大殿之中。
而后指着那大殿之上供奉的三个真君神像,淡笑着说道:“二位要求见的三位真君便在此处,至于能不能得见,也不是贫道所能帮得上忙的。”
说罢,那丹鼎真人便施然离去。
留下白玉楼和景园两人看着那三位真君神像大眼瞪小眼。
景园与白玉楼道:“白师叔,这老道莫不是在诓骗你我,这里只有真君神像,哪里有什么真人。”
白玉楼却是轻轻摇头,道:“丹鼎真人也是修行界中的成名人物,又岂会捉弄我们俩个小辈,是你我太孟浪了,你我不过小辈,又怎么能轻易求见得到三位真君。”
景园道:“那白师叔的意思是?”
白玉楼看着那三个泥塑神像,微微叹道:“能不能见到三位真君显化,就看你我的心意到底诚不诚了。”
说罢,那白玉楼便跪在那蒲团之上,开始默默念叨。
景园看到白玉楼如此,也跪在一旁朝着那神像念念有词。
那三个神像,却是老神在在,作一副神官打扮。
二人在神像之下枯坐三天三夜,直到这日子夜时分。
那三个神像中的二茅君神像,光华一闪,泥塑石胎,仿佛有了生机一般。
只见那神像睁开了眼睛,看着在下方跪倒的二人,开口说道:“你们二人有何事?”
那白玉楼和景园听到这声音,声色大喜。
白玉楼朝着那神像恭敬一拜,而后道:“启禀真君,我乃蜀山剑宗弟子白玉楼,特来蜀山求见真君,只是为了来朝真君报个信儿。”
那二茅君茅固开口说道:“是何事?”
白玉楼给一旁的景园使个眼色,那景园立即会意道:“禀告真君,那王道灵王道长在金陵城中被妖邪害了性命,我二人知晓王道长是真君座下弟子,特来与真君报个信儿。”
那二茅君茅固道:“此事我已经知晓,你二人若是没有其他事便自行离去吧。”
说罢,那神像又变成了泥塑石胎,再无气息。
白玉楼和景园相视一眼,景园朝着那神像继续说道:“真君容禀,弟子景园承蒙王道长搭救,如今王道长身死道消,全赖弟子,只是弟子一身根基已经被妖人抹去,无法替王道长报仇雪恨,可是王道长好歹也是真君弟子,岂能由妖邪擅自打杀,只求真君能念在王道长与真君有过的师徒情分之上,替王道长伸冤呐!”
“三位真君好歹也是成名已久的神仙人物,岂能让他人轻易辱没门庭,还请三位真君三思!”
景园一脸庄重的朝着那神像叩首。
白玉楼脸上神色不定,他已经感知到那神像之中没有了生气,不知那二茅君茅固是什么意思。
只说了一句知道了,然后就让他们二人无事便离开。
这是摆明了不把他们两个放在眼里啊。
看来这步棋是自己走差了。
白玉楼有些丧气,依靠他人终究不是正道。
既然人家真君发了话,不让他二人在此逗留,他们两个也不好留在这里。
白玉楼便要拉着景园便朝着外面走去。
景园却是直接甩开了白玉楼的手,继续朝着那真君神像叩拜,不厌其烦的重复说着那些话,像极了一个虔诚的信徒。
第二十六章 乌龙 (第二更)
白玉楼看着景园那有些癫狂的模样,不禁喝斥道:“别拜了,那三位真君若是能听你言,还需你这般吗?走吧,这趟来错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景园对白玉楼的话置若罔闻,好似根本没有听到白玉楼说话一般。
还是跪在蒲团之上朝着神像叩首。
”你再说上一千遍,一万遍,人家也听不到你的话。”
白玉楼寒声道:“你到底走不走,你若不走,我便走了。”
那景园却是瘫倒在蒲团之上,道:“白师叔,你说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什么狗屁真君,自己的徒弟被人杀了,也能无动于衷,真是枉称真君二字!”
白玉楼被景园的话说的一头火大,直接道:“你要疯也别在这里疯,惹怒了人家,你我都走不出这里。”
景园却是怒骂道:“我没疯!我没疯!我说的都是实话,什么狗屁真君,都是欺世盗名之辈!”
白玉楼喝道:“你闹够了没有!”
景园站起身来,一甩袖子,道:“走走走,我们走,你我便不应该来这里。”
“只可惜王道长临死前两天还与我念叨三位真君是如何的爱护他,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爱护。”
说罢,景园大步踏出了大殿。
白玉楼看着景园出去,也紧随着他走了出去。
就在二人出去之后不久,那二茅君茅固的神像,眼帘又微微睁开,那二茅君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