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之后,帝元七年2月,

    陶郡叛军宣布成立陶国,国君为陶郡一个豪强范明,听闻乃是古之贤人陶朱公的后裔,颇有名望,处事公正,被人推举为国君。

    而齐国,也在他一举推动陶国建立的当日,宣布与陶国结盟,共同进退。

    齐国做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要有一个盟友能够帮他分担来自其他各国的压力吗?所以如今与陶国结盟,早就被他们想了很久。

    不久之后,陶国与齐国联系南方的越国,三方组成联盟,一起对抗来自以御国为首的联盟的压力。

    自此,天下第二大联盟,就此形成。而他们的对手,就是御国为首的六国联盟,压力巨大。

    同时,在天下的西方,还有一个名为秦国的庞然大物。哪怕他被联军打得丢了许多领土,但如今还有这七郡之地,400万左右的人口。

    全国的大军加起来,大概还有60万左右,依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作为第三方势力,单独地存在于两大联盟之外。

    并且慢慢的露出它的獠牙,伺机咬上一口,再次向天下人宣示他的存在。

    整个天下,自此形成的人如今三大势力为主体的格局。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4章 燕国的春天

    (全本小说网,。)

    帝元七年,3月。

    以御国为主的三国联军,在与齐国达成和解,双方罢战之后,继续在齐国新占两郡驻留了一月,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这才解散各自归国。

    御国派出的10万大军,经过连番血战,如今只剩下8万人,可谓折损颇多。

    这损失的2万人可不是各国那种乌合之众,而都是拥有内力的精锐。别的不说,就这10万人,就已经是赵魏韩三国的所有拥有内力士兵的总和了。

    如今折损2万,哪怕对于赵魏这种大国来说,也是伤筋动骨,动摇国本了。

    所以说,对于这2万人的牺牲,钟御是颇为心疼的。

    不过,这些牺牲都是有价值的,虽然牺牲了2万士兵,但剩下的8万人都经历了战火的淬炼,变得越发的精锐。许多人因为杀戮,于生死之间获得颇多感悟,修为越发精进。

    更何况,虽然折损了许多士卒,但在这个过程中,钟御所淬炼的10万神兵,却也完成了足足2万把,收获颇丰。

    总的来说,这一次齐国的战役,各国都有损失,甚至很多人都赔了夫人又折兵,除了御国达到了搅乱中原的目的之外,也就一个燕国,获利颇多,赚得钵满盆满。

    不过,虽然燕国获得了两个郡的地方,以及近百万的子民。但这并不是说,他的实力就一下子扩张了一倍。

    得到了这些东西是一回事,但能不能用?能不能有效的驱使?那就是另一回事。

    不要忘了,之前联军在齐国土地上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天怒人怨,毫无半点收敛。

    有多少齐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多少齐国的亲人朋友,故乡家园惨遭战火的破坏,他们与联军的仇恨,纵使倾尽长江之水,亦难以洗刷。

    所以说,燕国虽然得到了很多地盘,很多人口,但想要真正将他划为燕国的国力,那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个时间起码也要四十年以上,经过两代人的繁衍生息,慢慢将他淡忘。

    而在这四十年内,燕国需要屯驻重兵,以防这些地方作乱,还要施以仁政,投入大量的资源物力,以收买这些齐国人的人心。

    为此,从如今燕国虽然结束了战争,但依旧屯住了10万大军在这两郡之内,对于南方的齐国,以及两郡中的齐国遗民严加防范就可以看出。

    不过,剩下的施加仁政,收买人心就没有了。

    毕竟,打了这么久的仗,燕国的国库早就空虚,连耗子都见不了一只,自己国内的百姓都很多人饿肚子,甚至在这个冬天冻死饿死许多。

    这种情况之下,哪还有什么钱粮来接济齐国?

    而且与燕国国君的贪婪,朝堂上下的腐败,以及燕齐两国的世仇,燕国不但没有抚恤,反而变本加厉地从这两郡的土地上搜刮。

    在燕国人的思维里,齐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个个都富得流油。

    比起燕国这种土地贫瘠,常年冰雪覆盖,地处北疆的贫穷之国,富裕了好多好多。

    所以哪怕如今齐国经历了战争的肆虐,许多财富就此流失,但还是有很多的财富,起码比如今的燕国多。

    所以,他们制定的一套套严苛的法律,以及无所不包的赋税,从方方面面的地方考虑到了齐国人的每一个可以缴税的地方,然后派出了一支支执法队,上每一个齐国家庭强征纳税。

    还别说,燕国人这么做,不过一两个月,就搜刮到了一笔极为庞大的钱粮。

    这个结果让燕国上下极为振奋,对于齐国的富裕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不由更有动力的添加各种名目的赋税,好为他们的奢华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至于齐国被燕国占领的两郡之内,许多因为夺去过冬口粮,掠取过冬衣服,抢去家中存钱,因此陷入饥荒寒冷之中,冻死的诸多平民,则被那些上位者下意识忽略了。

    在他们眼中,齐国这两郡人口多的是,钱粮也多的是,仿佛不管怎么搜刮,也永远搜刮不尽。

    而死去的一丢丢人,不就是几万人吗?比起这两郡之内的上百万人口,根本不足一提,九牛一毛,九牛一毛!

    不过,虽然燕国的统治极为暴虐,但从这两郡之地掠夺的足够财富,却大大的防不了燕国全国上下。

    燕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统治着燕国的根基,以及维持齐国两军统治的力量,主要还是自己手里这15万的大军。

    没有错,在拿下这两郡之后,原本只剩下10万大军的燕国,又利用两军的钱粮,继续招了5万人,扩充了一下燕国的战斗人数。

    所以燕王将掠夺的财富,分了一些给这些士兵,虽然不算太多,仅仅只有1/3。

    但对于这些苦哈哈一样的士兵来说,哪怕就算是1/3,但也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数字,甚至很多人活到现在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于是乎,燕国上下的军队对燕王的忠心大大提升,士气也提高到了一个较为可观的地步。

    有着这些士兵的支持,所以哪怕在这两郡的统治暴虐万分,许多百姓站起来反抗。但在这些士兵的帮助下,这些为了自由和生存奋起反抗的义士,在封建王权的正压下,不足为题。

    于是乎,齐国上下的搜刮大业继续进行,只是苦了那两郡的齐国百姓,刚刚受到战火的肆虐不说,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结果他们的新任统治者比那些乱军更加雁过拔毛。

    那些乱军因为是军队,有着距离的约束,虽然也会抢劫,但不过是大略的搜刮一番。

    哪像得他们的统治者,方方面面要收税,详细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连喝口水都要收他们的喝水钱,真真是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活都难活下去。

    对于这两郡之内的百姓生活,躲到了琅琊的齐王自然知晓。不过他却没有感到半点伤痛,反而十分欣喜。

    他明白,如果想要收回这两郡,单靠自己的实力是万万不足的,所以需要更多的力量。如果到时候能够发动起郡内的百姓支持,那么绝对会事半功倍。

    自然,如今燕国的暴行,齐王不但不感到难过,反而欣喜。

    燕国越残暴,那就越发衬托了齐王的英明仁慈。到时候王师归来,百姓还不箪食壶浆,四方来投。

    所以,两郡的百姓注定要过上一段艰难的日子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5章 楚越之战一

    (全本小说网,。)

    帝元七年,6月。

    大地已经回暖,新一年的秧苗已经种下,并且顺利开花结果,天下的每一个国家都已经收割了一次丰收的收获。

    于是乎,粮草入库,兵甲也在这半年中休整完毕,士兵经过训练,也渐渐有了一点军人的样子。

    三方面条件具备,那么是时候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了。

    首先,位于南方的庞然大物,楚国率先动了。

    楚国上下勒紧了裤腰带,咬着牙了肚子也要凑出大军,一支人数达到50万的庞然大物,已经出现。

    旌旗遮天蔽日,人头乌泱泱的数十百里看不到边,大军行动带起的尘埃,飞上高空十余丈,看上去气势骇人。

    只不过,看上去十分厉害,实则大军极为散乱,赶路都没个样子,乱糟糟的就像一群流民。

    这些军队不过刚刚拉出来,之前原本不过一些普通百姓,或许有一些人打过仗,但已数年没上过战场,早已经生疏了行军打仗之事。

    如今被强拉出来,实在心不甘情不愿。

    不过话虽如此,这些百姓起码还有一点点军人的样子。行事虽然散乱,但对于自己长官的命令还是颇为听从,有所畏惧。

    而他们的对手,南方的越国,那可真真的就是一群由流民组成的乱军。

    越国虽然有着法统上的名义,但古越国毕竟灭亡了数十年,经历了三四代人,当地人对于越国的记忆,早已渐渐稀疏。

    再则,越国新建,体系尚不完善,到处都充满了疏漏,缺少官员填充。

    所以出现了一阵尴尬的情况,地方上有官职却没官员做,士兵有人却没将领训,很多地方都陷入了停滞,甚至混乱。

    本来这些也算不了什么,任何一个朝代开国,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运转个两三年,慢慢的从民间选拔一些人才,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培养,很容易就能够将这些疏漏填补。

    然而,楚国却不会给越国这些时间。

    如今越国还很弱小,他能够动员的大军虽多,但很多都没有什么军事基础,完全就是一群拿着武器的暴民。

    这些暴民的人数虽多,但对于军队来说,哪怕是仅仅只有一点军事素质的军队,都是十分容易击败的。

    若不趁着现在的机会,对越国猛追猛打,让他缓过气来,对这些流民稍加训练,有了一点军队的样子。

    再想拿下越国,恐怕就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了。

    于是乎,50万楚军浩浩荡荡南下,天下震荡,越国甚恐。

    如今的越国,虽然已经历了国家,有了国君,有了自己的军队,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政府。

    但无一不可否认的,不管他有了再多,但他在半年之前,却不过是楚国麾下的几个郡县。

    而越国朝堂上下,无论是国军,还是大臣,甚至是底层的士兵平民,他们都不过是楚国治下的一个普通不过的臣民。

    所以他们在心里,对于楚国还是有相当的敬畏以及恐惧的。

    这一点,不仅底层的平民百姓有,上层的王公贵族,甚至现任的越王,心里都有。

    所以,在这种不利的心理条件上,越国虽然迅速组织起了一支30万左右的大军迎战,虽然有着长江天险作为依托,但总体上还是不利。

    虽说越国理论上能够动员50万大军,但只不过是理论罢了。

    先不说越国有没有那么多钱粮来支撑,就说越国有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么多的百姓来效忠他,都是一个问题。

    毕竟楚国的统治已经许久,在越国的地盘上根深蒂固,很多当地人都心向楚国,时刻盼望着重归楚国的怀抱。

    所以越国真正能够动员的,不过是他刚开始裹挟而来的那些青壮,他们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

    大战开始。

    虽然有着长江天险,但越国的水军其实极为简陋,大船都没有,都是一些只能装几十人的小船,能装上百人的也不过十几只。

    楚国真正的水军,都集合在淮河一线,又或者江陵一线,那是用来防备秦国或者其他国家的。

    至于后方的越国等地,根本没有什么正规的水军,有的不过是一些巡游长江设立关卡,顺带打击一些水贼的巡防军罢了,属于后备役的那种。

    这也造成了越国如今尴尬的场面,长江天险就摆在那里,这是上天赐给越国的城墙,可越国却不能利用。

    反倒是他的敌人楚国,有着足够的水师,一开始就将越国那大猫小猫两三只的水军纷纷歼灭,然后彻底制霸控制了整个长江。

    长江一瞬间就成了楚国的后花园,楚国的军队在那里肆意游荡,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有20万的楚军渡过了长江,攻入了越国的土地上。

    不过对于如今的局面,越国上下早有预料,倒也没太过慌张。

    他们早就放弃了长江天险,反而选择了境内的那些城池、山岭、关卡,这些越国军队能够利用的天险重镇作为依托,以此来抵挡楚国的脚步。

    越国上下都明白,他们真的跟楚军打,那是绝对打不过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

    拖延时间,拖到楚国后方发生变故,又或者拖到楚国没有了任何的物资,再也打不下去。

    为此,哪怕将整个越国大半都打成废墟,也在所不惜。

    如同当初的齐国一样,被六国联军围殴,刚开始还不是接连败退。后来依靠着楚国境内众多的城池,一个一个的防守,撑了半年时间才撑到联军后方发生变故,这才保住了社稷。

    如今的越国,正打算效仿。

    他们可不是原来的齐国,现在他们不过是一群光脚汉,打算搏险的。

    输了,那自然不必多说,不过一死而已。

    可若是胜了,或者说顶住了,那么他们就赚大了。

    不但一跃成为人上人,当上了他们以往梦寐以求的贵族,还能享有自己的封地,以及传承子孙的宗庙。

    有了这些,哪怕越国都变成废土,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土地还在,人死的再多,也能够慢慢地通过时间的修养,慢慢回复过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6章 楚越之战二

    (全本小说网,。)

    九江郡,郡治番阳城。

    此刻城里,大多守军都已经出城,赶往距离番阳足有100里外的彭地,在那里与其他郡中的军队组成了一支抵抗军,足足有着10万人,作为抵挡楚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

    这一次楚军南下,并不是直接南渡长江到吴郡丹阳等地,这并不现实。

    先不说吴郡有没有那么多渡口让楚军登陆,就说吴郡身为越国腹地,屯有重兵。

    再加上郡内百姓多心向越国,越国在这里有着众多的耳目,再加上一些合适的渡口,都屯有一些兵马,在设置一些障碍,想要在这里登陆,真是难如登天。

    相反,在庐江郡就不同了。

    庐江郡自古以来,就是吴越之地和楚地争雄的地方,作为战场,已经不知多少年。

    自然,在这个地方,吴越之人和楚人都有渗透,相互杂居其中,难分彼此。

    不过在大多时候,还是楚国占据优势,庐江郡很多地方,2/3以上,都是作为楚国的国土存在。

    所以,这也是之前楚国在这里的抵抗叛军的势力,能够坚持那么久的原因。

    要不是叛军突然南下,集中所有力量到长江以南,骤然之间庐江郡的叛军势力膨胀的几倍,本就勉力支撑的楚国守军这才一下子被扑灭,庐江也沦为了叛军的治下。

    不过如今楚国大军南下,20万大军渡过长江,再次踏进庐江这片楚国的故地,与之相对的越军,却是节节败退,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