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栖特种兵-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原来西北集团军的军事总统领、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

    上次败于胡以晃,他的表现比那个总督琦善好得太多了!

    自然得到咸丰的好感和重用,因此,这次又任命他为军事总管。

    除此之外,还把所有援兵中的骑兵,全部调拨到他的麾下,组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机动部队。

    和这个总督团队的组成相配合,其余的那些总督,他们依然在自己原来的集团军中与天军作战,也组成了另一个总督团队,他们的总头领是六爷。

    总调度还是摄灵,他上面是皇上,所有人都对皇上负责,但是通过摄灵的具体协调而实现。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25章 涡河水葬劲旅

    两个没有在场、却和今天的决议有关的关键人物,六爷和伯彦讷谟祜,都由摄灵负责通知,然后再协助他们贯彻这次会议议决的事项。

    然后,大家又把各行省来的援军全部瓜分,确定了哪个总督管辖哪几个省。

    有摄灵的各省人数统计为根据,给各位总督的将士,在数量上也尽量达到均衡。

    其中,琦善大体分到了从陕甘通过北部一直到东北的所有援军,没有办法,谁叫他是满族人氏呢?

    他所管辖的这些地区基本都是满族老家、或者是那些最早跟着满清老祖宗打天下的族裔。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实现军府制度的省份,都在这个范围。

    毫无疑问,这些地方来的援军,肯定是最好的,许多人哪怕年纪尚轻,或者已经年迈,但是他们却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而琦善这位总督能力上比较弱,恐怕是所有总督中能力最低的。

    不过,要说管理那些皇族子弟,有没有人能强于他,那些皇族贵胄,又怎么可能听从一个非满族人的管辖?

    所以,只好让琦善勉为其难了。

    其他的几位总督,除了漕运总督杨殿邦,还有三位,就按着方位各管一方了。

    其中,程矞采,湖广总督,南方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南方。

    陆建瀛,两江总督,东方集团军总司令,负责东方,包括杉东、直隶等省。

    徐广缙,两广总督,东北集团军总司令,负责西方,包括和南。

    整个分工过程中,摄灵和大家有说有笑,与各位总督之间的关系有了长足改善,有些人就把心中的问题和疑惑提了出来,求摄灵予以解答。

    只要不是太隐秘的东西,摄灵也在不同的程度上,给出了答案。

    等到分工结束的时候,琦善倚老卖老地问道:“我说摄灵兄弟,从皇上发出圣旨,到你得到各省的执行情况,中间只相隔二到三天;别说干成了那些事情,就是赶路也远远到不了目的地!能给我们说说是怎么回事吗?难道你有未卜先知之能,早已经派人前往?”

    摄灵今天心情好,不以为忤,曼声回答说:“嗯,不瞒诸位,本人是有点特殊能力的,正快速把这些人送到他们要求的地方,是我的特殊能力之一!一会儿大家要去你们的管辖地区,我也会助大家一臂之力;否则,凭天军这样严密的封锁,靠你们自身的能力,加上你们的卫队,都是没有出去的希望的。”

    咸丰嘱咐道:“这是摄灵总军师的最大秘密,还请诸位严守秘密,不要泄露。”

    众人一齐对皇上鞠躬说:“谨遵圣旨!”

    又对摄灵一齐拱手:“谢谢总军师告知!谢谢总军师援手!”

    摄灵说:“不用多礼,希望你们按照我们的计划,完成任务!好,现在你们回去准备,你们每个人的扈从卫队限额一千人!十分钟以后,我就送你们过去。”

    工夫不大,这些人全部准备就绪,其他不说,扈从卫队,人人满额,都是一千最好的武功高手。

    他们各自站成一个方队,在那里好奇地等待什么事情发生。

    因为这些总督都是急急火火地把人集合起来,却没有告诉他们去哪里,如何去。

    他们都知道现在被天军团团包围,要想出去,绝无可能。

    即使是听到摄灵应允的几位总督,也是心怀忐忑,不知道摄灵说得把他们送到目的地,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又该如何做到。

    不过,他们还是注定什么也不知道。

    十分钟一到,犹如一阵轻风拂面,他们所有人都不由闭了一下眼睛,然后睁开眼一看,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前正好站着他们计划见到的官员。

    这些令人如坠五里雾中的经历,在他们心里掀起惊涛骇浪,不过现在他们都只能把这些放到一边,和对面的人打招呼,建立接触,更重要的,开始安排和部署计划中的军事行动。

    摄灵把人送走,他对咸丰说:“我去找人!”

    此前,他找来了伯彦讷谟祜,让他和首席总督程矞采一起行动。

    现在,他要去见六爷,落实现有总督组团的事情。

    满清一方的高级会议,对现在的战局有了一个全局性的分析了解,然后作出了重大调整,尤其是最后,摄灵露了一手绝活,瞬间把这些总督转移了出去,不但让他们的决策有了执行的基础,也让这些原来已经丧胆的总督们重拾信心。

    不过,有一件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整个会议过程都在麦轲他们的总指挥部的观察监督之下。

    那个现场即时转播电视,从他们开会一开始,就把多角度观察镜头直接对准了他们,因此他们没有个人的每一个动作,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这三个偷窥者所看到,所听见。

    其实,有些内容,那些开会的人以为很机密,却不知道麦轲甚至被他们知道得更详细。

    最关键的一组数字,就是那个一千万援兵。

    为了稳妥起见,摄灵没有说全部数字,而是抱了一个保守的一千万。

    麦轲通过吴仁晓遍布全国的情报网,已经统计过这些来支援的全部人马,共计一千五百八十万!

    这个数字,猛一看,实在太凶猛了!

    不过对比满清当时的人口总数,这个不到两千万的数字真的不算很大。

    根据麦轲对当时人口的统计,满清在咸丰初年的总人口数应该是四亿到五亿之间。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正规的官方数字,因为这个数字是征收赋税的依据。

    既然和赋税有关,那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实际人口肯定比这个数字要高!

    原因有不少,至少包括,有些皇室贵族具有税赋豁免权,因此他们不必出现在这个人口统计中。

    还有的是为了逃避税赋,故此有意不登记。

    再有就是边远地区,被遗漏掉,所以人口登记没有他们的份。

    麦轲的保守估计,清朝在咸丰初年,总人口不会低于五亿。

    而当时世界的总人口数是十三亿,满清占世界的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八。

    也就是说由于满清的人口基数非常庞大,这个一千五百八十万援军,才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三。

    即使再加上满清和天军的所有军队,军队的数量也不过是两个百分之三,一百个人中有六个人在军队了。

    这在目前这个参军人数的达到巅峰还真是不高。

    大家还在观察,下面的会已经结束,摄灵给大家吩咐一声,就四散离开。

    突然,大约十分钟以后,几道红里带黑的空气波动飞快地启动,转眼消失了。

    这些东西来得突然,走得匆忙,还没有识别出它们是什么,已经消失在远处。

    麦轲也顾不上其它异像,盯住一个,一直往西去了!

    麦轲快速把远程追踪能力启动,跟了过去。

    追踪个过程中,他已经知道这个人原来是老熟人徐广缙。

    也就眨眼工夫,就到了目的地,原来那里是涡河西岸。

    那里有一个大部队刚刚到达,人数至少有一百万!

    领头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蛇三五零,另一个是……,竟然是李德!

    原来这李德开始的时候,认为蛇三五零是伪造圣旨,外加伪造尚方宝剑,直接来一个抗旨不遵。

    不但抗旨,而且要把蛇三五零当场拿下!

    哪里想到这蛇三五零技高一筹,事先就做好了准备,和当地军事长官柏贵沆瀣一气,反而把李德给拿下。

    本来蛇三五零想一鼓作气,趁机杀了李德,以绝后患,却被柏贵劝阻。

    这以后,蛇三五零就和李德配合,全面贯彻皇帝圣旨中的要求,非常有效地组织了救援队。

    这一百万事先都部队,后面还有二三十万,押运粮草和银两,也很快就赶了过来。

    双方见了面,蛇三五零李德向徐广缙见礼,表示一切服从总督的指挥。

    徐广缙接过大军的指挥权,立刻安排横渡涡河!

    涡河是淮河左岸的第二大支流,河道宽阔,有百丈之宽;水深平均三丈。

    如此之宽渡河比较困难,而只有一道窄窄的木桥,只能容三五人并排而过。

    最好的渡河工具是船舶,可惜临时搜集,收获甚少。

    因为这里已经几经战火,就是有船也被前面的天军、清军搜罗一空。

    既然如此,徐广缙就决定三管齐下!

    尽量使用木桥渡河,现在就开始,昼夜不停!

    凡是会有用的,立刻泅渡过河!

    其余人员把所有的渡船全部开动起来,载人过河!

    霎时间,出现百万大军争渡涡河的壮观景色!

    如果风平浪静,这些人顶多受点罪,还是能过去的。

    可是早就发现了他们过河企图的麦轲,岂能让他们逍遥自在!

    于是,在上游活动的天军水师顺流而下;在淮河岸边的水师溯水而上;以小约拿为统帅的水族同盟军抄水底都向这里集中;就连原素队的专家都出动了!

    这些豫籍援军,哪里想到,他们的下水,等于去参加自己的葬礼!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26 章 豫军四六死生

    徐广缙指挥豫军下水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上下游都有陌生的船只开了过来,而且他也能够断定,这些舰只十有七八属于天军的水师。

    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当然是拦阻他们,不让他们过河,也就是不让他们去救援被困在怀北的皇上。

    这时候,蛇三五零也凑了过来,告诉徐广缙说,这些人肯定是天军的水师!

    如果说徐广缙能够辨别,靠的是经验;那么蛇三五零则靠的是嗅觉。

    既然看到了有天军水师南北夹击,为什么要强行渡河?

    徐广缙也是万分不愿意,但是他不得不如此。

    因为,他现在强渡,还有可能渡河成功,至少有一部分成功;如果等天军水师过来,对河道完成封锁,他们就别想过了!

    所以,他一声令下,百万大军、以三种方式,一起向河东岸冲去!

    尽管在渡河时间上他们争分夺秒,在渡河的准备工作上,还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渡河的人数虽然很多,大体上还是井然有序的。

    最北的一条线,就是那道窄桥,走在桥上的士兵,都手持长兵器,还有不少人带着火器,也就是毛瑟枪、鸟枪什么的,为的是对付上游河面来的敌船。

    他们可从桥上对来船予以打击,把过桥任务转换为阻挡敌人。

    因为有这道桥的方便,他们还可以迅速换人,前面的通过这座桥,到河东岸;给右面的人提出空当,让他们对敌船施加打击。

    紧挨桥梁的南边,是第一个泅渡团队。

    这个团队大约有二十万人。

    他们有一些简陋的特殊装备。

    如果没有遇到敌船的袭击,他们就和其他人一样泅渡,不使用哪些特殊装备。

    如果有敌船袭击,他们就担任左翼的护卫任务,全体停止泅渡,向左转,面对上游而来的敌船。

    转过头以后,就开始使用哪些特殊装备。

    其实,只有两样。

    一样是一个小型羊筏子,套在腰上,不用游泳也不会沉底。

    另一样是一对木棍,头上有两个尖端,可以插入河道,人可以站在木棍重要的一个横棍上。

    人站在上面就可以在深水中立足。

    另一根木棍实际上完全一样,头上的两个尖端,可以用来杀敌。

    二十万人的力量,合在一起,非同小可!

    至少把那些船只拦住,给中间那些泅渡的将是争取一些时间,还是有可能的。

    他们这二十万当船敢死队的后面,才是渡河的大部队!

    他们中水性好的,直接就来个武装泅渡,虽然河宽百丈,还是三下五除二就游了过去。

    那些水性不好的,往往找一些辅助物件,比如木板一类的,一板一眼地老老实实游泳。

    在他们的右手,又是一队护卫队,也是刚刚就在桥南的那个二十万人一样。

    一样的装备、一样的目的!

    都是为了确保中间的六十万人安全过河。

    二十万人的右边,是那些用舰船过河的人群,他们坐在船上,因为他们都不会游泳,所以就充当了低档下游上来天军的第一道防线。

    百万大军渡涡河,本来是一场非常壮阔的场面,但是天军从涡河上下游同时进逼所造成的压力,让气氛显得紧张压抑。

    这些人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冲到河对岸去!

    寒冷的河水、心里的压力、外在的危险,一同作用在这些人的身上,不少人感到心慌气喘,还没有游到中途,就气喘吁吁了;还有的人干脆就腿脚抽筋,如同一块石头沉下水去!

    他们本来是身强力壮的,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跟不知道如何对待,结果易发生腿脚抽筋,立刻就悲剧了。

    祸不单行,大军刚刚到达涡河中线,天军的攻击突然到了!

    为什么他们会感到突然,因为他们觉得就天军的舰船与他们的距离来看,他们应该可以游到对岸!

    至少是担任前锋的那部分人,可以游到对岸!

    可是,没有想到,第一波攻击不是从水面,而是在水底下突然爆发!

    原来是天军的水族同盟军到了!

    小约翰率领恒河鳄鱼、湄公河鲶鱼、东海虎鲨一起来了!

    不对!没有东海虎鲨!,

    一开始的时候,东海呼啥也组队迁来了,可是时间不长,就发掘这水里的盐分太少,它们那些久经盐渍的皮肤表层,竟然开始淡化了!

    这一下搞得它们浑身不适,更严重的是原来防护得严严实实的身体,竟然有些天地害虫开始往里钻了!

    原来那些盐渍的表层是它们的天然保护,这样的一淡化,等于自己撤除了自己最严密的防护!

    因此,它们赶紧撤回到它们休养生息的汪洋大海中去。

    这个经验也导致虫洞后来制定了一个规则,海洋生物轻易不要离开海洋,除非确认非海洋环境已经没有那些对它们有伤害的生物。

    不过,即使虎鲨的参与,约拿大鱼、恒河鳄鱼、湄公河鲶鱼,以及其他众多的水族生物就足以让这些渡河者的队伍打乱了!

    这还是约拿大鱼觉得对手太弱小,它们直接动手的话,有些胜之不武。

    所以约拿大鱼只是掀翻了几条比较大的运兵船,就不再动手了。

    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船上的人都不会凫水, 掉下河去就会有生命危险。

    鳄鱼和鲶鱼,则直接和那些人动手,把他们泅渡的队伍搞得七零八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