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完美如意-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晨,江辉醒来的时候,何玲一间不在身旁。江辉赶紧起床,走出房间看到何玲正在厨房里忙着。
“你起来啦”,何玲说道。
“嗯,你怎么不多睡一会,起的这么早”,江辉说道。
“平时吃饭都比较早,我担心你饿着,起来做点早餐。洗手间里有没有打开的牙刷,你去洗漱一下吧,我这马上就做好了”,何玲说道。
江辉走到何玲后面,看着何玲在忙活着煎鸡蛋。
江辉伸出双手抱住何玲,没有说话。何玲身体顿了一下,接着就继续煎着鸡蛋。
早餐是牛奶、煎鸡蛋、面包片和橙子,两个人面对面的坐在餐桌上静静的吃着,倒是像对新婚的小两口,幸福甜蜜的样子。
吃完早餐,何玲先把昨天洗的被单晾好,然后又打扫了一下家里的卫生,才穿好外套和江辉出门。
昨晚下了半晚上的雪,差不多有十多厘米厚的积雪,这在帝都算是比较大的雪了。
校道上已经有清洁工人在清扫积雪,难得的是也有一些人和江辉、何玲一样,有兴致早早的出来玩雪。
中心花园已经完全被白雪覆盖,只是间或露出一下银松的绿色来。看着这冬天的雪景,江辉不由得想到了曾经学过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是啊,不管前人做了多少丰功伟绩,对于江辉来说,那都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两人在花园中心堆起了雪人,何玲像个小姑娘一样玩的不亦乐乎。
下了这么大的雪,估计外面的交通很拥堵,两个人一天都没有出学校,就在中心花园、操场等地转悠着,中午饿了还买菜去何玲家由何玲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好吃的。
看来那天何院长说有机会让江辉见识见识何玲的厨艺,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何玲的厨艺确认是很不错。
下午何玲陪江辉回出租屋收拾了下东西,剩下的时间两个人都在何玲家里待着没有再出门。所谓食髓知味,下午、晚上一顿折腾,只把江辉整的两腿都发软,看来要加强身体锻炼了呀。
第118章 回家的火车
第二天早上,江辉没让何玲送自己,吃了何玲做的爱心早餐之后自行回到出租屋,拿好行旅坐车去了火车站。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春运的高峰期,火车站人山人海的。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春运
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2,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天朝春运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天朝之最。
江辉跟着人流往前走,还好预留了充分时间,要不然还真担心赶不上火车。
江辉的车票是学校统一定的,一般这种学生票铁路订票系统都会自动的分配到同一个车厢,前世几次回家,江辉周边有座的人都是学生,不过回来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坐到这样了,毕竟不是每个城市都像帝都这样有那么多的大学生。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江辉终于进了候车室。虽然是冬天,可是人实在太多,候车室里的气味实在算不上好,汗臭味、臭袜子的味道等夹杂在一起,令人作呕。
而随着广播声,开始检票后,人流迅速的流动起来。一出检票口,就见各色各样的人,挎着大包小包,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车厢冲去。好多人是买的站票,没有座位,不提前上车的话东西都没地方放,更不用说落脚之地了。
站票的产生,是因为铁路运力长期不足,春运期间更是如此,因为春运的目的就是让尽量多的人能够返乡,坐票车厢经常是能塞多少人就塞多少人,整个车厢环境都很恶劣,因此长期以来各方面都忽视了“站坐同价”这一问题。
春节回家,特别是路途比较远的乘客,只能买到站票是一件比较苦逼的事情。花了和坐票一样的钱,可是上了车却是连落脚之地都没有。站票卖的太多了,整个车厢大家要想去上个厕所都非常困难,搞得大家春运期间坐火车,连水都不敢多喝,特别是女孩子,坐在车厢中间的时候,要去趟卫生间还真的需要一些勇气。
其实江辉觉得,隐藏在春运高潮背后的是天朝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天朝人的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户口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春运是资源配置的必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流动人口,只是在天朝,流动人口流动的目的就是糊口,要解决春运等一系列问题就要让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如果户口、待遇都不成问题了,虽然天朝人有浓浓的乡土观念,但是在城市住久了,就不会每年非得在过年的时候兴师动众回老家了。所以不解决户口等问题,春运问题不可能缓解,接家属前来过年,用高薪留住民工在当地过年之类的,更是于事无补。
算了,江辉觉得自己这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要不是梅市没有机场,江辉就直接飞回去了。
江辉的座位是在靠近车厢尾部的地方,等江辉到达座位的时候,旁边已经有一名学生模样的人坐在那里了。江辉放好行李之后,和他打了声招呼。
没过多久,车厢就陆陆续续坐满了人,过道上也已经有不少站着的人。和江辉共用一张桌子的其他几个人也都到齐了,江辉冲大家笑了笑,倒也没有主动再打招呼。
江辉的位置是靠窗的,一排座椅有三个座位,两排互相对着的座椅中间有一张固定的桌子可以用来放一下东西或者吃饭。江辉的左手边是两位女生,对面是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在火车发车之后,江辉对面的女孩子主动开口对大家说:“大家都是买的学生票吧?我看这节车厢好像是学生专厢。我们互相自我介绍认识一下吧”。
江辉等人都说“好啊”。
江辉对面的女孩子首先自我介绍说道:“我叫曾清影,是华清大学法律系的,鲁省人,今年大四,现在去深市海关面试”。
帝都到梅市没有直达火车,只能是坐帝都到深市的火车,然后在川龙站下车,再坐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大巴才到梅市。
“我叫刘科,人大工商管理系的,是深市人,今年也是大四了,最近忙着面试,所以也就晚了几天才回家”。
“我叫闪雨,京都大学计算机专业,算是研五的人吧,明年上半年博士毕业,和刘科一样,也是深市人,最近在忙着找工作,所以回去晚了”。
“我叫廖云,今年大四,是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的,是惠市人,前一阵子忙着考研,考完研又开始找工作,所以也就回去晚了”。
“我叫王梦雨,华清大学美术系的,现在上大三,前段时间去写生,所以回家的时间也就晚了一些”。
“大家好,我叫江辉,是帝都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现在还是大一,请各位师哥师姐们一路上多多指导”,江辉微笑着说道。
“咿呀,小师弟,大一就这么晚才回家,你们学校应该已放假一个星期了吧?”,曾清影说道。
“是的,上周就放寒假了,我回的晚主要是我自己还折腾了一些东西,所以没有急着回去”,江辉说道。
“现在找工作又这么困难吗?我怎么觉得你们都是因为找工作所以回家晚了呢?”,王梦雨说道。
“看你希望找什么样的工作咯,随便找一个的话应该还是很简单的,但是要想留在帝都或者像是曾清影一样想着去深市海关这样的好地方,就需要好好的找一找了,看个人能力也看机会和缘分”,闪雨说道。
“闪雨师兄,你是想找怎样的工作呢?”,江辉对这个京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比较感兴趣,自己的校内网和光辉游戏都正式缺人手的时候,要是有机会的话,倒是想把这位师兄给拉进来。
“我主要还是想留在帝都从事it行业研发相关的工作吧,留在高校当老师,去研究机构或者一些大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研发工作”,闪雨说道。
……
几个人聊着天,时间倒是过的也很快。
第119章 那小山村
火车行驶在华北平原,两边基本上都是被白雪给覆盖了,很少能够见到绿色,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
几个人聊了会天,便打起了“跑得快”,这样比较消磨时间,不会那么无聊。
几个人都还没有步入社会,思想还比较单纯,大家交谈的都还算比较畅快。
将近一天一夜的接触下来,江辉大体上对闪雨的情况有了了解。说起来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数据库的处理相关的内容,这方面的人才是江辉正需要的。不管是校内网还是光辉游戏,随着规模的扩大,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如何提升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看来等春节之后要找个机会和他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他拉上船,即使现在他有顾虑,先接触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
火车很快就进去了岭南省境内,转弯和隧道变得多了起来。几个人互相留了电话,江辉是最早下车的一位。火车到了川龙站之后,江辉收拾好东西,和众人告别,便下了火车。
川龙火车站到梅市的车非常多,火车站广场到处都是拉客的司机和举着牌子吆喝着住宿的阿姨,江辉直接去到火车站外的公交站旁边,上了一辆去梅市的小面包车。
越是小地方,运输行业就越混乱,想找个正正规规的客运巴士,必须要去汽车站才行,但是规划部门在建设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时候可不会去考虑换车需求,完全就是一团乱。
面包车公路上飞驰了一个小时后,到了江辉所在的武县车站外面。江辉再次拿着行李去车站坐了县里去镇上的班车。这趟车以前江辉读高中的时候倒是经常坐。
武县这半年看不到什么太大的变化,江辉坐在车上,看着外面的景色。
零星的民房散落在马路两旁,电线杆在田野中孤零零的立着,偶尔有几只黄牛在田坎边觅食。
走了一段省道之后,汽车拐进了旁边的一条乡村小道,只能勉强通过两辆车,会车的时候还必须把速度降的很慢,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剐到了。还好,2004年的农村汽车还不是很多,大多数人家都还在骑着摩托车。要是过个十几年,每年春节,小乡镇也一样大堵车。
汽车七拐八转的终于到了镇上,这还不算完,从镇上到江辉的村里还有几公里的路,还得再叫个摩的才能回到家。
几番折腾下来,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江辉总算是进村了。
在江辉的示意下,摩托车司机在离江辉家几百米的村道上停了下来,江辉付完钱便拉着行李箱往家走去。
路上和认识的叔伯兄弟们打着招呼,不到几分钟,江辉便到家了。
黄泥屋,白墙壁,青砖绿瓦,配上旁边的大池塘以及院子里的花草果树,在城里人看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度假去处,不过在农村人眼中还是想住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小洋楼。
江辉推开院子的大门,妈妈正在清除院里的杂草,看到江辉回来,笑着一边过来接过行李一边问江辉饿不饿,要吃什么。
江辉的爸妈也是前两天刚从五羊市回来,家里最早回来的反而是在上高二的妹妹江萍。
在帝都的时候,白雪就已经帮江辉准备好回家的东西了。除了一些吃的,白雪还给江萍买了一块精工的女式手表,给江辉爸妈各买了一套保暖内衣。当然,现在江辉只好说是自己买的,等以后再告诉家里自己和白雪的是吧。毕竟乡村里对大一就谈恋爱这些事情认可度还不是很高。
“妈,爸爸和江萍去哪啦?”,江辉问道。
“江萍去她同学那玩去了,你爸爸好像是去奶奶家了”,江辉妈妈江英莲说道。
江辉的妈妈是隔壁村子嫁过来的,都姓江。从江辉家走路去外婆家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小时候家里种地忙不开,江辉经常被送去外公外婆那里帮忙看着。江辉爷爷奶奶是忙着给江辉大伯和二伯看孩子,忙不过来。再加上江辉爸爸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幺,爷爷奶奶对他的关注自然相对会比较少。
江辉爸爸这边是有兄妹七个,大伯、二伯、大姑、五叔、六叔和小姑。大伯早年当过兵,现在是村支部书记。二伯是一直在家务农,老实本分的一个人。大姑嫁到镇上去了,姑丈家里条件还可以。江父爸爸排行第四。五叔比较爱折腾,做过不少小生意,不过也就养家糊口的水平。六叔是几兄弟中文化最高的,专科毕业后在五羊市一家机械厂上班。小姑姑嫁到县城去了,算是脱离了农村。
几兄弟住的都不算远,住的最近的二伯的家只有不到一百米距离,爷爷奶奶和五叔住一块,走过去也就十来分钟远。在农村,兄弟多不容易受欺负,再加上大伯又是村支书,所以江辉的一大家族人在村里过的都还算可以。
“火车上人好多,一身乱七八糟的味道,我先去洗个澡,然后再去看看爷爷奶奶”,江辉对母亲说道。
“去吧,我给你煮碗肉片面,洗完就刚好可以吃了”,江辉母亲江英莲说道。
洗完澡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坐车的疲倦一扫而空。江辉给白雪和何玲分别打了个电话报了下平安,其实一路上也短信不断,大体都知道江辉到哪了。
挂了电话,江辉快速的吃完年,然后从行李箱中拿出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吃的东西,打算去爷爷奶奶家看一看。
爷爷已经七十一岁,奶奶也有六十八了,不过好在身体都还健朗。两个老人家看到江辉来探望自己,都很开心,问了问江辉习不习惯帝都的生活,不要太省钱,要多吃下去之类的。
江辉的父亲江善也在爷爷奶奶那,看望完两个老人家,父子两便一起回家了,路上不时的碰到熟人,时不时的停下寒暄一会,回到家倒也五点来钟了。
妹妹江萍也已经回来,看到江辉送给自己的手表很是开心。
乡村的日子平平淡淡,没什么大事值得大书特书,然而在大城市待久了,偶尔转换一下也挺好的。
第120章 外婆
第二天,江辉在一阵锅碗瓢盆的嘈杂声中起了床。来到压水机前刷牙洗脸。
要说这压水机,也是个挺值得怀念的物件。南方多水,找个地往下挖个五六米一般都能出水,在自来水还没有普及到农村的时候,农村大部分家庭的取水方式一般就两个,去附近挑水喝以及自己挖水井。而自己挖的水军有些是直接用桶从水井里取水,有些是安装手摇压水机。当然,后面慢慢的都变为自来水或者电动水泵进行供水了。
江辉现在住的房子是十几年前江辉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建的,刚开始是要去远处挑水喝,实在是很不方便,后来便自己挖了水井装了个手摇压水机,总算是解决了喝水问题。
这个压水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实际上是个活塞式水泵,主要就是由外壳和活塞以及套装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