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我敢动手!我不怕被开除!”
“三哥砸的好!”
是蔡一峰叫的这一声,他们三个都来了,是三个,刘成没来。
长着鞋拔子脸的人捂着头蹲了下去!跟他一起的人也都站起来了,只是没有动手,就像陈子迩说的:你怕被开除,你就老实点。
而且蔡一峰几人到了也壮了陈子迩的声势。
陈子迩手里还拿着破了的酒瓶,锋利的玻璃片子在夜光下映衬下显得冰冷的刺人,他指着那群人:“谁带头,谁流血!你可以试试我敢不敢插进你们的身体!”
宋晓波过来按住陈子迩,他最是稳重,知道此刻老三上头了,说:“冷静点冷静点,这样子打要进派出所的。”
宋晓波的话还是有点用的,陈子迩是有些脑子充血,他这么一拉,陈子迩心情平复不少。
桌上的几人被陈子迩的狠劲镇住,郑译才还是那个面无表情的死相。还有一个捂着头叫嚣着‘兄弟们上’的废物,可四人打四人也不一定能赢啊,况且,这个人太狠……
陈子迩从怀里掏出一千块钱扔在地上,“拿去看病吧,以后出来装狠要么就真的狠点,要么就回学校乖乖念书!”
这随手扔了一千块,完全不当钱似的,根本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那些人更绝了动手的心思了。
临走前,陈子迩说:“还想找我事的,尽管来,打了你,医院要多少钱我给!”
第三十章 会被开除吗?
回去的路上,蔡一峰挑头问陈子迩:“为什么自己一个人去?”
陈子迩也很坦诚:“那里面有学校领导的儿子,动了手,会被开除的。但你们还是来了,我很感激。”
宋晓波沉默,他忽然觉得陈子迩比他更像老大,这种担当是他所不能比的。
309的陈子迩,是个人才。
蔡一峰说:“感激个屁,你不要说见外的话!不管如何,你应该让我们先知道,一个人耍帅可不地道!”
崔旭则更实际:“所以,你现在打了人,会被开除嘛?”
问题一出,众人沉默,陈子迩也不知道,不开最好,开了也无所谓,只是回家不太好交代,其他的倒没什么。
“能不能想什么办法?”蔡一峰问。
没有。
大家都是外省人,即使有点关系也伸不到中海来,况且本来也没啥关系。
崔旭是本地人,但他也摇头,陈子迩也了解他的性格了,这一摇头,肯定是没办法,不是不愿意。
刘成也是中海本地人…
蔡一峰也想到了,更想到今晚他没来,陈子迩其实并不怪他,他们三个为陈子迩不顾学校的处罚,他很感激,也很感谢自己没有搭上他们,但刘成不来,也无可厚非,毕竟影响太大。
蔡一峰年轻气盛,却不能原谅,骂说:“真是日久见人心,不到关键时候,看不出这小子的孙子样儿!呸!”
陈子迩劝道:“嗳,还是室友啊,还有三年要住呢,不要搞寝室矛盾。”
话虽如此,但陈子迩也知道刘成在309走不太远。
到宿舍的时候,刘成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他上前搭话也只有陈子迩谢谢他的‘关心’。
至于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觉得他不值得深交吧。
事情好像就这么安静下来了,但陈子迩没那么乐观,他在等着学校里的‘说法’。
奇怪的是,等来等去一直没动静,那些人挨了打好像就这么消失了一样,陈子迩还等着回头再战一番呢。
心里觉得不寻常,却也只能等着。
等着等着,只等来了薛博华。
他还是戴着小眼镜,穿着黑色的紧身毛衣,一副‘精英’的样子,还是在食堂,他找到的陈子迩。
陈子迩今天没吃猪肉,吃的牛肉。
薛博华调笑说:“你天天大鱼大肉的,伙食还真不错。”
陈子迩想着那天他告诉自己郑译才的身份,免了几个室友的无妄之灾,说:“得谢谢你那天透露一个我们敌人的重要情报给我,帮了大忙了。”
薛博华凝视了一眼陈子迩,轻笑说:“你用一句话,就把你的敌人,说成了我们的敌人。厉害。”
陈子迩被拆穿也不害臊,说:“我们都是踢球的人,我觉得那个人在球场故意伤人的行为,可以算作我们的敌人。”
薛博华倒没在意语言上的东西,他说:“算你讲的有理。不过,你要谢我,可能还不止一个‘情报’这么简单。”
陈子迩嚼着饭菜若有所思,“学校一直不处罚我,是因为你?”
薛博华点头,“校外打架,只要没人告状就好,郑译才踢球意外受伤,他的父亲也会理解的。”
陈子迩沉默一下,硬让人吃闷亏,那薛博华又是干什么的?
他问道:“我能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听你的嘛?”
“你不相信我搞定了?”
“信,可我好奇你为什么能搞定,更好奇你为什么帮我搞定。”
薛博华一点都没有隐瞒,“可能因为我的父亲是副市长吧,这些人愿意给我点面子。至于为什么帮你…这本身也不是什么麻烦事,而且留你在学校,我觉得会有意思。”
“有什么意思?我对男人没兴趣。”
薛博华:……
陈子迩看他吃瘪暗觉搞笑,最后还是说:“真的谢谢。”
谢他的帮忙,也谢他的坦诚。
薛博华说:“你不必一直说谢谢,我也不是一无所求。”
陈子迩倒希望他要点什么,欠人情的感觉可不美妙,因此示意他直说。
薛博华也不绕弯子,说:“你是学交通的吧,为什么会对做生意很精通?”
看陈子迩有些疑惑,他又说:“我知道布丁便利店,最近他在中大很火。”
陈子迩不知道他有什么渠道知道这是自己开的,但这都无所谓,本来他也没有想过把这个当秘密。
他解释说:“你说我精通算是过了,我也只懂得一点皮毛,外加一点运气好。”
薛博华说:“你不必谦虚,一个平常最被人忽略的小便利店,你竟能玩出花来,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个评价是陈子迩听到最好的。
“能给我说说布丁的未来吗?”
陈子迩奇怪:“你对做生意感兴趣?”
薛博华说:“是有些兴趣,人有的时候对常常接触的东西会失去好奇心与耐心,对于离的远的东西反而心生向往。”
陈子迩觉得有道理,看来薛博华志不在官场。
而关于布丁的未来,陈子迩说:“具体的东西需要遇到问题的时候一步一步解决,但总的来说,布丁的方向是连锁,现在虽然只有一家,但我们国家这个市场太大了,光是中海,一千家都不够。”
薛博华问:“你有信心?”
陈子迩说:“从做的那一刻起,信心满满。”
薛博华说出自己的来意:“布丁接受新的合作者吗?”
陈子迩毫不犹豫,“欢迎之至。”
一来,这也算是‘报答’,二来,薛博华的关系也能为布丁的发展起作用。
陈子迩没有独占大比例股份的怪心理,老板一抠,就是在把优秀的人才往外推,把企业的格局往小了带。
领导者的格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这是肯定的。而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你能不能容人,能不能与人共享利益。
这世界上,一个人能做成功的事情太少了,即使是皇帝,你也得需要一群太监,一两个得力的大臣。
至于股份这东西,说句不好听的,不缺吃不缺穿的,只要控股就够了,为了那些写在纸上的股份让企业在奔跑的时候助力不够,到底哪个更亏?
所以,薛博华有兴趣入股,为什么不答应?没有理由。
陈子迩的干脆更让薛博华刮目相看:一个小地方走出来的普通人、一个已经被实践证明成功的模式、一个即将会带来利润的生意。
他要在这个时候入股,坐享红利,分他赚到的钱。
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了。
这是真金白银的利益,不是简简单单的开个玩笑。
薛博华跟着爷爷,跟着父亲看过太多捂着利益就不放手的人了。
309陈子迩,是个人才!
“最后一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为什么叫布丁这个名字吗?”
陈子迩也学着跟他一样坦白,“我喜欢吃一种叫布丁的冰淇淋,就用了。”
薛博华:……
名字来的很怪,不过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情,薛博华还是决定入股,当然,入股不是一两句能说的清的,具体占多少股份这也需要斟酌,再说孙宏也是布丁十分之一个主人,他虽说决定不了什么,但让人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应该的。
孙宏会同意吗?当然了,就冲副市长的名头他也会欢迎的。
一个星期后,薛博华凑来了钱。
他还需要凑钱真是让陈子迩没有想到,看来他没有让他随便花钱的家长。
四万八,占了布丁百分之18的股份。
从眼下看,陈子迩自己也就投了10万块,薛博华的四万八才占18个点,陈子迩赚了。
但过不了几年,布丁的肯定急速扩张,4万8能买到百分之十八的股份,那是大大的赚了。
但陈子迩也不纠结,他根本没想过在这个上面赚钱,他最想从事的行业也不是零售,开这个便利店也只是孙宏以前是干这个的,他自己也有点一时兴起。
所以,合同签的很快,布丁也正式迎来了第三位主人。
第三十一章 所谓卓越
薛博华百分之十八的股份,陈子迩分出百分之十五,孙宏分出百分之三,这是最后的结果。而孙宏对于陈子迩和他提前商量的态度,觉得很舒服,对陈子迩也更加心服口服,这个年轻人所展现的远见、智慧以及胸怀都非同一般。
布丁的日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000一天,远远超过他之前经营自己的小店。
薛博华这个新合作伙伴的加入,他也完全同意,还特地选了一个酒店邀请三人都出席,以示欢迎。
酒桌上,孙宏向薛博华介绍布丁的经营状况,以及陈子迩传达的经营理念,听得薛博华连连点头,更加认定陈子迩是个人才的想法。
趁着这个机会,陈子迩也抛出了布丁走向连锁的决定。
薛博华说:“我对做生意还不了解,今天以听为主。”
孙宏则显得蠢蠢欲动,他现在已经没了前段时间破产的阴影,现在干劲十足。
推杯换盏间,陈子迩说:“连锁是我一开始就有的打算,布丁绝不会只有一家两家店的规模,小打小闹也没什么意思。但是怎么推进连锁,以及在规模扩大管理难度加大以后,如何落实布丁的经营理念,这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以后的目标太大不谈,就目前来说,布丁的第二家分店,我建议开在中师院的门口。”
薛博华皱眉不解。
孙宏则说:“这样太近了吧,会不会造成我们两家店自己和自己竞争的情况?”
陈子迩摇头,“你可以针对这个做个简单的客户调查,问题也很简单,就是看造访布丁的人,是中大的学生多,还是中师院的学生多,我没有观察过,但想来中师院的学生来的人不多。”
“为什么?因为咱们便利店卖的都是可替代性很强的东西,虽然只有800米的距离,可是很少有人会为了走两分钟就能买到的东西而多走十分钟,甚至五分钟。但是中师院的学生会不喜欢布丁嘛?从中大的学生的表现来看,肯定不至于,那为什么不来?因为太远了。”
薛博华说:“800米都算远?”
“算,我一开始就强调,便利店着重服务于500米以内的区域,超过这个距离,人们特地赶过来的意愿会大大降低。”
薛博华似信非信,孙宏则想着去调查一下看看。投资一个店就是上万块的事,需要慎重。
“还有一点。”陈子迩继续传达意见:“孙宏你对自己的定位不要总是放在导购员上,你是总经理。”
这三个字听的孙宏腰板一挺,又有点不好意思,“我算得上什么总经理。”
“我的风格你也知道,几乎不怎么管具体的事务,薛博华更不会管,所以你就是总经理,你对便利店里面货品的分布一清二楚,这是你责任心的体现,但你的工作不是导购员,你要去和供货商协调关系,你要去保证物流的畅通,还有以后,布丁新店的店址也需要你去考察。至于店里面的事情你交给那两个小姑娘,她们有提成在里头,会好好做事的。”
孙宏点头,这是陈子迩第一次明确的说出‘总经理’的话,其实也是陈子迩自己疏忽,毕竟是正经的做生意,在称呼上都不在意,一开始没有问题,但在后面会因为在这上面模糊而导致各自职能的模糊甚至错位,对于管理来说,这就是灾难。
孙宏自己做具体的事情也有心得,他趁机也说了一个自己的想法,讲:“我们是不是需要招一个会计人员了,我不是专业的,那边收钱,这边花钱,已经有些乱了。”
陈子迩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说:“对!那就赶紧招吧,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能舍不得那一点工资。”
又说:“布丁以后的工作要慢慢走上正轨,该有的都要有,你不必一一请示,在开连锁店的规划上,我们可以步子大一点,最好要达到,开业一家、装修一家、考察一家,万事开头难,做多了就熟练了。”
孙宏是做过的,一听就觉得有问题,“这个速度我们的资金跟不上的。这次多了薛董的资金,开第二家没有问题,但是在有一定规模之前这个速度会让资金链收得很紧。”
他想了一下,不知道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说:“要不,我每次进货都压一点货款,缓解一下压力。”
陈子迩断然否定,“不行,这违反布丁追求卓越的理念,我一直说虽然只是小小的便利店,但也要做到极致,进多少货给多少钱,不要压个百分比在手里,我们不缺那点钱。”
“可现在大家都这么做,这也算是业内的老规矩。”
陈子迩坚持,说:“布丁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不能盲从。我们不这么做就会有越来越多优质的企业愿意同我们合作,我们也可以提更高的要求,比如优先供应布丁,必须保证商品的质量等等,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否则愿意同我们合作的企业必然越来越差,我们的经营也受影响,销售额提不上去就不得不进一步扣留货款,长此以往,布丁就会泯然众人。卓越,也就仅仅是一句口号了。”
陈子迩说的是未来,等布丁有了上千家甚至上万家分店,在消费者的心中有很好的口碑,能保证很大的销售量,这样日用品企业肯定排着队要给布丁供货,那时候布丁的选择就多了,甚至可以在寻求更低价格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质量。
只是这还只是陈子迩的梦想,现在日销售额只有3000的小布丁可不能跟任何厂家提什么要求的,人家不缺你这么点销量。
至于资金跟不上扩张速度……
陈子迩说:“我们第一家店的规模有四十多平米,开的过大了,后面的店尽量控制在二十五平米左右。”
便利店根本不需要那么大,这一点也是陈子迩后来慢慢发现的。
孙宏点头,如果面积一下缩小近百分之五十的话,装修费的确可以省下不少。
饭局结束以后,孙宏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