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已经迫近怀安,猪八戒已经累得满头大汗,那些约拿大鱼也没有开始那样活跃了。
它们虽然都是力大无穷,这样的体力活时间一长,也会累的。
“八戒!你告诉大家都就地休息!”
麦轲又找到小约拿大鱼,告诉它除了立下十条大鱼以外,其它鱼都游到怀安城西的洪泽湖去休息。
这时候,孟孝已经把精锐的船员都集中起来,共有一万名,集中在十艘大型战舰上,为了增加隐蔽性,船上所有天军的标志都被取下。
麦轲已声令下,十条大鱼当先开路,后面紧跟跟着十艘大船。
靠近怀安的时候,这支鱼船组合的舰队驶入了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南北走向,正好从怀安城东流过。
十条船舰规模不大,又没有识别标志,加之旧城的战斗非常激烈,把人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没人注意天军的战舰已经来到城门。
怀安城的外围护城河东段和大运河相通,天军的大鱼和战舰从那里鱼贯进入,一直来到北门的正门,洪极门。
然后,大鱼开路,又进入了里层的濠河,这里已经接近城墙了。
这时,守城的清兵已经发现不对,大声吆喝着跑过来。
可是,舰上的天军勇士正等着这个登城的机会,立刻行动起来。
许多特选的战士,身体特别灵活,他们爬到了桅杆的顶端,然后纵身一跳,直接飞上了城墙!
墙头上的清兵都是一些老弱,虽然也是拼命阻击这些飞天而降的天军,怎奈武力相差太悬殊,都被一一砍翻。
天军都是英雄中的英雄。
时间不长,天军已经有一千多人登上了城头!
这个时候,轰隆一声,城门也就约拿大鱼撞倒,连船带人都从大门进入了城内!
进入了城内,依然是子城阻挡了天军的去路,可惜这里没有什么足够的军人守卫。
被天军一阵水陆齐攻把子城破掉。
天军过了子城,继续向南插进,敌人也纷纷从南部涌来,试图阻挡天军进一步深人。
不过,这些人显然都不是主力清军,被天军迎头一阵猛揍,就溃逃而去。
在接近新城南门的时候,天军终于遇到了劲敌,就是韩继勇率领的韩家军。
两军摆圆了阵脚,然后就搅在了一起厮杀。
双方都拼了命,转眼间就是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双方各死了一千多人以后,发觉谁也打不赢谁,不约而同地脱离了战斗。
韩家军不但脱离了接触,而且扭头就走,出了北城,把整个北城都留给了天军。
就在天军打韩家军的时候,许多清兵乘机逃出了南门,表明他们对新城已经不抱希望。
麦轲指挥天军步步紧跟,韩家军撤出了新城,他立刻指挥天军占据了南门城楼。
随后,五千多人一涌出了南门,向中间的联城攻击而去。
麦轲本来还打着如意算盘,这个中城也就是联城,捎带着就拿下了!
可是,麦轲的算盘不如清兵的算盘响,他们已经先期在中城做好了准备,见麦轲的五千多人来了,迎头就是一阵枪炮箭矢。
天军继续进击,有一百多人被打死打伤。
天军的军舰也开始火力支援,压制了敌人的枪炮。
可是天军也依然处于挨打的局面,死伤也在持续增加。
突然,一声闷雷响起,滚滚轰动从东北响到西南,紧着者,豆大的雨点从昏暗的苍穹飘落,一阵阵凄风伴随而来!
不是吧?麦轲抬起脑袋四周看了一圈,这是什么季节呀,就开始下雨了?
这时堪称冬雨的雨滴落在身上,格外冰凉,再好的身体也抵抗不住这总湿寒的侵袭!
麦轲立即下令撤回新城内避雨!
麦轲随即起飞,升高四望,目力所及,都是这种云雨天气。
同时,麦轲还看到,旧城也全被天军占领,也在旧城和联城之间和清军对垒。
一场不期而至的特早春雨让战争暂时停止。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48章 摄灵再施绝户
摄灵和咸丰在一起,盯着从姜苏怀安来的飞檄传书,脸色全都阴沉得如同外面的天气,乌云漫卷,阴雨绵绵。
这是总督陆建瀛发来的加急文书,报告整个东部战场的情况,尤其是怀安即将失守的消息。
怀安已经是姜苏的最后一处战略要地,如果失去,整个姜苏富饶之地、鱼米之乡,就要陷入敌手。
更重要的是,经济大动脉京杭大运河,就会失去,北部的半壁江山,就会失去生命的支持。
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是,这种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现在已经不可避免!
根据陆建瀛的情报,怀安的三城已经被天军占领了二城,还有一城也被天军团团包围!
现在陆建瀛的残部、怀安知府、漕运总督、当地豪绅淮阴侯的后代,都已经推入联城,也就是在新城、旧城中间的仅存的城市。
因为阴雨的关系,天军的进攻暂处停止,也让这些满清各方的势力喘了一口气。
但是,这个时候、这样的天气不可能长久,天晴雨住,必定是天军重新发起进攻的时机。
其实,即使是雨一直下,天一直阴,也难以阻止天军的进攻,因为天军的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比如他们的大鱼;怀安城的城门基本上都是被它们给撞开的!
还有他们的火攻和利器,都是没有办法对敌的。
这已经是陆建瀛的第二十封告急信,前十封说的是节节败退的事宜,后面这些都是怀安城被天军破门而入的情节。
最后,陆建瀛说,联城是他们最后的据点,他们所有人都立下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誓与联城共存亡!
咸丰死死盯着那封书信,心底生出一股无力的绝望!
这次全力以赴的大战,自从今天早晨开战以来,竟然没有一处胜利的消息!
最好的消息就是南方战线了,也不过是打了个平手,他心里有数,那是因为有他的绝对心腹、而且本事最高的钦差大臣曾国藩在那里操持。
如果只靠湖广总督程矞采,别说取胜,连平手的机会也没有。
如果这种趋势不制止,让其继续存在甚至蔓延,这仗也不用打了!
难道真的要推行摄灵的另一招绝户计?
而这个绝户计和前一个有本质的不同。
前一个只不过是特殊时期,挖掘所有潜力,把那些逃避战争的人驱赶到前线。
这一个,就是直接杀人!
为了自己活命,直接断了别人的性命!
而且这个杀人的对象,不但有敌人,而且又不是敌人的平民百姓,更有自己人,自己的军队、官府吏员。
因为这个杀人,是无差别地杀,只要在那个地区,就无处逃避。
摄灵这个绝户计就是造成大面积黄河灾害,把那些处在波及地区的天军全部淹死。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被淹地区的所有百姓全部陪葬!
就是那些和天军战斗的官府和军队,也不能幸免,不能让他们事先得到消息,而逃避洪水,那样肯定会打草惊蛇。
一旦天军事前知道,目的就难以达到。
如果天军逃出了洪水淹没,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损失,全部成为枉然。
因此,咸丰虽然知道了这个计划,却一直没有点头。
他最大的纠结就是满清历代皇帝从来没有想过用这种方式打击敌人。
即使他们手段惨烈的开国先祖,也没有这样做过。
今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这招,但是依然拿不定主意。
“摄灵,又没有不用制造黄河水灾而达到同样目的的方法?主动利用黄河去杀人,我心难安!我大清祖辈都是致力于治理黄河,造福人民,我怎么能做……”咸丰想来想去不得要领,又向摄灵问计。
“没有!”摄灵简洁明确地回答。
至于说换一个方式,别说没有,就是由也不换!这可是我老摄精心准备的计策!
若不如此行,怎么实现我打量杀人的计划?
“不过皇上,你听我说,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利用黄河水作为工具以便夺取胜利的例证,我给你略举几例,就知道你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摄灵看到咸丰纠结如故,也开了先例,给咸丰讲起了道理。
以前他只是出主意,直接就是如何去做。
“喔?还有这事?说来听听。”咸丰还真不知道,皇室教程里可没有这样的内容。
“第一批决开黄河水的历史事件,就是战国时,七国争雄,那时候决黄河水成为常用的战争手段;比如公元前二百八十一年,秦军决黄河水攻魏。
“这次掘河,造成死亡二十万。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秦将王贲攻魏都城连日不下,遂引黄河水灌大梁,迫使魏王出降,直接导致魏国灭亡。
“这次掘河,造成死亡六十万。
“还有五代时,政权更换频繁,人为的黄河水灾是空前的! 例如公元八九六年,朱温决河堤,分河道为二,夹滑州城东流,散漫千余里。
“这次掘河,造成死亡八十万。
“朱温与主要敌手李克用隔黄河对阵,争战三十多年,朱温三次决河水对付李克用,造成一次次人为水灾。
“这三次掘河,共造成死亡一百二十万。
“后梁末帝,也就是朱温之子,在贞明四年,也就是九百一百年,的时候,梁将谢彦章为阻李克用的唐兵,决河堤,大水弥漫曹濮二州。
“这次掘河,造成死亡五十万。
“后末帝龙德三年,也就是九百二十三年,梁将段凝又在酸枣决黄河口。
“这次掘河,造成死亡三十万。
“现在换个朝代,也是一样!后晋出帝开运元年,也就是九百四十四年,他们再次造成滑州黄河大堤再次决口,大水漫溢汴、曹、单、濮、郓五州。
“这次掘河,造成死亡九十万。
“这次河决,大水环绕郓州城西南的梁山,成为著名的梁山泊,也就是后来宋朝宋江起义的根据地所在。
“北宋时,黄河灾害又超过前代,决口频繁,黄河水滚滚而下,令人怵目惊心,因之,从此以后,人们才普遍使用黄河名称并简称为‘黄’,以前都称之为‘大河’,简称为‘喝’的。
“但不管怎样改道。河道一直是注入渤海的。
“知道南宋初年,杜充继宗泽之后担任了汴京留守。
“杜充是个有独立见解的人,尽废宗泽生前的防务,也为金兵再次南下留下了机会。
“宋高宗建炎二年,也就是以前一百二十八年,金兵从杉东、和南、闪西三路南犯,是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
“这次掘河,造成直接死亡四十万,不算以后历年的黄河灾害。
“从此,开始了黄河长期南泛入淮的时期,直到现在。
“皇上可以看看这些历史事实,掘黄河之水以却敌岂不是家常便饭?”
摄灵有史以来说了这么多,对当时的情景以及造成死亡的人数,如数家珍。
咸丰对摄灵是绝对相信的,而且也惊异于这事历史事件,以及详细的死亡人数。
其实,这对摄灵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他看着咸丰的惊讶,心里一阵自得,虽然没有形于颜色。
为什么它这么清楚?
因为这些水灾都是他亲手造成的!
他自古至今的目的一样,就是利用这样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他对死亡人数如此清楚。
那可都是他的功绩!他焉能不牢牢记住。
咸丰听了摄灵的长篇大论,知道历史上有这么多人和他同路,他也知道这些操作的人,虽然表面上都是一些将领,但是肯定得到了当时的国王或者皇帝的赞同,才动的手。
否则,无人敢冒这种天下之大不韪。
虽然心里不再坚持反对,咸丰依然不确定,于是就提出来教几个大臣来商量一下,比如几个正当其冲的总督。
摄灵急道:“往往不可!如果交给他们去讨论,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再说,也没有时间。”
看着咸丰脸色一沉,他又赶紧补充:“和他们一商量,所有的保密都泡汤了!你想想,如果决定了下来,那些在黄泛区的总督,不通知他的部队转移?他们以转移,难道能瞒过天军的耳目?这样一来,谁会不知道?”
咸丰一听,又一想,果然如此!这件事情,最关键的是保密,才能达到效果,否则即使代价在大,也不起什么作用。
摄灵看咸丰沉默下来,不再反对;但是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就决定再加一把火:“皇上,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一定要御聪独揽,独断专行!此次若能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我保证你名垂千古,创万世不朽基业!皇上,下决心吧!”
即使说到这个程度,咸丰依然没有决断。
摄灵心中不屑,复又催促:“时间不等人!若再耽延,怀安落入敌手矣!”
咸丰这才浑身一颤,想起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死活长短都不论,这一步没有转机,一切都无从谈起。
“照你说的去做吧!”咸丰终于发话!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49章 冬日大河酿灾
为了实施他的这个更加惨烈的绝户计,摄灵也是倾尽了全力!
他把他的二百名弟子全都派了出去,从蛇一到蛇二百,无一缺席。
那个被天军俘获的蛇一零二,早已经被另一个名次排在后面的代替。
根据他们的规矩,蛇为姓,数字为名,实际上代表他们的职位和等次,而不是货真价实的姓名。
因此,都是叫蛇一,很可能已经不是同一个人。
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段,这个名字只属于特定的人。
现在他们每一个人,都带着任务,各守一摊儿。
这一摊儿就是黄河流域的一条支流。
不管是入水的支流,还是出水的支流,都有一人负责驻守。
在入水的支流处驻守的,负责卡住入水的来源,而把那些水聚集起来,等待命令,然后根据命令处理这些聚水。
在出水的支流驻守的,负责挡住水的流出,让所有进入河道的水,全都沿着河道流淌到下游。
除了这些守在一个河口不动地方的二百人以外,还有五十人,从蛇二百零一,到蛇二百五十,全都分散到各个河段,负责把自己的河段的泥沙搅动起来,顺流而下!
这些具体的计划内容,摄灵当然没有和咸丰交待,他也不会对咸丰交低,就如同他的目的一样。
咸丰不过就是它所实现目的的一个工具,一条渠道。
他所谓的对皇帝忠诚,不过是为了实现他的目的障眼法。
他的目的虽然主要是靠他自己策划和实施来保证实现,但是必须得到皇帝的支持。
这个支持就是最低程度的皇帝不会反对,最好的程度就是皇帝大力支持。
因此,他必须取得皇帝的信任。
而这个信任则和他对皇帝的忠诚成正比。
需要注意的是,他的这个对皇帝的忠诚不失实际的忠诚,也就是说,不是他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忠诚。
而是被皇帝认可的忠诚,也就是他表现给皇帝看,然后被皇帝认可的那种忠诚。
因此,这对摄灵也是一种考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