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样说,道家自然是有着它的根据。
先说同为当世三大显学的儒家与墨家。
儒家作为一个传承渊源,影响广泛的学派,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甚至还会独霸整个天下。
可是却有一个公认的事实,那就是儒家的很多思想,都脱胎于道家。并且儒家的祖师,孔子,都曾求学于老子的门下,对老子执弟子礼,自叹不如。
所以说儒家源自道家,也并没有什么可以争议的。
而墨家的祖师墨子,原先是儒家的一个门徒,只不过后来看不惯儒家的教义,慢慢的开始发出质疑,最后叛出墨家,独自成立了一个墨家。
并且在这过程中,墨子吸收了道家的观念,并夹杂着一部分儒家的观点,和他自己的理念,形成了如今的墨家。
所以说墨家出自道家,也并无不可。
再说如今的阴阳家,那更不用说,数百年前就直接是道家弟子叛门而出成立的。
至于其他的名家农家,医家小说家,这些大小学派,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以道家为首的各大学派影响。
所以道家被称为万法之祖,诸派之源,那真的是没有什么说的。
细细算来,道家的传承可以追溯到轩辕那个时代。道家本就是源自于轩辕的黄帝内经,以及伏羲的先天八卦,以及易,还有上古的一些炼气士,各种思想汇聚而成的。
传承可以说有底蕴,有资历,并且有着足够多的人来完善。
数千年下来,道家的秘法,可以说冠绝天下所有的学派,恐怕所有学派加起来,都比不上道家。
所以如果得到了道家的支持,那么不但在高手上的底蕴可以增强,就连道法储备,许多秘法,都可以补充。
御国如今可没有什么多余的道法,神功妙诀。
之前系统留下的遗产实在太少了,除了所谓的帝王绝学,也就是一个沙场功法。至于剩下的,不好意思,因为流浪太久,损耗太多,早已遗失殆尽。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钟御自己去慢慢补充,填补御国的缺陷短板。
而如今的道家,正是久旱甘霖,填补了御国的短板。
并且最为重要的,道家的武功不是江湖人士,他们斗狠逞勇,一味的追求杀伤,很多神妙之处都比不上道家的那些道术。
道家的绝学已经不算武功了,而是算一种低阶的修真功法,他们的攻击手段也是术法,而不是武功招式。或者说当世所有的一等一绝学,不管它形式如何,真正的大招都是偏向于修真概念的。
有了道家的帮助,可以让御国的将士,提前熟悉修真手段,让接下来进军其他修真世界,彻底将御国变成一个修真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有了道家与墨家的投靠,对于钟御来说,两个最大的短板已经被补充,接下来的,只不过是征服再征服了。
对于一个修真人士,安身立命最为重要的是什么?道法,神通,法宝,丹药。如今这四样中的三样,御国已经补充完毕,至于剩下的丹药,也是唾手可及。
对于秦时明月这个世界来说,要求他们炼制出什么神丹妙药,那绝对是难为人,甚至低级一些的筑基丹,都十分困难。
毕竟没有这个庞大的世界传承,对于修真炼气,寻仙问道,很多方面都有着种种不足。
但其他一些低级的丹药,属于炼气期的丹药,却很多都可以独自练气完成,甚至一些筑基期的丹药,下一些狠功夫,以及不惜填补海量资源,专心去研究的话,也不是研究不出来。
这个世上,三个对于医学最有研究的学派,都已经投靠了御国。阴阳家的金部长老云中君,就是专门炼丹的。而道家,作为一个职业的道士,自然也有炼丹的手段。甚至就连专业机关术的墨家,都有着一个被称为医仙的人加盟。
墨家与现在的医家,关系走的很近,几乎不分彼此。医家的现任家主,也就是原著中医仙端木蓉的师傅,就已经开始率领医家,慢慢的尝试融进墨家当中了。
这个世界太乱了,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根本生存不下去的。
就如医家,这个掌握着绝顶医术的学派,对于天下所有的权贵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出神入化的医术,往往能够将一个又一个的权贵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性命,也凭借着这一个神奇的医术,医家的每一个弟子出入王侯府邸,成为他们的座上宾。
不过时间到了现在,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医家的地位慢慢地降低,早已不如当初春秋时代,甚至战国初期的盛况。
到了现在,整个医家竟然只有端木蓉的师傅,这么一个一流高手,其他的弟子也是凋零殆尽,难以维持他身为一个学派的荣光。
并且在它的四周,还有无数的猎人窥视,企图把他分食殆尽。
要不是还有着那些权贵的顾虑,害怕将医家消灭了,等他们生病的时候没人来救治,医家早就被人灭亡了。
不过就算有着权贵的庇佑,医家如今的情况也不怎么好,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覆灭。
所以思来想去,医家选择了墨家这个盟友,作为依靠,想要将整个医家并入到墨家,相互依存。
原著中似乎这个想法成功了,端木蓉成为了墨家的一个首领,这是不是预示着,整个医家也同样并入到了墨家的麾下?
所以有着当世三大对于医学炼丹有着深厚研究的势力共同效忠,御国对于丹药方面的短板,也不怎么严重。
如今差的,不过是一些丹方还有一些独特的药物罢了。
不过这些,只要寻到一个修真世界,努力搜寻一番,就能迎刃而解。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1章 赌
(全本小说网,。)
有了逍遥子和班大师两人的表态,天下大事已经开始向着御国方向偏移,风云巨变,气势恢宏。
诸子百家,说是说有上百家,但那不过是一个形容罢了,真正数得上名号的,也不过区区十余家。
而在这十余家当中,阴阳家,名家,早早的就已经投靠,如今墨家和但道家人宗同样投靠,再加上连带的医家,还有卫庄所代表的纵横家一半势力,都已经汇聚到了御国的麾下。
如今剩下的,并没有投靠御国的势力,仔细数数,也就儒家,道家天宗,杂家,小说家,纵横家盖聂一派,还有现在的农家。
至于剩下的法家和兵家,那就不要说了,几乎各国都有一些他们的存在。这两家也并没有什么名义上的统领,各自的思想和理念也有所不同,所以也并不存在谁投靠谁的问题。
眼前的两人,所代表的道家人宗墨家已经彻底的倒向了御国的怀抱,他们所带来的压力,给予了眼前田光极大的压抑。
田光心里是极为的恐惧的,他从心底就不想投靠所谓的御国,他真正想要效忠的,只有一人,那就是秦国现任的次相,昌平君。
如今的昌平君,在看到秦国已经摇摇欲坠,势力已经彻底缩回函谷关之内的情况下,早就动了返身回楚国,帮助自己的祖国富强壮大的想法。
而作为这一想法的实施,天下第一流学派的农家,就是一柄绝好利器。
更不用说,昌平君在楚国经营了许久的人脉,早就根深蒂固,大大小小的渗透到了楚国朝堂上下。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战事最后彻底结束,消除了一切变数,昌平君才可以放心的回到楚国,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了。
并且据田光所得到的消息,这一次回到楚国,并不单单是改革而已,很有可能将会发起一场政变,昌平君,将继任为楚国的王。
而作为这个未来楚王的手下的第一暗中力量,农家的未来自然也不可限量,恢复以前的盛况,甚至更进一步的希望,就摆在了田光的面前。
如此康庄大道,要让田光放弃自己的旧主,转而投靠眼前的御国,那是真真的强人所难。
至于钟御刚刚所说的长篇大论,田光是万分的不屑,只是将它当成了诡辩之词,纵横家与名家的玩意。
毕竟这个时代,经过张仪苏秦这些人的出现,早就不乏诡辩之士,他们往往能够抬出一大堆道理,让人看似十分正确,但其实却是不恰实际,空泛之谈而已。
他们这些人的雄辩,不知坑害了多少人,多少国家,楚国之前的怀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堂堂一国之君,身为与秦国并列的楚王,竟然落得一个在秦国活生生给老死的局面,晚景凄凉,让人何其惋惜。
所以对于这套说辞,田光心里认可,他确实有一番道理,但对于它的实行性,却是抱着呵呵的态度。
所以田光心里纠结了一番,不知想过多少,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化不定,但最终都慢慢化为了同一心声。
“靖王殿下,请恕田光不能答应,我农家身为一个江湖势力,百家学派,绝无什么投靠一国一家之心。并且农家势力范围在楚国,相距御国何止万里,中间隔了不知多少国家,实在是难以效命!”田光咬了咬牙,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这也是把心一横,不管不顾了。
田光就是在赌,赌眼前这个靖王不敢随便杀了他,赌自己背后的农家,能够引起眼前之人的忌惮,让他有所顾虑。
田光更是在赌,赌自己背后的昌平君,以及昌平君所代表的楚国和秦国,能够让眼前之人有所害怕。
毕竟,如今的楚国,可是联盟一大非常重要的势力组成。他代表着联盟1 / 3的实力,更是整个南线战场的维持者。如果钟御真的不管不顾,硬要对田光下手,那极有可能激怒常平君,引发南线战局的变动。
正是有着这些依仗,所以田光才敢拒绝。
不过出乎他所预料,乃至班大师和逍遥子两人的预料,眼前的靖王,也就是钟御,并没有因为田光的拒绝而感到生气,脸上的神色哪怕连一丝一毫的变化都没有,反而一样的平静,一样的古井无波。
“这样啊,既然阁下不想要加入御国,本王自然也不会勉强,阁下可以随意去留,必不会有人阻拦!”仿佛聊家常一样,刚刚的问题不过是随意平常的话,被人婉拒也算不了什么,换个话题就可以。
这么一种不在乎的态度,反倒是让田光有些忽得忽失,是不上不下的感觉。
这种仿佛凝聚了重拳,却打在了空气上,一切无用功,一切都是自己多想,这种无奈,以及丧气,真是让人心里感到疲惫以及愤怒。
难道自己和自己背后的农家,就这么让眼前之人看不起吗?连一点点的表情,一点点的语气波动,都舍不得给,我农家的分量就这么轻吗?
再没有了生命之忧的时候,田光心里第一时间想的,反而是这个。
不得不说,人在某些时候,真的是很贱。
“殿下,殿下真的不怪罪田光?怪罪我拂了殿下的面子,怪罪我不识好歹?”田光的语气有些疑惑与期待。
他这一次的询问,既是想再一次确认自己和农家是不是真的安全?可以全身而退。又是想试一试,自己的农家,是不是真的在眼前之人的心里,无足轻重?
“本王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自然不可能收回。阁下无需多虑,我对你们并无恶意,这一次的招揽,亦不过是抱着尝试的心理而为。”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钟御眼里带着几分的玩味,看着眼前的田光,仿佛看见了一只在自己面前表演的小丑。
“啊,哦!殿下宽宏大量,田光佩服不已,今日之恩德,铭记于心,莫不敢忘!”田光有些患得患失,自己果然还是被人轻视的。
不过他却没有忘了正事,抬起双手,抱拳向着眼前的钟御拜谢。
我来做个调查,看看到底有几个人看这本书。看到这个结语的上帝们,留下你们的足迹吧!一楼我要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2章 大势变化一
(全本小说网,。)
时间眨眼就过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发生了几件极为轰动天下的事。
其中,就有关于中部战场的最后一战。
在秦军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联军的伤员也恢复完毕,双方剩余的近30万大军,又重新在平原之上摆开阵势,开始的最后一场决战。
虽然秦军人多,但士气毕竟较为低迷,在心理上对于对面的联军,竟然生出了罕见的恐惧情绪,极大地动摇了联军的战斗力。
而联军虽然人少,但士气旺盛。尤其是在御国颁布的封赏令的激励下,人人都向往着战场,希望立下功劳,让自己也能成为那高不可攀的国君以及贵族。
所以联军的战斗力,可以说飙升不止。
两厢相比一下,双方的实力反而极为接近,不分上下。
甚至在某一方面,由于联军人少,心齐,战斗力反而更为凝聚,在战场上有着这一方面的独特优势。
所以双方在平原上的交战,在一开始没多久就迅速进入了白热化的对峙消耗。
这一次的双方,联军是抱着建功立业,开疆裂土的想法去作战。而秦国却是抱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勇敢的战斗在国境之外的第一线。并且秦国的背后,还被秦王下了死命令,后退者斩,并且还要牵连家人。
有着这么一道死亡线的警示,倒是让秦军再次恢复了战斗的勇气,起码他们不敢随便逃亡了。
所以这一次的战斗烈度,远超之前任何一场,双方都是抱着不死不休的信念在作战,他们无惧生死,无惧伤痛,无惧疲惫,所追求的就是一个字,胜。
这场大仗打了许久,中途没有一次停顿,一次休息,双方的兵力都是不断的添加,不断的扩大,慢慢的覆盖了整个战场,整个平原数十里。
战争的时间进行了三天三夜,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抽不出任何一丝人马士兵也累的动不了任何一下,这才不得不退兵修整。
如此惨烈的战争,所带来的伤亡也是极为可观的。
18万的秦军,据统计,撤出战场之后,竟然只剩下区区3万人。剩下的这些残军也不敢停留,反而连夜撤离了秦韩两国边境,退完了身后的三川郡郡城洛阳,在那里休整。
而联军呢?更为惨烈。
10万的联军,到最后只剩下1万人。这么一点人,连维持战场的局势,甚至填满军营都做不到,更别提防守两国边疆了。
这些人也是无奈撤离了战场,回到了韩国的国都新郑城,这个韩国唯一比较稳定,没有遭受战火破坏的地区,慢慢休养去了。
可以说,经过这么一战,双方都是筋疲力尽,再也难以发动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了,甚至连千人百人的小局部战争,都无力挑起。
战场的局面失控,双方两败俱伤,对于天下的影响,更是深远至极。
首先说秦国,它东出的战略被破坏,嬴政咬牙凑出的45万大军,已经损失殆尽,只留下了区区3万受尽惶恐,彻底废了的残军在三川郡苟延残喘。可以说是彻底的辜负了他从中部战场打开局面的战略,秦国,也将步入难以脱身的深渊。
最北面和南面战场传来的消息。北方的战场,随着李牧率领的援军赶来。蒙武的13万秦军陷入了北方,会合了河内郡2万守军的李牧12万大军,以及山谷内赵魏两国大王率领的10万残军的围攻当中。
尽管秦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