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5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骂完以后,依然余怒未消,觉得这帮家伙到底什么样的鬼迷了心窍,竟然做出这种有辱祖宗的蠢事来。
看着麦轲还套在里面,贾无良来了一句:“他们本来就是异族入侵,否则也不会说‘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了,他们这样做很好理解。”
麦轲猛然醒悟,原来自己使用后人的观点,也就是国家的观念,也对这件事情做价值判断了。
对普通老百姓说,没有国就没有家,所以保家必须卫国。
可是对满清呢,他们知道,如果被汉人推翻,凭他们的祖宗和历代皇上积累起来的仇恨,如同汪洋大海,足够把他们淹没。
因此,他们宁愿用所有手段,甚至从国外借兵,更甚至分疆裂土,也要把国内的这股反清势力镇压下去。
一个是失败了必死无疑;一个是造成自己疆土小一些,这种取舍很容易选择!
所以,麦轲也就消了气,这些余孽不过是费尽心机、垂死挣扎而已!
倭寇!高丽!白俄、北欧诸小国!你们不是来趁火打劫吗?
我发誓让你们偷鸡不着蚀把米,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咳!一着急,这打狗似乎不妥,但是无回的意思有了,就先这样了!
还有,你们既然敢来,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全都摊上大事了!
你不来,我还想找你们去呢?
这次你们送上门来的把柄,我岂能不笑纳?
你们不过是为了捡便宜,没有想到连你们祖辈的家业也给我拱手送来吧?
贾无良一句话,给麦轲开了一条思路,顺着这条思路考虑了一番,发觉一切都挺不错!
真是万事共同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
贾无良看到麦轲听了他的话,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色也由怒气笼罩,变为晴天日出,不禁问道:“想通了?”
“没错!想通了!谢谢你,无良老哥!你很不错!现在说说你,你是准备休息几天呢?还是回到你的天机阁呢?还是参加天军的情报纵队呢?还是参加天军的参谋部当情报专家呢?这几天跟着我跑也行,随时给我提提建议什么的,或者如同刚才,来点儿旁敲侧击!”麦轲现在对贾无良还真得有点欣赏了。
“我跟你走几天!”麦轲对他有点儿欣赏;他可是对麦轲无比佩服的!有这机会不赶紧抓住,岂不是傻!
知道老六亲自带着一百万中外结合的杂牌军,来支援两河决战,咸丰心中百感交集!
老六和兰儿的事情,即使再隐秘,哪有不透风的墙?
再说皇帝虽然出征,皇宫里岂能不留人打点?
明的、暗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他很快就知道了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人相隔甚远,不见不烦,如果老六来了,在眼前晃悠,难免雷霆一怒,拿下这个淫贼!
然而,现在绝不是做这种事情的时候!
于是,就在老六的百万大军到来汇合的前夕,咸丰的中枢大军毅然再次出发,向淮河战场突击!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88章 左右两翼齐飞
ps:看《三栖特种兵》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咸丰皇帝一动,影响很大,整个战场都发生了变化。
满清的中枢机构和直隶总督的四十万大军,本来都布置在旭州一线,咸丰的这次南移,让这个整体结构随之南移。
中枢机构既然南移,左右拱卫的部队也必须同时行动。
这样,本来是对付天军西路兵团的泗川总督徐泽醇,也跟着拔寨迁营。
拱卫东侧的盛京将军奕兴,本来是对付天军北方军团韦昌辉的,也跟着一同南进。
一时间,八十万大军同时行动,转眼间闹得鸡飞狗跳,风起云涌。
这时候,麦轲正和张远、六划二人在一起,飞临旭州南部的上空。
麦轲不是愤青,他比愤青狠多了。
愤青基本上就是发发怨言,可是麦轲要改变让他愤怒的原因。
比如对这些外国雇佣军。
别管你是倭寇,还是高丽棒子,还是白人鬼子,还是任何人,你让我发怒,我就让你销声匿迹!
于是,天军三大巨头,有乐一起笑,有怒一起发,同仇敌忾,直接飞到了这些满清军队的上空,看着他们忙和,琢磨如何对付这些各怀鬼胎的对手,心中想着让他们一个个死无葬身之地。
这三个人,就数张远最憨厚,一般不会做过头的事儿,得饶人处且饶人。
可是今天一听鬼子六出卖国家,把那些杀人强盗引到中国来,就气炸了。
“这鬼子六太无耻!这杂毛鬼子太没有人性!我这次一定要********!一个也不放他们回去!”张远史无前例地大怒,几乎是咆哮着说了出来,还起誓发愿的。
六划一直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这时也拢不住火,恨声说道:“都是狼子野心!都觉得我泱泱中华大国软弱可欺!也幸亏我天国天军已经枝繁叶盛,否则又是一个饮恨终生!既然如此,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永远难忘的教训好了!”
通过高倍望远镜,麦轲已经看到满清一百万杂牌军行军扬起的征尘,有四个人趾高气昂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一个自然是六爷奕訢,另一个和他并肩的是一个高大的白人军官,估计是白俄的统领。
在这二人两边,各有一个男子,一个明显就是倭寇的模样,怎么看怎么是倭寇。
另一个必然是高丽棒子,一面是趾高气扬;另一面是奴颜卑膝,二者天然混合,十三不靠就那样硬搭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
再看后面的队伍,那真是人山人海!
前面走的是各国杂牌军,后面走的则是满清自己的部队。
从士气上看,满清的军队无精打采;老外的兵则趾高气昂。
士气绝不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白俄的四十万大军,则占据了中央,摆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
要说军容严整,还是这支部队。
只见他们肩扛插着刺刀的毛瑟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口中还喊着口号,似乎在演兵场上大阅兵。
别说,那位白俄司令官,就是跟着六爷奕訢旁边走的那位,真是把这趟出兵看作是训练和演习。
在他看来,用他的四十万大军去打中国的乱民,绝对是杀小鸡用大牛刀,泰山压一个小鸡蛋!
虽然挑战性不强,但是他还是全力竞争,把这个机会拿到了手!
他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是他的大哥,都极端想继承其父皇,也就是尼古拉一世的皇位。
他的大哥呢,亚历山德罗守旧,争夺皇位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他是第一顺位继承者。
因此,他就不是那样的竭尽全力争夺这个统兵的机会,他有精力,宁肯多花在取悦父母身上。
而亚历山德罗维奇呢,对军队的重要性认识得非常清楚,他是宁肯舍弃一切,也要保持对军队的控制。
这样的心态,当然促成了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最后胜利。
同时,在那些军人的心里,他们也是宁愿接受亚历山德罗维奇,而不是那个花花公子亚历山德罗守旧。
既然要笼络军队,亚历山德罗维奇就双管齐下。
凡是能为官兵争取到的好处,他一定要拿到,除此之外,还有额外的好处。
比如,满清付给他们的出征费,这些在别的国家,都被他们的官府拿去;而亚历山德罗维奇呢,全部扣留,发给了官兵!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他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就是行军途中,他也和训练计划结合起来。
所以他们不但步伐整齐,还不时操操正步!
亚历山德罗维奇也想用这种方式表明,我白俄大军就是比你们厉害多了!看你们光是行军就累成了狗,我们却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差距这样大,是不是应该多给点银子?嗯?
亚历山德罗维奇现在的求战热情非常高,因为他觉得真打实杀、真刀实枪,才有一点儿挑战性。
至于说有失败的可能,有伤亡的危险,他嗤之以鼻!
那些病夫能伤得了我大白俄军队?笑话!
六爷奕訢虽然和身边的三位友邦人士有说有笑,但是心里也是万般无奈。
作为一个最通晓外事的满清皇朝高层,他哪里会不知道这些人都是蛇蝎心肠,虎狼之辈?
可是四哥那里败仗连连、二百万大军很快就去了一半,这个速度比热汤浇雪的熔化速度还快!
自己能调动的资源在以前的绝户令下,已经消耗殆尽;不可能对前线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援,即使把所有剩下的老少残兵,都赶将过去,也不过四五十万的样子。
加上他们的战斗力有限,半天就被打光了!
所以,他是万般无奈他才向外国借兵的!
再说,割让领土,他哪里愿意这样做?
可是国库里的银子,若不是上次的绝户计,早就一干二净了!
现存的一些,他都给了那些老外当作出征费!
十万般无奈下,他才杀鸡取卵,以割让土地为代价,换得他们出兵。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整个部队,甚至他们的相貌,都被天军三个家伙看得清清楚楚。
至于咸丰皇帝那一线、淮河第二道防线那一拨,三人都早已胸有成竹,不需再看。
“怎么样?如何调整我们的目标和计划?既然有人来趟这趟浑水,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是吧?”麦轲决定结束观察,最出相应对策。
“我的意见是把敌人分成三层,然后把它们分别隔开包围,再从南北方向发起攻击,干净彻底消灭所有包围圈内的敌人!”
张远率先发言,大刀阔斧!
“同意!”六划立即赞同,又道:“分割包围以后,我们的兵力可能会捉襟见肘,尤其是夹在敌军中间的两条线,会受到很大压力!因为我们必须面面俱到,敌人则可以集中兵力,冲破一点,不及其余。”
“这正好检验一下我军的战斗力!总是顺风顺水的,那仗谁不能打胜?以少数兵力,顶住敌人的两线冲锋,才见真章!”张远对自己训练出来的队伍充满信心。
麦轲自己则计算了自己的本钱和四线作战的需求。
淮河的第二道防线一线,表面是一百万对一百万,实际上有一个四十万的变数。
吴文镕的四十万,将在最有利的时刻,火线起义,不但减少了敌人的力量,而且还有可能对敌人反击,成为我们的力量。
这样一算,这一线的力量,就是一百四十万天军对垒六十万清军。
有八十万的顺差!
第二道防线,就是天军的中枢兵团、西方兵团、北方兵官,对垒满清的三个集团,人数是八十万对八十万。
这一条战线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第三条战线就是六爷统领的中外混合部队,共有一百万!
而天军的部队呢,有西北兵团的二十万骑兵是机动力量,用骑兵打倭寇、打高丽棒子必然是碾压之势!
用骑兵打白俄的骑兵和步兵,很可能是棋逢对手!
这样算来,天军的总兵力是二百四十万,满清一方也是二百四十万。
但是,天军要分成四线作战,而满清只需要三线!
因此,天军的兵力略占下风。
不过,表面看起来天军人数略少,实际上还有些因素没有算上去,而这些都是有利于天军的。
最重要的就是天军的六原素特种部队,小刀郡主早就在那里摩拳擦掌了!
他们的二十万专家,起码顶上天军的常规部队二十万,甚至顶得上百万兵!
其次,虫洞的动物同盟军,成千累万,只要有需要,它们就可以出动,用各种变通方式攻击敌人。
对,就让他们对付那些老外,反正也不需要语言交流!
那么白俄不是自恃身强力壮吗?让他们跟巨象、莽牛对垒试试!
还有那些空军勇士,前面已经牛刀小试,现在是不是可以大展身手了?
最后,还有彼得的水师!
交战地区到处都是河湖密布,正是水师发挥的好场所,别的不说,二百多只约拿大鱼,就不是他们能挡得住的。
这样算来,岂不是大有优势!
“好,我来排兵布阵!
“石达开!命令你部迅速插到清军淮河第二道防线的北面,坚决阻止咸丰的部队和淮河防线汇合!
“胡以晃!命令你部立刻赶到中外杂牌军的北方,然后予以包围并展开攻击,不让一个人从你那个防线逃脱!
“虫洞!带领你的动物同盟军,把大象、瘤牛、虎豹等大型动物,都布置在满清杂牌军的后面,对他们形成压力,随时展开进攻!
“小刀郡主……”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89章 旭州铁打营盘
ps:看《三栖特种兵》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小刀郡主!”麦轲又叫了一声,想想还没有具体的任务可以分配,就改变了主意。
“咳!小刀郡主,你的任务回头再说。”
又接着命令:“石达开、胡以晃,你们二人带领自己的部队,负责整条战线;石达开你要负责两面作战,如果敌人撕开了你的防线,你就立刻给我堵上!”
麦轲布置完了步兵,又安排水师。
“还有,彼得,两淮之间,水网纵横,正是你大显身手之地,我给你随机处置权,只要不和我给你的命令发生冲突,你可以自行其事!
“另外,约拿大鱼和各种水族同盟军,也由你来统一指挥,同时注意与虫洞紧密配合。”
麦轲布置完毕,各人分头去忙了。
彼得、六划还是去了他们的总指挥所,麦轲则直奔旭州而去。
麦轲去旭州干嘛?
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目的,它就是到那里看看。
皇帝刚离开那里,六爷又要进驻,这可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话说旭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重地,似乎有一段时间叫做彭城,还被一些割据势力当作都城,有不少古老的军事设施。
既然咸丰走了,六爷还没有进来,看看有没有机会来个雀占鸠巢?
麦轲混进城区一看,才知道自己有点异想天开了。
咸丰虽然走了,旭州作为府衙所在地,知府和千总这样的地方机构还依然健在,他们也有几千府兵呢。
除了官兵,还有两三万乡勇,这些人由于就在战区,所以不必把这些民间武装聚集调走。
因此,虽然咸丰走了,六爷还没有到,这里的防守却是滴水不漏的。
麦轲转了一圈,发现城内的防卫就很一般了。
麦柯就在城内乱逛,竟然一个询问的都没有遇到。
一会功夫,他来到城中央的一座空荡荡的大营,一看就是原来咸丰扎营的地方,规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