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升-第8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永明跟姚兴臣的关系不错,他开玩笑道:“我还记得当初姚部长刚调到南武来的时候,才三十出头,人又长得方方正正,十分帅气!咱们县里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女同志都对姚部长暗恋不已,好多人都争着想要调到组织部来工作呢!现在过去了七八年,当年那个帅气的姚部长也已经长了白头发和皱纹,当年那些暗恋姚部长的女同志们肯定要伤心不已啊!”
陈庆东呵呵笑道:“原来姚部长当年还有这么一段辉煌经历呢!”
姚兴臣哈哈笑道:“陈书记,你可别听钟主任瞎说,这都是杜撰的,哪有这回事!”
陈庆东其实挺喜欢同志们之间这种开开玩笑,关系显得非常融洽的样子,但是他跟姚兴臣毕竟还不太熟,便不好意思老是开玩笑,便岔开了话题,说道:“姚部长,如果往回看的话,咱们还算是市委组织部的同事呢,而且你还是我的老前辈。”
姚兴臣当然也知道陈庆东曾经在市委组织部工作过,便说道:“是啊!陈书记,你可能不知道,我当年也在干部三科工作过,而且还跟你一样,干过副科长!后来我是从干部三科副科长的位子调到南武县委组织部的。”
陈庆东还真不知道这一点,颇为诧异的说道:“真的?这么巧啊?”
“是啊!陈书记,咱们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姚兴臣笑道,不过他的笑容里却有一种淡淡的苦涩。
姚兴臣陈庆东班早了十几年,他在市委组织部干部三科当副科长的时候,陈庆东还是个没有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呢,但是这几年下来,陈庆东这个“后辈”却后来居,竟然当了他的领导!这也姚兴臣不得不感叹,有些时候,命运确实是不可捉摸的。
“是啊,咱们确实是有缘分!当年咱们做过一样的工作,现在有到了一个地方搭班子,我想咱们在以后的工作,肯定会搭档的非常默契!”陈庆东话里有话的说道。
姚兴臣当然听得懂陈庆东的意思,他也突然有些担心自己刚才说的话是不是有些倚老卖老的意思而让陈庆东有些不高兴,便表态般的说道:“陈书记,在以后的工作,我一定会好好配合你的工作!”
这个时候,办公室虚掩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阚继军随即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听到了姚兴臣说的这句向陈庆东表忠心的话,心里不禁有些不是滋味,因为他一直在盼望着原县委书记王端航从南武离开之后,他能顺延而担任县委书记的。
但是,在王端航突然被市委调走之后,立刻派来了陈庆东,这让阚继军难免感觉到有些不爽!
一来,市委没有让他来接替县委书记,显然是市委对他还不够信任。
二来,市委把这么年轻的陈庆东派到了南武,肯定是想让陈庆东在这儿大展一番拳脚,那么在未来的几年之内,陈庆东应该都会牢牢的占据着县委书记的宝座,他除非是从南武调走,要不然肯定是没有什么升空间了。
不过,尽管阚继军心里有些不爽,但是阚继军总起来说还是一个较正直的人,不喜欢在背后搞什么阴谋诡计,而且他也知道陈庆东的背景深厚,是带着“尚方宝剑”来到南武的,所以他也没有什么跟陈庆东掰掰手腕的想法,以免到时候没有掰动陈庆东,反而把自己弄脱了臼。
于是,阚继军走进办公室之后,假装没有听到他们说的话,问道:“聊什么呢?这么开心啊。”
陈庆东站了起来,一边迎了过去,一边说道:“过来了啊阚县长,我们闲聊呢。”
阚继军看到陈庆东站了起来,自己也马快走几步,跟陈庆东握了手,还解释道:“刚才有人在我办公室汇报工作呢,过来的稍晚了一下呢,没有耽误大家的时间吧?”
陈庆东笑道:“没有,没有,我和姚部长正在叙旧呢。阚县长,先坐吧,孙书记也还没有到,等一会他过来了,咱们再简单的聊一聊工作的事。”
“好。”阚继军应了一句,便在沙发坐了下来,然后说道,“陈书记,你和姚部长以前是老朋友吗?”
陈庆东道:“说起来姚部长还是我的老领导呢!以前姚部长不是在市委组织部工作吗,我也在市委组织部工作过,而且我们两个待的还是同一个科室。你说这是不是缘分?”
阚继军呵呵笑道:“你们这算是夸时间的老同事,现在又在一块搭班子了,缘分,确实是缘分!”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86章 开刀
开了两句玩笑之后,阚继军说道:“陈书记,咱们县里有几项重点工作正在进行,你过来了,我们有主心骨了!”
陈庆东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听说咱们县里在人事工作方面正在开展一个试点工程是吧?”
阚继军道:“咱们县正在相应国家的号召,在人事工作方面进行‘公推、公选’的试点。”
陈庆东不动声色的问道:“效果怎么样呢?”
阚继军听出了陈庆东语气似乎有些不对,便道:“姚部长,你主抓的这个工作,要不然你来谈谈这件事吧。”
姚兴臣当然也听出来了陈庆东的语气不太对头,便说道:“市委选择在我们县推行这个公推、公选的试点工程,是王书记在任的时候,力主向市委争取过来的。墓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时间还是太短,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
陈庆东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我前几天跟市委组织部褚部长聊了这个话题,褚部长的意思是,以我们南武目前的情况,搞这个试点,并不是太合适。”
听了陈庆东这句话,阚继军、姚兴臣、钟永明三个人全都怔住了!
他们全都听懂了,陈庆东这是想要对这个人事工作试点工程动刀子啊!
这个人事工作的改革是由国家提出来,并且在四川最开始试行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来,龙湾也准备试行这个改革方案之后,时任南武县委书记的王端航往市里跑了很多次,才最终要到了一个试点县的名额,在那之后,南武县委组织部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甚至可以说,这个试点工程是南武目前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之一!
陈庆东初来任的第一天要对这个工作动刀子,也实在是太强悍了吧?
另外,阚继军他们还禁不住想到,陈庆东这么做肯定是得到了谷传军的授意的,要不然陈庆东估计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毕竟,在龙湾推行这个试点人事工程,是龙湾前一任市委书记卫斯年拍板决定的事情,现在卫斯年已经进了看守所等待审判了,龙湾的新老板换成了谷传军。所谓新人新气象,谷传军为了尽快的在龙湾打下自己的烙印,使龙湾这辆火车进入到他设计的轨道来,最有效果的办法是推翻前任的某种政策,而推行自己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谷传军推翻卫斯年力主的人事制度改革,很正常了。
而陈庆东是谷传军的秘书出身,他跟谷传军在思路保持一致,自然也是非常正常的。
其实,阚继军他们对这件事的猜测已经了一大半,谷传军确实是支持陈庆东这么做的。但是,这件事却不是谷传军主动提出来的,而是陈庆东向谷传军提了出来,又得到了谷传军的肯定的。
陈庆东这么做,倒也并不是为了政治路线的斗争,谷传军台了要推翻卫斯年的路线这么简单。
对于陈庆东这么一个实干派来说,他最看重的还是实际效果。
对于“公推、公选”政策,陈庆东还是非常了解的,他也非常肯定国家推出这么一个政策,是对于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改革,也是国家迈向民主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事论事才行。
对于那些经济发达,干部素质普遍较高的地方,陈庆东认为,推行这个政策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在经济发展还较落后,尤其是干部的素质普遍还不是太高,而且人情社会现象又非常严重的地方,推行这种政策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了。
因为,推行这个政策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关键问题是干部们能不能用好他们手里的那一张神圣选票。
这跟每次开人代会,领导干部都非常紧张,生怕出了乱子,出现了跳票的问题是一个情况。
级党委之所以采取内定名额,加大控制,然后走过场似的投票选举方法,并不是级党委不想推行民主制度,而是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级单位非常担心那些人大代表们能不能使用好手的那一张神圣选票,他们会不会因为一些利益关系或者是人情关系而摒弃公心,实在是难说。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当前最重要的是教育农民。
但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之后,腐败问题成为了当前腐蚀国家政权的最大问题,各地的大贪官、小贪官实在是层出不穷,像是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冒出来一茬。
所以,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也成为了如何教育干部的问题。
在之前,陈庆东跟褚明远讨论“公推、公选”制度的时候,褚明远也坦言,在龙湾推行这个制度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公推、公选制度的优点自然是有,能够在一定程度激发干部们的积极性,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预防腐败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一,“公推、公选”的首要表现是提拔干部不再提名,而是先公布预选条件,照条件选任。从表面来看,这似乎是杜绝了领导想要提拔谁提拔谁的情况,好像是更加民主化了。但在这几个试点县的实际工作,领导干部仍然可以做到想要提拔谁,提拔谁的“目标”。
因为条件都是人制定的,可以灵活变动,如过领导想要提拔小张,照小张的条件确定提拔条件,小张没有在基层工作过,只有大专学历,而且是学汉语言学的,那提拔的条件最低要有大专学历,不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并且限制专业,结果小张提拔了。如果想提拔小李,小李有多年的基层“一把手”经历,又是全日制大本毕业,而且还是党员,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那么提拔的条件明确要求有两个基层“一把手”工作经历,必须是计算机专业,有全日制大本学历,必须是党员,结果小李也被提拔了。
第二,在“公推、公选”的过程,各级领导都不能公开说提拔谁和不提拔谁,但领导仍然可以私下去做工作,如小李和某个领导关系不错,或者有什么沾亲带故的关系,这个领导可以在他所属的圈子里提出投小李一票的建议。领导说话自然还是很有分量的,领导的级别越高,权力越大,他提出的的建议起到的作用也越大。一个有领导帮助拉选票和一个没有领导帮助拉选票,那得票数绝对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便又助长了那些下属必须要跟领导拉近关系才能得到提拔的思想。
第三,也是最让陈庆东不满意的是,通过这种“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干部,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一个干部是不是能够得到提拔,不再是领导说了算,甚至也不再是组织说了算,而是大家说了算!大家说你行,那你行!大家说你不行,那你不行!因为一人一张票,如果你的票数不够,谁打招呼都不管用。
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这么一个怪现象,那些认真干活,却不怎么会交际的人在公推、公选的时候可能要远不那种在工作偷奸耍滑,但是很会拉关系、八面玲珑的人!
在没有推行这个制度之前,那些兢兢业业、埋头干活的人算是不怎么会,或者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拉关系,只要领导能看到他的努力和能力,会提拔他!但是换成这种制度之后呢,领导说了也不算了,你不会拉关系,那你永远提拔不起来!你只要把精力用在拉关系,和领导吃吃喝喝,和有投票权的人吹吹拍拍,到时会说你成熟,会来事,“公推公选”时自然会想起你。
这么一来,又有谁还会踏踏实实的工作呢?所有想要进的干部便只能被逼着去跟周围的人搞好关系!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拉关系面,投入到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也不够了。而且,这些想要进的干部还可能会因为怕丢了选票而不敢得罪人,那么在工作,他们算是看到了某些阴暗面,他们恐怕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选择了漠视,这无疑会大大的滋长不正之风。
可想而知,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开来之后,社会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更甚的是,这种情况还有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腐败现象!
媒体曾经报道过这么一件事,某个试点县选拔一名正科级干部,其有一名备选干部为了能够进步,便大肆的花钱买选票。但是,另外一名备选干部知道这件事之后,也花钱买选票,而且出的价格更高!
这件事后来曝光之后,引起了一片哗然,很多干部也因此受到处理!
其实,陈庆东很清楚,“公推、公选”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这也绝对是人事工作方面的改进方向!但是,想要真正的贯彻好这个制度,必须要保证有一批高素质、秉持公心的干部!或者,是需要配套其他一些措施,来保证这个制度能够公允的运行。
所以,在了解了这个制度可能存在的这些弊端之后,陈庆东还是认为,以南武目前的情况和干部的素质而言,还是不宜推行这个制度。
南武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必须要让所有的干部都沉下心来,加足马力,全心全力的把经济搞去,绝对不能让他们把心思都用在拉帮结派搞关系来!
而且,如果在南武推行这个制度的话,对于陈庆东这个县委书记的权力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这也是陈庆东所不能容忍的一点。
所以,在经过谷传军的允许之后,他来到南武的第一件事便是向这个人事制度开刀!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87章 人尽其用
在陈庆东说了公推、公选制度在南武不太合适之后,阚继军和姚兴臣都闭了嘴,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这个制度是从至下的推行的一个制度,陈庆东怎么说是陈庆东的事,他们可不敢乱说话,万一祸从口出,那可麻烦了!
钟永明不接触这个工作,便更是噤若寒蝉。
阚继军等人的这个态度其实也在陈庆东的意料之,其实陈庆东也没有指望他们发什么言支持自己,只要他们不反对自己行了。在某种程度,不反对其实也是意味着支持。
而且,陈庆东知道还有一个很有分量的人,肯定会支持自己的这个做法。
这个人是还没有赶过来的县委副书记孙建设!
因为陈庆东从褚明远那儿得知,当初在王端航从市委把南武争取为推行这个制度的试点县之后,孙建设明确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不过,当时的王端航虽然满口的表示要推行民主制,但其实他实际却是一个大权独揽的人,在南武县,他一手遮天,别人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别说是孙建设了,是县长阚继军也被王端航压制的非常厉害,大事全都是王端航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对于孙建设的反对意见,王端航根本不搭理。
孙建设在没有好办法的情况下,便好几次到市委组织部找到褚明远以及时任市委组织部长的周春生,他说如果在条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