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以项燕的能力,10万的人数,刚刚好!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5章 战争平息
(全本小说网,。)
歼灭了自己最后一个挡路之敌的楚军,开始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因为之前南路的秦军被分开到各个城池,在原地防守楚军的进攻,并且可以在后方骚扰楚军的后勤,所以秦军的兵力极为分散,零零散散的撒在二十余个城池。
其中除了南梁城有十万秦军防守之外,其他的城池都只有一二万,或者干脆只有寥寥几千人。
在南梁城被楚军攻破之后,整个南路战场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那就是整个南方还有十几万秦军,可是却找不到一支可以阻挡楚军进攻脚步的秦军。毕竟秦军的人数虽然说比楚军多,可是却极为分散,难以聚合。能够用来阻挡楚军的秦军,往往只有楚军行军路上和周围的一些小部队,加起来都不知道有没有两三万人。
这么一点点人,又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拿什么来阻挡已经经历了一场血火淬炼,已经彻底的成为了骁勇之士,并且都是由正值壮年的精壮组成的楚军。
若是这些秦军聚合起来,出城正面与楚军野战,可能才刚刚碰面,就有可能被士气正盛的楚军给直接击溃吧!
所以,这十几万的秦军只能龟缩在自己防守的城里,任由城外的那些秦军施虐,自己却不敢有所作为。
不过如果就这样以为这些秦军都是懦夫,胆小鬼那就是大大的错误了!
这些秦军之所以不敢出城,并不是畏战,而是想保留实力,以待时机罢了。
毕竟,这些秦军不是傻子。他们清楚而深刻地明白,自己与外面的那些敌人的差距到底有多么严重,多么的大?
如果真的出城野战,那才顺了那些敌人的意思,才真正的是傻子。
外面的楚军巴不得城内的秦军出来野战,好趁此机会扫除后患,留下一个安全的后方。
如果真的跟秦军硬碰硬,那些攻城战,这10万楚军全部死光,都不知道能不能拿下剩下秦军把守的城池。
所以两相权衡取其轻,不管是那些城池的守将,还是秦国的中央咸阳,所传达的命令都是留守待命,以观静变。
之后,更是随着中部和北部两方战场的消息传来,这南部的秦军,更是在咸阳的命令下,开始准备了撤退事宜。
如今的战场,中部两败俱伤,可以说已经没有所谓的中部战场了。北部以赵魏两国联军的惨胜而告终,两国也趁势侵占了秦国的河内郡全境。彻底的宣告了秦国的势力,彻底地退出了河北。
而南部的楚国援军,在接到北方两个战场的消息后,立刻将前进的脚步暂停了下来,反而就驻留在南梁城,观察局势。
对于南梁城周围秦军残部撤退的事情,项燕如同看不到一样,变成了一个透明人,跟李牧选择了同样的选择,任由他们离去。
至于理由嘛,楚国的将士同样是人,他们同样有着妻儿子女,怎么可以白白的浪费在战场之上,让楚国多了数万户家破人亡呢!
更何况,在项燕的心里,他还是有着一些私心的。
如今他手上的10万楚军,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掌握,已经慢慢的控制在他的手上,对于他的命令,已经和楚王的命令放在同等位置了。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对于楚王来说,这代表着这10万楚军已经脱离他的掌控了。但对于项燕来说,这是一个喜人的变化,他手上,除了自己的封地之外,又多了10万的嫡系楚军,成为他手上的一支重要的底牌。
有了这10万的军队,而且还都是经历血火淬炼的精锐之军,项燕在楚国的地位,将大大的增强。他会由原来不足轻重的一个楚国将领,变成权倾一方,成为楚国顶尖的那少数几个掌权者之一。
这种变化无论是对他的家族,还是对他自己,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诱惑。
恐怕如今的楚王要头疼了,他收复了失地,战胜了秦军,却又迎来了一个尾大不掉的项燕,如何处置他,将是一个难题。
一个不好,都将引起楚国的动乱,搞不好还会让楚国现在占领的地盘,全部都再次失去,反而还要陷入无止境的内耗之中。
中部战场,虽然已经彻底的消弭了战争,但战争留下的伤痛,还在这片土地之上蔓延,挥之不去。
到处都是残屋断瓦,枯干的树木,以及废弃的一片又一片的良田。沿途的道路之上,青翠的草地都看不到,茂盛的树林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光秃秃,没有生机的场景。
战争在这片土地之上,维持了近三年的时间,三年中,周围的老百姓没有任何的生产,他们的口粮又被军队强征而去。
面临着不填饱肚子就要饿死的状况,他们不得不发挥他们所能发挥的智慧,到处去挖草根,剥树皮,吃树叶,抓虫吃!
在他们眼前,一切他们认为可以吃的不能吃的,都被他们吃光了,吃的这一片变成了人间地狱,不毛之地。
到了现如今,原本这一片中原繁华的膏腴之地,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已经变成了一片鬼蜮,百里难见人烟。
这场战争终究是联军一方胜利了,韩国边境的秦军全面退往了三川郡,甚至还放弃了三川郡洛阳城周边关隘之外的许多郡县。
全面的退往了三国演义中,洛阳城周围虎牢关之内,维持着董卓对诸侯的态势。
而三川郡之外,被放弃的郡县,足足有十一个,这些地盘,全部都被属于胜利者的一方,也就是韩国给接收了。
这是开战前钟御许诺给韩国的承诺,也是对韩国如今残破不堪的实力勉强的弥补。
面临着自己自登基以来,来自韩国数十年来,首次开疆扩土,或者说收复失地。韩王本来因为战争破坏的韩国,感到阴霾的心,首次有些开心起来,并且,动作奇快地派出了官吏前去接收。
只是,韩王派出的官吏带着充满期待的心情前去,最后却是带着失望的心情向着韩王禀告。
显然,这些新收复的领地上,状况并不怎么样,起码,让这些官吏感到了绝望,再不复先前的喜悦。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6章 韩国的未来
(全本小说网,。)
战争的伤害终究太大了,哪怕如今停息,躲在山中的乡民渐渐出来,生产慢慢开始恢复,可终究见效不怎么大!
据这些官吏统计,这十一个县中,每一个县现在的人口,经过他们努力搜集,重新编辑录册,却大多不过三四千人一个县。
并且,这些郡县当中,多是一些老弱妇孺,青壮寥寥无几。
更为严重的,那就是韩国还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这诸多郡县,包括这三川郡刚刚收复的,以及韩国本土。都有许多的郡县陷入了饥荒,百姓家无余粮,地方饿殍遍地。
这无数的百姓都张着一张口,嗷嗷待哺的等待着韩国政府的救济。如果不去管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那么韩国可就真真的名存实亡了。
就算这些老百姓都是一些老弱,但起码也是一些人口,是属于被剥削的一层,被统治的一层。如果连他们都没有了,那么韩国连统治的基础都没有,国不将国,彻底的变成了一片死地。
收复的十一个郡县,共计有4万口人,而韩国原本的十余个郡县,经过秦国的一方肆虐,以及韩国的一阵剥削,人口保留也不怎么多,平均一个县城也不过三五千人。
随着地方官员的又一次派出,统治基础再一次搭建起来,人口统计又一次恢复,共得出韩国本土除去都城之外,十三个郡县只有8万口人。
而韩国的都城,由于收留了一些难民,加上原本的人口基础在那里,尽管因为战乱和饥荒,又饿死了一批。
因此终究还是保持着25万人的水平,尽管不如之前的三十余万,但在这个世上,勉强还能说是一方雄城,对得起他韩国身为一个王国的身份了。
如今韩国全国统计一番,竟然只剩下37万的人口,而且还是扩张了近一倍土地,收复了许多失地的情况下。
可是得到的人口,却只有战前的1/3,而且青壮男丁几乎凋零殆尽。在战乱平息,全国各地无论是新收复的地方,还是原本的地方,都恢复稳定之后。
韩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维持自己统治,重新进行一批新兵招练后,竟然只得到了2万多的兵马,还多是一些十四五岁小孩和五六十岁的老头。
这些新兵,以之前战争结束后,韩国还剩下的1000多精锐老兵,重新搭建组合了一番军队。得到了一支25000人左右,还勉强看得过去的普通兵马。
这就是如今韩国的统治基础了,25000人,要镇守韩国二十余城,并且还要抵御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敌人威迫,显然是不足的。
这么一点人,也就够维持治安与统治了。
不过,韩国也并非就此陷入绝境,他还有着出路。
秦国现在的三川郡,还剩下十二座郡县,都是龟缩在关内,并没有遭到战火的波及,保持着完整的生产和经济体系。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因为三川郡因为属于周朝故都,以及韩国故土,受到秦国强征兵马的范围并不大,只有一点点罢了。
因此整个三川郡关内,十三个郡县中,除了三个周朝故土军训被强征许多青壮。其他剩下的十个郡县,剩下的青壮不少,并且人口也较多。
整个三川郡关内,据探子探查的情报传回来后,经过各方的分析,预计还有30万到40万左右的人口。
而且青壮数量不少,如果算上那些十四岁到五六十岁的强征范围,应该能够征到他10万人左右的兵马。
而如今的联军已经击退了秦国,接下来,只要御国在往着中部战场,派出他五六万人,就能够接着召集赵魏以及楚国的大军。
到时候,又将是五六十万的大军。
而秦国,却是派不出同等数量的军队了。
以秦国如今的状态,在己方战场崩局之后,后方已经隐隐不稳,四方的蛮夷蠢蠢欲动,国内的六国遗民也是有了别样心思。
地方的镇压,又牵扯秦国一部分的兵力,如今真正能够派上战场,与联军正面对抗的,恐怕连30万都不够。
所以秦国如今的局面,御国与其他两国做出了一番讨论,最后认定,秦国应该不敢正面决战,反而会放弃三川郡,全面龟缩入函谷关,维持着关中与巴蜀的基本地盘,不敢在东视。
而放弃的三川郡,距离韩国最近。并且在战争的初期,韩国的出力也不小,这场联盟都是以韩国作为起始点而发起的。
所以将三川郡剩下的地方作为补偿,全部给韩国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
更何况,如今的韩国,一副随时要亡国的样子,实在是引起了其他各国的警惕。
以如今天下的形势,无论是秦国,还是联军,甚至是躲在后方的齐国,都不会允许一个战国七雄,与他们并称了上百年的韩国给灭亡。
这是局势如此,韩国灭了,那么接下来他们的灭亡,就有了一个开头与预兆,他们对于这种结果极为恐惧。
他们害怕自己也变成下一个韩国,所以他们坚决打击任何敢灭亡任何一个战国七雄的国家,为了此,可以放下一切成见,联合起来。
这无关情感,无关仇恨,只关乎存亡生死。
所以,其实以如今的形势,就算御国不提出来扶持韩国,其他各国也会提出,他们不像韩国灭亡。
而韩国得到了三川郡,再加上周围的一些边角料,也将成为一个拥有城池近五十座,土地上千里的大国。
并且韩国的人口,也将恢复到七十多万,接近80万的样子,兵马也可以重新恢复到15万左右的样子,其中有3万左右,是一些青壮组成的精锐。
虽然其中大多都是一些老弱,战斗力并不怎么强的样子,但用来防守,并且吓唬吓唬别人,倒也不错。
毕竟精兵3万,和大军15万,听起来就是不同,谁更吓人一点?不用说都明白。
所以,如今的局面,勉强着按照这种脆弱的平衡维持了下去,相互心照不宣。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7章 短暂的和平一
(全本小说网,。)
时光悠悠,转瞬即逝。
如今距离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这半年之中,发生了让天下许多人都感到意料的事。
首先,便是原本上中下三个战场,让得这场人数上两百万的连绵大战彻底停止。使得因为战争已经沉重不堪的天下人,微微有了一些喘息。
可是,还没等他们好好松一口气,享受一下这难得的片刻和平,又一个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消息,传了过来。
联盟的盟主,现任的合纵长御国。在自己中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又一次从国内紧急调来了15万大军,准备又一次挑起针对秦国的大战。
这么一个让人感到绝望的消息传来,引起了天下人更大的恐慌。
他们隐隐明白,战争,似乎并不会因着他们的意愿而停止。反而,有着愈演愈烈的态势,战争的范围也将慢慢的从中部联军与秦国的边境,扩散到整个天下。
将所有的苍生黎民,拖入战争的烈焰当中,直到燃烧殆尽,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不过,就在所有人以为自己又要面临一场,规模虽然比不上之前的百万人级别,但也有着七八十万规模的大战。
就在他们已经准备好心理,迎接更大的苦难与死亡的时候,战争却发生了一个极大的戏剧性改变。
向来以无所畏惧,骁勇善战而著称的秦国,竟然面对联军的挑衅,首次退缩了。
甚至连正面接战都没有,一场千人规模的结帐都没有,直接听到联军的风声,就远远的逃离了。撤离了整个三川郡,拱手将那里的40万百姓让给了联军,让给了韩国。
这一突然的消息,虽然在联军的预料之内,但还是让他们感到意外不已。尤其是韩王,他已经做好了损失这剩下的2万多大军的心理准备,毕竟这一次是为了韩国夺取领土,有所牺牲,这是应当的。
可哪想到,秦国竟然会如此,这一消息无疑让韩王大喜过望,白白的不费一兵一卒,既保存了现在的实力,又得到了没有经过战火波及的颍川郡十二个郡县,真是一个天降横财。
至于其他的诸国,这一次出征,本来就是打算将秦国的实力彻底的遏制在函谷关内,并且顺带扶植一下弱小的韩国。
所以虽然对于韩国这次的运气感到极为的嫉妒,但也不过是心里稍稍发几句牢骚,有点不满罢了,也并没有说反悔什么的。
更何况,不用损失任何一点兵马,就能将秦军给逼回函谷关,对于各国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的各国,与韩国一样,经历战火的波及,都已经烂了。
若是再继续损失一些兵力,无疑是在折损它们各自的国力,何必呢!
总之,随着秦国的兵力全部收缩回函谷关内,这场围绕着秦国与联盟之间的战争,在持续了三年之后,终于彻底的平息。
天下人,终于迎来了他们眼中所谓的和平!
只是,这个和平能够维持多久?没有人能知道。
在天下人的眼中,这次联盟获得了这么多的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