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沟书画家-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低调有内涵嘛。”
庞军笑了笑,“那也得有个标识啊,如果你这是一批老墨,也就作罢,真的是有配方制成的,阿岳,你想做大做出名气来,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品牌,不然靠着这样口耳相传,要打开销路还是很难的。”
钟岳明白庞军的意思。有配方,如果没有品牌,那么一旦自己找工厂代加工,这个配方一旦泄露,那么自己就毫无竞争力可言了,但是有了品牌就不一样了,即便是配方泄露,自己这个五百斤油的名气招牌打出去,占有了市场后,消费者就会认可这一百年古方。
不过钟岳暂时还没有进军商业这个想法,卖点墨锭,纯属是缓解一些紧张的手头,毕竟要去淞沪了,手里没个十万八万的,去了不安心呐。
他又将系统之中制好的二十根墨锭码放整齐了,准备再去一趟市里,找庞军代销。
钟岳现在手头上的钱,也就是个六七万,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但是问题在于,钟岳还养着个系统,鬼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个什么剧情任务,到时候要花钱了,手头钱不够,那就很尴尬了。
别人写字画画是为了挣钱,而钟岳是挣钱为了写字画画。
至于找什么代工厂,暂时还不是钟岳所要去想的。他现在最主要的重心,并不是挣钱。
……
……
文化馆的会议室内,市大学生书法大奖赛的参评工作,在这里开展。
由现场评审打分,选出来的十幅候选作品,摆放在展厅画板之上。如果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市级书法比赛,也就不会搞得那么隆重,需要美院承办,书协参评,市文化办审核了,关键是这次比赛,涉及到之后的一次全国性比赛的入场券问题。
文化办的几个主任、书协的骨干以及文化馆的几个负责人,坐在会议室内,看着展馆窗口中的十幅作品,讨论着奖项的评定问题。
“几位领导,根据奖项评定,这次获得现场书法家最高评定的就是这幅《灵飞经》四十三行作品了。”
一位两鬓花白,玳瑁老花眼的老头眯缝着眼,“哦?就是被报社媒体最近炒得很火热的那幅作品吗?”
张邵林笑道:“房主任,是的。”
房文山,这个是张邵林的老友了。当初那也算是同门师兄弟了。房文山从政比较早,混到了文化办的主任位置,当初张邵林还笑自己这位师弟醉熏名利,结果到了晚年,自己也混到了编制内,虽然以前小山小山的叫,现在工作场合,还是叫了一声房主任。
张邵林能够当上这个文化馆馆长,可以说有大半的因素,是这个同门师弟使力相助。
“嗯,从笔法上来看,确实,这幅作品的质量的确比其他这些作品要高出一筹。只是这个用墨上,细看还是略微有些瑕疵啊。”
房文山虽然多年不碰笔墨,但是眼睛还是一如既往地毒辣。
底下坐着的张存礼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说道:“房主任,这件事情,我解释一下吧。”
“哦,是存礼啊。你说你说。咱们虽然在会议厅,但是在座的,当初都是书协的老伙计了。”
“当时现场少了一块毛毡,所以钟岳这幅作品,是在一块红巾布上写完的,您也知道,这种用来装饰的布料,它不吸水,所以墨迹稍重的地方,它就不易吸墨,停留在纸上就容易化开。”
房文山双手负背,在几幅作品前来回踱步,身后几个文化办的副主任,也驻足一一审核着。
“这样啊……那真是难为这位小同志了。”
其实这个影响,对于钟岳来说很小,因为钟岳的笔法运转极快,写灵飞经的时候更是神速,所以墨迹往往还没化开,便已经随着笔毫拖动了,也只有几个转折的细微之处,有这样用墨化开的迹象。
“房主任,也不能这么说。这现场书画嘛,总有个意外,这个不是理由。”
“嗯。不过这幅作品还是挺不错的。就给个二等奖吧。这幅颜勤礼碑的仿作,提到一等奖的位置上来。”
张存礼皱眉,建议道:“这两幅作品明显不是一个层次的,房主任,这样子不妥吧?”
“老张啊,不是这个原因。咱们这次大赛,主题是什么?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灵飞经,道家经文,提到一等奖的位置,不妥!还是这幅颜勤礼碑的内容符合主题。”
“这……内容是吴主任定死的呀。”
“存礼,人挪活,树挪死,这规定选取碑帖原文,也得自己适当筛选啊。不用说了,就颜勤礼碑这节选,颜体雄浑,也算是佳作了。”
几个书协的与会人员默不作声。
凭良心讲嘛,自然是这幅灵飞经小楷毫无疑问斩获一等奖的,但是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同书体的两幅作品,在外行人眼里,很难评判出高下来。
几个有眼力劲的,很明显就感觉到房文山对这幅灵飞经有偏见,也就不去触霉头了。
黄明川欲张口,却被站在一旁的张邵林隐晦地瞥了一眼,也就不说话了。
散会之后,黄明川走了过去。
“老张啊,外行看个热闹,咱们搞书法的,难道还不懂孰高孰低吗?钟岳的这幅灵飞经,明显在笔力、章法上高出黄旭的颜体不少,房主任这么搞,你怎么也不问问?”
张邵林看了看四下无人,低声道:“老黄,之前欧阳国际的事情,你忘了?搞得不欢而散,上头自然不高兴,这次你觉得让钟岳拿个一等奖合适吗?放心,二等奖也不错,何况黄旭这幅作品也是可圈可点,评个一等奖也不为过。”
“可这关系到明年的国青杯啊。按照规矩,市里只有三个名额,高校推荐往年都是只占一个的,这一等奖关系到入场券问题。”
张邵林笑道:“你觉得就算一等奖给了钟岳,他就能在国青杯上摘奖了?想多了,咱们徽州多少年了,国青杯上毛都没捞到,还不是给央美、国美那些尖子生还有几个大家门下弟子当陪跑?钟岳的小楷是写得不错,但是你仔细去看,还是有些不足的,楷书的要求,比其他书体严格得太多,尤为是小楷,容不得丝毫差错,钟岳要去国青杯,还是嫩了点。”
“这……”
“好了,老黄。这事情得看文化办如何安排,咱们这些就是打个下手,你怎么还这么较真?”
“唉……这么搞迟早得完蛋!”
张邵林说道:“你就别杞人忧天了。咱们书协这么多好苗子,也不差这一个不是?”
“不是这个说法。”
“好了。明川,这么多年了,这种比赛里的猫腻,你我还不知道嘛?”
黄明川一下子哽噎住了。
“这……怕是不好跟公众交代吧?”
“又不是什么大比赛,没多少人会关注的。之前也不知道是哪个没趣的,居然发个头版头条,你看看,现在才几天,这就没什么热度了。”
张邵林看到房文山几个文化办的出来了,赶紧跟上去,“文山,咱们今天好好聚聚。”
“邵林啊,行啊,我和你介绍一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四三章 观鹅
比赛的事情,钟岳差不多已经抛之脑后了。之前参赛,也就是重在参与。之后被那头版头条一闹,则是完全让钟岳对这比赛没有什么兴致了。
几万块砸下去,炒得这么火热,如果还拿不到第一,可能吗?
不过这个比赛,奖金才微不足道的几百块,还没有之前文化馆开幕之时那种随性之作来得丰厚,花这个钱,不值。不过反正不是他自己掏的腰包,管他呢。
暑期渐渐消散,山间晚风吹过,桃林间传来飒飒之声。
正是夏薯成熟之际。
离钟家不远的那户人家,张光延,延叔儿子要成婚了,买来了不少喜帖,下午找钟岳过来帮着写写喜帖,就拎来了一小麻袋新翻上来的番薯。
钟岳在空地上堆起了柴火,燃尽之后,将四五个番薯煨在里边。小时候经常这么吃,之后去县里上学,就再也没工夫品尝这样的美味了。那些校外那个柴油桶烤出来的红薯,都是泡过糖水的,吃起来水水的,一点也没有番薯原本的香糯。
番薯靠着炭火的温度,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全熟透,钟岳趁着这个时间,进入到系统之中。
观摩神人九势。
小楷笔法大成,钟岳再全部领略了一边各式墨韵,又有了不同的感悟。
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小楷大成,并不是说,已经再无进步的空间。书法之道,尽头在何处?
是否达到书圣的水准,就是终点呢?
恐怕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告诉钟岳这个答案。
有些人穷其一生,笔写秃了一箩筐,结果在晚年,书风大变,又有更高的格局,这便是书法的乐趣了。
一个人的书风,是随着年龄、阅历、心境在变化的。
最后那一笔,钟岳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非要他说些什么,只能说很妙。
妙不可言。
妙到钟岳无法去临摹,无法去效仿,更别提解释它了。
就像是对于生命的定义。
即便再如何有文字去阐释,去论述,哪怕是长篇累牍地去论述,它都是显得苍白的,无法概括生命这个有趣的东西。
有些事情,它存在,不是为了让人解释而存在的。
没有什么过多的收获后,钟岳只能扫兴收场,准备再去拜访拜访王珣了。
进入了王氏族聚之地后,背景之中的院落之中,多了不少族人。不过和之前在古揚州街头一样,这些人都看不见钟岳。
钟岳穿弄而过,来到了王氏宗祠之前。王珣双手扶着腰带,腰背挺直地站在宗祠之前。
“见过王尚书。”
“不必多礼。”
“不知道学书一事,您考虑得如何了?”
王珣说道:“我问过叔叔了。”
“王右军怎说?”
王珣一脸淡定地说道:“叔叔说了,虽然你是钟太尉的后人,但是王氏族规不可坏。而且叔叔的笔法也并非全都从卫夫人那里所得,琅琊王氏几百年底蕴,岂是泛泛之流?”
“……”
好好好,知道你牛掰!
钟岳脸色有点难看,这简直比没得笔法更加扫兴,怎么能有这种事情发生呢?这系统设置得不科学啊!
“不过,叔叔说了,相逢便是有缘,可以带钟小友去一处地方,能够悟到多少,就看小友本事了。”
钟岳眉头一挑,“多谢王尚书。”
钟岳想着,会不会是琅琊王氏的书库?也许是魏晋时期的一些笔法传承吧。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很多资料都失传了,所以钟岳也很心动,到底是什么地方,能够让王羲之破例,传授与他。
从王氏宗祠往东而去,已经离族聚之地有点远了,钟岳心头的疑惑也多了。这什么鬼?琅琊王氏,几百年间,能书善画者人才辈出,王羲之、王献之、王玄之、王凝之、王焕之、王肃之、王徽之、王珣等等,子侄辈皆是书法大家,四世孙王僧虔、七世孙智永也是书法大家,当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书家,如此书法世家,到底有什么隐秘呢?
钟岳越想越激动,跟着王珣已经走到了一座木桥上。
“到地方了。”
钟岳回过神来,“到了?这……”
朝四处看了眼,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就是王家秘而不传的地方?
逗我的吧?
“王尚书,不知道此处有何笔法可寻?”
王珣指了指桥下的鹅群,说道:“王氏笔法奥秘,便藏于此物之中了。”
“鹅?”
“正是。”王珣转身而回,“钟小友,祝你好运了。”
鹅?
带我来看鹅?
钟岳有一种想死的感觉,这不是玩我呢嘛!
他不懂这是王羲之的意思,还是王珣的意思,但是看鹅能看出个鸡毛来?
钟岳站在木桥上,宛如一个智障似的,看着一群鹅,此起彼伏地叫着。
两个小时,钟岳被自动送出了系统。
看到了什么?
鹅。
领悟到了什么?
鹅……额……
钟岳简直有点抓狂,这是几个意思啊。他是来学笔法的,看毛个鹅啊……
一瞧熟练度,果然停留在百分之零的进度。钟岳有一种被坑了一把的感觉。这算哪门子事?
看鹅,我看你个瓜皮!
从笔法系统出来,钟岳坐在沙发上,有点疲惫地仰头靠着。
在系统中还是很耗心神的,想到在炭火里煨着的番薯,钟岳就出门去找番薯了。
屋外炭火还有余温,钟岳蹲在一旁,那竹枝翻动着。
电话响了,钟岳边找番薯边接起了电话。
“喂。”
“钟岳,是我。”
“黄老,有什么事情吗?”
番薯外表已经呈炭黑状了,家里没有锡纸,不然拿锡纸包一层,应该炭化的不会这么厉害。
“大赛的评奖结束了。你得了二等奖。”
竹枝夹出了一个烤好的红薯,落在一旁的碟子上,“哦。第一呢?”
“黄旭,《颜勤礼碑》。”
“呵。”
“你也别太在意,现场书法大赛,有很多因素的。”
“嗯。”
钟岳摇头轻笑,这种比赛还有黑幕的?真是有意思呢。
“我明白你不服气,但是文无第一,作品上的评选,不同书体、作品,高下很难评判。”
“我知道,谢谢您特地通知我了。”
钟岳将电话挂了,将番薯端回到屋里,那小刀将番薯外的碳层挂去。
是白薯,不是红薯。虽然白薯没有红薯甜,但是钟岳独好这口,市面上很少有这个品种的番薯了。
钟岳吃了一口,喷香,甜而不腻,是食材本身的味道,烫得只敢用门牙轻咬。
特地配上了一罐冰啤酒,几个白薯入肚,钟岳躺在竹榻之上,山风从窗外吹进来。
“真是垃圾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四四章 浪费(为雨夜哥加更)
大学开学的日子普遍晚一些。一般九月半才开学,也有的等国庆放完假才开学。康敏打来电话,说是交流生手续办完了,通知钟岳国庆过了就可以去华东美院报到了。
钟岳一想也好,在家中闲居几日,接到了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消息。
是叶小倩发来的。
叶小倩“周末组织了同学聚会,你有空吗?”
对于这样的同学聚会,钟岳是不感冒的。又不是阔别几十年,有的高中毕业初入职场,有的同学还在上大学,花着父母的钱,这聚在一起,能谈什么?
他正准备回绝,叶小倩又发来一条信息,“程老师还是几个任课老师都要来,你能来最好。”
钟岳欲回复的手停住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钟岳是他们乡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但不是他们县里的第一个,他们班,也是二十几个大学生。上高中那会儿,班主任老程知道钟岳家的困境,一直是默不作声地帮助他,说实在的,遇到这样一个好老师,确实是钟岳的荣幸。
“时间、地点。”
对于叶小倩,除了那一丁点的同窗三年情谊,似乎也没什么其他的了,反倒是有些尴尬。
“九月十日,世纪城饭店。”
钟岳放下手机,九月十日,教师节啊……看样子还得送点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