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丰碑杨门-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皇帝也够霸道的,不仅赐姓,连名字也一块赐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嗣’字。

    朝中的汉人们,下意识就像说话,不过看着小皇帝兴致勃勃的,他们也就不去扫小皇帝的雅兴了。

    事实上,依照汉人的规矩。

    长辈名字里的字,晚辈是绝不能用的。

    不然就是大不敬,不孝。

    小皇帝显然不知道这一点。

    他还在为自己赐下的姓名洋洋得意。

    显然,他对杨延嗣的印象很深刻,所以在关键的时候,能想到的就是一个‘嗣’字。

    赐下了姓名,就该封王了。

    只是小皇帝接下来的话,让百官,甚至还有萧太后,都有些不淡定了。

    只见小皇帝拍着桌子,珍重的道:“朕要封朕的外甥耶律嗣,陪朕玩耍王!”

    一语道尽了孩子气。

    陪朕玩耍王?

    这算什么王?

    翻篇史书,恐怕也找不出这么个称号吧?

    百官们有忍俊不禁者,有脸黑者,有憋笑者,总而言之,大家都不淡定。

    小皇帝也不傻,看到了百官的反应,他也知道他说错话了。

    所以他求助的看向了萧太后。

    萧太后嘴角虽然在抽搐,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很淡定,她微微板起脸,扫了一眼台下的百官,百官们顿时没表情了。

    萧太后淡然道:“议一议吧。”

 第0688章 兰陵郡王

    (全本小说网,HTTPS://。)

    朝议的速度很快,萧太后和皇帝执意要借机给耶律嗣封王,百官们阻拦不了,只能快速的议论出封号。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后面还有国家大事要商讨,就没必要在这件事上继续交流。

    最终,耶律嗣的封号定下了。

    兰陵郡王!

    这个原本应该在后年许给萧挞凛的王位,提前出世,许给了一个一岁大的孩子。

    而那个一岁大的孩子,还在后宫里找奶吃呢。

    定下了耶律嗣的爵位,确定了从耶律嗣手里借走杨七留给他侄子的钱。

    出兵的先决条件,算是准备的差不多了。

    杨七留在上京城里的南国钱行,到底有多少钱。

    真正惦记这笔钱的人,多多少少的仔细调查过,对于这笔钱有多少,他们心里有个大概的数字。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确认。

    有了钱粮,接下来自然要讨论出兵的兵力。

    几经讨论,最终定下了出兵的兵力。

    出兵六十万!

    这里的六十万兵力,可是真真正正的大辽精锐,而不是之前耶律休哥带去铜台关的辽国乱民。

    作为一个马背上的国家,辽国在作战的时候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不需要征发太多的民夫。

    六十万的兵马,他们只需要征发二十万民夫即可。

    除了军械和大部分粮草以外,其余的东西骑兵都能随身携带,这大大的减轻的辎重运送的压力。

    出兵六十万,征发民夫二十万。

    由耶律休哥担任元帅,统管战局,率领三十万大军,坐镇嘉峪关,此为中军。

    由耶律斜轸担任右军主帅,统管右路战局,率领十五万大军,配合大同府杨延辉部人马,沿武州而下,到大同府,抵御宋军。

    由韩德让担任左军主帅,统管左路战局,率领十五万大军,配合幽州府兵马,坐镇幽州。

    左右两军,皆以中军元帅耶律休哥令为准。

    发兵的事宜商讨过后,朝堂上百官开始加紧筹备战事。

    在快要散朝的时候,韩德让突然开口,让满朝文武为之一愣,只见韩德让躬身问萧太后,“太后,老臣听闻,此次战事赵光义许杨延嗣王爵,令杨延嗣率领麾下兵马担任左军先锋。

    此前,太后曾用计,逼退杨延嗣参与铜台关的战事。如今可不可以故技重施,再逼一次?

    毕竟杨延嗣麾下兵马战力不俗,能够逼退杨延嗣,不仅能减轻我军的压力,也能削弱宋军的实力,一举两得。”

    正准备牵着小皇帝回后宫的萧太后闻言,脸色一僵。

    她很想破口大骂。

    本宫还要不要脸了?

    这种羞耻的事情,本宫用一次就已经羞愧难当了,再用?

    本宫的脸往那里放?

    再说了,这种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杨延嗣又岂会因为区区威胁就能就范的?

    然而,萧太后心里纵然有千般委屈,也说不出口。

    她用小外甥威胁杨七,这种事根本上不了台面,更不可能拿出来说。

    她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萧太后脸上表情僵硬的道:“本宫试试吧……”

    韩德让自然不知道萧太后的心思,见萧太后答应了,他就躬身道:“那就有劳太后了。”

    下了朝。

    萧太后牵着小皇帝回到后宫,原本想要训诫两句,同时还准备把今天为什么逼着百官答应给小外孙封王的其中的道道给小皇帝讲讲的。

    不过,被韩德让这么一闹,萧太后就没这个心思了。

    “母后,母后……”

    在小皇帝的呼唤声中,萧太后回过了神,瞧着小皇帝清澈的眼神,萧太后微微一笑,“去玩吧……”

    小皇帝得到了萧太后的首肯,像是挣脱了缰绳的野马,蹦蹦跳跳的奔向了后宫。

    他要去见自己的小外甥,并且把他今天再朝堂上的表现告诉小外甥,还要得意洋洋的跟小外甥讲一讲,他为了给小外甥封王,智斗群臣的故事。

    虽然小家伙听不懂,但是小皇帝觉得,他有必要在小外甥面前找一找当舅舅的优越感。

    小皇帝一走,萧太后一个人在偏殿内踱步。

    她迟疑了很久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给杨七再写一封信。

    至于有没有用,她不能断言。

    但是哪怕有一丁点的机会,都应该尝试一下。

    毕竟,万一成了呢?

    万一成了,大辽对大宋的胜算就会多两成。

    这一次的信,远没有上一次那么骚包。

    她只是用契丹文和汉文,把册封耶律嗣的诏书抄写了一遍,并且附上了小皇帝给耶律嗣赐姓名的一些话。

    萧太后不打算再给老杨送信,她只准备送给杨七一个人。

    信件写好了以后,萧太后就命辽国的信使,八百里加急把信送了出去。

    从大辽到西北的大同府城,路途虽然遥远,但是用八百里加急的话,半个月就到了。

    大辽集结的大军出上京城的时候,杨七收到了萧太后的信。

    杨府的书房内。

    刚看过赵光义派人送来的军略信件的杨七,还没等到舒缓一口气,就看到了彭湃捧着一封信,匆匆进入到了书房。

    “少爷,辽国来的信。”

    杨七狐疑的接过了彭湃手里的信,信挺厚的,说明里面装的东西不少。

    近来杨七也收到了不少潜伏在辽国的探子送来的信,所以并没有太重视这封信。

    他一边拆信,一边问彭湃,“火山卫的还是稻草人?这么厚一塌,肯定探听到了不少东西啊!”

    彭湃愣了愣,苦笑道:“萧倬派人送来的。”

    “萧倬?”

    杨七明显一愣,低头一瞧已经被他打开的信奉,眉头微微一皱,随后笑了,“似乎是册封用的诏书,手抄本,不是原本。难道萧倬那个女人知道了我要帮大宋打辽国,所以趁机拉拢我?”

    杨七脸上的笑容没挂多久,就消失了。

    因为他看到了诏书的内容。

    看到‘耶律嗣’这三个字的时候,杨七明显的皱起了眉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杨家的人为何要姓耶律?

    难道耶律就比杨姓高贵?

    笑话!

    从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杨七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没有高贵的姓氏,只有高贵的人。

    皇族又如何?谁家还没出过几个皇帝了?

    真正高贵的是那些为人类、为民族、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姓氏高贵?

    就是个屁!

 第0689章 大战将起

    (全本小说网,HTTPS://。)

    “嘭!”

    杨七看完萧倬的书信,生气的拍桌,“萧倬那个臭婆娘,又威胁老子。全本小说网https://。”

    被一个三十多岁的美少妇威胁,杨七是乐意的,但是这个美少妇要是挂上了辽国太后的身份,杨七就不乐意了。

    此前的铜台关之战,无关乎大局,萧倬写信威胁杨七,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可是这一次的雍熙北伐之战,关乎着以后百年的局势。

    杨七谋划了多年,要是因为萧倬的威胁就放弃掉,那杨七也就不用混了。

    干脆带着全家躲到南国去当土霸王好了。

    气急败坏的杨七写了一封手书,扔给了彭湃,恼怒的道:“派人给萧倬那个臭婆娘送去,告诉她,想让我别插手这一次宋辽之间的战事,没门。”

    面对气急败坏的杨七,彭湃自然不敢多问,拿了杨七的手书以后,就命人快马加鞭的给萧倬送去。

    拒绝了萧倬的威胁以后,杨七就把这件事抛掷脑后,开始耐心的准备起战事。

    大战将起。

    西北、东北的军事调动很频繁。

    雁门关对大宋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

    时间今入十二月的时候,驻守在雁门关内的李继隆接到了赵光义借赵德芳手传达的军令,由雁门关撤出,赶往了真定府。

    赵光义的临时行辕就设在真定府。

    看着架势,赵光义是想把麾下的兵马集合在一起,然后统一调遣。

    李继隆一撤,杨七奉命接手了雁门关的防务。

    由于要同时驻守复兴关和雁门关两座重要的关隘。

    杨七手里的剩下的兵马就有些捉襟见肘。

    为了西北四府的安定,也为了防止赵光义乱出幺蛾子,杨七秘密的派人去了折家,从折家借调了一万折家军,去复兴关口替换了晋军的一部分府兵。

    此次北伐之战,赵光义原本想要借助折杨两家之力,担任左军的。

    不过折御勋以折家需要防御西北诸部落叛乱给拒绝了。

    因此,折家手下的兵力,依旧保留在手里。

    借调杨七一万兵马,也不是难事。

    随着各路千军把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以后,赵光义才率领着六十万禁军从汴京城出发,赶赴真定府。

    六十万禁军行进,速度远没有想想的那么快。

    禁军的步人甲本就沉重,加上还要押送大量的军械,所以从汴京城到真定府这一路,赵光义足足耗费了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以后,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初。

    龙抬头的场景百姓们瞧不见,但是翻云覆雨、威风凛凛的场面,百姓们却瞧的是一清二楚。

    这个翻云覆雨,威风凛凛的龙,就是赵光义。

    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汇入到了真定府。

    光是赵光义的仪仗队伍,就达到了三里多长,加上六十万大军、押送辎重的民夫,绵延了近百里。

    赵光义到真定府内的临时行辕内安顿下以后,大军还没有全部入城,押送辎重的民夫们还在河边飘荡。

    一直到七日后,大军和押送辎重的民夫,才全部赶到了真定府。

    赵光义和一众重臣们在真定府内的行辕内安歇,六十万禁军有一大半在真定府外的空地上扎营,民夫们在最外围扎营。

    一时间,真定府内的人数,一下子突破了三百多万。

    人数最多的就是民夫们。

    为了此次大战,赵光义征发的民夫,多大两百万。

    近三百万人参与的大战,可以说是一场豪赌,一场惊天的豪赌。

    不论是西北四府的杨七,还是辽国的耶律休哥,都被赵光义这么大的手笔给深深的震慑了一把。

    大宋的军队进入到了真定府内的时候。

    大辽的兵马也进入到了嘉峪关。

    作为攻守间守的一方,耶律休哥在大军到达了嘉峪关以后,就布置了兵力分布,以及战略部署。

    在兵力部署方面,耶律休哥并没有听从朝堂上议论出决策分布兵力。

    右军主帅耶律斜轸麾下的兵力,耶律休哥给增加到了二十万。

    左军主帅韩德让麾下的兵力耶律休哥给增加到了三十万。

    而他自己统领的兵力,反而从原本商定好的三十万,降到了十万。

    耶律休哥的想法很简单,右军耶律斜轸部的兵马要对付的是杨七部的兵马。

    杨七的手段层出不穷,更有火药在手,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耶律斜轸手下的兵力必须比杨七麾下的兵马要多。

    如此才能在杨七的猛攻下稳扎稳打的守住大辽的国土。

    左军韩德让部的兵马,要对付的是大宋精锐禁军,硬拼是拼不过的,但是三十万兵力,拖住赵光义麾下的六十万大军,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头到尾,耶律休哥似乎都没有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硬碰硬上。

    他似乎更喜欢用奇谋妙计取胜。

    ……

    大辽的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在紧张的部署兵力,而大宋皇帝陛下赵光义却并不着急,他还在漫无条理的召集西北和东北的各路统军的将领。

    也不知道是为了鼓舞人心,还是另有所图。

    总而言之,赵光义到了真定府以后,并没有加紧部署兵力,而是在召开各路将领们的见面会。

    在面见安肃军统兵将领的时候,赵光义给予了极高的赞赏,并且亲自许诺了一系列的官爵。

    大概是对此前安肃军在铜台关战役中表现出的热血和视死如归的奖赏。

    而杨七作为左路军的主帅,自然也在召见之列。

    召见杨七的诏书是二月中旬送到的大同府城内。

    当时杨七正在叮嘱寇准西北四府的政务,同时也在任命杨大为此次北伐左路军的统军副帅。

    书房内,杨七正在叮嘱寇准和杨大紧密合作的时候,彭湃匆匆进入到了书房。

    “少爷,赵光义派人过来传口谕,召你去真定府觐见。”

    杨七停下了对寇准和杨大的叮嘱,摇头感叹道:“该来的果然躲不掉,我就知道赵光义到了西北,一定会召我去见面的,只是我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寇准皱着眉头道:“侯爷,这可是一场鸿门宴,一旦你去了,赵光义很有可能会趁机发难的。”

    杨大点点头,赞同寇准的说法,“不得不防。”

 第0690章 召见

    (全本小说网,HTTPS://。)

    杨七去觐见赵光义的危险系数有多高,相当于刘邦去赴项羽的鸿门宴。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很有可能比刘邦去赴项羽的鸿门宴还要危险。

    杨七去觐见赵光义,自然不可能率领大批的人马过去,左右不可能超过千人。

    而有六十多万大军拱卫的赵光义,也许只需要一个眼神,就有人会帮他把杨七剁成肉酱。

    寇准郑重道:“要不别去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有南国和西北四府在手,我们并不畏惧赵光义。一旦你有一个什么闪失,这西北四府恐怕会瞬间分崩离析,难免有些得不偿失。”

    杨大看向杨七,沉声道:“七弟,没必要冒险。大不了带着全家人去南国。”

    杨七咧嘴一笑,摇了摇头,轻声道:“我有不得不去的理由……此去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是一旦不死,收获也是巨大的,值得我去冒险。”

    寇准和杨大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杨七去觐见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