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栖特种兵-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现在开始,孟孝只管前队,把道路打通,有清兵当道,就尽数灭之,一直开到伍河,也就是穿过整个姜苏省,直达桉徽境内。

    后面建立河道的事情,就交给猪八戒负责。

    然后,麦轲来到了河道当中,找小约拿脑袋就是一拳。

    小约拿正在埋头苦干,不禁恼道:“别捣乱,正忙呢!”

    麦轲心中一乐,又是一拳,劲头加大,打得小约拿一哆嗦。

    它不禁大怒道:“谁?真捣乱啊?不对,别人没有这么大力气?难道是彼得?也不对,彼得在中路,不会抛到这里来!难道是麦轲?哈哈哈,不会吧?赶紧看看!”

    它这一套鱼语,只有麦轲知道,要通过灵犀一动才行。

    呼扇一下,一个满是泥泞的大脑袋从泥中伸了出来,被泥浆糊得严严实实鱼眼露出一条小缝,瞥了麦轲一眼。

    “哈哈!果然是你!说,有什么事情?还有,带没带那个什么……八十度?”

    “没带……”

    “什么?没带你就赶来看我,吃我一掌!”

    说这就呼扇着前面那片鱼翅扇向麦轲。

    “慢着!弄碎了就没了!”麦轲变戏法一样,手中拿着两瓶八十度!

    小约拿立刻变招,轻轻地取走了两瓶酒。

    还在嘟哝:“明明是有酒,怎么说没带?”

    麦轲:“我是说‘没带一瓶,带了两瓶!’”

    小约拿赞道:“你很好!比比的好多了!他从来没给我这么好喝的酒!说吧,有什么吩咐?”然后,那扇鱼翅一晃,两瓶酒都入了口。

    麦轲心里话,彼得给你这样的好酒?他要是能得到,还不过他自己喝呢!这可是我独家专用品。

    “嗯,你干得不错,现在听我的,我们换个方式试试!你来!占据第一排的中间位置,然后力量最大的占据你两边的位置,以此类推,一共三十个位置,都占满!”

    每只约拿鱼占地六米宽度,这三十条鱼总宽一百八十米,也就是五十四丈,这就是新淮河的宽度,也就是三分之一里。

    随着麦轲的话,小约拿一马当先,然后调兵遣将,很快把三十个位置占满。

    “好,听我的命令!

    “现在!你们都开始挖泥,每次都是六米方圆的一个泥团!然后甩到左右两边的堤岸上去!一定要甩准!绝对禁止甩到前面和后面!你们只要挖一下就够!接着往前走,下一步同样操作,一直到头!清楚了没有?”

    以小约拿为首的三十条大鱼一头。

    “知道了就开干!”麦轲一声令下。

    “咣哧!”三十个鱼头扎地的动静十分巨大,颇有点地动山摇的气势。

    接着六米见方的泥团,纷纷抛向半空,飞向了两岸。

    麦轲来到后面,命令道:“来!你们来三十六条大鱼,还是劲儿最大的占据中间位置,然后每一个挖出五十米方面的泥团,跑道两边的堤岸!”

    哐哐哐!又是三十六条大鱼到位!

    因为这些鱼稍小一些,所以每轲让它们的泥团从六米方圆降到五米。

    然后麦轲又找来二十只约拿大鱼,占据河道中心,让它们只挖四米的泥团。

    这些鱼倒是不小,只是随着深度的增加,挖掘的困难也相应增大,同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抛掷它们。

    经过这三拨大鱼的开挖,河道最深的地方,已经十五米深,已经足够通行较大的舰船。

    第四波大鱼,只有十四只,每只挖掘三米的泥团。

    这第四层河道,麦轲有特殊用途,就是安装发电机,利用经常不断的河水流动,催动发电机组,提供源源不断的电源。

    为了保证发电机组不被淤泥阻塞,麦轲安排了土原素专家,固定河堤和河底,保证不让一粒泥沙进入河道。

    因此,改造之前的黄河水,是不允许流进这条河的;其他支流,比如沂水、沭水、泗水,都不行!

    同时,固定住着四层河堤,永久性地保持它们设计的形状。

    然后,就把挖掘出来的泥土固定在河堤两岸,形成一个高十米、宽一百米的高台,河底两边各五十米,除了三合一枢纽工程外,都布满了四季果树。

    不但为沿岸民众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而且还起到了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和别处的三合一工程不同的是,这里使用的电力都是河水直接产生的,每隔三十米,就有一条动力电缆从河水中连接到三合一枢纽工程。

    不过,这项功能还没有全面发挥作用。

    建好第一段示范工程以后,麦轲问猪八戒:“知道怎样建了吧?”

    猪八戒大头猛点:“当然!否则我不真成猪了?”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45章 水陆会战怀安

    彼得率领中路水师正在逼近怀安!

    伍云新淮河干线接近了怀安!

    杨秀清东路兵团打到了怀安的东侧!

    三路大军瞬时就会齐聚怀安!

    满清东线防守失利的几万大军也都正在退守怀安!

    怀安会战,迫在眉睫!

    怀安守将、文武官员,现在正站在城楼,试图找出解决困局的方法。

    怀安地处姜苏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

    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

    淮安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

    怀安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 ,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鱼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

    怀安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 、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数条大河在境内纵贯横穿。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怀安设府,明永乐年间,怀安漕运又兴,青江浦开始兴起。

    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

    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

    以青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阳州、酥州、颃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

    漕运总督杨殿邦,负责统筹运河、河道、海军的船舰,受命与天军的彼得对垒。

    虽然在世大宗参与的御前会议上是这么安排的,可是等他匆匆地干驻地,把他的船只整顿一番,挑出三四条可以战斗的大小船只以后,彼得水师三路攻来的消息传到了他的手里。

    这三路水师不但兵精船利,而且进展神速,二个小时的功夫,已经占领了许多城乡,利他的驻地怀安不够半天水路了!

    现在他站在淮安城墙上,看着四通八达的水路,这以前都是他的极大便利,可以四处用大船出击,想再都成了他的致命威胁,天军从哪里都能冲进来要了他的命啊!

    跟他站在一起的,是当地豪绅头领韩继信,文人打扮;另一人是他的弟弟,韩继勇,武士气派。

    这哥儿俩都是淮阴侯韩信的后代,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使整个怀安的士绅领班,而韩继勇则是团练的总头领。

    他们二人虽然和杨殿邦一起,观看怀安城的防御,也得知了天军水师三路齐来的消息,而且他们还关注了另一路天军,就是杨秀清的东路兵团。

    着东路兵团十战十捷以后,急需挥军西下,打得两江总督陆建瀛屡战屡败,一路丢兵弃甲,也逃向这个方向。

    虽然诸路水师陆军都有不利消息,这韩氏哥儿俩并未胆怯,对自己的智谋和浑身武艺信心十足。

    另外就是当地的官员和守军,其中有知府刘沄,当地驻军的所有千总,一共十四员,另有大河守备一员。

    怀安除了奔府的城郭以外,还与河下镇、板闸镇、以及青江浦连接在一起,组成绵延数十里的巨大带形城市。

    那些千总,每人所率领的兵力都至少二千多人,多者可以有三四千人,总兵力也有四万人左右。

    好像以人们的心情相配合,天上的乌云滚滚,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时间不长,怀安上空就已经乌云密布,给沉闷的气氛格外添加了一点儿肃杀味道。

    韩继信仰头观天,心中纳闷,往年这个时候根本就不会下雨的,这整个江淮地区,都是与谁都集中的夏季,也是造成域内河水暴涨,泛滥成灾的原因之一。

    不过,如果下一场暴雨也好,毕竟给那些野外行军作战的天军增加许多困难,他们要在泥泞和雨水中坚持。

    虽然这群人中杨殿邦官职最大,一品大员,其次是知府刘沄,正四品,可是全面指挥的权利都交给了韩继信。

    生命交关的时刻,韩继信也没有客气,当即挑起了这副重担。

    因此,这个连环城的防守大阵,都是韩继信的杰作。

    正在这个时候,从东方传来噪杂的声响,原来是一阵阵喊杀声,工夫不大,杀声山崩地裂般爆响起来。

    在望东开,数不清的士兵从东方跑来,如同黄河倒灌一边,纷纷攘攘地跑了过来。

    他们人人恨不得爹娘多生给自己两条腿,把吃奶的劲头都拿了出来。

    就在他们后面,更多的人衔尾而追,那是天军的东路兵团。

    “接应他们进入青江埔!”

    青江埔是漕运总指挥部,现在正是清淡季节,所以有大量的场地,足以安置这些退兵,还可以防止万一天军跟着混进去,打乱其他地方的防守。

    漕运总督杨殿邦虽然不愿意,但是说好了总指挥交给韩继心来作,他也就没有干涉。

    幸好陆建瀛用兵有方,还留有拦阻的追兵的后路,在韩继勇率领三千韩家兵突起接应以后,天军就没有追得太紧,把切下来的为把吃掉,就住手不打了。

    皆是如此,这个尾巴也把陆建瀛心痛够呛。

    不但有一万多人,而且许多都是精锐部分,否则也不会让他们殿后。

    不过好在终于跑了回来,而是人大军折损了一半多,现在大约还有八万多人,立刻就可以上战场冲锋杀敌。

    接应近来八万助手,韩继信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这八万人对增加防守,大有助力;忧的是,敌人的追兵也尾随而来,看人数刻就多多了。

    似乎比陆建瀛的人数多二三倍。

    韩继信的估计基本靠谱,杨秀清的部队现在是二十五万!

    也就是说,他打了三个小时的仗,不但人数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五万人!

    这也是麦轲的一着绝活!这也是为什么他特别鼓励俘虏敌人。

    这些敌人的俘虏,不但马上让敌人一对一的减少;而且还让天军几乎是一对一的增加。

    因为这些俘虏兵,一见到天军的打仗和生活条件,马上羡慕得恨不能马上成为其中一员!

    即使有极少数顽固不化的,用那个微型禁锢系统一上,只要不是特别愚蠢的,就知道光棍不吃眼前亏了。

    至于一进入天军,在产生二心,给天军制造一些混乱,那简直是绝无可能,一个班里顶多只增加一个这样的兵,他会发觉自己掉进了一片汪洋大海。

    其他十一双眼睛都盯着他呢。

    杨秀清的这二十五万人立刻把青江埔包围得水泄不通,还能分出人马把怀安的四围陆路卡断了。

    彼得的水陆大军随后赶到,直接就把怀安的前门水路堵住。

    前面堵住了黄河水道,后面的船队一个拐弯,就把漕运的必经之路京杭大运河卡断!

    因此,两条最主要的水路直接落人天军之手。

    而杨殿邦的船队,数量虽然极多,却不敢和彼得的水师在宽阔水面开战。

    他已经知道,彼得的船都是钢铁战舰,而他的呢,铁甲舰都很少,主力舰队都是木制帆船,凑凑热闹还行,真打就指望不上了。

    现在彼得和杨秀清正站在一起,决定马上展开进攻。

    从黄河距离护城河大约有十丈的距离,军舰虽然不能登上城墙,但是可以掩护。

    在建的枪炮弓箭火力掩护下,杨秀清的部队开始冲锋!

    清兵的护城炮、城墙弩,也很强劲,原来这里是漕运中心,为了保护这个经济动脉,他们历年准备的城防和武器都是最先进的。

    双方打得激烈,杨秀清的部队一时被压住,无法抬头。

    彼得大怒,命令约拿鱼把黄河和护城河之间打开通道,然后军舰抵近城墙开炮!基金

    终于压制了敌人的火力!

    清兵的船队也从水路偷偷出来,对天军的军舰展开攻击,力图减轻城墙守军的压力,可是很快就被天军的舰队发现,几炮就把露面的敌舰打碎!其余的舰只赶紧缩了回去。

    这一下清军水师,不但没有帮上忙,反而给天军提供了水上进城的线索,跟着就追了进去。

    这样水陆两栖群面压制,杨秀清的部队越战越勇,终于攻破了南门!

    南门的城楼上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天军的登城部队虽然英勇异常,但是上城的通道一直没有打通,所以总是处于以少打多的局面,一直没有占到压倒优势!

    最后,那些约拿大鱼从护城河开始,一直开水路到南门城门处,直接把大门撞开,才让大量的天军勇士冲进了城门!

    这些人从城门里面攀登上城楼,和那里浴血奋战的勇士同心合力,才把那些顽固的清兵解决。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些人不是清兵,而是韩信的后裔,个个都是悍不畏死。

    这时候,后面的天军陆续进来,本来以为怀安城就此得手了,哪里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子城,他们只不过攻破了一个子城而已!

    原来他们并不清楚这怀安城的这个特征,而这个城的复杂程度,超过天军以前攻破的任何城市,以十面埋伏闻名的淮阴侯后人,岂是等闲!

    这些进城的天军不但没有获得胜利,反而陷入了极大的危机!

    他们正在往城里的方向进军,猛听的一声梆子响,前面的高层建筑上,左右两面的房屋店铺上,都站起了密密麻麻的人影,人人持抢拉弓,对准了这些陷入包围的人!

    更加可怕的是,从地层的墙壁中,伸出了许多炮筒,狰狞地对他们张开了大口!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46章 旧城决死争夺

    攻城的天军攻破南城的外城,马上遇到了南门内的子城,从三面伸出的枪炮弓箭,把他们团团包围,立即把他们陷入前所未有的险境。

    率领这些天军勇士攻入城中的天军大将陈阿林,他作战经验丰富,见到这种情况,知道无法完全避免伤亡,惟有避开正面的打击,到火力比较薄弱的方向隐藏。

    “让开正面,占领两厢!” 陈阿林只来得及大喊一声。

    不过,随着他的声音,正面子城和两厢的枪炮箭矢已经如同骤雨倾泻而下!

    那些听到命令但是依然发愣的年轻天军战士,纷纷中抢中箭,倒在地上!

    及时听到命令,反应机敏,立即行动的士兵,才有所反应,向两侧移动;可是敌人的火力覆盖面很宽,这些人没有跑动几步,依然处于敌人的打击范围,也被尽数打倒。

    只有最富有经验的战士,在陈阿林尚未发出命令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不对,作出了先机性的反应,已经闪身移动到了两边的射击死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