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梦七年-第7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出一份预案,那就是万一遇到寻人失败、同时遇上了难缠的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刘杨林叹了口气说道:“穆总,我们之前有一份这方面的预案,但是现在看来,当初只考虑了如何向媒体通报,并没有考虑家长的反应,我们会深入完善一下。”
崔喆皱皱眉头:“怎么感觉这么别扭呢?”
穆东想了想说道:“崔姐,这就是你说的人生百态,这就是现实。”
……
截止到5月底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李妈已经在省城住院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里,第一个月主要是药物治疗和辅助按摩治疗,偶尔下床进行艰难的走动。
进入5月份,注射类药物基本停用,只有少量的口服药物,然后主要进行康复训练,配合按摩和针灸。
经过一个月的耐心训练,李妈终于可以自己扶着助步器缓慢行走,如果扔掉助步器,也可以扶着墙走上一小段。
院方终于下了决心,允许李妈出院了。
当然了,后续的康复训练还得继续,不过考虑到家里的环境能让病人的心情更好,可以回家进行锻炼,偶尔来医院检查即可。
而且以穆老板的实力,购置一些康复器具和聘请几个专业的康复人员,根本不算事。
于是,5月30日这天,李妈热热闹闹的出院了。
确实太热闹了。
七个女儿悉数到场,七个女婿一个不缺,加上十多个孙辈,算上赶来捧场的穆爸穆妈,还有一大帮保镖,足足有三四十个人。
病房里肯定是盛不下这么多人的,门口的走廊里都有些挤,下电梯的时候要分好几趟,动用的车辆长长一溜。
李妈住院已久,和很多医务人员都很熟悉,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太太不简单,生了七个女儿。
但是直到今天,大家才明白,原来七个女儿携家带口聚在一起,是这么一大帮人!这种直观的感觉,真的太有视觉冲击力了。
一大帮人出了医院,直奔大东美郡小区,护送李爸李妈进入了李文雁楼下一楼的那套大平层。
穆东已经在这里添置了康复器具,专门给李妈设置了一间康复室,同时聘请了两名专业康复医师,这两个医师每人一天,轮流上门给李妈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另外,穆东还聘请了一个擅长针灸的老中医,会根据需要不定时的上门针灸。
生活方面,两个全职保姆,负责做饭、打扫并协助照顾两位老人起居;车辆和司机随叫随到,负责接送老妈偶尔去医院检查。
可以说,穆东的安排既用心又周到,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
午饭就在这里吃,摆开几张大桌,穆东那边的厨师和保姆过来助阵,搞定几桌饭菜还是很轻松的。
饭后,李妈直接发布了命令,表示自己会在这里安心住下,认真锻炼,争取早日恢复。其他人该工作的赶紧去工作,该返乡的立刻返乡,没必要都挤在这里,闹闹哄哄,人吃马嚼的,实在不方便。
恩,李妈/的语言功能恢复的不错,声音清亮,语气干脆,不容置疑。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都飘向穆东。
“都看我干嘛?我听咱妈的。”穆东说道。
大哥李迎春硬着头皮说道:“老七,大家都挺想咱妈,还是住两天吧。”
李妈皱着眉头说道:“不行,你们都在这里,小五和小七两口子根本没法安稳工作,都……都……回去吧。”
说到最后,许是有些着急,又有些磕绊起来。
李爸急了,赶紧道:“都听你妈/的吧,医生说了,她可不能激动。”
很多人是不甘心的,天还没亮就驱车数百里赶来,混了顿午饭就匆匆走了,感觉实在不太美好。
尤其远在老家的五个女儿,谁都想和老妈亲近两天。
肖肖琢磨一阵子,走到老妈身边轻声说道:“妈,让大哥和几个姐夫带着孩子们回去,别耽误生意和孩子上学,几个姐姐,让她们住几天吧。这里挤挤也能住得下,吃饭什么的大家自己动手做,一点也不麻烦,你看行不行?”
李妈不吱声了,好像在思考。
大姐李文凤一看有门,赶紧道:“妈,除去老五和老七,也才留下五个人,吃饭也就是一桌,一点也不麻烦。”
李文凤算是明白了老妈的心思,大家都挤在这里,每顿饭要开两三桌,确实要给老七增加不少负担。
李妈最后说道:“那行,你们住上一两天,赶紧回去,家里都忙。”
于是,下午的时候,屋子里就剩下了五个女儿,连李文雁和李肖肖都去上班去了。
李爸李妈去休息了,姐妹五个聚在一个房间里聊天,大姐李文凤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我有一种感觉,弄不好爸妈以后就要常驻这里了。”
三姐李文霞说道:“住这里挺好的啊,条件不错。”
这话没毛病,老三嫁的远,也就年节的时候见见爸妈,现在距离更远一些,问题并不大。
其他四个女儿则不大适应,她们要么嫁在本村,要么嫁在附近村子,早就习惯了经常见到爸妈,现在一下子这么远,心里都都感觉空落落的。
二姐说道:“等老妈康复了,还得回老家吧?”
四姐说:“医生的意思,老妈能恢复行动能力就不错了,康复训练怕是要拖上半年一年的。就算恢复了,也不可能做饭了,咱爸那手艺,好像只会做面疙瘩汤。”
六姐说道:“大姐,就算我们几个轮流去给爸妈做饭,也不可能达到这里的条件。”
大姐苦笑着说道:“我可是招了上门女婿的,应该给爸妈养老。”
四姐摆摆手:“大姐,不说这个,老黄历了。现在农村也与时俱进了,隔壁村上有个老太太卧床,三个子女轮流照顾,每人一周,不分儿子女儿。咱家的情况特殊,老七太有钱了,而且对我们也罢、对爸妈也罢都很用心,我觉得,爸妈在这里养老,也没什么不合适。不过,爸妈的养老费用,我们姊妹七个可以平摊。”
三姐笑道:“好主意,我打听了,保姆每个月一人5000,两个医师每个月一人一万,还有那个老中医,好像也是一万,这样每个月就是四万,我们七家,每家每个月平摊5700……”
说着说着,三姐有些尴尬了,最后说道:“好像还真不少。”
大姐想了想,说道:“医师和中医的费用是暂时的,最多也就是一两年,往后就是保姆的费用和吃穿用度,而且估计一个保姆也就够了。估计每家也就1500到2000,每年一家也就是2万左右,倒是没什么压力。”
也是,现在各家都有自己的生意,虽说规模有大有小,但是家庭年收入都不会低于几十万,这点钱确实不多。
三姐补充道:“至于房子家电什么,只能算老七的了。”
二姐道:“能者多劳吧。”
……
当天晚饭之后,大姐李文凤就召集姊妹七个,商量平摊费用给父母养老的事情,她甚至建议,这次老妈看病的费用,也由姊妹七个平摊。
李肖肖大为惊奇,而且有些束手无策,她最后只好建议,让穆东前来参加讨论。
穆东很快来了,还带了尹志平。
听完大姐的建议,穆东笑着说道:“我同意大姐的建议,爸妈养老的费用,大家可以平摊。恩,每个月的费用,现在每家两千,以后咱妈情况稳定了,每个月每家1000,不够的部分,肖肖来承担。”
“穆东——”肖肖急了,直接喊起来。
穆东摆摆手:“媳妇,别着急,听完慢慢说。”他转向众人,继续说道:“咱妈治疗和康复的费用,截止到现在,大约是花了四五十万,这些钱不用大家管,加上后期的康复费用,全部从慈善基金会走账。没道理我拿钱去救陌生人,自己的岳母却要姐姐们平摊。但是养老的钱不一样,这是大家身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我觉得咱爸妈接受起来,不会有任何问题。”
……
事情就这么奇迹般的确定了,大家都没想到穆东答应的这么爽快,甚至有人认为,穆东和肖肖根本不可能答应。
道理太简单了,任何一个姐姐都知道,肖肖一年塞给爸妈的零花钱,都不下一二十万,这在李家根本就不是秘密。
三姐参与家里的生意,眼界稍好一些,她倒是很快想明白了关窍,晚上休息的时候,她告诉大家,穆东这是在给大家涨脸呢。
那就是,爸妈并不是一家在养,而是七家一起在养,这事说出去,任谁都有面子。
肖肖却解读出了另一种意味,晚上她在被窝里媚眼如丝的伺候了老公一阵子,最后嘿嘿笑着说道:“小伙子挺聪明的嘛,一下子就把爸妈的养老问题变成了大家共同的任务,这下不但大哥大姐没话说,爸妈怕是也不好独断专行了。”
穆东笑道:“相当于我们出面搭建了平台,大家平摊了日常费用,不管怎么说,你开心就好。”
肖肖俯在穆东胸前,幽幽说道:“其实我也反省了一下,我有些自以为是了。我曾经以为,有钱以后,我就是全部。老公,你让我明白了,我只是七分之一。”
第1148章 险些闪了腰
得知李妈出院的消息,张振义和刘静云赶来泉城探望,跟着一起来的,是束河县局的付局长。
付局长带来了当初被黄四抢走那串金项链,项链已经损坏,不过组件和分量倒没有缺失,李妈把装着项链的自封袋接到手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付局长同时通报了案情,针对黄四的审讯早已结束,现在进入了诉讼阶段,估计他的刑期不会少于10年,两个同伙的刑期也不会低于5年。
民事赔偿部分,黄四基本无力支付,张市长提议了一个由政府代偿的方案,被穆东直接否决了。
遗憾的是,对黄四幕后人物的追查陷入了困境,黄四只知道对方大概的体貌特征,还提供了一个用于联络的qq号码,除此之外,再无线索。
事实上,不但是专案组,安保公司也没有调查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茫茫人海,想通过有限的信息精准的找到一个人,难度太大了。
付局长说起这些情况,语气神情颇为尴尬,穆东倒是笑着安慰了几句,好像并不在意的样子。
其实怎么可能不在意,这毕竟是一份潜在的威胁,不得不防。
……
李妈就这样住了下来,大姐她们盘桓了三五日,陆续返回老家。各家的钱倒是很快汇总起来,交到了老五李文雁的手里,并且,不是一个月的,而是一年的,每家两万四。这些钱由李文雁掌管,每月按时给两个保姆发工资,额外的钱交给李妈零花。
至于大家所说的不够的部分由肖肖承担,大体的意思是,肖肖愿意给老妈多少零花钱,全凭本心。
肖肖当然是给力的,她依然按照以前的频率和规格悄悄的给老妈塞钱,每年怎个也得给个十万八万的。
就这样,大家凑钱,肖肖兜底,老五李文雁负责简单资金管理的养老模式,在李爸李妈身上实行开来,并且延续了很长时间。
……
日子一天天氤氲而来,又飘忽而去。
从6月份开始,波音公司开始交付767…300宽体货机,首批交付的比较少,只有4架,波音方面承诺,从下个季度开始,每次交付会交付8架左右。
也就是说,波音方面暂时熄了借鸡生蛋的心思,开始专注做事了。
这4架767…300货机,其中3架充实了大东航空自己的机队,顺风航空只要走了1架。不是汪嵬不想多要,是实在没钱了。
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顺风快递从大东航空陆续买走了6架飞机,投资了蜂巢快递柜项目、云数据项目,投入资金累计已经超百亿元人民币,这让顺风快递的资金链绷得太紧,即使作为大陆最赚钱的快递公司,在重资产压力下,依然感到有些吃力了。
不过,困难是暂时的,在动用资金杠杆的情况下,接下来,顺风航空依然会持续吸纳货机加入,以不断的扩大运力。
说到运力,不得不说到快递量,作为快递行业龙头老大,在过去的5个月里,顺风快递的揽收量竟然已经达到了2012年全年的80%。这意味着,等到上半年结束的时候,很可能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业务量。要知道,下半年才是快递和物流行业的旺季,如此估算下来,弄不好在2013年,全国的快递量就能达到100亿件。
这让汪嵬无比佩服穆东的预测,即便穆老板当初的“预测”其实是一年半到两年时间能达到如此规模,也依然让汪嵬佩服之至。
这说明,无论是飞机的采购,还是云数据业务和蜂巢快递柜业务,这些巨量的资金投入,都是非常值得的。
所以,6月中旬的时候,汪嵬再一次赶赴泉城,打算和穆老板好好聊聊行业大势。结果,他扑了个空。
穆老板去了岛城,视察深澜大厦建设进度去了。
汪嵬干脆追了过去,在岛城实验室的别墅里,见到了穆东。
穆老板赶来岛城,是为了见证深澜大厦的地基底板浇筑。考虑到岛城沿海的地质结构和大厦的稳定性,这座超高层大厦的底板浇筑工作必须一次性完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
最后经过52个小时的奋战,浇筑了13000立方米混凝土,终于完成了这项创造岛城建筑史记录的浇筑工作。
也就是说,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深澜大厦的基坑开挖和底板浇筑工作全部完成,在底板混凝土凝实以后,就可以开始建设大厦的地下部分了。
听完穆东的介绍,汪嵬笑着说道:“也就是说,大厦的地基是一个整体,铁板一块?”
穆东点点头:“说是铁板也行,其实是一块充满了多层钢结构的水泥墩子。”
汪嵬恭维道:“佩服佩服,大东集团的涉猎很广,而且每个行业都做得有声有色,令人羡慕。”
穆东笑道:“汪总,你这是……有什么诉求?”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就是来和你沟通一下快递业的发展形势,不瞒你说,从我们内部的数据看,前五个月增长十分显著。”汪嵬说道。
……
俩人海阔天空的聊了一个下午,晚上一起吃了饭,第二天汪嵬匆匆离开了。
汪嵬的目的很单纯,不为有所得,只为了沟通和联络感情。
事实上,这次他还真没白来,穆东修正了自己的预测,觉得国内快递量的增长再次提速,很可能今年就能达到或者超过100亿件。
所以,汪嵬觉得,必须尽快做出布置,以应对更加迅猛的业务增长,比如人员招聘、仓储建设、车辆设备采购等等。
作为行业领头人,汪嵬也有自己的预测,只是不太清晰,他这次来找穆东,从侧面印证了自己的预测,这让他的胆气壮大了一些,在资金的谋划方面,也更舍得投入。
……
汪嵬刚走,兰石毅又追到了岛城,和穆东协商资金的事情。
当初兰石毅两口子为了和穆老板交好,主动出让了京城大东大厦的第一二层的产权,穆老板投桃报李,支付项目款项之外,还提供了一笔5亿元18个月的借款。后来,为了感谢兰石毅在岛城深澜大厦中的斡旋,穆老板又把这笔借款延期了三个月。
现在,即使算上这三个月的延期,这笔钱也要在7月上旬到期了。
“这么说,兰总是来还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