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珠传说-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大龙“……”
丁长河“明天一早,跟我去给人家道歉!”
岳大龙“……”
丁长河“叫上下泉乡,一起去……”
岳大龙???
卢大林在现场很是郁闷。如果岳大龙是那只鸡,那么他卢大林就是一只猴,这是典型的杀鸡儆猴,猴子的心情能好受吗?
石光南说“那个谢老板,我能冒昧地问一句,您这个矿,储量究竟有多少?”
谢安平说“您不问,我们也要给县里备案的。我们每个月也就开采个万把吨,第一期能开采个十来年吧。”
丁长河一愣“那是真有上百万吨了?”
谢安平说“储量这玩意,都是预估的。谁又能估得准呢?而且我们请的勘探队,技术水平都有限……”
哦。原来是这样。
石光南“既然来了,咱们就去矿上看看吧。”
金珠传说
第447章:全国土地普查
两位县官要视察,而且是人家管辖的地盘,拦是拦不住的。(全本小说网,https://。)
谢红兵赶紧找来一批安全帽,当然是红色的那种,领导专用的,不是黄色的。
每位领导都戴了一顶红帽子,来到了矿区工地。
工地上,铲车,钩机,卡车,都在忙碌地操作着,小山包炸出来一个大豁口,山皮正在一车车被运出来。
一群红帽子走进施工现场,看到豁口的深处,露出来的红色的矿脉。
现在并没有挖掘矿脉,还在外围进行清理,只能看见有矿了,至于有多少,什么品位的,仅靠这一个剖面,还不太好判断。
石光南说:“有矿就好!恭喜谢老板!恭喜乔老板!”
丁长河则在琢磨着,这个矿能给红水县贡献的产值和税收。
红水县是有过铜矿的,丁县长算是比较了解铜矿石的行情。一般情况,开采十吨矿,能选出来2吨矿石,品位在10以上就算不错了,这种矿石能卖到一千到一千二一吨。
如果真如两位老板所说,每月开采一万吨,那么每月的产值也就两百多万,全年产值也就两千多万,马马虎虎吧,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唉,可惜了,冶炼厂和电缆厂都不在红水县,少了不少产值和税收。
目前这个工地的样子,实在没什么好看的,两位县官看了几眼,转了一圈,就打道回府了。
送走了两位县官和两位乡长,谢安平喊过来他的侄子:“红兵,好好把握施工进度,前期确保每月一万吨就可以了,不要干得太猛。”
谢红兵说:“一万吨还少啊,三十吨的大卡,每天都要干十几车呢。”
谢安平拍了拍他侄子的肩膀:“咱们就是干物流的,最不缺的就是大卡车。”
交待完这里的事情,谢安平就回三边去了,二庆公司的炼油厂,这几天是关键时期,他要回去盯着。
乔山没回三边,他直接去了甘州,盯着铁矿那边的进度。
李东文留在铜城,关注这这里的进度。
这一天,周道平过来汇报:“有几家公司报告,当地官府正在普查耕地面积,我们的不少土地,都被登记在册了,今年起,就要按照耕地面积缴纳农业税了。”
李东文说:“缴税是应该的。都不缴税,官府吃啥喝啥?通知各个公司,如实上报。”
农民缴税都能活得越来越好,公司缴点税还能活不了了?
桃花仙各地分公司陆续报上来耕地面积,李东文一看,自己还真成了大地主啊。
通远县上报:耕地35万亩。
徽成县上报:耕地15万亩。
三边县上报:耕地25万亩。
武安县上报:耕地390万亩。
红水县上报:耕地40万亩。
万州农场上报:耕地5000亩。
神鸟和神龙没有上报耕地,他们都是林地。
李东文粗粗一算,公司耕地面积超过了500万亩。
嗯?不对数吧?哥们好像不止这点地啊?
这次普查的是耕地,没有包括林场和草场,桃花仙公司的林场和草场还有不少呢。
华夏对耕地的控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有一个红线,全国总控制线,不得低于18亿亩。
桃花仙这500万亩耕地,是这几年时间,生生开垦出来的,是实打实的增量。看起来500万亩不算少,但和全国总量比起来,连个零头都不到。
李东文这边正琢磨着呢,周道平又过来汇报:
“吴州公司成功收购了一家棉纺厂,6000多人的大厂,3000多亩地。更名为吴州桃花仙棉纺厂,他们计划搞个揭牌仪式,邀请您参加。”
“好!”
“凉州新建了两家工厂,一家葡萄酒厂,一家棉籽榨油厂,他们计划搞一个落成典礼,邀请您参加。”
“好!”
“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今年是第20个教师节,和我们公司联合办学的农林大学,计划搞一个大型庆祝活动,邀请您参加。”
“好!”
“15号,万州开渔,渔人码头全面启用,他们计划搞个盛大的开渔仪式,也邀请您参加。”
“好……嗯?这个月怎么这么多事?”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公司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周道平赶紧把马屁送上,心里嘀咕:你这么大的老板,要想参加活动,天天都有啊。
“这个月还有什么?”
“莞城家具厂上市敲钟,日期定了,27号,在中秋节前一天。还有通远农博会……”
“停,别还有了,就这些吧。你把行程安排一下……”
李东文忽然发现,自己这小日子过得还是蛮充实的。
李东文在吴州棉纺厂揭牌的时候,谢安平报告了一个好消息:二庆公司的炼油厂出油了。
这消息还用你报告吗?不出油才是怪事。
与此同时,距离数十里外,二庆公司的另外一家炼油厂,也是一片欢腾。他们复制的那个炼油厂,也成功出油啦!
“这技术貌似也没什么难的嘛,我们只要照着建就是了。”
“干得不错,给你们记一大功!”
“好好研究一下,写成报告,争取在集团公司全面推广……”
“那个,咱们能申请专利吗?”
“专利嘛,先去查一下,安平公司他们申请的通过了没有,毕竟是人家的技术嘛……”
“还不能高兴太早,要随时注意观察。等这两个炼油厂运行稳定之后,我们会邀请上级领导来参观的,这就是炼油技术的一次革命,咱们也可以搞技术输出嘛……”
二庆公司正做着一个大大的美梦。
吴州。
李东文参加完棉纺厂的揭牌仪式,正在厂区里视察。
这家6000多人的大厂,几十年的历史了,基础还是不错的。就是设备有些陈旧,技术有些落后,企业负担过重,没钱上新技术新设备。
棉纺厂的主要产品就是劳动布,也叫牛仔布,技术含量低,产品利润当然也低。
靛蓝劳动布,在上个世纪,一直是一线工人的劳动服的主要材料,炼钢工人,挖矿工人,石油工人……总之,几乎各种工人都穿这个,所以根本不愁销路。
但是,生产这种劳动布,利润实在太低了,棉纺厂也就是个勉强维持,要死不活的。
桃花仙公司收购以后,最高兴的就是厂里的产业工人,工资普遍大幅上涨。桃花仙公司现在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500,这个是硬指标,老板亲自规定的红线,那是谁都不能改变的。
这年头,个税起征点才800元,桃花仙公司早就已经全员纳税了。
“你们有什么打算啊?”李东文问了一句。
第448章:葡萄熟了(求推荐)
“你们有什么打算啊?”
面对大老板的问话,刘颖看了一眼郭丕夷,郭丕夷摊手示意,你来说吧。(全本小说网,https://。)
刘颖没再客气,直接说“首先要调整产品结构。棉布的种类有几十种,牛仔布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先从纺纱开始调整,将减少普梳纱的生产,加大精梳纱的生产。这就需要设备更新和技术更新,还好我们有自己的纺织设备厂,目前已经开始安装新设备了。”
“下一步,我们考虑进行深加工,向纺织行业下游延伸,比如生产高档毛巾,浴巾,内衣裤,袜子,手套等等……再有可能,进军更高毛利的床上用品,枕巾,枕套,床单,床套,被单,被套……”
小妮子,野心不小啊!
野心越大,我越高兴。
“好!不错!好好干……”
李东文像个大领导似的,打着官腔。
怪不得领导喜欢打官腔,原来打官腔的感觉真好,真不错……
离开了吴州,李东文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凉州。
白露已过,西北的天气逐渐转凉。
紫色的葡萄已经挂上了一层白霜,从葡萄架上垂下来,一串串的,像倒悬的宝塔,煞是好看。
甜!甜的清澈!
酸!酸的也清澈!
香!香得更清澈!
酸甜可口!清香诱人!
这是每一位尝过葡萄的人,共同的感受!
张红霞一狠心出厂价8块钱一斤,先发往全国各地专卖店,试试水。
凭啥那些进口葡萄能卖那么贵,我们的葡萄也不差!
卖不掉的话,大不了我们自己酿酒!
挂果第一年,葡萄产量并不高,平均亩产500斤的样子。
但是,当初的栽种面积足够大啊,五十多万亩啊。当初是当成植树造林的任务来栽种的,树苗紧缺,葡萄树也似树啊,用来充数的。
三年过去了,如今竟然误打误撞,有了收获。每亩500斤,也有4000块的产出,虽然比不上种菜,但也比种小麦,种青稞强啊。
一箱箱葡萄被装上了冷鲜车,陆续运往全国各地专卖店。
自家的葡萄酒厂,李东文当然要关注一下。
下到酒窖里一看,嚯,好家伙,一排排的橡木桶,全部是赞新的。
张红霞说“咱们橡木桶,正宗的法国货,可是不便宜,两百多欧元一个,进口过来的。”
“买了多少个?”李东文随口一问。
“没敢多买,只买了一万个回来。”张红霞说。
“能酿多少酒?”
“一桶300瓶,50箱酒。”
“明年多买点。怎么都是空桶?”
张红霞解释“还没有到这一步呢。这些橡木桶是储酒的,发酵过的葡萄酒,过滤澄清之后,才装到这个桶里,储存几个月或者几年,才装瓶的。”
嗯?这是个什么搞法?
看来大仙也不是万能的,还需要从头学习一下这个葡萄酒的酿酒知识。
李东文这一整天都在葡萄酒厂转悠,把酿酒的各个环节都琢磨了一遍,最后发现,只有两个环节,自己能做点手脚……嗯,帮上点小忙。
一个是过滤澄清环节,一个简单的“清化阵”就搞定了。这个环节,对葡萄酒的品质有不小的影响,能让酒体更加清澈,透亮。
另一个就是橡木桶醇化环节,一个“度月入年”的阵法就解决了,就是弱化版的“度日如年”,大大提高醇熟效率和效果。
暂时只能先这样了。
影响葡萄酒品质的最大因素,还是葡萄的品质。
咱们这葡萄,没有农药,不用化肥,都是吃灵石长大的,品质还用说吗?
李东文鼓捣完两个阵法,又对张红霞交代了一番“咱们的葡萄酒争取早点上市,不用储存几年,几个月就差不多了。”
武安桃花仙农场,今年种了八十多万亩棉花。
种棉花,当然没有种菜收益高,但也是迫不得已,附近的蔬菜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了,地也不能撂荒着,种棉花总比种麦子收益要好一些,就是采摘棉花辛苦一些。
桃花仙棉花的亩产,今年达到了900多斤,而且都是优质长绒棉,能卖到3块多钱一斤,每亩的产出接近三千块。
李老板硬性规定咱们桃花仙公司的出品,一向以品质至上著称,桃花仙棉花的采摘,必须是纯人工采摘,确保每一朵棉花的品质。
棉花的采收期长达一个多月,属于边成熟边采收的那种。武安棉花的采收期,从7月下旬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
桃花仙的棉花,长得整齐,花朵够大,采摘相对容易一些,一个熟练的采棉工,一天能采摘两三百斤,不熟练的,也能采摘一百多斤。
桃花仙公司,最忙碌的季节,就是秋天了。
到了棉花采摘季,就开始全民皆兵,办公室行政财务人员也要田间地头,甚至连放暑假的学生都动员起来,过来勤工俭学。
棉花的采收,最怕下雨。采收回来的棉花,要晒干以后,才能打包入库。
今年的棉花就不需要积压仓库了,桃花仙有了自己的棉纺厂,直接运到吴州就是了。
然而,可是,问题来了。
吴州棉纺厂的刘颖,很快给汪军反馈过来消息,我们用不了那么多棉花,你们还是要另寻销路。
你们怎么能用不了这么多棉花呢?
刘颖说,我们厂现在的纺纱规模只有50万锭,每天最多消耗200吨棉花,全年也就7万多吨,你看看你们今年的产量,够我们用多少年了?还有铜城公司,听说今年也种了不少棉花的。
汪军粗略一算,武安今年的棉花产量,将达到30多万吨,将近40万吨,自家棉纺厂只能消化一个零头。
好在棉花是大宗商品,国家有战略储备,敞开了收,就是价格低点。想卖高价,还要自己找棉纺厂。
老板就在凉州,汪军赶紧把此事汇报给李东文。
唉……
厂子还是小了点。
李东文立刻电话指示郭丕夷咱们不是自己有纺织设备厂嘛,抓紧扩大产能,买地,上设备,自家产的这点棉花,都消化不完,还搞个什么棉纺厂?
郭丕夷放下电话,有些无语。
你这不是瞎指挥吗?
扩大产能?哪有那么简单啊!
郁闷也不能我一个人郁闷啊,郭丕夷赶紧找刘颖和腾利分享……嗯,分担去了。
金珠传说
第449章:电网争夺战(求月票)
2004年9月10日。(全本小说网,HTTPS://。)华夏第20个教师节。
李东文正在农林大学通远桃花仙职校,参加一个庆祝活动。
李大老板来了,当然不能空着手来。
大笔一挥,从自家的教育基金里,划拨1000万过来,专门用于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待遇。
这钱真不算少了,平均到每个教师头上,都有上万元了,小半年工资了。
桃花仙这所职校,属于联合办学,相当于分校吧,教师工资普遍比本部的工资高,高出的部分算是艰苦地区补贴,今年补贴的额度达到了每人每月1000元,全部是由教育基金支付。
除了工资补贴,还有福利分房,过年过节的福利,桃花仙公司都有额外的赞助,花生枸杞菜籽油,都是自家出产的。
职校的隔壁,就是桃花仙自家的子弟学校。
现在桃花仙子弟学校的学生,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仙二代。
仙二代,大约是参照了“矿二代”,“油二代”,“富二代”,“官二代”这些称谓吧。
李东文听到了这个称谓,淡淡一笑。
仙二代,蛮有趣的嘛。为什么不叫“桃二代”,或者“花二代”呢?
李大仙正美滋滋地巡视着“仙二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