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娱大前辈-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说,不捧李俊熙,还能捧谁啊!
政府的头头们都已经有了统一的意见,要把李俊熙当作韩流文化的旗帜之一来捧,下面的人自然要卖力办事了。
只是因为之前,突然爆出来了一个“抄袭”事件,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既然现在事情已经有了真相,李俊熙被证明是无辜的,那么之前计划好的事情,自然要继续下去。
“李俊熙xi是一个天才的编剧,他对文字的运用巧妙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他的年纪,因为他的人生阅历丰富到了让我都感到惊叹的地步,我现在非常期待李俊熙xi的下一部作品,因为看他所描述的故事,是一个让人非常享受的过程,他是个天才,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我非常期待他能够扛起韩国电影的未来,带领韩国电影实现振兴!”
说这番话的人是韩国文化观光部门的一个头头,虽然只是个小头头,但他能站出来,面对记者说出这番话,至少表明了韩国文化观光部门的一种态度,对李俊熙,他们是要扶持的。
这个态度表示的可谓非常及时,原本那些躲在背后,准备一计不成,再来一计的人顿时老实了。
韩国虽然是资本当道,但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官都说了李俊熙是好样的,他们要是还敢背地里下绊子,官虽然不至于将他们满门抄斩,但同样给他们下绊子是绝对少不了的,而且国家机器一旦动作起来的话,那动静,绝对不是他们这样小打小闹能够相比的。
所以,为了自家的利益,还是暂时乖乖的吧!
人家都是韩国电影的希望了,他们还bb个啥!
消停的,过日子吧!
如果还有心里不服气的人,在得知,之前那个政府打算返税的计划,很快就兑现了之后,也只能偃旗息鼓了,虽然还是看nrg公司,看李俊熙这些破坏既定规则的家伙们不顺眼,但是,事情都发展成这一部,韩国政府都把nrg公司当成试点来扶持了,再怎么折腾,小细胳膊还能拧得过大粗腿,更何况,他们在政府的眼里,充其量,也就是根中指。
不同等级的较量,聪明人的做法就是放弃较量!
nrg公司和李俊熙本人莫名其妙的就被罩上了这层保护网,对此,李俊熙的表示是:韩国电影的希望!?压力山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全本小说网,。)
“oppa!这下公司明年的发展计划,资金方面可就充裕多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李孝贞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之前几天因为“抄袭事件”,她整天都是手忙脚乱,战战兢兢,紧张得不得了,可现在整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
掌控着韩国娱乐圈的文化观光部都发话了,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要重点扶持nrg公司,但至少流露出了这个态度,让nrg公司在韩国娱乐圈的生存状况一下子好了很多。
而且政府之前承诺的返税也已经全部到账,不要小看这部分返税,虽然nrg公司不会傻傻的自己透露出去具体的数额,可是内行人绝对会眼热得不得了,只有内行人才知道韩国政府对娱乐产业的税收政策是多让人心酸。
以电影行业为例,一部电影制作出来到放映,所产生的利益,就有很多人要来瓜分,制作方,发行方,院线,文化观光部的预留基金,以及政府的高额税收。
在这其中,政府的税收是绝对的大份额,别看《那些年》票房一路飘红,赚翻了天,nrg公司又身兼制作方与发行方两个身份,但事实上,真正能进入nrg公司小金库的钱真心没多少,也就三分之一,虽然也是赚,但赚的并不算多。
现在有了这一大笔返税,nrg公司明年的发展可就顺畅多了,作为公司的执行理事,李孝贞当然要喜上眉梢了。
公司能够发展的更好,李俊熙当然也很高兴,但他现在也同样有着烦心事,有人罩当然是好事,尤其是还是政府权利机关,但问题是。扣给他的大帽子也太大了。
李俊熙这个人虽然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毕竟也就是个凡夫俗子,可现在突然有人将“韩国电影希望”这么一个大帽子扣在他的脑袋上,李俊熙照样感觉脖子酸酸的。
开什么玩笑啊!
韩国电影希望,未来韩国电影的扛旗人!
这是随便就能说说的吗?
现在韩国影视界有那么多资历身后的大前辈导演,演员,编剧,什么时候。轮到李俊熙来坐这个位子了。
别看现在,那些大前辈们一个个都不说话,那是因为他们不想和政府唱反调,毕竟一堆中指捆在一起,也没有大腿粗。
可是接下来,李俊熙参与的电影,只要有一部失败的,那些人绝对会立刻冲上来,不是冷嘲热讽。而是瞬间将李俊熙本人和nrg公司撕成碎片。
李孝贞可没想那么多,看她那意思,真恨不得把“韩国电影希望”这几个大字刻在匾额上,直接悬挂在nrg公司办公大楼的楼顶才好。
当然。李孝贞要是真的敢这么干的话,李俊熙绝对不会不念情分,呸她一脸,那绝对是将他放在火上烤的行为。
“oppa!你怎么看上去好像一点儿都不高兴啊!”
李孝贞嘟囔着。说真心话,她不大喜欢现在的李俊熙,总是面无表情的装深沉。太让人难以琢磨了。
之前有人诬陷李俊熙抄袭,李俊熙一点儿不生气,还来了一句“清者自清,问心无愧”打发了,现在好事落在头上,李俊熙也看不到一点儿高兴的迹象。
李俊熙闻言苦笑了一声,说:“孝贞!你真的以为这是好事吗?当然了,能有返税,我们公司发展的资金充裕了,这确实是好事,可问题是,现在有人将我当成了‘韩国电影的希望’,这算什么好事啊!?”
李孝贞之前不明白金正银诬陷李俊熙抄袭的目的是因为慌了手脚,现在不明白李俊熙的意思,则是因为高兴过头了。
“oppa!怎么不是好事啊!?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想要坐上韩国电影领军人物这个位子,要是依我看啊,oppa才是当之无愧的!”
李俊熙闻言顿时无语,看起来李孝贞还需要继续磨练啊!
而且,怎么现在越来越有脑残粉的架势了!?
“孝贞!有句中国古语,不知道你听过,没听过,叫做‘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而我现在就是那个林中的大木头,现在是没有人说什么,可是一旦我参与的电影失败了,你猜猜那些现在等着看我笑话的人会怎么样?他们绝对会第一时间扑上来,让我万劫不复,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要太拔尖了,要不然的话,等到你站在最高位置上的时候,就等着狠狠的摔下来吧!”
李孝贞听李俊熙这么一说,也冷静了下来,意识到虽然现在nrg公司貌似上头有人罩着,是件好事,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就像李俊熙说的那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虽然,李孝贞并不能完全明白这句蕴含着深厚哲理的中国古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也能猜出个大概。
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很危险啊!
上位者历来都是翻脸不认人的,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自然会极力的捧,可是一旦失去了价值,那可就不单单是回归原位那么简单了,摔下来,不摔死都算好的了。
“oppa!像你这么说,公司就不要发展了吗?oppa当初不是和我说过,要让nrg公司成为韩国最出色的娱乐经纪公司的吗?”
李俊熙笑了,说:“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公司当然还要发展下去,而且要发展的越来越好,我刚刚和你说的那些也并不是瞻前顾后,胆小怕事,而是想要告诉你,在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贸贸然的成了出头鸟,并不是件好事,我们的公司底子还很薄,这一点,作为公司的执行理事,我想你是很清楚的。”
见李孝贞点了点头,李俊熙接着说:“和s。m那些老牌的经纪公司相比,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任何优势,现在你所看到的优势,也只是表面现象,一旦那些老牌的经纪公司爆发起来的话,是非常恐怖的。”
李孝贞听着,有些委屈的说:“oppa!听你这么说,我都快没有信心了!”
李俊熙闻言笑着说:“别这么没志气好不好,别忘了,我们现在也有优势,既然有些人已经流露除了要扶持我们的态度,为什么我们不好好的利用一下呢!?”
“可是刚刚oppa明明还说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
李俊熙的表情此刻终于生动了起来:“凡事都有着两面性的!没错,现在那些人扶持我们,会把我们摆在众矢之的,但是这何尝不能成为我们的机会呢?我们不去做出头鸟,但我们可以趁机发展,借助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更快的发展起来,等到我们积攒的实力足够的时候,我们再站上那个位置,即使有人不服气,也没办法轻易的撼动我们!”
如果李孝贞是个中国人的话,李俊熙这会儿只怕要和她说说什么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了。
李俊熙确实很年轻,但是身体里有一半中国的血统,让他从小在父亲,爷爷的养育下,拥有了属于中国的智慧。
李俊熙在去服兵役之前,也会像大多数韩国人那样一股热血就不管不顾,但是现在,他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用中国的智慧思考问题,或许这样会显得有些不够有闯进,但却能让他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始终都保持着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路径来走。
李孝贞是很难理解这种思考方式的,不过她还是被李俊熙给说服了,一方面是出于她对李俊熙盲目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在她仔细的想了想之后,发觉,李俊熙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oppa!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李俊熙笑了笑说:“很简单,我们不去做那只出头鸟,我们要做的是,扮猪吃老虎!”
李孝贞闻言,不禁嘟起了嘴,露出了一副小儿女态:“oppa!有什么话,就不能说的再明白一些吗?我现在的脑子真的很乱,都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没办法!李孝贞是真的不明白,她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这算是~~~~~~~局限性吧!
李俊熙也知道和这丫头打哑谜,只会让他更累:“接下来公司的练习生招募大会是重中之重,还有一段时间就要开始了,你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为公司招揽到更多的人才。”
“这就是oppa说的,积累实力,扮猪吃老虎吧!?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不做这个出头鸟呢?”
李俊熙想了想,觉得这件事只有自己亲自出马了:“联系一下关系好的记者,当然,那家媒体的影响力要足够大,我想做一次专访!”
无论是什么,还是摆在明面上说的好,既然有些人要让他来做这个“韩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他不领情总归不好,不过,让他一个人扛起这么大的责任,李俊熙觉得自己的小肩膀还是有些扛不住,既然这样,就大家一起来扛好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二章 差距
(全本小说网,。)
《那些年》在海外市场取得的好成绩,大概是让某些人的大脑被冲昏了,眼看着一些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将那个“韩国电影的希望”扣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并且还指望着他带领韩国电影逆袭好莱坞,李俊熙有些坐不住了。
韩国电影对抗好莱坞大片?
开玩笑的吧!
先不说双方在特效水平上差了几光年,单单是电影的故事性上,韩国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那些年》在韩国大火,在亚洲范围内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拿到美国电影市场上去看看,不赔的卖裤子才怪呢。
说白了,《那些年》在世界电影这个大范畴上,充其量也就是个小众,虽然美国好莱坞每年也有不少校园题材的电影,但是和《那些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还有那部被无数韩国电影人寄予厚望的《汉江怪物》,其特效水准放在韩国,已经算是顶级的了,但是在好莱坞大片的面前,充其量也就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要正视差距!
李俊熙现在要做的就是给那些头脑发热的人好好降降温,不要一时冲动,将大脑给烧坏了。
李孝贞安排的专访来自于《朝鲜日报》,《朝鲜日报》是韩国境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也是大韩民国历史最悠久、 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朝鲜日报》创刊于1920年3月5日,是韩国abc协会公认的在韩国订阅范围最广的报纸。
根据韩国各大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阅读率、影响力、还是公正性,《朝鲜日报》都稳居韩国第一。
《朝鲜日报》以国内最大发行份数、最大影响力得到国内外的部分认可,被称为韩国新闻业的评论者,韩国之眼,其发行量在1999年美国著名舆论杂志的调查中,位列全世界第10位。rends中发行份数、订阅率、销售额等报纸相关的主要指数均被列为韩国第一位。
特别是在韩国另外两大纸面媒体《东亚日报》 和 《中央日报》,在 2002年加入报刊发行量核查机构接受核查以来,《朝鲜日报》发行量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为韩国影响力第一的新闻媒体,日均发行量占韩国报纸市场的三成左右,如按每户四口人计算,每天在韩国就有超过一千万的读者在看《朝鲜日报》。
《朝鲜日报》的报道范畴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民生方面,对娱乐领域涉足的并不多,不过这一次可不同。
李俊熙目前在韩国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他主演的电影,创作,演唱的歌曲对韩国人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今天来nrg公司对李俊熙进行专访的是一位名叫金正大的记者,四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倒是很和善,不过那双眼睛却让李俊熙清楚的看到了精明。
采访的地点就放在了nrg公司的会议室,诺大的会议室里只有李俊熙和金正大两个人,两人打过招呼对面而坐。
“李俊熙xi!我看我们就不用客套了。现在就开始吧!”金正大给人的感觉就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
李俊熙笑着点点头:“可以!今天麻烦前辈特意来这里,真的很麻烦前辈了!”
金正大也笑了笑:“没关系!好吧!我们现在进入整体,李俊熙xi!最近贵公司制作,发行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在韩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且在亚洲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当然,之前也曾爆出过一些事情。虽然最终被证明了是子虚乌有,不过,你觉得会对最终电影的成绩造成影响吗?”
李俊熙简单的思考了一下说:“电影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是让人欣慰的事情,至于发生的那些事情,我现在也不方便做出评价,毕竟韩国是一个法制社会,造谣,诬陷的人会受到惩罚的,对电影本身,如果说一点儿影响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倒是认为,影响虽然存在,但好的方面更多,至少那位声称我剽窃了他小说的先生免费为我的电影做了一次宣传!”
李俊熙说完,便忍不住笑了起来,金正大也笑着点了点头:“关于电影本身,我也觉得这次没必要再说什么了,成绩代表着一切,在这里我要恭喜李俊熙x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