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完美如意-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是美林和花期的接连亏损,刺激到了高盛,比尔森已经没有耐心要和江辉继续谈下去了。
“比尔森,要光辉集团接受这个价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几个条件。”江辉对于高盛现在的开价,心里面还是认可的,不过该争取利益的时候绝对不手软,这也是必须的。
“哦,你有还有什么条件,说来我听听,如果是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我今天就可以给出答复。”比尔森听到江辉的话也是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谈判结束的情况。
作为高盛的高层,比尔森最近是充分感受到了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氛围。现在不仅华尔街受到巨大冲击,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基本上都没有幸免的。
即使是天朝,外贸订单也在飞速的下降,许多靠出口为生的工厂已经陷入了生存困境,很难接到新的订单。
第884章 终于谈妥
岛国高盛大厦三十四楼的会议室,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在会议室里面,外面是片高楼林立的景象,里面是光辉集团和高盛公司气氛紧张的谈判。
“第一,我需要高盛去说服三洋的其他几个股东将股份转让给光辉集团,我可不想买一个半成品回来。”江辉举起右手,伸出食指说道。
对于光辉集团这种外来企业来说,收购三洋最大的困难其实不是钱,而是人生地不熟之下的沟通困境。
不说其他一些小股东,单单高盛意外的三井住友银行和大和证券,就不是从来没有和他们打过交道的光辉集团可以轻易搞定的。
当然,也不是说光辉集团就搞不定人家,只要肯花钱,对方有心卖的情况下是肯定有希望达成交易的。
只是中间花费的时间成本就太高了,也许等到2008年金融危机过去了,这个交易也还没有达成呢。
所以江辉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求高盛帮光辉集团出马去说服其他股东,光辉集团一揽子全部收购三洋的股份。
“江,你这个条件还真是……好吧,看着我们高盛和光辉集团过往良好的合作情况的份上,我同意了。”
江辉提出的这个条件,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如果出面办理这件事情的不是高盛,那么这还真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工作。毕竟要说服几个投资者以特定的价格出让手中的股份,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不过谁让对方是高盛呢。
不说大和证券与三井住友银行多年的合作关系,就是在同为三洋股东的这几年,比尔森就没有少和这几家公司打交道。
高盛准备出让三洋股份的时候,也是提前和他们沟通过的,甚至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默契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他们也知道,如果要真的想把三洋股份出让出去,那么统一选择一家公司成功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就像江辉说的一样,没有人愿意花费几十亿美金买一个半成品回来。
如果折腾来折腾去的,最终只是拿到了二三成的股份,那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比尔森没有太多犹豫就答应了江辉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高盛必须全程帮助光辉集团入主三洋,我可不想花了钱,成为一个名义上的股东,干着橡皮章的活。”
江辉的第二个条件,也是考虑到了客场作战的风险,再加上岛国特有的情况,为了避免光辉集团无法实际控制三洋,让高盛出面帮忙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高盛也是外来者,不过这个外来的强龙是在是太厉害了,要知道岛国可是有大量的驻日美军,老美是地地道道的上等人。
“江,你这个问题不确定性太大了,恕我难以答应。”
能够做到高盛岛国公司老大的比尔森,脑子自然不是一般的灵光,一看到这种有可能掉坑里的事情,立马就躲开了。
“比尔森,光辉集团可以适当的出资,算聘请高盛岛国协助。”对于比尔森的拒绝,江辉倒也没有太多的意外。
江辉又不是比尔森他对,怎么可能说什么对方就听什么呢?
即使是爹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啊。
“如果是委托高盛的业务的话,只要是报价合适,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尔森不用为这件事承担特别的什么风险,甚至还能通过这个事情挣一笔钱,自然是没有理由继续反对了。
“最后一个,我希望你们帮光辉集团搞定岛国政府,不要对收购之后光辉集团的做法指手画脚。”
光辉集团既然花大价钱收购三洋,自然不是来给岛国人民送友谊的。
不说岛国的市场远远比不上天朝,就是岛国的人工成本,那也是比天朝高多了。
在岛国,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公司,不管它是什么产业、不管它赚不赚钱,起薪都在20万日元前后,也就是一万多人民币。
从汽车、电子跟商社三个产业来看,其中平均薪水最低的是汽车业里的马自达,员工的平均年薪是600万日元,中间的日立,员工平均年薪是800万,而最高的商社,以住友商事来看,员工平均年薪是1,352万。
而这些公司给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分别是,马自达本科203000日元,日立本科205500日元;友本科205000日元。
姑且不论这个在岛国到底算不算高,够不够生活,但是从绝对值来看,是要比天朝高两三倍的。
至于三十岁左右的员工的平均薪酬,那就比天朝高的更多了。
所以,光辉集团收购三洋之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肯定就是把一些有价值的机构慢慢的转移到天朝来,对于一些鸡肋的部分,可以拆分出来进行出售。
不管是做哪一件事情,都涉及到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审批。
别以为岛国人就多么的讲规则,那都是相对的,碰上想整的对象,有的是方法折腾你。
后世天朝企业走国际化的路的时候,吃的这方面的亏可是一点都不少,但是由于这些天朝企业往往都是大型的央企,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所以很多时候一个“就当是交学费吧。”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政府关系这一块,像是高盛这种进入岛国多年的美资金融巨头,能量绝对不是光辉集团可以比得上的,虽然不一定能说服岛国政府出台什么有利的政策,但是阻止对方坑自己,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江辉才会想着把高盛拉过来。
“江,如果你没有第四个条件了的话,那么这项要求我做主,答应了。‘’
比尔森笑着看着江辉说道。
从江辉提出的条件来看,光辉集团还是非常有诚意达成协议的。不是说江辉提出来的条件太简单了,而是这些条件太微妙。
一方面,对于光辉集团来说,这些条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又是确确实实的难点;另外一方面,这些条件对于高盛来说,虽然不能说是举手之劳,但是真心不算多么的难。
所以比尔森感受到了江辉达成协议的诚意。
“合作愉快。”江辉站起身,向比尔森伸出手,用行动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第885章 展望电动车
光辉集团和高盛谈妥收购三洋的事情之后,紧接着高盛就快马加鞭的搞定了大和证券和三井住友银行,其速度之快,让江辉有一种感觉:不会是掉坑里了吧?
不过即使在其他人看来是个坑,也没有关系,熟知未来发展的江辉,觉得三洋单单电池和电机相关的技术和工厂就价值几十亿美金。
后世汽车动力电池排名第一的厂家曾经长时间被松下电池给霸占着,靠着特斯拉独家电池供应商的身份,松下电池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而排名第二的就是catl,也就是atl的动力电池部独立出来的一家新公司。
而松下电池的技术最主要就来源于三洋的收购,在此之前,松下电池虽然也还算不错,但是离行业顶尖还是有比较大的距离。
现在,三洋和atl都已经是光辉集团的囊中之物,到时候电动车时代来临了,大家发现,原来所有的汽车厂家都在给光辉集团打工。
电动汽车之所有发展比较缓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池。
一方面,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足,导致续航里程没有办法和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充电几小时,智能运行一百多公里,有什么前途?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电池的价格居高不下。
锂电池很普遍,平常大家去买也就是几块钱一对的事情。电动汽车上用的锂电池也没有比大家日常使用的高级到哪里去,但是经不住人家使用量大啊。
就医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为例,使用了将近7000颗18650电池。
18650电池是什么?
18650是锂离子电池的鼻祖…索尼公司当年为了节省成本而定下的一种标准性的锂离子电池型号,其中18表示直径为18mm,65表示长度为65mm,0表示为圆柱形电池。
作为最早的锂离子电池,18650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最稳定的电池组合,至今仍然占据领先位置。天朝每年生产18650电池约几十亿节,这一数据远远超出其他材料的电池。
18650电池寿命理论为循环充电1000次。由于单位密度的容量很大,所以大部份用于笔记本电脑电池,除此之外,因18650在工作中的稳定性能非常好,广泛应用于各大电子领域:常用于高档强光手电、随身电源,无线数据传输器,电热保暖衣、鞋,便携式仪器仪表,便携式照明设备,便携式打印机,工业仪器,医疗仪器等。
但是,自从电动车上开始使用18650电池之后,汽车用电池迅速的成为使用量最大的产品。
一台车7000块,一万台车就七千万块。
而汽车的产量可是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虽然电动汽车还没有达到百万这个数量级别,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台电动车的成本,锂电池至少占据了三分之一,如果售价不是很高的车,电池成本可以占据一半以上,当光辉集团垄断了这个领域之后,所有的汽车厂家,那就是真的在给光辉集团打工了。
买电动车,还不如说是买电池送车壳!
电动车除了电池这个核心零部件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就是电机。
电机由三部分组成:定子、转子、壳体,电机技术的关键点在定子、转子。转子即新能源汽车的主驱动电机,它承担了与新能源汽车运动相关的所有功能。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有正转和反转,正转即为向前行驶,反转即为倒车。
新能源汽车在正转加速行驶过程中,电机为负扭矩,扭矩的精确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加速速度的快慢。当扭矩产生误差时,需要电机来完成的新能源汽车加速,里程数则转变为需要消耗同等能量的电池来完成,而电池的成本相比电机较大,因此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效率和性能至关重要。
一台车可以搭载一、二或者四个电机,目前分为交流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两种。如果要实现高效率,永磁同步电机则更优秀,而这正是三洋非常擅长的领域。
其实,三洋在最开始制作洗衣机的时候,就已经在大力投入资源研究电机,后面有慢慢的拓展到传统燃油汽车的电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电机。
光辉集团收购三洋之后,电机技术基本上可以和光辉汽车实现无缝对接,在有针对新的为纯电动汽车开发一下相关产品,电动汽车最核心的三电之一就搞定了。
至于除了电池和电机之外的三电产品,也就是电控。l去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进行研究,现在已经有第一代产品了。
三电的成本至少占据电动汽车的一半以上,掌握了这三个核心技术,基本上也就掌控了电动汽车的成本。
这个时候,光辉汽车只要涉及一个漂亮外观的电动汽车,抢占特斯拉的风光,似乎难度并没有那么高。
虽然特斯拉已经成立了好几年,但是真正发力也就是在前两年,而首款产品更是要今年才推出。
特斯拉最初的创业团队主要来自硅谷,用it理念来造汽车,而不是以底特律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思路。因此,特斯拉造电动车,常常被看做是一个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故事。
2003年7月1日,马丁·艾伯哈德与长期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合伙成立特斯拉汽车公司,并将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
成立后,特斯拉开始寻找高效电动跑车所需投资和材料。由于马丁毫无这方面的制造经验,最终找到ac propulsion公司。在ac propulsion公司ceo的引见下,埃隆·马斯克认识了马丁的团队。
大家没有看错,埃隆马斯克是中间加入特斯拉的,他并不是特斯拉的创始人。
特斯拉花了约五年时间的打磨,才在今年2月把首款产品roadster推上市。在这期间,主要时间和金钱花在了研发上。
比如,特斯拉电动车引以为傲的续航能力,来自由七千多颗电池组成的电池包,即使短路也不会着火,个别电池损坏不会影响其他——这套电池控制系统是特斯拉自己研制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电池故障。
而且,这一模式还能保证它随时可以用到最先进的电池来装备特斯拉电动汽车。
现在,还远远不是特斯拉最辉煌的时候,光辉汽车还有很多机会。
第886章 为时不晚
2008年,是特斯拉涅槃重生的一年,也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2008年2月,tesla开始交付第一辆roadster,最初的7辆车作为“创始人系列”提供给马斯克和其他出资人,这份名单里有谷歌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ebay杰夫·斯科尔等,当然也包括已离开公司的艾伯哈德。
2008年10月,第一批tesla roadster下线并开始交付。er实际成本却高达12万,和既定的7万成本相距甚远,马斯克不得不将售价提升至11万。
这个11万,单位可不是人民币,而是美金。
在天朝的土豪眼中,也许11万美金就是七八十万人民币而已,对于一辆跑车来说,一点都不算贵。
毕竟国内能够买到的法拉利、保时捷之类豪华跑车,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人民币。
但是,要知道在美国,汽车的价格,特别是豪华汽车的价格,那是比天朝低很多的。
像是保时捷911,在天朝售价那是298万起,但是在美国,人家只要18万美刀。
像是mini oper,美国售价约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14万左右,而在天朝,它的售价是26。9…31。9万,大概一辆可以抵两辆。
这么来看的话,11万美金的车,那绝对是属于非常昂贵的。要知道这可是比奥迪q7还要高一倍以上的价格。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概念。
所以说,特斯拉的这一举动引来预定客户的极大不满,在洛杉矶举行的客户见面会上,愤怒的购买者差点把马斯克围攻晕倒。
不过,即使将售价提高1万,tesla依旧面临赔钱卖车的窘境。
随后,tesla用了8周时间,将一辆smart改装成电动车,改装项目包括底盘、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
马斯克用先进的技术打动了戴姆勒,后者最终投资7000万美元收购tesla 10%的股份,两家公司也进入更紧密的战略合作阶段。
不久,tesla又与丰田签订合作协议,为丰田提供电池组以及电动发动机。为了维持现金流,马斯克又拿出了自己仅存的6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